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38卷  第3期

封面
2022年第38卷第3期 封面
2022, 38(3): .
摘要:
目录
2022年第38卷第3期 中英文目次
2022, 38(3): 1-6.
摘要(170) HTML (162) PDF 2233KB(37)
摘要:
专题报道 —— 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中国大陆居民2004 — 2017年乙型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蒋伟, 毛宪化, 刘振球, 张铁军, 俞顺章, 金力, 陈兴栋
2022, 38(3): 257-261. doi: 10.11847/zgggws1132715
摘要(728) HTML (286) PDF 492KB(85)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居民2004 — 2017年乙型肝炎(乙肝)的发病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4年3月 — 2017年3月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乙肝报告发病率数据,以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作为量化指标分析中国2004 — 2017年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居民乙肝发病的趋势变化。  结果  中国大陆居民2004 — 2017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依次为70.50/10万、75.57/10万、84.82/10万、89.00/10万、88.52/10万、88.82/10万、79.46/10万、81.54/10万、80.68/10万、71.12/10万、69.05/10万、68.57/10万、68.74/10万、72.61/10万,2004 — 2017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无显著变化(AAPC = 0.2 %,P > 0.05)。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 — 2017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 < 0.05),AAPC分别为5.80 %、4.20 %、1.50 %、1.70 %、11.30 %、6.70 %、3.50 %、3.10 %、14.50 % 和4.40 %。男性和女性居民的年均乙肝报告发病率分别为97.03/10万和57.38/10万,2004 — 2017年男性和女性居民的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均无显著变化(AAPC = – 0.1 %和0.5 %,均P > 0.05)。0~4岁、5~9岁、10~19岁、20~39岁、40~59岁和 ≥ 60岁居民的年均乙肝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78/10万、17.64/10万、80.21/10万、211.00/10万、181.62/10万和163.11/10万,2004 — 2017年0~4岁、5~9岁和10~19岁居民的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AAPC = – 7.7 %、 – 13.6 %和 – 11.6 %,均P < 0.001),≥ 60岁居民的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 = 5.0 %,P < 0.001)。  结论  中国大陆居民2004 — 2017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无显著变化,但全国仍有部分地区居民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 ≥ 60岁居民是乙肝防控的重点人群。
中国4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反歧视法律及政策知晓情况及维权意识
韩冰峰, 袁千里, 刘姜, 刘雅琼, 黄宁华, 崔富强
2022, 38(3): 262-265. doi: 10.11847/zgggws1121897
摘要(510) HTML (224) PDF 475KB(43)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反歧视法律及政策知晓情况、维权意识及其相关因素,为探究提高反歧视维权意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1 — 4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中国4个省份的797例慢性乙肝患者,对3项反歧视法律及政策的了解情况和维权意识,使用χ2检验探究法律及政策知晓情况与维权意识的关系及可能的相关因素。  结果  分别有39.55 %(297/751)、40.21 %(302/751)、56.99 %(428/751)的患者知晓该3项法律及政策,仅9.46 %(73/772)的患者有维权意识,仅0.91 %(7/772)的患者曾真正请求过相关组织或机构帮助解决问题;至少知晓1项法律及政策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维权意识是不知晓者的2.78倍,二者维权意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406,P < 0.001);居住在北京地区、31~40岁、更高学历、医务工作者、学生、教师及科研人员较其他患者有更高的法律及政策知晓程度(P < 0.05),高学历的患者有更高的维权意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6)。  结论  虽然知晓乙肝反歧视法律及政策的慢性乙肝患者数量较多,但是有维权意识的人较少,真正付诸行动者更少。需要提高公众整体知识水平,在就业和入学时提高法律及政策知识普及率,带动维权意识提高和进步。
上海市社区居民戊型病毒性肝炎亚临床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肖正斌, 陈恺韵, 王琳, 屈凌霄, 陈丹, 任宏
2022, 38(3): 266-270. doi: 10.11847/zgggws1133090
