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37卷  第2期

目录
2021年第37卷第2期 中英文目次
2021, 37(2).
摘要(376) HTML (196) PDF 635KB(50)
摘要:
封面
2021年第37卷第2期 封面
2021, 37(2).
摘要(371) HTML (148) PDF 4341KB(19)
摘要:
专题报道 —— 提升健康素养,关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
中国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璐瑶, 尹勤, 朱凯
2021, 37(2): 193-197. doi: 10.11847/zgggws1125696
摘要(1038) HTML (365) PDF 496KB(71)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流动人口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2017年5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在流入地时间 ≥ 6个月的154 586名 ≥ 15周岁流动人口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中国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在流入地时间 ≥ 6个月的154 586名流动人口中,过去1年在流入地接受健康教育者112 989人,健康教育接受率为73.1 %;其中,健康教育处于低水平者84 236人(54.5 %),中等水平者26 486人(17.1 %),高水平者43 864人(28.4 %)。健康教育内容按接受率高低依次为控制吸烟、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与避孕、突发公共事件自救、性病/艾滋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结核病防治和职业病防治,接受率依次为51.5 %、51.2 %、50.5 %、42.3 %、39.7 %、37.4 %、35.8 %、33.7 % 和33.4 %。接受方式为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公众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社区短信/微信/网络和个性化面对面咨询分别占85.6 %、74.8 %、45.3 %、44.6 %、40.2 % 和30.1 %。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4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婚姻状况在婚、家庭月均收入3 000~11 999元、本次流入时间2~5年、流入地区为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水平较高;年龄 ≥ 50岁、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就业身份为其他、本次流动范围为跨省流动和流入地区为东北地区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较低。  结论  中国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水平总体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就业身份、家庭月均收入、本次流动范围、本次流动时间和流入地区是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宋月萍, 张光赢
2021, 37(2): 198-202. doi: 10.11847/zgggws1123492
摘要(2760) HTML (1355) PDF 480KB(119)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2种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9 272例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应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2017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2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45 %,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76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3 %;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仅为36.4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年龄 ≥ 55周岁同时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非农业户口、居住在东北地区、未建立或不清楚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未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 ≥ 15 min同时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年龄 ≥ 55周岁、少数民族、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未建立或不清楚是否建立健康档案和未接受或不清楚是否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的高血压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未建立或不清楚是否建立健康档案和未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  结论   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类型、居住地区、建立健康档案情况、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情况和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是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老年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和建立健康档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汪晓慧, 李剑波, 杨洋
2021, 37(2): 203-208. doi: 10.11847/zgggws1128961
摘要(938) HTML (442) PDF 526KB(45)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和建立健康档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的利用与供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5 — 8月中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中8090名 ≥ 60周岁老年人健康教育接受情况和健康档案建立情况相关数据,应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和建立健康档案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8090名老年流动人口中,接受过健康教育者4818人,健康教育接受率为59.56 %;建立健康档案者2575人,健康档案建立率为31.83 %。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中学、家庭月均收入 ≥ 3000元、中部和西部地区、有医疗保险、流动范围为市内跨县、居留意愿为没想好的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率较高,女性、年龄 ≥ 65岁、居住在农村的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率较低;女性、年龄 ≥ 70岁、家庭月均收入3000~6000元、住房为自购房、中部和西部地区、有医疗保险、流动范围为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的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率较高。  结论  中国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接受率和健康档案建立率均较低,性别、年龄、家庭月均收入、地区、医疗保险情况和流动范围是中国老年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和建立健康档案的共同影响因素。
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郭静, 郭宇濛, 朱琳, 付淋淋, 戴颖, 陈诗璐
2021, 37(2): 209-213. doi: 10.11847/zgggws1131104
摘要(782) HTML (260) PDF 618KB(49)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5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健康素养专题调查相关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8554名流动人口中,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者5015人,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58.63 %;具备科学健康观者5462人,科学健康观具备率为63.85 %。接受生殖与避孕/优生优育、营养健康知识、性病/艾滋病防治、控制吸烟、慢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防雾霾和精神障碍防治等健康教育内容的比例依次为64.12 %、51.13 %、50.68 %、49.70 %、35.00 %、34.99 %、29.48 %、21.48 %和15.38 %。接受过宣传资料、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面对面咨询、电子显示屏、APP/短信/微信、医生传授和网站咨询等健康教育方式的比例依次为78.76 %、78.24 %、42.60 %、27.41 %、23.51 %、17.56 %、16.07 %和9.59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未建但听说过健康档案、已建立健康档案、接受过 ≥ 5种内容的健康教育、接受过 ≥ 4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和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在户籍地购买住房的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  结论  中国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文化程度、购买住房所在地、建立健康档案情况、接受过健康教育种类数、接受过健康教育方式数和是否具备科学健康观是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不同区域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与利用情况比较
