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28卷 第1期
2012, 28(1): 1-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1
摘要:
目的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防治决策应用系统。方法在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采用ArcGIS Engine 9.2组件,在Visual Basic 6.0环境中完成组件式开发,并利用ActiveX Data Object(ADO)连接其他属性数据库,将地理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知识数据库等有机集成,完成以GIS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可视化系统,将HFRS相关信息转化为知识提供给决策者。结果建立一个综合集成HFRS监测数据、传播媒介及动物宿主数据、相关地理环境等数据的防治决策应用系统,为HFRS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管理与分析、鉴别诊断、媒介与动物宿主识别、地图制作等提供工具,并提供数据导出功能,可使多个部门与机构进行数据共享。结论将地理空间数据与流行病学多元数据结合、将传统GIS与多元信息可视化技术结合,才能让空间信息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发挥决策支持的作用。
目的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防治决策应用系统。方法在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采用ArcGIS Engine 9.2组件,在Visual Basic 6.0环境中完成组件式开发,并利用ActiveX Data Object(ADO)连接其他属性数据库,将地理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知识数据库等有机集成,完成以GIS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可视化系统,将HFRS相关信息转化为知识提供给决策者。结果建立一个综合集成HFRS监测数据、传播媒介及动物宿主数据、相关地理环境等数据的防治决策应用系统,为HFRS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管理与分析、鉴别诊断、媒介与动物宿主识别、地图制作等提供工具,并提供数据导出功能,可使多个部门与机构进行数据共享。结论将地理空间数据与流行病学多元数据结合、将传统GIS与多元信息可视化技术结合,才能让空间信息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发挥决策支持的作用。
2012, 28(1): 4-6.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2
摘要: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不同收入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性,为今后卫生机构改革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苏州市抽取的8个社区共4 635名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苏州市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率分别为78.1%和8.8%;慢性病患病率和ADL受限率的集中指数(CI)分别为0.043(男性0.035,女性0.061)和0.194(男性0.137,女性0.216);月平均收入<500、500~999、1 000~1 999、和≥2 000元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71.2%、73.3%、80.4%和84.2%,ADL受限率分别为14.3%、7.7%、7.5%和5.7%,不同收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ADL受限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居于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51.3%)、糖尿病(14.2%)、心脏病(11.2%)、关节炎(11.1%)和高血脂(8.3%);CI值最高的疾病为高血脂(0.411),最低的疾病为高血压(0.032);老年人患1、2和≥3种慢性病的比例分别为44.9%、21.7%和7.8%,其CI值分别为-0.071、0.130和0.218。结论苏州市不同收入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不公平性。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不同收入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性,为今后卫生机构改革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苏州市抽取的8个社区共4 635名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苏州市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率分别为78.1%和8.8%;慢性病患病率和ADL受限率的集中指数(CI)分别为0.043(男性0.035,女性0.061)和0.194(男性0.137,女性0.216);月平均收入<500、500~999、1 000~1 999、和≥2 000元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71.2%、73.3%、80.4%和84.2%,ADL受限率分别为14.3%、7.7%、7.5%和5.7%,不同收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ADL受限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居于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51.3%)、糖尿病(14.2%)、心脏病(11.2%)、关节炎(11.1%)和高血脂(8.3%);CI值最高的疾病为高血脂(0.411),最低的疾病为高血压(0.032);老年人患1、2和≥3种慢性病的比例分别为44.9%、21.7%和7.8%,其CI值分别为-0.071、0.130和0.218。结论苏州市不同收入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不公平性。
2012, 28(1): 7-9.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3
摘要: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戒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绵阳市1 012名男性社区居民进行烟草使用和戒烟等相关问题、社交性吸烟的态度问题、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尼古丁耐量问卷(FTND)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戒烟成功组和戒烟失败组在吸烟者的年龄(t=4.9,P=0.000)、外倾人格分值(t=-2.850,P=0.005)、FNTD分值(t=-4.962,P=0.000)、戒烟次数(t=-4.252,P=0.000)以及社交性吸烟的行为和态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131,OR=0.877)、习惯性吸烟的时间(β=0.086,OR=1.090)、FNTD分值(β=0.144,OR=1.115)、对香烟的的渴求(β=-1.906,OR=0.149)、戒烟时非常低落的情绪(β=1.392,OR=3.652)以及社交性吸烟行为(β=4.261,OR=70.850)是成年男性戒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向的人格特质、较重的尼古丁依赖、吸烟同伴的影响以及个体戒烟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可能是导致个体戒烟失败的主要因素。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戒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绵阳市1 012名男性社区居民进行烟草使用和戒烟等相关问题、社交性吸烟的态度问题、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尼古丁耐量问卷(FTND)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戒烟成功组和戒烟失败组在吸烟者的年龄(t=4.9,P=0.000)、外倾人格分值(t=-2.850,P=0.005)、FNTD分值(t=-4.962,P=0.000)、戒烟次数(t=-4.252,P=0.000)以及社交性吸烟的行为和态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131,OR=0.877)、习惯性吸烟的时间(β=0.086,OR=1.090)、FNTD分值(β=0.144,OR=1.115)、对香烟的的渴求(β=-1.906,OR=0.149)、戒烟时非常低落的情绪(β=1.392,OR=3.652)以及社交性吸烟行为(β=4.261,OR=70.850)是成年男性戒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向的人格特质、较重的尼古丁依赖、吸烟同伴的影响以及个体戒烟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可能是导致个体戒烟失败的主要因素。