摘要(716) HTML (293) PDF 533KB(37)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亚临床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戊肝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8年5 — 12月采用多阶段概率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6个区32个社区抽取4 661名社区居民进行戊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两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民戊肝亚临床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4 661名社区居民中,戊肝肝炎病毒HEV-IgG或HEV-IgM抗体阳性者1217例,戊肝亚临床感染率为26.11 %。两水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 ≥ 5岁、离退休人员、偶尔喝生水、半年内做过肝炎检测和半年内吃过生鲜刺身是上海市社区居民戊肝亚临床感染的危险因素,外地户籍、接种戊肝疫苗情况不详和饭前便后经常洗手是上海市社区居民戊肝亚临床感染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上海市社区居民戊肝亚临床感染率较高,性别、年龄、职业、户籍、喝生水情况、半年内做肝炎检测情况、接种戊肝疫苗情况、半年内是否吃过生鲜刺身和饭前便后是否经常洗手是该地区社区居民戊肝亚临床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深圳市罗湖乙肝综合防治示范区劳务工人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祝方, 尹向东, 刘刚, 周小红, 张世洁, 郭志伟, 刘卫民, 陈国翠, 程锦泉
2022, 38(3): 271-275. doi: 10.11847/zgggws1133229
摘要(532) HTML (301) PDF 541KB(30)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综合防治示范区内 ≥ 18岁劳务工人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深圳市劳务工人乙肝病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罗湖辖区范围内于2019年4月 — 2020年6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劳务工人,在取得知情同意后完成问卷调查并采集肘静脉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  结果  共收集到5 493名劳务工人血液标本及调查问卷,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6.54 %,乙肝表面抗体(抗 – HBs)阳性率为60.37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来源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史比较,HBsAg和抗 – 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2项乙肝血清标志物中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接种乙肝疫苗是HBsAg感染的保护性因素,文化程度初中及中以下、年龄30~49岁是危险性因素;而接种疫苗、< 30岁人群和户籍为华东地区抗 – HBs阳性率高于其他人群。  结论  深圳市罗湖乙肝综合防治示范区乙肝病毒感染率较国家“十一五”期间有所降低,但还应加强重视 < 20岁年龄组、户籍来源为西南、东北和西北以及未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人群的乙肝防治工作。
深圳市罗湖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张世洁, 陈伟红, 刘卫民, 陈国翠, 郭志伟, 李拥彬, 廖异, 刘刚, 祝方, 周小红, 程锦泉
2022, 38(3): 276-279. doi: 10.11847/zgggws1134656
摘要(456) HTML (241) PDF 500KB(45)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10 — 2020年乙肝携带、新发感染和乙肝相关疾病死亡率流行特征,评估示范区乙肝综合防治效果。  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对罗湖区进行乙肝携带率调查,同时收集了示范区罗湖区和对照区龙岗区2010 — 2020年乙肝新发感染、乙肝相关疾病死亡及人口学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罗湖区乙肝携带率、新发感染率和相关疾病死亡率的现况和变化趋势。  结果  罗湖区2010年和2020年标化后的乙肝携带率分别为8.74 % 和6.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乙肝新发感染率由2010年的2.88/10万下降至2020年的0.09/10万,下降了96.88 %。乙肝相关疾病的标准化死亡率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5.36/10万和5.67/10万,变化趋势整体呈平稳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61)。罗湖区与龙岗区横向比较显示,2010 — 2020年罗湖区乙肝新发感染率均低于龙岗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罗湖区在2010 — 2015年内乙肝相关疾病的标准化死亡率均高于龙岗区,2016 — 2017年两区基本持平,自2018年起,罗湖区低于龙岗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在深圳市罗湖区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可推广的乙肝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人群特征分析
张娜, 陆姣, 程景民
2022, 38(3): 280-284. doi: 10.11847/zgggws1132064
摘要(685) HTML (213) PDF 517KB(82)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人群特征,为学校和社区采取有效的食品安全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 — 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7个区域抽取70个样本县(区或地级市)共2446名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四象限分析法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的KAP现状及其人群特征。  结果  中国居民对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2.20 %,对正确态度的平均持有率为59.26 %,对正确行为的平均具备率为70.08 %。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平均得分为(4.98 ± 1.61)、(4.74 ± 2.34)和(7.01 ± 2.20)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r = 0.228、0.440、0.201, 均P < 0.01)。