峗怡
2021, 37(2): 219-223. doi: 10.11847/zgggws1125803
摘要(2583) HTML (1402) PDF 594KB(65)
摘要: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区域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与利用情况,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2014年200 937名流动人口的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流动人口在健康教育、医疗保险、住院利用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中国流动人口人均健康教育量按内容、地点、渠道均为西部区域最高(RR = 1.16、1.13、1.13),东北区域最低(RR = 0.83、0.80、0.83)。城乡居民保险、城镇职工医保、私立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均为东部区域最高(RR = 1.54、1.50、1.21、1.54、1.54),东北区域最低(RR = 0.44、0.55、0.83、0.46、0.42);免费医疗覆盖率西部区域最高(RR = 1.20),东北区域最低(RR = 0.73)。流动人口住院率东部和西部区域均最高(RR = 1.06),东北区域最低(RR = 0.62)。  结论  中国西部区域流动人口人均健康教育量较高,东部区域流动人口保险覆盖率较高,东部和西部区域流动人口住院率均较高,东北区域流动人口人均健康教育量、保险覆盖率和住院率均较低。
长三角流动人口社区突发公共事件自救教育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震, 姜成华
2021, 37(2): 224-227. doi: 10.11847/zgggws1130557
摘要(808) HTML (390) PDF 484KB(20)
摘要:
  目的  通过区域对比,描述长三角流动人口在社区接受突发公共事件自救教育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补足相关短板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应用SPSS19.0整理和分析数据。  结果  长三角流动人口社区接受突发公共事件自救教育比例为30.6 %,其他地区为45.0 %,两者差异显著(χ2 = 1695.135,P < 0.01)。相较其他地区,长三角流动人口构成以跨省流动为主(χ2 = 5541.645,P < 0.01),农村比例高(χ2 = 1461.138,P < 0.01),健康档案建立比例低(χ2 = 2008.472,P < 0.01),综合学历较高(χ2 = 77.441,P < 0.01),社区卷入不足(χ2 = 166.126,P < 0.01),性别无差异(χ2 = 0.282,P > 0.01)。在长三角,跨省流动、未建健康档案、女性、低社区卷入的流动人口在社区接受突发公共事件自救教育比例更低,而样本点类型和学历对比例无显著影响;在其他地区,农村、未建健康档案、女性、低学历、低社区卷入的流动人口在社区接受教育比例更低,而流动范围对比例无显著影响。  结论  长三角提供了差异化的信息传播情境,该情境内的流动人口在社区接受突发公共事件自救教育比例较低,影响因素间作用模式有别于其他地区。
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郭静, 朱琳, 郭宇濛, 付淋淋, 戴颖
2021, 37(2): 228-232. doi: 10.11847/zgggws1129620
摘要(945) HTML (492) PDF 624KB(59)
摘要:
  目的  了解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开展流动人口线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5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健康素养专题调查相关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作用及路径。  结果  8554名15~69周岁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7.16 %,其中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8.93 %、42.89 % 和33.28 %;通过线上方式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较低,仅17.56 % 和9.59 %的流动人口通过微信/公众号/APP和网站获取健康知识;接受微信/公众号/APP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4.27 %、51.46 % 和39.48 %,均高于未接受微信/公众号/APP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37.79 %、41.07 % 和31.96 %(均P < 0.05)。接受网站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51.95 %、56.95 % 和45.73 %,均高于未接受网站线上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37.55 %、41.40 % 和31.96 %(均P < 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知识性和技能性健康素养提升具有正向直接作用(\begin{document}$ {\hat \gamma _{\rm{1}}}$\end{document} = 0.119、\begin{document}$ {\hat \gamma _{\rm{2}}}$\end{document} = 0.040,均P < 0.05),其中知识性健康素养发挥了中介作用,线上健康教育方式通过知识性健康素养的提升间接提升了技能性和行为性健康素养水平(\begin{document}$ {\hat \gamma _{\rm{3}}}$\end{document} = 0.115、\begin{document}$ {\hat \gamma _{\rm{4}}}$\end{document} = 0.113,均P < 0.01)。  结论  线上健康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中可充分发挥线上健康教育的优势,全面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杜洁, 田仕静, 王娜, 赵民, 林钧昌
2021, 37(2): 233-237. doi: 10.11847/zgggws1126041
摘要(999) HTML (411) PDF 501KB(29)
摘要: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5 — 8月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4 226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14 226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接受过健康教育者10 724人,健康教育接受率为75.4 %;其中,接受率从高到低的健康教育依次为生殖健康与避孕、控制吸烟、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性病/艾滋病防治、突发公共事件自救、慢性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心理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接受率依次为53.9 %、53.2 %、53.1 %、47.9 %、43.3 %、41.6 %、40.4 %、37.9 % 和34.9 %。10 724名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接受方式为宣传资料(纸质、影视)、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健康知识讲座、公众健康咨询、社区短信/微信/网站和个性化面对面咨询者分别占84.3 %、71.9 %、47.0 %、46.2 %、38.2 % 和32.4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为壮族和维吾尔族、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已婚、有稳定工作、就业单位性质为集体或国有控股或股份联营企业、流入地为中部和西部区域、有医疗保险、本地建立健康档案、自评基本健康和健康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年龄 ≥ 45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不愿意接受健康教育。  结论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水平偏低且不够全面,宣传方式仍以纸质和影视宣传资料为主;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稳定工作、就业单位性质、流入地区域、有无医疗保险、本地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和自评健康情况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孙瑜, 施卸丽, 邱丽倩, 蒋梦涵, 张晓辉
2021, 37(2): 238-243. doi: 10.11847/zgggws1123437