2012, 28(1): 10-12.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4
摘要:
目的了解新婚育龄夫妇的达到妊娠时间(time to pregnancy,TTP),并探讨影响夫妇TTP的因素。方法调查广东省2007年初婚的13 189对夫妇在婚后2年期间的孕育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夫妇的中位妊娠等待时间为5.67个月;女方年龄每增大1岁,TTP增加为原来的1.008倍;月经初潮年龄每迟来1年,TTP增加为原来的1.022倍;月经周期不规则夫妇的TTP是月经周期规则夫妇的1.280倍;月经量多或少夫妇的TTP是月经量中等夫妇的1.088倍;女方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夫妇的TTP是小学及以下夫妇的1.140倍;女方是农民工或工人的夫妇TTP是女方为农民的1.110倍;男方吸烟夫妇的TTP是不吸烟夫妇的1.182倍。结论相对其他因素,妇女的生物学因素(年龄、月经)是育龄夫妇TTP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新婚育龄夫妇的达到妊娠时间(time to pregnancy,TTP),并探讨影响夫妇TTP的因素。方法调查广东省2007年初婚的13 189对夫妇在婚后2年期间的孕育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夫妇的中位妊娠等待时间为5.67个月;女方年龄每增大1岁,TTP增加为原来的1.008倍;月经初潮年龄每迟来1年,TTP增加为原来的1.022倍;月经周期不规则夫妇的TTP是月经周期规则夫妇的1.280倍;月经量多或少夫妇的TTP是月经量中等夫妇的1.088倍;女方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夫妇的TTP是小学及以下夫妇的1.140倍;女方是农民工或工人的夫妇TTP是女方为农民的1.110倍;男方吸烟夫妇的TTP是不吸烟夫妇的1.182倍。结论相对其他因素,妇女的生物学因素(年龄、月经)是育龄夫妇TTP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2, 28(1): 12-1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5
摘要:
目的了解有偿献血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状况和丙肝纤维化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王营村有有偿献血史的单纯HCV感染者149例和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CV/HIV)混合感染者106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现场调查,采集血样进行HCV、HIV抗体、CD4、CD8T细胞检测,B超检查肝脏纤维化;采用COX回归分析比较HC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255例患者中,肝脏纤维化发生率为25.88%(66/255),不同性别、是否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和CD8T细胞计数、病毒感染类型的肝脏纤维化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脏纤维化为结局,HCV混合感染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比单纯HCV感染者早5.74年进入肝脏纤维化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1,P<0.01)。HCV/HIV混合感染是影响肝脏纤维化的风险因子(χ2=10.453,P<0.01)。结论与单纯HCV感染者比较,HCV/HIV混合感染能够增加肝脏纤维化发生危险性并加快其病程进程。
目的了解有偿献血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状况和丙肝纤维化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王营村有有偿献血史的单纯HCV感染者149例和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CV/HIV)混合感染者106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现场调查,采集血样进行HCV、HIV抗体、CD4、CD8T细胞检测,B超检查肝脏纤维化;采用COX回归分析比较HC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255例患者中,肝脏纤维化发生率为25.88%(66/255),不同性别、是否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和CD8T细胞计数、病毒感染类型的肝脏纤维化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脏纤维化为结局,HCV混合感染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比单纯HCV感染者早5.74年进入肝脏纤维化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1,P<0.01)。HCV/HIV混合感染是影响肝脏纤维化的风险因子(χ2=10.453,P<0.01)。结论与单纯HCV感染者比较,HCV/HIV混合感染能够增加肝脏纤维化发生危险性并加快其病程进程。
2012, 28(1): 15-16.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亚健康状态人群症状表现差异。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国8个省市13 439名各类人群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性亚健康症状性生活得分分别为(5.22±1.06)、(4.92±0.96)分,躯体症状分别为(104.53±20.47)、(110.27±20.90),心理方面分别为(53.63±8.04)、(55.89±7.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适应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症状方面,男性免疫力低下,易患有感冒或感冒不易痊愈;与男性比较,女性易感到疲劳,消化系统不适多见,睡眠差,多有植物神经失调的表现,容易发生过敏,衰老明显,常有各种疼痛不适的感觉,排便困难,常需借助药物,更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再记忆力下降,压力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亚健康人群的性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能力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易产生担忧心理(P<0.01)。结论不同性别亚健康状态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亚健康状态人群症状表现差异。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国8个省市13 439名各类人群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性亚健康症状性生活得分分别为(5.22±1.06)、(4.92±0.96)分,躯体症状分别为(104.53±20.47)、(110.27±20.90),心理方面分别为(53.63±8.04)、(55.89±7.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适应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症状方面,男性免疫力低下,易患有感冒或感冒不易痊愈;与男性比较,女性易感到疲劳,消化系统不适多见,睡眠差,多有植物神经失调的表现,容易发生过敏,衰老明显,常有各种疼痛不适的感觉,排便困难,常需借助药物,更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再记忆力下降,压力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亚健康人群的性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能力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易产生担忧心理(P<0.01)。结论不同性别亚健康状态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
2012, 28(1): 17-19.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7
摘要:
目的了解专题讲座对高校学生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态度及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湖北武汉和重庆2市抽取的8所高校中4 172名参加避孕节育专题讲座的干预组学生和4 943名未参加专题讲座的对照组学生进行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学生干预前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8.4±14.15)和(74.54±11.42)分,与同时期对照组的(58.7±14.22)和(74.78±11.1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学生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63.1±15.56)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学生的(59.20±14.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0,P<0.001);干预后干预组学生避孕节育相关态度平均得分为(75.74±11.38)分,与同期对照组学生的(75.62±11.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近半年内性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1.46%和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9,P<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近半年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12.86%和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P<0.001)。结论避孕节育专题讲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避孕节育知识,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
目的了解专题讲座对高校学生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态度及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湖北武汉和重庆2市抽取的8所高校中4 172名参加避孕节育专题讲座的干预组学生和4 943名未参加专题讲座的对照组学生进行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学生干预前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8.4±14.15)和(74.54±11.42)分,与同时期对照组的(58.7±14.22)和(74.78±11.1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学生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63.1±15.56)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学生的(59.20±14.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0,P<0.001);干预后干预组学生避孕节育相关态度平均得分为(75.74±11.38)分,与同期对照组学生的(75.62±11.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近半年内性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1.46%和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9,P<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近半年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12.86%和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P<0.001)。结论避孕节育专题讲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避孕节育知识,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
2012, 28(1): 19-21.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8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 2007年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和大兴区的居民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共抽取>20岁北京常住居民10 054人,对其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0%,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χ2=0.03,P>0.05),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12.9%和7.7%,P<0.001);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2.0%、55.2%和32.2%,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市区最高,效区最低(P<0.001),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上述3率也越高(P<0.001)。结论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需要加强糖尿病筛查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 2007年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和大兴区的居民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共抽取>20岁北京常住居民10 054人,对其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0%,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χ2=0.03,P>0.05),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12.9%和7.7%,P<0.001);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2.0%、55.2%和32.2%,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市区最高,效区最低(P<0.001),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上述3率也越高(P<0.001)。结论北京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需要加强糖尿病筛查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2012, 28(1): 22-2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09
摘要:
目的通过预防性心理干预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降低男性受虐的发生和升级。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市随机抽取2个市辖区的新婚登记夫妻,筛选出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健康心理教育及心理辅导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后6个月进行夫妻暴力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丈夫受虐17人,占68.0%,干预后6个月,丈夫受虐人数为14人,占56.0%;对照组丈夫受虐28人,占75.7%,干预后6个月,丈夫受虐31人,占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丈夫无精神和躯体虐待,对照组8人,占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对照组丈夫受虐频率比干预前升高;干预组丈夫受虐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3、20.204,P<0.05或P<0.01)。结论预防性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夫妻暴力男性受虐的发生和升级。
目的通过预防性心理干预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降低男性受虐的发生和升级。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市随机抽取2个市辖区的新婚登记夫妻,筛选出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健康心理教育及心理辅导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后6个月进行夫妻暴力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丈夫受虐17人,占68.0%,干预后6个月,丈夫受虐人数为14人,占56.0%;对照组丈夫受虐28人,占75.7%,干预后6个月,丈夫受虐31人,占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丈夫无精神和躯体虐待,对照组8人,占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对照组丈夫受虐频率比干预前升高;干预组丈夫受虐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3、20.204,P<0.05或P<0.01)。结论预防性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夫妻暴力男性受虐的发生和升级。