中国2446名居民中,有1328人(54.29 %)归为第一象限,有624人(25.51 %)归为第二象限,有281人(11.49 %)归为第三象限,有213人(8.71 %)归为第四象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其次是第二象限;年龄0~20岁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四象限,21~40岁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而41~60岁者则更不容易被划分至第二象限;大专/本科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二象限,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亦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已婚者更不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家庭年均收入 < 10000元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  结论  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整体水平偏低,应根据各象限人群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干预,促进其掌握足够的食源性疾病知识、持有正确的态度和具备正确的行为。
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随访生存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夏章, 姜莹莹, 毛凡, 董文兰, 张伟伟, 董建群
2022, 38(3): 285-290. doi: 10.11847/zgggws1131688
摘要(567) HTML (220) PDF 540KB(51)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随访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服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3年8 — 10月在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的84个社区招募1 653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2个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于2015年9 — 12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自我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2013年中国六省市招募的1 653例患者中,完成基线调查者1 603例,应答率为96.98 %;2015年随访糖尿病患者1 299例,失访者304例,失访率为18.96 %。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随访的生理健康得分为76.50(23.75)分,较患者自我管理前得分的75.00(25.00)分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2.53,P = 0.011);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随访的心理健康得分为78.44(25.03)分,与患者自我管理前得分的78.44(23.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 > 5年和有吸烟行为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生理健康得分未提高,自我效能提高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生理健康得分提高;女性、医疗费用支出方式为职工医保、合并其他慢性病、有吸烟行为、掌握和无需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心理健康得分未提高。  结论  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生存质量有所改善,性别、医疗费用支出方式、病程、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自我效能是否提高、掌握胰岛素注射情况和有无吸烟行为是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城市职业人群微信健康类公众号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王晓琪, 朱赫, 刘梅, 许玲, 徐静东, 李若琳, 秦祖国, 杨国平, 常春
2022, 38(3): 291-296. doi: 10.11847/zgggws1133313
摘要(603) HTML (244) PDF 620KB(54)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城市职业人群微信健康类公众号使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8年10月 — 12月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国6个省企事业单位的7 699名职业人员进行调查,描述性分析其微信健康类公众号使用情况,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其使用的关键因素。  结果  调查对象中微信健康类公众号的使用率为83.39 %。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意愿、电子健康素养和感知易感性直接影响微信健康类公众号的使用频率,直接效应分别为0.073、0.090和0.088,努力期望、愉悦动机和社会影响通过使用意愿间接影响使用频率,间接效应分别为0.450、0.447和0.447,习惯、感知障碍、感知严重性和自评健康状况直接且通过使用意愿间接影响使用频率,总效应分别为0.450、 – 0.247、 – 0.061和0.133。  结论  习惯和努力期望是影响使用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引导使用者习惯养成、优化微信健康类公众号使用界面、提高趣味性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微信平台作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的可行性。
新疆哈萨克族农村居民不同肥胖程度和类型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
何佳, 齐浩月, 李毓, 郭淑霞, 刘佳铭, 郭恒, 丁玉松, 张景玉, 张向辉, 王馨平, 马儒林