摘要(4201) HTML (1458) PDF 518KB(44)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消除先天梅毒”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浙江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直报信息系统2013年1月1日 — 2017年12月31日上报的3 738例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相关数据,分析其抗梅毒治疗和规范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浙江省3 738例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中,抗梅毒治疗者3 081例,抗梅毒治疗率为82.4 %;3 081例抗梅毒治疗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中,规范治疗者2 038例,规范治疗比例为66.1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非在婚、孕早期进行检测、合并感染和产次 ≥ 1次的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更不易进行抗梅毒治疗;年龄≥ 30岁的浙江省抗梅毒治疗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更易进行规范治疗,非在婚和产次 ≥ 1次的浙江省抗梅毒治疗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更不易进行规范治疗。  结论  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抗梅毒治疗,尤其是规范治疗仍需提高;婚姻状况和产次是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抗梅毒治疗和规范治疗的共同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检测意愿及多维度检测行为分析
陈天麒, 黄亚阳, 步凯, 王璐, 崔闻心, 郭雪儿, 马迎华
2021, 37(2): 244-250. doi: 10.11847/zgggws1125765
摘要(2584) HTML (1572) PDF 567KB(89)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行为现状及检测意愿,探索影响青年学生HIV检测行为的认知因素,为提高青年学生HIV检测主动性提出宣传教育建议,为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2015年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GAP),在北京市选取5所高校,采用方便抽样及滚雪球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并基于健康信念模型(HBM)理论自行编制问卷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 230份,有效率为87.0 %。  结果  仅84名(3.8 %)学生报告接受过HIV检测。1 917名(86.0 %)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将HIV检测纳入常规体检中,男生接受的比例(82.3 %)低于女生(87.9 %)(P < 0.01)。869名(39.0 %)学生知晓HIV检测可快速实现,且男生(46.8 %)知晓的比例高于女生(34.9 %)(P < 0.01)。接受过HIV检测的学生疾病易感性得分高于未检测组,易感性更强;但在严重性、益处及检测障碍方面平均总得分均低于未检测组;两组学生在“觉得没必要或自己感染风险很低”这一障碍条目得分最高。  结论  青年学生总体对HIV检测的接受度较高,但HIV检测率较低。不知道有HIV检测是青年学生不主动寻求HIV检测服务的主要原因。提高青年学生自身感染的风险意识、加强对目前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特点的宣传教育、普及HIV检测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促进该人群主动寻求HIV检测。
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东方, 黄玉洁, 孙梦, 张雯, 杨新华, 欧阳萱, 刘哲宁
2021, 37(2): 251-255. doi: 10.11847/zgggws1124617
摘要(5438) HTML (4922) PDF 551KB(74)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是否存在异质性,以及相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对精神病性体验异质性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于2015 — 2016年采用社区精神病性体验评估问卷(CAPE)对湖南省4 508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进行潜在亚型探索。  结果  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可以分为3种潜在类别,即低、中和高频精神病性体验型;相较于低频精神病性体验型,高频精神病性体验型年龄(OR = 1.56,95 % CI = 1.27~1.92)更大,女性(OR = 1.64,95 % CI = 1.25~2.14)、来源于城市(OR = 2.04,95 % CI = 1.52~2.74)、汉族(OR = 1.40,95 % CI = 1.06~1.85)、家庭贫困(OR = 2.52,95 % CI = 1.66~3.85)、单亲家庭(OR = 1.56,95 % CI = 1.17~2.07)、有精神疾病家族史(OR = 3.31,95 % CI = 1.93~5.68)的青少年比例更高。  结论  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有着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可根据青少年的性别、年龄、家庭情况等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
网约性行为态度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王莹, 刘慧君
2021, 37(2): 256-259. doi: 10.11847/zgggws1126633
摘要(3030) HTML (1072) PDF 483KB(107)
摘要:
  目的  初步编制网约性行为态度量表,评价其在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中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于2017 年1 — 9 月在中、西部20个省农村地区以及西安、深圳和东莞3个流动人口聚集城市抽取的744名 ≥ 28岁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网约性行为态度进行了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方法检验了该表的信、效度。  结果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网约性行为态度量表由风险感知(3个条目)、功能认知(3个条目)和信任感知(4个条目)3个因子共10个条目组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628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拟合优度指数、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标准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递增拟合指数、比较拟合指数、Tucker-Lewis指数、简约规范拟合指标和简约比较拟合指数分别为0.975、0.945、0.955、0.919、0.978、0.977、0.959、0.530和0.543,该量表数据拟合较好;总量表及风险感知、功能认知、信任感知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37、0.735、0.739和0.661,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各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26~0.802(均P < 0.01),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626~0.840(均P < 0.01),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不同特征大龄未婚男性网约性行为态度量表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比较,有无性经历和同居对象大龄未婚男性风险感知维度得分不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均收入及有无恋爱经历、性经历、同居对象大龄未婚男性功能认知维度得分不同,不同文化程度大龄未婚男性信任感知维度得分不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有无流动经历、恋爱经历、性经历和同居对象大龄未婚男性量表总分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结论  初步编制的网约性行为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有效弥补当前中国对该社会现象测量工具短缺的问题。
乌鲁木齐学龄前儿童哮喘和喘息样呼吸困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婷婷, 史浩楠, 刘茜, 万广圣
2021, 37(2): 260-264. doi: 10.11847/zgggws1125733