2012, 28(1): 25-27.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0
摘要:
目的探讨蒙古族居民臀围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MS病因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和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抽取的32个自然村2 534名蒙古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结果调查的2 534名蒙古族居民MS患病率为26.4%,标化患病率为17.1%;男性和女性的MS患病率分别为12.9%和2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年龄≥30岁、C-反应蛋白对数值(LnCRP)≥1.372 mg/L、臀围≥88 cm和体质指数(BMI)≥24 kg/m2是蒙古族居民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调查对象分为无MS组分、1~2个MS组分和≥3个MS组分进行单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臀围的增大,MS的危险性逐步增加,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BMI和CRP后,与臀围<88 cm比较,臀围88~、92~和≥97 cm有1~2个MS组分与无组分比较的OR(95%CI)分别为1.191(0.884~1.605)、1.709(1.232~2.370)和2.646(1.538~4.551),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趋势2=18.046,P<0.001);有≥3个MS组分与无组分比较的OR(95%CI)分别为2.112(1.332~3.349)、4.910(3.084~7.820)和10.931(5.746~20.796),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趋势2=73.709,P<0.001)。结论臀围是蒙古族居民发生MS的连续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蒙古族居民臀围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MS病因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和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抽取的32个自然村2 534名蒙古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结果调查的2 534名蒙古族居民MS患病率为26.4%,标化患病率为17.1%;男性和女性的MS患病率分别为12.9%和2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年龄≥30岁、C-反应蛋白对数值(LnCRP)≥1.372 mg/L、臀围≥88 cm和体质指数(BMI)≥24 kg/m2是蒙古族居民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调查对象分为无MS组分、1~2个MS组分和≥3个MS组分进行单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臀围的增大,MS的危险性逐步增加,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BMI和CRP后,与臀围<88 cm比较,臀围88~、92~和≥97 cm有1~2个MS组分与无组分比较的OR(95%CI)分别为1.191(0.884~1.605)、1.709(1.232~2.370)和2.646(1.538~4.551),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趋势2=18.046,P<0.001);有≥3个MS组分与无组分比较的OR(95%CI)分别为2.112(1.332~3.349)、4.910(3.084~7.820)和10.931(5.746~20.796),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趋势2=73.709,P<0.001)。结论臀围是蒙古族居民发生MS的连续独立危险因素。
2012, 28(1): 30-32.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2
摘要:
目的分析辽宁省居民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及酒精使用障碍的共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辽宁省居民精神疾病调查以DSM-Ⅲ-R为诊断标准,共诊断1 214例精神障碍患者,以单纯情感障碍、单纯焦虑障碍和单纯酒精使用障碍患者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情感与焦虑共病、焦虑与情感共病、酒精与情感或焦虑共病的各主要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结果情感与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共病,离异者情感共病焦虑、焦虑共病情感、酒精共病情感或焦虑的危险度增加3~5倍,女性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情感或焦虑障碍的危险性明显高于男性(OR=5.28,95%CI=1.84~15.15),农村居民焦虑共病情感障碍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城市居民(OR=0.57,95%CI=0.36~0.92)。结论辽宁省居民精神障碍患者中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普遍存在,精神疾病共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亟待提高。
目的分析辽宁省居民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及酒精使用障碍的共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辽宁省居民精神疾病调查以DSM-Ⅲ-R为诊断标准,共诊断1 214例精神障碍患者,以单纯情感障碍、单纯焦虑障碍和单纯酒精使用障碍患者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情感与焦虑共病、焦虑与情感共病、酒精与情感或焦虑共病的各主要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结果情感与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共病,离异者情感共病焦虑、焦虑共病情感、酒精共病情感或焦虑的危险度增加3~5倍,女性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情感或焦虑障碍的危险性明显高于男性(OR=5.28,95%CI=1.84~15.15),农村居民焦虑共病情感障碍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城市居民(OR=0.57,95%CI=0.36~0.92)。结论辽宁省居民精神障碍患者中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共病普遍存在,精神疾病共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亟待提高。
2012, 28(1): 33-35.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3
摘要: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存质量(QOL),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3-9月连续性收集调查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共6家综合医院636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并应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其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分别为(15.6±35.1)、(59.2±16.7)、(37.5±20.9)、(64.0±26.0)、(19.0±37.6)分,与中国常模的(81.2±33.6)、(81.5±20.5)、(56.7±20.2)、(83.0±17.9)、(84.4±32.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1.256、0.992、0.978、1.223,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住院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民族;生理机能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合并症、性别;精神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烟情况、年龄、医疗保障。