2022, 38(3): 297-301. doi: 10.11847/zgggws1133020
摘要(600) HTML (210) PDF 513KB(46)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农村居民不同肥胖程度和类型与心血管病(CVD)发病的关系,为哈萨克族居民CVD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0年4月 — 2012年12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新疆伊犁新源县那拉提镇抽取2644名 ≥ 18岁哈萨克族农村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随后于2016年4 — 12月进行随访调查,对完成随访调查的2004名哈萨克族农村居民肥胖程度和类型与CVD发病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新疆2004名哈萨克族农村居民中,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者分别为495、259和881例,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4.7 %、12.9 % 和44.0 %;随访期间新发CVD者278例,CVD累积发病率为13.9 %;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CVD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0.2 %、17.6 % 和24.7 %,非中心性肥胖和中心性型肥胖者CVD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9.1 % 和20.0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是否高血压、是否代谢综合征、血糖情况、血脂情况、淡色蔬菜食用频率、奶制品食用频率、内脏食用频率和新鲜肉食用频率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族超重和肥胖的农村居民CVD发病风险分别较正常体重的农村居民增加了76 %(RR = 1.76,95 % CI = 1.34~2.31)和136 %(RR = 2.36,95 % CI = 1.74~3.20),中心性肥胖的农村居民CVD发病风险较非中心性肥胖的农村居民增加了123 %(RR = 2.23,95 % CI = 1.75~2.85)。  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农村居民CVD的发病水平较高,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均会增加CVD的发病风险。
甲型H3N2流感病毒基因特征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曹蓝, 李魁彪, 陈艺韵, 吴迪, 曾庆, 夏丹, 刘艳慧, 狄飚, 张周斌
2022, 38(3): 302-308. doi: 10.11847/zgggws1131843
摘要(1159) HTML (700) PDF 812KB(11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H3N2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特征分析,为H3N2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研究数据。  方法   选取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13株H3N2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各基因特征。  结果   各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94 %,最高为100 %,差异最大为NA基因(94 %~100 %),差异最小为PA基因(98.9 %~100 %)。各基因核苷酸位点变异率最高为NA基因(8.37 %),最低为PA基因(2.14 %),不同基因核苷酸变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3.503,P = 0.000)。各基因均与疫苗株A/HONG KONG/2671/2019(H3N2)归属于同一进化分支,且来源于门诊监测毒株与暴发疫情毒株进化起源相同。根据流行时间的不同,HAPB2PB1NPMNS基因可以继续划分为Group 1 – 3 三个小分支,Group 1 分支流行于2019年1 — 8月,Group 2 分支流行于2019年11 — 12月,Group 3 分支同时包含2019年1 — 8月和2019年11 — 12月流行期的毒株。  结论   2019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与疫苗株位属于同一进化分支,不同来源毒株具有相同的进化起源。但全基因组在进化特点、同源性、分子变异率等方面存在基因多样性差异。
深圳市罗湖区35~74岁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罗奇, 王箭, 程蕊容, 黄建凤, 李建新, 鲁向锋, 林锦春
2022, 38(3): 309-313. doi: 10.11847/zgggws1132178
摘要(570) HTML (140) PDF 537KB(61)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35~74岁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9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所属3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抽取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20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   深圳市罗湖区1205例35~74岁高血压患者中,控制血压者618例,血压控制率为51.3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女性高血压患者的0.762倍(OR = 0.762,95 % CI = 0.603~0.963),本地户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外地户籍高血压患者的1.379倍(OR = 1.379,95 % CI = 1.088~1.748),规律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非规律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患者的1.598倍(OR = 1.598,95 % CI = 1.173~2.177),每年体检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非每年体检高血压患者的1.578倍(OR = 1.578,95 % CI = 1.221~2.040)。   结论   深圳市罗湖区35~74岁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相对较高,性别、是否本地户籍、是否规律服用降压药和是否每年体检是该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肠道微生物移植致菌群失调大鼠模型建立
