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栏目
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魏承毓
1986, 5(2): 1-2.
摘要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王树声
1986, 5(2): 2-3.
摘要
成人轮状病毒腹泻
洪涛
1986, 5(2): 3-3.
摘要
谈谈小儿中流行的腹泻病及主要对策
段恕诚
1986, 5(2): 4-4.
摘要
有关婴幼儿腹泻治疗的一些看法
孙燕华
1986, 5(2): 5-5.
摘要
大连市部分人群一日膳食中六六六、DDT摄入量的调查
郭万春, 苑德仲
1986, 5(2): 5-6.
摘要
15省市主要水产品中甲基汞污染情况调查及其制订卫生标准初探
周树南, 蔡云清
1986, 5(2): 7-8.
摘要
对腹泻流行病学研究的几点浅见
傅炳南
1986, 5(2): 9-9.
摘要
关于海带、紫菜、虾皮、淡菜中无机砷、有机砷和总砷含量的调查报告
桑正荣, 吴炳英
1986, 5(2): 10-11.
摘要
福建省周宁县首次发现社鼠和黄毛鼠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
周文伟, 袁高林, 黄立雄, 徐苏云, 孙宝常, 肖树生, 施小勤
1986, 5(2): 11-13.
摘要
以水层滤除熟肉制品熏烟中致癌物3,4苯并芘的实验研究
李思汉, 张毓武, 倪淑华, 高竹琦, 辛文, 白华民, 姬红蓉, 任义芳, 韩明辉, 李之文
1986, 5(2): 12-13.
摘要
广东某些地方食品和海产制品中的挥发性亚硝胺
马幼骐, 符朝晖, 郑庆光
1986, 5(2): 14-17.
摘要
污染奶粉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摘要)
刘世庆, 刘亚男
1986, 5(2): 17-17.
摘要
68名飞行员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朱全组
1986, 5(2): 18-18.
摘要
急性腹泻患者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研究
佘少良, 顾振祥, 赵翠英, 程敬忠, 吴远景, 毕玉莲, 赵国胜, 胡秋萍, 熊桂兰, 周爱华
1986, 5(2): 19-21.
摘要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罗光荣
1986, 5(2): 22-25.
摘要
1984年太原地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概况
朱庆义, 黄元桐, 仪慧兰, 李连青
1986, 5(2): 26-28.
摘要
用增菌协同凝集对沙门氏菌属的筛选检验与常规法的比较
黄宗汉
1986, 5(2): 29-30.
摘要
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金志宏, 张怀琛, 王恩久, 姚仲寅, 全瑞珍, 李贞强, 赵连珠, 陈京, 买凯
1986, 5(2): 30-32.
摘要
母婴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摘要)
沙庆洪, 胡育美, 黄国超, 梁瑞林, 苏启棠, 何少兼, 张永成, 吴宝乃, 浦世润, 肖志钊, 张文善, 朱立新, 周秀珍
1986, 5(2): 32-28.
摘要
宜昌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点
潘会明
1986, 5(2): 33-35.
摘要
计划免疫后农村白喉流行的特征
庞运湘
1986, 5(2): 36-36.
摘要
白喉毒素抗体水平测定的三种方法比较
钱中夏, 马玉香, 张广业, 高生兰
1986, 5(2): 37-39.
摘要
标记SPA协同凝集试验快速诊断伤寒病的研究
温芳莲, 陈玉堂
1986, 5(2): 40-42.
摘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AV IgM的研究
庄辉, 于德奎, 米竹君, 何培英, 周玉芬
1986, 5(2): 43-45.
摘要
饮用水脱氟方法的研究-高吸附容量活性氧化铝法
马家骧, 吴作舟, 关惠兰
1986, 5(2): 46-48.
摘要
空肠弯曲菌菌种冰盒保存时间的观察
商文英, 崔琴珠, 黄景苹
1986, 5(2): 49-49.
摘要
1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的分离与鉴定(摘要)
潘亮, 余家辉, 于恩庶
1986, 5(2): 50-50.
摘要
优氯净和复方优氯净对HBsAg消毒效果的研究
邵惠训, 沈莉
1986, 5(2): 50-53.
摘要
重新评价14种消毒剂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灭活作用
赵世祯, 金志宏, 朱金凤, 王滨, 买凯
1986, 5(2): 53-54.
摘要
哈尔滨市宫颈癌致病因素的研究宫颈癌致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余章凤, 张振玲, 刘韵源
1986, 5(2): 55-57.
摘要
狂犬病的不显性感染问题
丁正荣
1986, 5(2): 58-61.
摘要
出席第三届亚洲腹泻病会议的一点感想
魏承毓, 方思尧
1986, 5(2): 61-62.
摘要
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工作会议简讯
王媛
1986, 5(2): 63-63.
摘要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一届全国非放射性免疫标记技术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齐辑
1986, 5(2): 63-63.
摘要
小儿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纪竞雄, 郑惠玲, 叶冬青, 常泰吉, 冷志勤, 蒋玉麟, 杨正修, 张传荣
1986, 5(2): 64-6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