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存质量(QOL),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3-9月连续性收集调查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共6家综合医院636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并应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其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分别为(15.6±35.1)、(59.2±16.7)、(37.5±20.9)、(64.0±26.0)、(19.0±37.6)分,与中国常模的(81.2±33.6)、(81.5±20.5)、(56.7±20.2)、(83.0±17.9)、(84.4±32.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1.256、0.992、0.978、1.223,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住院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民族;生理机能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合并症、性别;精神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烟情况、年龄、医疗保障。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2012, 28(1): 28-29.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1
摘要: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自1817年至今已发生七次世界大流行。霍乱弧菌作为霍乱的病原菌,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已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产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的O1群与O139群霍乱弧菌可引发霍乱的流行。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自1817年至今已发生七次世界大流行。霍乱弧菌作为霍乱的病原菌,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已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产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的O1群与O139群霍乱弧菌可引发霍乱的流行。
2012, 28(1): 35-36.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4
摘要:
压力也称应激,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出了个体能力所及的时候,就会体现为压力〔1〕。过高的压力会对个体的心理、生理、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工作,面临着各种医疗风险,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行业〔2〕。了解医护人员的压力状况及原因,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压力也称应激,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出了个体能力所及的时候,就会体现为压力〔1〕。过高的压力会对个体的心理、生理、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工作,面临着各种医疗风险,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行业〔2〕。了解医护人员的压力状况及原因,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2012, 28(1): 117-120.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51
摘要:
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被列为首选控制的食源性致病菌〔1〕。沙门菌属型别复杂,传统的分型方法大多是通过表型鉴定,如依据菌体表面脂多糖、鞭毛抗原分别携带的O、H抗原等,包括生化反应、耐药性、血清学、噬菌体分型等方法,直接体现了菌株的不同来源、不同致病性或表观特征差异,但是这些分型方法存在分型率低、重复性差、操作繁琐,以及分辨能力不强等缺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被列为首选控制的食源性致病菌〔1〕。沙门菌属型别复杂,传统的分型方法大多是通过表型鉴定,如依据菌体表面脂多糖、鞭毛抗原分别携带的O、H抗原等,包括生化反应、耐药性、血清学、噬菌体分型等方法,直接体现了菌株的不同来源、不同致病性或表观特征差异,但是这些分型方法存在分型率低、重复性差、操作繁琐,以及分辨能力不强等缺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012, 28(1): 37-39.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5
摘要:
目的寻找幽门螺杆菌(Hp)与宿主细胞(U937)作用后的差异蛋白。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Hp26695和TN2株与U937细胞相互作用前后的蛋白,应用ImageMaster 2Dv3.1软件对蛋白图谱进行比较,对目的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及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图谱搜库比对。结果 2株作用后的细胞株共检测到2个差异蛋白斑点,经质谱分析鉴定与Mascot搜库证实,其中的1种差异蛋白为Hp热休克蛋白60。结论热休克蛋白60可能进入细胞或结合于宿主细胞膜上,其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目的寻找幽门螺杆菌(Hp)与宿主细胞(U937)作用后的差异蛋白。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Hp26695和TN2株与U937细胞相互作用前后的蛋白,应用ImageMaster 2Dv3.1软件对蛋白图谱进行比较,对目的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及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图谱搜库比对。结果 2株作用后的细胞株共检测到2个差异蛋白斑点,经质谱分析鉴定与Mascot搜库证实,其中的1种差异蛋白为Hp热休克蛋白60。结论热休克蛋白60可能进入细胞或结合于宿主细胞膜上,其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2012, 28(1): 40-41.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6
摘要: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96只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疫苗(20μg STAg+40μg蜂胶+1 000 U IFN-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组小鼠IEL的T淋巴细胞增生第2周达高峰(2.27×1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1、2、3和4周对照组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0.81×105)、(0.74×105)、(0.87×105)、(0.74×105)个,免疫组IEL中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79×105)、(2.27×105)、(2.07×105)、(1.69×105)个,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2,P<0.01);IEL中以CD8+T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组CD8+T细胞明显增生,第2周达峰值(50.5%),随后逐渐下降,第1、2、3、4和第6周分别为43.60%、50.51%、44.70%、40.45%、39.73%,与对照组的25.71%、26.37%、29.31%、27.54%、26.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P<0.05);第1、2周免疫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96只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疫苗(20μg STAg+40μg蜂胶+1 000 U IFN-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组小鼠IEL的T淋巴细胞增生第2周达高峰(2.27×1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1、2、3和4周对照组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0.81×105)、(0.74×105)、(0.87×105)、(0.74×105)个,免疫组IEL中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79×105)、(2.27×105)、(2.07×105)、(1.69×105)个,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2,P<0.01);IEL中以CD8+T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组CD8+T细胞明显增生,第2周达峰值(50.5%),随后逐渐下降,第1、2、3、4和第6周分别为43.60%、50.51%、44.70%、40.45%、39.73%,与对照组的25.71%、26.37%、29.31%、27.54%、26.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P<0.05);第1、2周免疫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2012, 28(1): 42-4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7
