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周健先, 卢大琦. 贵州省1958~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1995, 11(8): 350-351.
引用本文: 周健先, 卢大琦. 贵州省1958~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1995, 11(8): 350-351.

贵州省1958~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从1958年经病原学证实后在我省流行已有36年历史,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国较高(1)。为掌握流行规律,摸清传染源和流行菌群,我们对75个县、市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血清学调查。资料和方法:对本站1958~1993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夹夜法对捕获鼠作种类和带菌调查,取肾作常规培养,用Ⅰ4群Ⅰ5型血清分群。健康人群血清用Ⅰ4群Ⅰ5型标准菌株检测显凝抗体,≥1:20为阳性。结果如下。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和病死率,全省36年累计发病8047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07/10万,各年度间发病波动较大,其中1974年和1982年发病率分别为22.75/10万、23.73/10万。36年死亡3458例,病死率4.30%。地区分布:全省9个地州、市都有发病,以遵义、黔南和黔东南3地州发病最高。占发病数的74.74%。至1993年全省86个县、市中有75个县、市发病,占全省县、市的87.21%,发病率在50/10万以上1个县,40/10万以上2个县,30/10万以上2个县,20/10万以上5个县,10/10万以上13个县。发病季节: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据36年80747例病人分月统计结果,1~4月发病甚少,5月开始出现病例.6月出现流行小高峰,7~9月发病明显增多,个别县市发生暴发流行,10月是发病高峰月,占发病数的49.16%,11月开始下降,12月偶有病例发生。因此,抓好流行前期的防治措施,对控制季节性高峰的出现有一定的意义。发病年龄:学龄儿童至老年人都有发病。统计1990~1993年发生的7268例病人年龄分布。最小4岁,最大70岁,其中以15~44岁青壮年发病最多,占发病数的75.08%.男性5230例,女性2038例,男:女为2.57职业分布:1988~1993年11294例病人职业统计可见,发病主要以农民为主占79.27%(8953/11294).其次为学生占14.17%(1600/11294)。感染方式和流行形式:1974~1978年调查遵义、桐梓、绥阳、贵定等县2017例病人感染情况,以从事水稻栽插、收割及田间管理等农活接触疫水为主要感染方式,占93.38%.以稻田型流行为主。传染源调查:宿主动物种类、带菌情况:调查62个县、市的宿主动物,并对18种动物肾标本(包括食虫目鼩鼱和待定鼠)进行培养。培养24720份.阳性3035份,阳性率12.28%,其中黑线姬鼠带菌率为15.66%.是主要带菌动物,它数量多.分布广,携带7个以上菌群,以黄疽出血群为主我省已有报道(2)。另从褐家鼠、黄胸鼠、巢鼠等分离少数菌群。家畜中猪带波摩那群、犬群和秋季群,狗带犬群、黄疽出血群和波摩那群。菌群(型)调查:从44个县市钩体病人中分离鉴定297株钩体,分属9个血清群,其中黄疽出血群246株,占88.89%,尚有犬、七日热、波摩那、流感伤寒等菌群,但数量甚少。36年调查资料证实.我省钩体病的菌群以黄疽出血群为主,未发现菌群更迭现象。健康人群抗体检测:对发生本病流行的23个县市和非流行的24个县市采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血4041份,抗体阳性1069份,阳性率26.45%,抗.体阳性年龄组分布7岁以上20.92%,15岁以上25.39%.45岁以上30.57%,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显著性差异非常明显((P<0.01)其差异与不同年龄的人群接触疫水机会多而反复感染有关。讨论:贵州是钩体发病较高的省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贵州省钩体病主要存在以野鼠为贮存宿主的自然疫源地。尤其是黑线姬鼠,是我省农田优势鼠,鼠密度和带菌率都较高,特别是黑线姬鼠,带菌率15.66%.在流行区高达20~40%。因此.在鼠密度和带菌较高的地方应加强灭鼠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本病季节性发病高或流行与秋收时雨水多或阴雨连绵有关。贵州9~10月常阴雨连绵,此时又是收稻季节,而鼠类聚集田边或下田觅食,排泄物污染田水.稻田积水不易放干,人群只得涉水收稻,感染机会增多而引起流行。人群免疫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流行的因紊。在钩体病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只要与流行菌群一致的钩体苗接种率达应接种人数的50~60%,抗体阳性率在50~70%,几何平均滴度在1:20以上便可控制流行(3)。1982年后,我省钩体苗接种质量差或未接种,接种率仅20~30%,抗体阳性率仅26.45%,几何平均滴度在1:20左右,导致人群抗体水平低下发生流行。鉴于此情况,应抓好钩体苗的接种质量,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加强对本病的监测,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发病,控制流行。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