聂慧芳, 彭株丽, 游建凯, 杨彤, 吴海辉, 赖嘉豪, 葛金文, 梅志刚
2022, 38(3): 314-319. doi: 10.11847/zgggws1133778
摘要(607) HTML (246) PDF 1152KB(22)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肠道菌群失调大鼠模型,为脑缺血损伤肠道菌群失调研究提供方法学支持。  方法   将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组、供体组和受体组,对供体组大鼠予以大脑中动脉栓塞术(MCAO),术后72 h取盲肠菌群作为移植物;对受体组大鼠灌胃硫酸链霉素消耗肠道微生物后,将供体组的盲肠菌群灌胃移植给受体组,1次/d,共3 d。取3组大鼠盲肠内容物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取正常组、受体组大鼠回肠、盲肠、横结肠内容物及供体组大鼠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其微生物结构及特性,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正常组大鼠盲肠、横结肠菌群的物种多样性相对回肠显著增加(P < 0.01),3个肠段中的菌群均主要由厚壁菌门组成。与正常组比较,供体组大鼠盲肠菌群的物种多样性显著减少,门水平上物种组成分析显示,厚壁菌门显著减少、变形菌门显著增加(P < 0.01)。与正常组比较,受体组大鼠盲肠及横结肠菌群的物种多样性显著减少(P < 0.01);受体组大鼠盲肠菌群与横结肠菌群结构相近,主要由拟杆菌门组成;受体组大鼠回肠、盲肠、横结肠菌群与供体组大鼠盲肠菌群在α多样性ACE指数、β多样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大鼠的菌群结构相近。  结论   MCAO 72 h大鼠盲肠菌群灌胃移植可建立一种与脑缺血微生物结构及特性类似的肠道菌群失调大鼠模型。
D-青霉胺稳定银簇聚集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
韩毅, 孔令灿, 李耕伟
2022, 38(3): 320-324. doi: 10.11847/zgggws1133260
摘要(830) HTML (254) PDF 1313KB(22)
摘要:
  目的   探讨D – 青霉胺稳定的银簇聚集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方法  利用红外光谱、X – 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俄歇电子谱分析银簇聚集体的结构;并将银簇聚集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探讨银簇聚集体的抑菌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培养后状态。  结果  银簇聚集体对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 μg/mL,半抑制浓度IC50为0.86 μg/mL;银簇聚集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即使银簇聚集体浓度达到大肠杆菌MIC的200倍也无抑菌效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与银簇聚集体培养后,大肠杆菌的细胞膜发生明显破裂,导致细菌死亡。  结论  银簇聚集体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
调查报告与分析
基于出生队列家庭社会经济梯度复合指标构建
魏雪灵, 林珊珊, 屠思, 韦冬梅, 何健荣, 邱琇
2022, 38(3): 325-329. doi: 10.11847/zgggws1133115
摘要(541) HTML (263) PDF 842KB(29)
摘要:
  目的  构建从整体上反映母儿所处社会经济状况(SES)的家庭社会经济梯度复合指标。  方法  收集2012年2月 — 2016年6月加入广东省广州出生队列的16175对孕妇及其子代的社会、经济等相关信息,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Z-score加和法构建家庭SES评分,并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变量组合用于评价社会经济梯度的一致性。  结果  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月均收入、父亲月均收入、母亲就职状态、房产拥有情况、私家车拥有情况、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楼层9个变量中,除母亲就职状态与人均居住面积和居住楼层不存在相关关系外,其余各变量均两两相关(r = – 0.036~0.585,均P < 0.01)。基于此9个社会经济变量运用PCA和Z-score加和法构建的复合评分方法判断孕妇SES分组的加权Kappa系数为0.737(95 % CI = 0.730~0.743),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强,均能较好地反映母儿的家庭社会经济梯度;其中由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月均收入、父亲月均收入、房产拥有情况、私家车拥有情况、人均居住面积和居住楼层8个家庭SES变量Z-score加和法与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月均收入、父亲月均收入、母亲就职状态、房产拥有情况、私家车拥有情况、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楼层9个SES变量PCA法所得分组一致性最强Kappa值为0.774(0.768~0.780)。  结论  基于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月均收入、父亲月均收入、母亲就职状态、房产拥有情况、私家车拥有情况、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楼层9个变量的综合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母儿所处的家庭社会经济梯度。
中国已注册改善营养性贫血保健食品现状分析
韩萧茜, 杜勇, 邬国庆, 麻微微
2022, 38(3): 330-334. doi: 10.11847/zgggws1133511