摘要:
目的研究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锌转运蛋白A(ZnuA)对小鼠接种致死量2型猪链球菌(S.suis 2)菌株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suis 2亚单位疫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znuA基因在不同血清型S.suis中的分布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ZnuA在S.suis 2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对ZnuA进行细胞定位,动物实验研究ZnuA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除血清型17、21和30型菌株及荷兰分离株T15菌株外,其他30个血清型S.suis菌株、7996菌株以及3株S.suis 2型国内分离菌株基因组中均扩增到目的条带;S.suis 2菌体蛋白与兔抗ZnuA蛋白的血清能发生特异性反应;兔抗ZnuA血清标记S.suis 2的荧光强度明显较高;ZnuA重组蛋白免疫组小鼠死亡率较低。结论 ZnuA是一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蛋白,可作为S.suis的亚单位疫苗候选分子。
目的研究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锌转运蛋白A(ZnuA)对小鼠接种致死量2型猪链球菌(S.suis 2)菌株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suis 2亚单位疫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znuA基因在不同血清型S.suis中的分布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ZnuA在S.suis 2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对ZnuA进行细胞定位,动物实验研究ZnuA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除血清型17、21和30型菌株及荷兰分离株T15菌株外,其他30个血清型S.suis菌株、7996菌株以及3株S.suis 2型国内分离菌株基因组中均扩增到目的条带;S.suis 2菌体蛋白与兔抗ZnuA蛋白的血清能发生特异性反应;兔抗ZnuA血清标记S.suis 2的荧光强度明显较高;ZnuA重组蛋白免疫组小鼠死亡率较低。结论 ZnuA是一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蛋白,可作为S.suis的亚单位疫苗候选分子。
2012, 28(1): 44-45.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8
摘要:
目的研究小米多肽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小米多肽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50、500、1 000 mg/(kg·d)喂饲小鼠30 d,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半数溶血值(HC50)、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研究小米多肽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不同剂量的小米多肽有明显的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500、1 000 mg/(kg·d)小米多肽剂量组HC50分别为(171.33±8.77)、(175.91±9.22),吞噬率分别为(59.45±5.16)%、(65.7±4.31)%;吞噬指数分别为(0.83±0.11)、(0.88±0.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小米多肽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小米多肽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小米多肽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50、500、1 000 mg/(kg·d)喂饲小鼠30 d,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半数溶血值(HC50)、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研究小米多肽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不同剂量的小米多肽有明显的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500、1 000 mg/(kg·d)小米多肽剂量组HC50分别为(171.33±8.77)、(175.91±9.22),吞噬率分别为(59.45±5.16)%、(65.7±4.31)%;吞噬指数分别为(0.83±0.11)、(0.88±0.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小米多肽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2012, 28(1): 46-48.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19
摘要:
目的筛选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大气混合污染物对肺泡II型上皮细胞(AT-II)的损伤及其机制,为控制大气污染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便携式PM2.5采样器和47mm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粉尘样品,制成生理盐水混悬液,实验大鼠气管注入混悬液及动态吸入SO2、NO2、CO混合气,制备大气混合污染物吸入动物模型,测定染毒不同时间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SP-A)水平,肺组织中SP-A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染毒7 d组大鼠肺组织中SP-A mRNA表达为1.816±1.299,明显高于染毒1、30 d组(0.930±0.587;0.902±0.378)及对照组;染毒30 d组大鼠肺组织中SP-A表达吸光度值为0.385±0.068,明显低于染毒7 d组(0.438±0.069)及对照组;染毒30 d组大鼠BALF中SP-A水平为47.09±5.78,明显低于染毒1、7 d组(54.72±6.15;58.82±9.76)及对照组;染毒30 d组大鼠血清中SP-A水平明显高于染毒1、7 d组及对照组。结论 SP-A是反映AT-II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肺特异性指标。
目的筛选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大气混合污染物对肺泡II型上皮细胞(AT-II)的损伤及其机制,为控制大气污染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便携式PM2.5采样器和47mm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粉尘样品,制成生理盐水混悬液,实验大鼠气管注入混悬液及动态吸入SO2、NO2、CO混合气,制备大气混合污染物吸入动物模型,测定染毒不同时间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SP-A)水平,肺组织中SP-A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染毒7 d组大鼠肺组织中SP-A mRNA表达为1.816±1.299,明显高于染毒1、30 d组(0.930±0.587;0.902±0.378)及对照组;染毒30 d组大鼠肺组织中SP-A表达吸光度值为0.385±0.068,明显低于染毒7 d组(0.438±0.069)及对照组;染毒30 d组大鼠BALF中SP-A水平为47.09±5.78,明显低于染毒1、7 d组(54.72±6.15;58.82±9.76)及对照组;染毒30 d组大鼠血清中SP-A水平明显高于染毒1、7 d组及对照组。结论 SP-A是反映AT-II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肺特异性指标。
2012, 28(1): 48-50.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0