摘要(2454) HTML (3281) PDF 535KB(48)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家长报告的喘息样呼吸困难和哮喘的室内环境影响因素,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4 — 8月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及沙依巴克区20所幼儿园共3 678名2~7岁学龄前儿童家长报告的呼吸困难和哮喘发生情况、个体及环境因素,分析个体因素和室内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哮喘和呼吸困难的影响。  结果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沙依巴克区3 678名2~7岁学龄前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 %,呼吸困难患病率为5.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哮喘史(OR = 6.227,95 % CI = 3.130~12.391)、孩子0~1岁时装修(孩子住所)(OR = 2.434,95 % CI = 1.048~5.655)、孩子当前住所饲养带毛宠物(OR = 2.091,95 % CI = 1.008~4.338)、民族是哮喘的危险因素(OR = 1.760,95 % CI = 1.070~2.895);家中哮喘史(OR = 6.056,95 % CI = 3.042~12.056)、孩子当前住所饲养带毛宠物(OR = 2.193,95 % CI = 1.061~4.534)、民族(OR = 1.749,95 % CI = 1.061~2.882)是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  结论  除了遗传因素,住宅装修是哮喘的危险因素,饲养带毛宠物是哮喘和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家长应关注和改进儿童室内生活环境。
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家庭卫生与儿童腹泻关系
朱贤, 刘城璐, 徐畅, 许红
2021, 37(2): 265-269. doi: 10.11847/zgggws1127176
摘要(2001) HTML (846) PDF 516KB(60)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西部不同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卫生情况与儿童腹泻现状,分析儿童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腹泻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6年8 — 10月,采用按容量比概率抽样法(PPS),对河南省、四川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6个县的1 348名5岁以下儿童及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7.58 %,其中河南为6.63 %,四川为25.42 %,西藏为15.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1.096,P < 0.001)。不同地区和民族腹泻儿童护理情况、家庭卫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龄 < 24个月(0个月~:OR = 4.096,95 % CI = 1.140~14.721;6个月~:OR = 4.875,95 % CI = 1.389~17.110;12个月~:OR = 6.969,95 % CI = 2.059~23.583)、饮用水未煮沸(OR = 1.678,95 % CI = 1.024~2.749)和水源未受保护(OR = 1.786,95 % CI = 1.067~2.991)是儿童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腹泻情况严重,家庭卫生有待改善,不同民族、地区差异较大。应将 < 2岁儿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积极对饮用水等家庭卫生情况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儿童腹泻病的防治。
初中生青春发动时相与心理亚健康关联及性别差异
赵志雅, 徐慧琼, 汪姗姗, 李书琴, 蒋志成, 万宇辉
2021, 37(2): 270-274. doi: 10.11847/zgggws1126346
摘要(2572) HTML (3517) PDF 547KB(77)
摘要:
  目的  了解初中生心理亚健康发生情况,探讨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和延迟与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的关联及性别差异。  方法  于2015年10 — 12月选取沈阳、新乡、广州和重庆4个城市的初中生8 013人,采用《青春发育量表》及《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价青春发动时相和心理亚健康情况。  结果  初中生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15.81 %,女生为17.54 %,男生为14.09 %,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86,P < 0.001);情绪问题检出率为17.08 %,女生为22.14 %,男生为17.08 %,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2.54,P < 0.001)。品行问题、社会适应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3.11 %、12.25 %,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女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均与高水平心理亚健康及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相关联;男生青春发动时相延迟与心理亚健康无统计学关联,女生青春发动时相延迟与心理亚健康的减少有关(OR = 0.73,P < 0.01)。男生自我感知青春发动时相延迟与高水平心理亚健康及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相关(OR = 1.58、1.68、1.58、1.50,P < 0.01),女生自我感知青春发动时相延迟与品行问题的增加有关(OR = 1.31,P < 0.01)。  结论  初中生青春发动时相异常与心理亚健康关联密切,并表现为一定的性别差异,关注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或延迟有益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北京事业单位女性颈肩、上背部疼痛现状及工作相关因素分析
刘婧楠, 郑茹, 姜学文, 云青萍, 史宇晖, 纪颖, 常春
2021, 37(2): 275-279. doi: 10.11847/zgggws1126099
摘要(2214) HTML (1691) PDF 518KB(29)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事业单位女性颈肩、上背部疼痛现状及工作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8年6 — 8月,利用“健康北京人 —— 十年行动终末评估”专项调查数据,对4 654名事业单位女职工颈肩及上背部疼痛程度、工作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程度疼痛特点,为改善事业单位女性肌肉骨骼疾病现状积累经验。  结果  4 654名女性职工中颈肩部和上背部疼痛占67.0 %。无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加班是不同程度颈肩及上背疼痛的危险因素。中等年龄、高文化程度、年收入在5万元~的职工,高体力要求工作是中度及以上颈肩及上背疼痛的危险因素。工作环境提供健康宣传材料是中度以上颈肩及上背疼痛的保护因素(OR = 0.675,95 % CI = 0.522~0.873;OR = 0.434,95 % CI = 0.311~0.606)。  结论  北京市事业单位女性颈肩及上背部疼痛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提高职工健康意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其健康水平。
奶粉推荐、试用对农村贫困地区0~6月龄婴幼儿母亲母乳喂养行为影响
张立芳, 穆铭, 聂蔚, 宋书仪, 高秋风, 聂景春
2021, 37(2): 280-285. doi: 10.11847/zgggws1126429
摘要(1797) HTML (3219) PDF 554KB(19)
摘要:
  目的  探究奶粉推荐、试用两类奶粉宣传活动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0~6月龄婴幼儿母亲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随机抽取秦巴山区13个县、447户0~6月龄婴幼儿家庭作为调研样本,于2019年3 — 4月开展调研,收集婴幼儿母乳喂养情况、母亲接触配方奶粉宣传情况、母亲营养健康知识、婴儿喂养态度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等信息,采用logit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  结果  收到奶粉试用装是基本母乳喂养的风险因素(OR = 0.60,95 % CI = 0.38~0.93,P = 0.02),出生后第一口喂奶粉是母乳喂养的风险因素(OR = 0.54,95 % CI = 0.31~0.95,P = 0.03),但收听/收看奶粉广告和他人建议喂配方奶粉与母乳喂养行为无显著相关关系(均P > 0.1)。收看奶粉广告与更高的营养健康知识(β = 0.33,P = 0.01)、婴儿喂养态度得分(β = 1.04,P = 0.04)相关,他人建议、奶粉试用与母亲营养健康知识、婴儿喂养态度均不相关(均P > 0.1),但收到试用装显著降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β = – 3.22,P = 0.03)。  结论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母亲喂养技能不足,奶粉试用会增加母亲或婴幼儿对配方奶粉的依赖,降低母亲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而降低母乳喂养率。
山西省消费者转基因食品认知现状及接受意愿分析
沈露露, 程景民, 李莉
2021, 37(2): 286-289. doi: 10.11847/zgggws1124199