摘要(534) HTML (153) PDF 766KB(20)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已注册改善营养性贫血保健食品现状,为企业研发和政府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1996年3月 — 2021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公布的228个中国已注册改善营养性贫血保健食品相关数据,应用Ucinet 6和SPSS 22.0统计软件对其剂型分布、功能宣称、中药组分和含铁化合物使用情况、功效/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分布情况等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可视化数据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结果  中国228个已注册改善营养性贫血保健食品的7种剂型中,口服液产品最多为117个(51.3 %),注明主要原料的产品有197个(86.4 %);对出现频次 > 3次的73种中药及其提取物和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绘制的社会网络图显示,当归及其提取物、黄芪及其提取物、阿胶、大枣及其提取物、枸杞及其提取物和铁及其化合物处于中心位置;配方中含有中药原料及药食同源原料的产品共157个,对其中中药组分使用频次前14位的中药组分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出当归和黄芪、茯苓和山药、熟地黄和党参、白芍、桑葚、桂圆、枸杞和乌鸡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378 %;共有165个产品的原料中添加了含铁化合物,其中出现中药组分的有130个(78.8 %),使用频次居于前5位的含铁化合物分别为乳酸亚铁(46个)、葡萄糖酸亚铁(43个)、氯化血红素(30个)、富马酸亚铁(9个)和乙二胺四乙酸 – 铁纳(8个);卫生部批准的70个产品注册信息中注明功效/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的为42个(60.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158个产品注册信息中均注明功效/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测定频率最高的前3个项目分别为铁(76.0 %)、多糖(29.5 %)和总皂苷(22.0 %)。  结论  中国已注册改善营养性贫血保健食品中中药组分的组合相对固定,使用原料的品种相对集中,所注明的功效/标志性成分与使用的原料之间缺乏特异性。
江苏省小龙虾消费者镉暴露风险评估
谢玮, 朱谦让, 张静娴, 田亭, 戴月
2022, 38(3): 335-338. doi: 10.11847/zgggws1133624
摘要(419) HTML (217) PDF 525KB(26)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小龙虾消费者镉暴露风险,为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1年6月 — 2014年9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盱眙市和扬州市江都区的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单位等随机采集408份小龙虾样品(幼虾样品20份、成虾样品220份、商品虾样品168份)进行镉含量检测,并于2014年7 — 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市、淮安市、盱眙市、金湖市和扬州市抽取25家小龙虾特色餐饮店正在用餐的377名消费者进行小龙虾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建立摄入量评估模型计算其镉摄入量。  结果  江苏省小龙虾镉含量的平均值为(0.23 ± 0.72)mg/kg,其中头部镉含量[(0.45 ± 0.97)mg/kg]高于尾部[(0.01 ± 0.02)mg/kg],幼虾镉含量[(1.11 ± 1.91)mg/kg] 高于成虾[(0.19 ± 0.68)mg/kg]和商品虾[(0.18 ± 0.38)m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江苏省小龙虾消费者小龙虾食用量为(0.56 ± 1.01)千克/月,因食用小龙虾镉月摄入量平均值、P90值和上限值分别为(1.76 ± 3.56)、4.71和8.57 μg/kg,分别占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的7.04 %、18.84 % 和34.29 %,MOS值分别为14.20、5.31和2.92。江苏省不同特征小龙虾消费者比较,仅食用小龙虾尾部、食用小龙虾头部及尾部和仅食用小龙虾头部消费者因食用小龙虾镉月摄入量平均值分别为(0.09 ± 1.73)、(2.44 ± 3.56)和(6.64 ± 3.26)μg/kg,不同食用部位消费者因食用小龙虾镉月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3.718,P < 0.001);不同年龄消费者因食用小龙虾镉月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食用部位和不同年龄小龙虾消费者因食用小龙虾镉月摄入量MOS值均 > 1,江苏省小龙虾消费者的镉暴露风险可以接受。  结论  江苏省小龙虾消费者的镉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小龙虾头部和幼虾镉含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建议弃食虾头并避免食用幼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张田田, 尹文强, 孟翠香, 孙艳, 张玉杰, 李翠玉, 闫语, 丰志强, 戴萌娜, 陈钟鸣
2022, 38(3): 339-343. doi: 10.11847/zgggws1133865
摘要(793) HTML (226) PDF 583KB(84)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年》中2014和2019年中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对人力资源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中国疾控人员由2014年的192397人减少至2019年的187564人,下降了2.51 %;各省份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呈萎缩趋势且多数省份配置未达标;2019年疾控人员青年组(< 35岁)和中年组(35~54岁)比例较2014年分别下降了3.8 % 和2.4 %,而老年组(≥ 55岁)比例则较2014年升高了6.0 %;中国疾控人员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由2014年的28.8 % 降低至2019年的19.4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则由2014年的71.1 % 上升至2019年的80.6 %;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结果显示,疾控人力资源空间布局不均衡,人力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为东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为西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东部地区。  结论  中国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流失严重和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应从国家层面对疾控机构重新定位,提升疾控人员的社会认可度,并采取差异化的资源配置策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高温热浪对北京市居民死亡影响附加效应