摘要: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以60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5、30、60 mg/kg灌胃12周;检测血糖和血清果糖胺,心功能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值/血清果糖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蛋白表达及MMP-9/TIMP-1比值明显增加(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中剂量组血糖[(14.25±3.23)mmol/L]和血清果糖胺[(3.05±0.20)mmol/L]含量明显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压[(5.60±0.98)mmHg]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压[(127.55±5.45)mmHg]明显升高(P<0.05);α-硫辛酸中剂量组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分别为62.26、76.78、72.87,明显减少(P<0.05)。结论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组成异常有关。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以60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5、30、60 mg/kg灌胃12周;检测血糖和血清果糖胺,心功能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值/血清果糖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蛋白表达及MMP-9/TIMP-1比值明显增加(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中剂量组血糖[(14.25±3.23)mmol/L]和血清果糖胺[(3.05±0.20)mmol/L]含量明显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压[(5.60±0.98)mmHg]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压[(127.55±5.45)mmHg]明显升高(P<0.05);α-硫辛酸中剂量组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分别为62.26、76.78、72.87,明显减少(P<0.05)。结论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组成异常有关。
2012, 28(1): 51-53.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1
摘要:
目的以鼠嗜铬神经瘤细胞(PC12)为模型,筛选锰对神经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间及剂量,观察锰作用下PC12细胞的细胞形态学、生化指标改变和磷酸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方法用200、400、600、800μmol/L MnCl2的培养液,分别作用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1、2、3、4 d后,四甲基偶氮塞唑蓝(MTT)筛选锰的细胞毒性剂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nCl2对PC12细胞基因组DNA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结果 MTT显示200~800μmol/L MnCl2作用1、2、3、4 d对PC1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趋势,600μmol/L MnCl2作用4 d对PC12的抑制率50%;600μmol/L MnCl2作用4 d电镜可见细胞凋亡,同样条件下细胞DNA碎片化;Western blot显示600μmol/L MnCl2作用1、2、3、4 d可见p-Erk2逐渐降低,其中作用2 d时较对照降低75%(n=3,P<0.05),200、400、600μmol/L MnCl2分别作用4 d时,p-Erk亦逐渐降低,当400μmol/L MnCl2作用4 d时较对照明降低78%(n=3,P<0.01);使用Erk通路MEK1/2特异性阻制剂PD98059实验结果表明:锰可能通过MEK1/2磷酸化下游的Erk,下调p-Erk。结论锰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关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目的以鼠嗜铬神经瘤细胞(PC12)为模型,筛选锰对神经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间及剂量,观察锰作用下PC12细胞的细胞形态学、生化指标改变和磷酸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方法用200、400、600、800μmol/L MnCl2的培养液,分别作用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1、2、3、4 d后,四甲基偶氮塞唑蓝(MTT)筛选锰的细胞毒性剂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nCl2对PC12细胞基因组DNA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结果 MTT显示200~800μmol/L MnCl2作用1、2、3、4 d对PC1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趋势,600μmol/L MnCl2作用4 d对PC12的抑制率50%;600μmol/L MnCl2作用4 d电镜可见细胞凋亡,同样条件下细胞DNA碎片化;Western blot显示600μmol/L MnCl2作用1、2、3、4 d可见p-Erk2逐渐降低,其中作用2 d时较对照降低75%(n=3,P<0.05),200、400、600μmol/L MnCl2分别作用4 d时,p-Erk亦逐渐降低,当400μmol/L MnCl2作用4 d时较对照明降低78%(n=3,P<0.01);使用Erk通路MEK1/2特异性阻制剂PD98059实验结果表明:锰可能通过MEK1/2磷酸化下游的Erk,下调p-Erk。结论锰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关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2012, 28(1): 53-55.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2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出生仔鼠行为认知能力和脑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变化。方法妊娠大鼠随机分为2组:阴道产和剖宫产组;剖宫产组于孕21 d剖宫取仔鼠。对生后30和115 d的仔鼠先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并分别于出生7、30和115 d后处死仔鼠,免疫组化检测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中nNOS表达。结果行为学测试:出生115 d成年鼠的逃避潜伏期阴道产组为(19.36±10.51)s,低于剖宫产组的(30.51±14.11)s(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出生30 d幼鼠额叶皮质的nNOS阳性细胞剖宫产组(3.60±2.07)高于阴道产组(1.20±0.45)(P<0.05),海马中剖宫产组(5.80±1.79)明显高于阴道产组(1.20±0.45)(P<0.001),纹状体中阴道产组(0)明显少于剖宫产组(21.4±9.13)(P<0.001);出生115 d成年鼠海马中的nNOS阳性细胞阴道产组(2.00±0.71)低于剖宫产组(3.80±1.48)(P<0.05)。结论剖宫产仔鼠幼年皮质、纹状体nNOS表达上调在成年后恢复正常,但在海马中则持续到成年后,并引起行为认知能力异常,提示剖宫产对仔鼠海马区造成影响可能更持久,并使与海马相关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受到损害。
目的探讨剖宫产出生仔鼠行为认知能力和脑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变化。方法妊娠大鼠随机分为2组:阴道产和剖宫产组;剖宫产组于孕21 d剖宫取仔鼠。对生后30和115 d的仔鼠先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并分别于出生7、30和115 d后处死仔鼠,免疫组化检测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中nNOS表达。结果行为学测试:出生115 d成年鼠的逃避潜伏期阴道产组为(19.36±10.51)s,低于剖宫产组的(30.51±14.11)s(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出生30 d幼鼠额叶皮质的nNOS阳性细胞剖宫产组(3.60±2.07)高于阴道产组(1.20±0.45)(P<0.05),海马中剖宫产组(5.80±1.79)明显高于阴道产组(1.20±0.45)(P<0.001),纹状体中阴道产组(0)明显少于剖宫产组(21.4±9.13)(P<0.001);出生115 d成年鼠海马中的nNOS阳性细胞阴道产组(2.00±0.71)低于剖宫产组(3.80±1.48)(P<0.05)。结论剖宫产仔鼠幼年皮质、纹状体nNOS表达上调在成年后恢复正常,但在海马中则持续到成年后,并引起行为认知能力异常,提示剖宫产对仔鼠海马区造成影响可能更持久,并使与海马相关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受到损害。