摘要(2248) HTML (1063) PDF 564KB(33)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省消费者转基因食品认知现状、接受意愿及其信息获取渠道,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发展和应用转基因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6年12月 — 2017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5个市区共计2 500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χ2 = 57.674,P < 0.01)、文化程度(χ2 = 69.910,P < 0.01)、婚姻状况(χ2 = 40.325,P < 0.01)、职业类型(χ2 = 89.480,P < 0.01)、家庭规模(χ2 = 6.316,P < 0.05)和恩格尔系数(χ2 = 10.629,P < 0.05)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现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和恩格尔系数是影响消费者转基因食品认知的重要因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χ2 = 48.706,P < 0.01)、营养含量(χ2 = 48.706,P < 0.01)、价格水平(χ2 = 71.894,P < 0.01)是影响消费者接受意愿的重要因素。电视节目、手机、互联网是消费者获得转基因食品的主要途径。  结论  山西省消费者转基因食品基础知识及格率较低,尤其是低学历消费者,有关部门应加强转基因食品知识宣传,针对不同特征人群采取不同措施。
安徽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防控状况分析
查震球, 何玉琢, 徐伟, 樊静, 刘志荣, 方利文
2021, 37(2): 290-292. doi: 10.11847/zgggws1128159
摘要(1728) HTML (792) PDF 471KB(51)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和防控状况,为COP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1 — 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5个COPD监测点抽取2996名 ≥ 4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815名无肺功能检查禁忌症者进行舒张实验前后肺功能检查。  结果  安徽省5个COPD监测点2815名无肺功能检查禁忌症者经肺功能检查共诊断出COPD患者272例,COPD患者中既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COPD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5.5 %、4.1 %、6.3 %、0.4 %和18.2 %。有33.1 %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5.0 %的肺气肿患者、33.3 %的哮喘患者和31.8 %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本次肺功能检查中被诊断为COPD患者,既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本次肺功能诊断COPD均呈正相关性(r = 0.17、0.13、0.11和0.18,均P < 0.001),Kappa值分别为0.16、0.06、0.08和0.17。安徽省2996名 ≥ 40岁常住居民中,曾做过肺功能检查者51人,肺功能检查率为2.0 %;现在吸烟者843人,现在吸烟率为28.3 %;现在每日吸烟者758人,现在每日吸烟率为25.2 %。不同特征居民比较,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有呼吸道症状者、肺功能检查诊断COPD患者的现在吸烟率和每日吸烟率分别为42.0 %和39.2 %、34.9 %和33.2 %、53.6 %和48.4 %,均高于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无呼吸道症状者、肺功能检查诊断非COPD患者的27.3 %和24.2 %、27.5 %和24.2 %、25.4 %和22.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  结论  安徽省COPD诊断不足,漏诊情况较严重,COPD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居民肺功能检查率较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者现在吸烟情况较为严重。
实验研究
HOTAIR靶向miR-138介导TLR4依赖性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作用机制
刘芹, 陈岩, 胡国鑫, 彭锦, 刘健, 樊晓光, 牟林, 王亨, 崔文娟, 乔鲁军
2021, 37(2): 293-297. doi: 10.11847/zgggws1124218
摘要(2253) HTML (1356) PDF 702KB(28)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靶向miR-138并介导TLR4依赖性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shRNA对照组和shHOTAIR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5 mg/kg)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lncRNA HOX反义转录RNA(HOTAIR)和miR-138表达情况;苏木素 – 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试剂盒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 6(IL-6)、IL-4和IL-10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TLR4、NF-κB P65的磷酸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HOTAIR表达升高、miR-138表达下降(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shHOTAIR组大鼠肝、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MDA含量明显升高,IL-4、IL-10、SOD和GSH含量明显下降(P < 0.05);与模型组比较,shHOTAIR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MDA含量明显下降,IL-4、IL-10、SOD和GSH含量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  HOTAIR通过靶向miR-138并介导TLR4依赖性的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对HepG2细胞胆固醇代谢影响
谭清, 姜雪霞, 贺真, 李耀福, 杨守林, 李丹, 白剑英
2021, 37(2): 298-302. doi: 10.11847/zgggws1125827
摘要(2588) HTML (1122) PDF 686KB(30)
摘要: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对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为了解MEHP的肝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MEHP、1 mmol/L油酸(OA)及完全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处理HepG2细胞24和48 h;用CHOD-PAP-POD法测定HepG2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总胆固醇(TC)和游离胆固醇(FC)含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核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nSREBP-2)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水平。  结果  MEHP染毒24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00 μmol/L MEHP组细胞内FC含量[(0.508 ± 0.069)mmol/g]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MEHP剂量组HepG2细胞中表征nSREBP-2蛋白表达水平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增加,阳性对照组HepG2细胞核内绿色荧光强度也明显增加。MEHP染毒48 h,细胞内FC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P > 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MEHP剂量组HepG2细胞中nSREBP-2、HMGC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  MEHP对肝细胞胆固醇代谢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该作用是可逆的。
调查报告与分析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效果评价
潘琳, 杨世雅, 齐新业, 郑统, 邵瑛琦, 张鑫, 尹航, 王佳慧, 陈若卉, 吴群红
2021, 37(2): 303-306. doi: 10.11847/zgggws1125522
摘要(2348) HTML (1349) PDF 509KB(46)
摘要:
  目的  评价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卫生筹资、卫生服务利用及经济保护能力的公平性,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为提出改进建议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负担贡献率和公平性指数、集中指数、灾难性卫生支出等指标对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发布统计数据及2003、2008、201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的黑龙江省数据进行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运行效果评价。  结果  制度实施后,城镇职工家庭卫生筹资公平性减低,家庭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指数(FFC)从0.293 9下降到0.252 6,不同收入人群对于门诊和住院的卫生服务利用总体处于不公平状态,2013年的水平公平性指数(HI)分别为0.024 0、0.088 0,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上升11.84 %。  结论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职工因病致贫现象,但筹集公平性、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经济保护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重点考虑贫困人群,给予相应照顾。