牛彦麟, 杨军, 林华亮, 薛涛, 高源, 李文, 王君, 刘起勇
2022, 38(3): 344-350. doi: 10.11847/zgggws1134217
摘要(734) HTML (291) PDF 682KB(61)
摘要:
  目的  了解高温热浪对北京市居民死亡风险的附加效应,为制定极端天气事件相关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北京市2007 — 2013年逐日死亡人数与同期气象、空气污染资料,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建立气温、热浪与死亡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通过对比热浪日与非热浪日之间的死亡风险来估计不同热浪定义时其附加效应,并分别应用阶跃函数和二次样条函数估计不同热浪持续时间所致的附加效应。  结果  随着热浪定义中阈值温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北京市总热浪日数逐渐减少。不同定义下热浪所致的附加效应不同,热浪阈值温度为研究期间日平均气温的第95分位数(27.62 ℃)、持续时间 ≥ 4 d时,高温热浪对非意外死亡影响的附加效应最大,死亡风险可增加11 %(95 % CI = 4 %~18 %)。热浪持续时间超过2 d后其附加效应开始显现,在超过6 d后急剧上升。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所致死亡,热浪的附加效应最高可分别使其死亡风险增加34 %(95 % CI = 12 %~60 %)、14 %(95 % CI = 4 %~24 %)。女性、中老年、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为高温热浪的敏感人群。  结论  北京市高温热浪可显著增加居民死亡风险,存在因持续高温所致的附加效应,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女性、中老年、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尤为敏感。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 — 2019年心脏病死亡趋势分析
张帆, 刘玉环, 曹亚景, 岳福娟, 赵晶晶, 唐丽娟, 孙纪新
2022, 38(3): 351-355. doi: 10.11847/zgggws1131826
摘要(531) HTML (183) PDF 476KB(43)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 — 2019年心脏病死亡趋势,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平台中监测点居民2014年1月1日 — 2019年12月31日上报的心脏病死亡数据,分析河北省死因监测点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2014 — 2019年心脏病的死亡趋势。  结果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2015、2016、2017、2018和2019年心脏病死亡率分别为186.85/10万、180.18/10万、184.17/10万、192.98/10万、214.01/10万和207.06/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1.26/10万、185.50/10万、172.31/10万、173.83/10万、178.89/10万和170.56/10万,2014 — 2019年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 171.553,P < 0.001),男性和女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亦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 51.327和119.630,均P < 0.01);2014 — 2019年河北省死因监测点35岁~和85岁~年龄组居民心脏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 < 0.05),20岁~、40岁~、60岁~、65岁~、70岁~、75岁~和80岁~年龄组居民心脏病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1);心脏病死亡比例从高到低的类型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69.17 %)、高血压性心脏病(19.79 %)、其他类型心脏病(8.95 %)、风湿性心脏病(1.66 %)和炎性心脏病(0.44 %)。  结论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 — 2019年心脏病总体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缺血性心脏病是最主要的死亡类型。
甘肃省2009 — 2019年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病原分布特征多重对应分析
周建珲, 孟蕾, 汪丽娟, 刘新凤, 袁艳, 蒋小娟, 李娟生
2022, 38(3): 356-359. doi: 10.11847/zgggws1133235
摘要(573) HTML (241) PDF 570KB(39)
摘要:
  目的  了解甘肃省2009 — 2019年发热伴出疹症候群(RFIs)的病原分布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策略及开展病原学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信息管理系统中甘肃省2009年1月 — 2019年12月哨点医院监测的5822例RFIs病例相关数据,对主要病原分布特征进行多重对应分析。  结果  甘肃省2009 — 2019年监测的5822例RFIs病例中,肠道病毒感染者1653例(28.39 %),麻疹病毒感染者548例(9.41 %),风疹病毒感染者201例(3.45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者495例(8.50 %),阴性病例者2925例(50.24 %)。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肠道病毒在河西和陇中地区、夏秋季节、≤ 5岁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省级和县区级医院住院病例中检出较高,麻疹病毒在陇东和陇南地区、冬春季节、≥ 18岁其他职业成年人、市级医院中检出较高,6~17岁学生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风疹病毒,门急诊病例多为阴性病例。  结论  甘肃省2009 — 2019年RFIs主要病原包括肠道病毒、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风疹病毒,不同病原分布特征不同。
全球尼帕病毒专利数据挖掘及全景分析
马丽丽, 华宜丹, 韩秀成, 王淇, 宁峻涛, 焦洪涛, 雷瑞鹏, 刘欢
2022, 38(3): 360-363. doi: 10.11847/zgggws1132805
摘要(694) HTML (211) PDF 598KB(41)
摘要:
  目的   客观展现尼帕病毒领域的专利研发现状,为我国科技人员开展相关专利申请和相关领域技术研究提供情报参考。  方法   从科技情报的视角,2002.1.1 — 2020.8.18 Web of Science中的DII数据库中的尼帕病毒相关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Derwent Data Abalyzer 9.0工具从整体申请趋势、专利技术领域、主要申请国家及其技术布局、专利保护强度等进行了数据挖掘和全景分析。  结果   尼帕病毒的专利申请自2002年开始整体呈上升发展趋势,美国、中国、加拿大是该领域的主要专利申请国家,当前的研发热点主要在抗病毒剂、病毒性抗原或抗体制品、DNA重组技术或疫苗研发、病毒检测方法等领域,我国在抗病毒剂或抗病毒药、病毒性抗原或抗体等技术领域欠缺。  结论   鉴于尼帕病毒的生物安全四级病原特性,美国等国家在尼帕病毒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上在不断加强,我国需在相关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生物安全的风险防控。
综 述
中国人口健康报告制度建立及经济学评价
刘尚君, 罗雅楠, 郭帅, 郑晓瑛
2022, 38(3): 364-370. doi: 10.11847/zgggws1134109
摘要(510) HTML (164) PDF 926KB(63)
摘要: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仍处于健康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疾病谱和死亡谱蕴藏着庞大且复杂的人口健康安全风险,为我国公共卫生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制度优化的角度提出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与需求的“人口健康报告制度”,并从人口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结果发现健康报告制度的提出是人口健康监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当前公共卫生制度与服务体系发展处于“制度均衡”向“制度非均衡”的转折以及进行制度创新和优化的重要体现,其直接收益包括经济上成本的节约以及人群覆盖产生的数据与信息收益,间接收益包括通过健康报告制度产生的人群健康效益,即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
伤寒与副伤寒暴发或流行危险因素、早期探测和有效监测
孟银平, 王树坤
2022, 38(3): 371-375. doi: 10.11847/zgggws1134365
摘要(548) HTML (234) PDF 784KB(42)
摘要:
伤寒与副伤寒继续是具有全球性传播潜力、发病率较高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仍然是低中经济收入国家的一个紧迫疾病负担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地方性流行区域显著特征是发病率较高、防控效果局限、水源食物污染和密切接触引起的病例较多;发达国家地区的显著特点是发病率很低和旅游相关病例构成比较大,发病率可持续减少还有困难;及时准确地对该病进行危险因素探测、驱动因素调查、传播链确定是防止暴发流行与减少危害的重要科技问题。本文综述伤寒与副伤寒危险因素、早期探测、有效监测的理论技术,重视该病暴发流行危险因素、驱动因素、传播链的多时空节点触发与多学科渠道监测及其病因学分化融合的结果结论,为构建敏感特异、分期度量伤寒与副伤寒有效监测的创新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卫生论坛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药品及检验试剂研发审批和上市国内外比较
闫子麒, 冯占春, 陈超亿, 王佳, 黄锐, 冯达
2022, 38(3): 376-380. doi: 10.11847/zgggws1133142
摘要(1763) HTML (793) PDF 646KB(206)
摘要:
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收集国际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药品及检验试剂审批制度,归纳各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药品及检验试剂的研发审批流程,比较分析国内外药品试剂的研发及审批体系,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品审批和上市提供制度借鉴。
健康促进政策发展对中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启示
姜莹莹, 毛凡, 张伟伟, 董建群, CordiaChu
2022, 38(3): 381-384. doi: 10.11847/zgggws1135055
摘要(842) HTML (289) PDF 547KB(109)
摘要:
当前中国约有89 %的死亡归因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NCDs是造成中国人群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倡导采用健康促进的策略改善人群健康。纵观健康促进政策的演变过程可发现,开展综合的行动(包括制定健康公共政策、构建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和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可以有效缓解NCDs导致的疾病负担,而健康融入万策(HiAP)的实施框架可以为推动政府承诺并落实对人群健康的维护、为多部门协作解决影响健康的复杂社会决定因素提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