辽宁省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治措施效果评价
陈涛, 那军, 田疆, 刘茹, 王子江, 杨晓丽, 崔建秋, 姚文清
2021, 37(2): 307-310. doi: 10.11847/zgggws1132464
摘要(1065) HTML (343) PDF 625KB(39)
摘要:
  目的  分析辽宁省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为防控COVID-19境外输入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29日—7月12日辽宁省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资料,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对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输入来源、临床分型、治愈时间等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防控措施进行评价。  结果  1月29日辽宁省报告首例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截至7月12日累计报告72例,其中确诊病例33例,占45.83 %,无症状感染者39例,占54.17 %。确诊病例中,轻型病例5例,占15.15 %,普通型病例28例,占84.85 %;无重型、危重型、死亡病例报告。全省共9个市有境外输入病例报告,沈阳和大连市报告较多,分别为36例和21例,占50.00 %和29.17 %。病例年龄以14~49岁为主,共54例、占75.00 %;职业以留学生、离退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分别为31、10和10例,占43.06 %、13.89 % 和13.89 %。境外输入病例的来源地涉及18个国家,以美国(22.22 %)、俄罗斯联邦(20.83 %)、英国(15.28 %)居多。境外输入病例中,治愈时间最短2.38 d,最长40.64 d;确诊病例治愈时间平均值为(13.53 ± 7.81)d,无症状感染者治愈(无传染性)时间平均值为(13.82 ± 3.27)d。  结论  辽宁省境外输入COVID- 19病例相对年轻,以无症状感染者及普通型居多,无死亡病例;以留学生、商业服务人员为主;主要来自美国、俄罗斯联邦和英国等国家,现有的防控策略合理有效。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医疗风险行为自评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星, 杨曦, 屈芳
2021, 37(2): 311-314. doi: 10.11847/zgggws1124451
摘要(3452) HTML (981) PDF 493KB(31)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自身医疗风险的评价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医疗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2018年12月对来自于贵州省88个县(市、区)乡镇卫生院医务骨干1 31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医疗风险行为自评、医疗风险管理评价、工作满意度等。描述分析医务人员医疗风险自评状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医疗风险自评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完成1 193名医务人员调查,其医疗风险行为自评总分平均为(24.28 ± 3.2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岗位类别、职称、工作年限、医疗风险培训频率、是否发生医疗纠纷、工作满意度的医务人员医疗风险行为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越低(β′ = 0.057)、接受培训频率越少(β′ = 0.192)、工作满意度越低(β′ = 0.082)、有过医疗纠纷(β′ = 0.084)的医务人员,其医疗风险行为自评分较低(P < 0.05)。  结论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自身医疗风险行为的评价尚好,其自评受医务人员职称、风险培训和工作满意度影响;建议加强对新入职、工作认同度较差、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务人员风险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健康教育处方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信息化开发及临床应用
胡小素, 胡何晶, 张文丽, 王欣, 夏宇曦
2021, 37(2): 315-318. doi: 10.11847/zgggws1132255
摘要(818) HTML (252) PDF 464KB(32)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处方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信息化开发及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定组研究方法抽取北京某三甲医院2265名门诊就诊患者开展电子健康教育处方应用前后问卷调查。  结果  在应用门诊电子健康教育处方中,观察组口头+书面健康教育措施的应用比例高于对照组(P < 0.01);在医生除药物指导外对自己疾病有无针对性健康指导中,观察组在饮食、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疾病机制讲解、额外健康指导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在应用电子健康教育处方对健康信念行为改变中,观察组在戒烟、减盐、限油、口腔健康、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加强疾病自我管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在应用电子健康教育处方获取健康宣教信息及医学素养提升中,观察组在接触健康宣教信息和医学素养提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信息化健康教育处方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其内容丰富,有精准、个性化健康指导,对改变患者健康信念、行为及获取医学信息和素养有很大帮助。
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分析
李雅娜, 韩影, 刘瑶, 王雪, 楚梦媛, 贾亚楠, 赵雅宁
2021, 37(2): 319-322. doi: 10.11847/zgggws1124142
摘要(1789) HTML (639) PDF 508KB(37)
摘要: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7年12月 — 2018年8月。取便利选取的方法在河北省唐山市6个社区内,对 ≥ 60岁的1 526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健康状况、月收入、社区情况等)、Lubben的精简版社会网络量表、情感平衡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的1 526名社区老年人中,371人发生社会隔离,得分为(16.16 ± 5.447)分,占24.3 %。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一般特征(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健康状况(慢病、感知觉功能、认知功能),心理状况(情感平衡、负性生活刺激、人际幸福感),家庭状况(家庭结构、隔代抚育),社会状况(社会支持、社区功能)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为高龄、文化程度、子女数、≥ 3种慢病、认知功能、情感平衡、隔代抚育、社会支持、社区功能(P < 0.05)。  结论  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可以降低社会隔离的风险。
精液金属浓度、ESR1基因与精液质量关系
潘海滨, 袁冠湘, 张进, 郭寅生, 张慧敏, 刘佩意, 刘瑜, 周琦, 程锦泉
2021, 37(2): 323-327. doi: 10.11847/zgggws1125935
摘要(2148) HTML (892) PDF 540KB(35)
摘要:
  目的  了解男性精液金属浓度、雌激素受体α基因(ESR1)与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金属影响精液质量的可能作用机制提供流行病学基础。  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 — 2017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某三甲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精液检查的91例精液质量异常和91名精液质量正常的男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11种金属浓度和ESR1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  结果  病例组男性人群精液金属铬(Cr)、锰(Mn)、铜(Cu)和铊(Tl)中位数浓度分别为2.12、9.61、107.00和0.23 μg/L,均高于对照组男性人群的1.64、8.18、91.40和0.19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男性人群ESR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66 ± 4.85)和(0.63 ± 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 1.974,P < 0.05)。在控制年龄、体质指数(BMI)和禁欲时间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金属Cr、Mn和Cu最高四分位数浓度组发生精液质量异常的风险分别为最低四分位数浓度组的3.16倍(OR = 3.16,95 % CI = 1.32~7.58)、3.58倍(OR = 3.58,95 % CI = 1.45~8.83)和3.17倍(OR = 3.17,95 % CI = 1.32~7.64),Tl第三四分位数浓度组和最高四分位数浓度组发生精液质量异常的风险分别为最低四分位数浓度组的2.77倍(OR = 2.77,95 % CI = 1.15~6.70)和3.96倍(OR = 3.96,95 % CI = 1.55~10.08);ESR1基因mRNA低表达组发生精液质量异常的风险为高表达组的1.89倍(OR = 1.89,95 % CI = 1.04~3.46)。在控制年龄、BMI和禁欲时间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最低四分位数浓度组相比,金属Tl最高四分位数浓度组与ESR1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b = – 2.49,95 % CI = – 4.44~– 0.54)。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ESR1基因在Tl与精液质量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该效应占总效应的18.6 %。  结论  精液金属Cr、Mn、Cu和Tl暴露及ESR1基因mRNA低表达是精液质量的危险因素,精液金属Tl对精液质量的影响部分由ESR1基因介导。
绍兴市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影响及归因风险评估
王海涛, 赵哲, 姜宝法
2021, 37(2): 328-332. doi: 10.11847/zgggws1124062
摘要(2470) HTML (1261) PDF 682KB(75)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及其归因风险,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绍兴市2014年1月1日 — 2016年12月31日其他感染性腹泻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并基于DLNM的归因风险评估方法分析气温暴露造成人群发病的归因分值和归因发病数。  结果  绍兴市2014 — 2016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42 480例;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当温度为3.6 ℃时,30 d滞后的累积效应值最高,累积RR值为4.820(95 % CI = 2.857~8.132);归因于气温暴露造成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为15 335(95 % CI = 11 896~17 533)例,占总发病数的36.10 %(95 % CI = 28.23 %~41.66 %);低温的归因分值为5.09 %(95 % CI = 4.29 %~5.60 %),大于高温归因分值的2.61 %(95 % CI = 0.89 %~3.86 %);高温时,女性和 ≥ 15岁人群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易感人群。  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会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且低温的归因风险更大;在高温时,应对女性和 ≥ 15岁人群等易感人群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月
2021, 37(2): 333-336. doi: 10.11847/zgggws1126709
摘要(4556) HTML (1241) PDF 507KB(160)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全国数据,以其中1 892名 ≥ 60岁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社会人口学因素、生理健康因素、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心理因素4个方面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生活自理程度、锻炼、受教育水平、与子女关系、与子女联系频率、邻里支持程度的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生活自理程度低是高风险心理疾患的危险因素(OR > 1),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子女关系较亲近是高风险心理疾患的保护因素(OR < 1)(P < 0.05)。  结论  应重点关注农村空巢老人中的女性、无配偶、健康状况较差、患有慢性病、自理程度较低、不参加体育锻炼、受教育程度较低、与子女关系较差、联系频率较低、邻里支持程度较低的人群。
日均气温对深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
练婷玉, 付英斌, 刘刚, 张艳, 黄玲凤, 徐子茜, 黄景晓, 曾金妹, 梁东梅, 尹明娟, 倪进东
2021, 37(2): 337-342. doi: 10.11847/zgggws1126144
摘要(1879) HTML (1717) PDF 820KB(44)
摘要:
  目的  了解日平均气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为降低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深圳市2013 — 2017年气象监测数据和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对循环系统主要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日均气温中位数(24.7 ℃)为参照,分别计算高温和低温情况下气温每上升或下降1 ℃时相对危险度。  结果  极端高温对于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极端低温显著增加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RR = 1.603,95 CI % = 1.123~2.288)、≥ 65岁人群(RR = 1.706,95 CI % = 1.080~2.696)和男性人群(RR = 1.800,95 CI % = 1.163~2.785)循环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疾病(RR = 1.985,95 CI % = 1.170~3.434)的死亡风险,但对于女性、< 65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极端低温可增加深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在极端低温期间应加强男性、≥ 65岁人群和脑血管疾病等敏感人群防寒能力,降低由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
京沪妇女保健人员收入水平比较
马东平, 尹文强, 郑文贵, 张建华, 林振平, 钱东福, 张政, 李程跃, 尹爱田, 郝模
2021, 37(2): 343-345. doi: 10.11847/zgggws1123240
摘要(1670) HTML (693) PDF 455KB(17)
摘要:
  目的  比较京沪妇女保健人员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明确两地差异,探讨妇女保健人员收入适宜程度。  方法  通过文献(2000 — 2017年)和统计年鉴收集京沪妇女保健人员、医院工作人员、公务员等不同行业收入数据以及住宅销售价格并将其标化为2017年水平。运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妇女保健人员收入适宜程度。  结果  北京和上海妇女保健人员2017年的收入分别为105 422.4元和108 498.8元,两地的妇女保健人员收入适宜程度分别为:北京37.0 %,上海37.6 %。  结论  两地妇女保健人员收入均偏低,北京收入适宜程度低于上海,妇女保健人员收入适宜程度可以量化评价。
广东省2015 — 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罗灿, 王雄虎, 朱颖贤, 钟银莉
2021, 37(2): 346-349. doi: 10.11847/zgggws1126336
摘要(2754) HTML (979) PDF 664KB(64)
摘要:
  目的  及时掌握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辖区内各地市死亡率以及死因构成变化情况,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干预措施。  方法  按照《全国妇幼卫生调查制度》有关要求收集广东省2015 — 2018年20 057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对收集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结果  2015 — 2018年广东省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7 ‰、2.06 ‰和2.73 ‰,新生儿死因顺位前5名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21.97 %)、出生窒息(18.43 %)、其他新生儿疾病(12.40 %)、其他先天性异常(7.08 %)、先天性心脏病(5.70 %)。4年间婴儿期及5岁以下儿童(不含婴儿期)的前5位死因构成大致相同,但各年间排位稍有差异。全省21个地级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低不一,死因为“诊断不明”者比例逐年提升。  结论  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居于全国较低水平,行政部门采取的有关措施效果明显,但仍需因地制宜提供更个性化、覆盖孕产期和0~6岁儿童时期的保健医疗服务。
安徽省2010 — 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陈芳, 龚磊, 侯赛, 宋丹丹, 马婉婉, 朱梦, 李青, 吴家兵
2021, 37(2): 350-353. doi: 10.11847/zgggws1124932
摘要(2518) HTML (3106) PDF 552KB(94)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改进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中已审核的2010年1月1日 — 2018年12月31日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安徽省2010 — 2018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1起(一般级别281起、较大级别49起、重大级别1起),累计发病10 774例,死亡107例;传染病类事件数和发病数分别占总事件数和总发病数的62.8 % 和72.6 %,而中毒类事件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4.8 %;传染病类事件中呼吸道传染病事件数占55.8 %,中毒类事件中食物中毒占69.3 %;安徽省2010 — 2018年各月均有传染病类和中毒类事件报告,传染病类事件高峰期为3 — 6月和10 — 12月,中毒类事件高峰期为7 — 9月;16个地市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但49.6 %集中分布在合肥市、黄山市和阜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为学校和托幼机构,报告事件数、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总事件数、总发病数和总死亡数的51.1 %、70.0 % 和0.9 %,报告事件类型中传染病类事件占91.1 %。  结论  安徽省2010 — 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为主,引起死亡的主要为中毒事件,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
健康管理随访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
张玲玲, 梁黎明, 孙华君, 王延赏, 郭宜鹏, 林春光, 张昱, 陈欣, 杜汋
2021, 37(2): 354-357. doi: 10.11847/zgggws1125164
摘要(1768) HTML (647) PDF 539KB(29)
摘要:
  目的  了解健康管理随访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为规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其药物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9年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天津市抽取3 108名 ≥ 35岁当日就诊患者,对其中6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分析健康管理随访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结果  天津市612例高血压患者中,按医嘱规律服药者462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比例为75.5 %;经PSM法匹配的152例高血压患者中,有71.1 % 的高血压患者按医嘱规律服药,接受过健康管理随访服务的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比例为81.6 %,高于未接受过健康管理随访服务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比例的6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89,P = 0.007)。  结论  接受健康管理随访服务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关系及社会参与中介作用
马兰, 郭丽芳, 李越, 李颖菲, 刘乐, 田庆丰
2021, 37(2): 358-360. doi: 10.11847/zgggws1126239
摘要(1040) HTML (455) PDF 625KB(4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和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参与在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于2018年1 — 2月采用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河南省范围内抽取6 094名 ≥ 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进行相关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  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平均为(91.69 ± 17.33)分,精神状态平均为(0.50 ± 0.76)分,社会参与平均为(2.27 ± 3.60)分。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参与呈正相关(r = 0.680,P < 0.01),与精神状态呈正相关(r = 0.431,P < 0.01),社会参与和精神状态呈正相关(r = 0.305,P < 0.01);社会参与在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量为48.12 %。  结论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及精神状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日常生活能力可以直接或通过社会参与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精神状态。
综 述
整合型服务理念下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定义与标准
刘万奇, 杨金侠, 谢翩翩, 刘瑾琪
2021, 37(2): 361-365. doi: 10.11847/zgggws1124266
摘要(3357) HTML (1689) PDF 710KB(126)
摘要:
整合型服务因其良好的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国际组织倡导的在各个领域提高服务效率、减少服务成本的“法宝”,深受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和推崇,在卫生与健康领域同样深具价值。从慢性病的特点来看,慢性病的管理更需要整合型服务理念的指导向一体化管理的方向去努力。为此,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慢性病一体化管理的定义、内涵与标准,为中国全面开展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和指导。
SNP在蚊虫种群遗传和蚊媒病控制中应用
魏勇, 王佳甜, 郑学礼
2021, 37(2): 366-370. doi: 10.11847/zgggws1124530
摘要(2856) HTML (5983) PDF 536KB(69)
摘要:
随着蚊虫在全球的大量扩散,以往较为局限的蚊媒疾病变得越来越普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日本脑炎、西尼罗病毒病、黄热病和寨卡等是由蚊虫传播的几种常见和新兴的病毒性疾病。当地的蚊种及种群遗传特征对当地蚊媒疾病的暴发流行有着潜在的影响,所以蚊种鉴定和种群遗传研究在疾病控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是第三代遗传标记物,因其具有广泛分布性、遗传稳定性、易规模化检测等特点,成为目前遗传标记研究最多、最有前景的新一代DNA分子标记物。
精准公共卫生研究进展及挑战
杨瑛莹, 傅传喜
2021, 37(2): 371-374. doi: 10.11847/zgggws1127292
摘要(3041) HTML (1114) PDF 566KB(201)
摘要:
近年来,精准公共卫生在国际医学界迅速兴起。精准公共卫生是以人群为中心,通过基因组学、生物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具的交叉应用,定义人群的疾病发生风险,确定可行的干预措施,以精准预测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人群健康。精准公共卫生在传染病、慢性病、罕见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广泛。但是关于如何打破数据壁垒,保护数据隐私以及缺乏标准化的诊断规范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本文针对精准公共卫生的定义、影响因素、应用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雄性动物生殖系统多代及跨代效应
梁静佳, 顾爱华
2021, 37(2): 375-380. doi: 10.11847/zgggws1127217
摘要(2492) HTML (1218) PDF 508KB(40)
摘要: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种能干扰内源性激素作用的外源性化学物质或化学混合物,可对发育中的机体组织产生危害。在亲代暴露者接触EDCs暴露一定时间后,化合物可能对子代造成不利影响,即化合物的多代及跨代效应。目前,大多数报道均涉及母体接触导致的子代多代及跨代效应,有研究显示,父系暴露后对雄性后代同样可能产生不良效应。EDCs对雄性动物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但父系暴露后对雄性子代的生殖影响尚无明确定论。本文针对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二英类化合物和阿特拉津4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进行综述,探讨其对雄性动物的生殖毒性,以及父系暴露后对雄性后代产生的生殖相关多代及跨代效应。
热射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肖文静, 王武超, 周倩云, 朱继红
2021, 37(2): 381-384. doi: 10.11847/zgggws1124009
摘要(3308) HTML (3787) PDF 468KB(65)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浪袭击强度和频率的增加,热射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深受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发现预测热射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方便、迅速地识别热射病,并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综述近年来应用于识别热射病及与其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其在临床中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