2012, 28(1): 56-58.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3
摘要:
目的观察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肝细胞中caspase-3介导的凋亡机制变化,探讨藏茵陈对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藏茵陈组,造模成功后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清肝功能2项,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用酶标仪检测肝匀浆caspase-3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活力分别为(225.349±9.904)、(180.823±17.34)U/L,明显升高;病理切片显示肝脏损伤明显,caspase-3活性(0.371±0.051)、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1.93±0.08、0.867±0.102)均明显升高;藏茵陈干预后ALT、AST分别为(181.906±20.164)和(139.824±12.153)U/L,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为(1.673±0.047)和(0.518±0.103),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藏茵陈组小鼠肝脏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结论 Fas诱导的caspase-3细胞凋亡可能是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的致病机制之一,藏茵陈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并改善肝脏损伤程度。
目的观察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肝细胞中caspase-3介导的凋亡机制变化,探讨藏茵陈对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藏茵陈组,造模成功后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清肝功能2项,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用酶标仪检测肝匀浆caspase-3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活力分别为(225.349±9.904)、(180.823±17.34)U/L,明显升高;病理切片显示肝脏损伤明显,caspase-3活性(0.371±0.051)、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1.93±0.08、0.867±0.102)均明显升高;藏茵陈干预后ALT、AST分别为(181.906±20.164)和(139.824±12.153)U/L,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为(1.673±0.047)和(0.518±0.103),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藏茵陈组小鼠肝脏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结论 Fas诱导的caspase-3细胞凋亡可能是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的致病机制之一,藏茵陈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并改善肝脏损伤程度。
2012, 28(1): 61-63.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5
摘要:
目的探讨海洋胶原肽对窒息仔鼠近期及远期神经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70只健康成年SD大鼠交配受孕,孕鼠于临产前1 d行延迟剖宫产术,建立新生仔鼠窒息模型;窒息仔鼠随机分为窒息组和海洋胶原肽低(0.225%)、中(0.45%)、高(1.35%)剂量组,正常分娩仔鼠为对照组;观察仔鼠出生后生理发育和神经反射达标情况,并在断乳时和3月龄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窒息组和3个MCPs干预组生理和神经反射指标达标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断乳时窒息组和3个MCPs干预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窒息组、低、中、高MCPs组穿越平台次数分别为(7.00±1.706)、(3.92±1.505)、(4.33±1.497)、(4.50±1.931)、(4.67±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时,与窒息组比较,3个MCPs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海洋胶原肽能够改善窒息仔鼠远期学习记忆能力。
目的探讨海洋胶原肽对窒息仔鼠近期及远期神经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70只健康成年SD大鼠交配受孕,孕鼠于临产前1 d行延迟剖宫产术,建立新生仔鼠窒息模型;窒息仔鼠随机分为窒息组和海洋胶原肽低(0.225%)、中(0.45%)、高(1.35%)剂量组,正常分娩仔鼠为对照组;观察仔鼠出生后生理发育和神经反射达标情况,并在断乳时和3月龄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窒息组和3个MCPs干预组生理和神经反射指标达标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断乳时窒息组和3个MCPs干预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窒息组、低、中、高MCPs组穿越平台次数分别为(7.00±1.706)、(3.92±1.505)、(4.33±1.497)、(4.50±1.931)、(4.67±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时,与窒息组比较,3个MCPs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海洋胶原肽能够改善窒息仔鼠远期学习记忆能力。
2012, 28(1): 63-6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6
摘要: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老年大鼠嗅球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载脂蛋白E(APOE)和J(APOJ)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80、360 mg/kg DHA灌胃24月龄老年大鼠49 d,处死大鼠取嗅球,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载脂蛋白E和J的表达量。结果 180、360 mg/kg DHA组NGF分别为(11.17±1.27)、(12.48±2.35)pg/mg,与老年对照组(8.21±1.17)pg/mg比较,分别提高了36.05%和52.01%;180、360 mg/kg DHA组BDNF分别为(28.23±2.74)、(30.76±2.71)pg/mg,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17.45%与28.01%;同时DHA组还增加老年大鼠嗅球的载脂蛋白APOJ含量,降低APOE的含量。结论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老年大鼠嗅球有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老年大鼠嗅球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载脂蛋白E(APOE)和J(APOJ)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80、360 mg/kg DHA灌胃24月龄老年大鼠49 d,处死大鼠取嗅球,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载脂蛋白E和J的表达量。结果 180、360 mg/kg DHA组NGF分别为(11.17±1.27)、(12.48±2.35)pg/mg,与老年对照组(8.21±1.17)pg/mg比较,分别提高了36.05%和52.01%;180、360 mg/kg DHA组BDNF分别为(28.23±2.74)、(30.76±2.71)pg/mg,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分别提高了17.45%与28.01%;同时DHA组还增加老年大鼠嗅球的载脂蛋白APOJ含量,降低APOE的含量。结论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老年大鼠嗅球有保护作用。
2012, 28(1): 65-67.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7
摘要: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方法。方法低温同步化处理HepG-2细胞后用高浓度HBV阳性血清与含有4%聚乙二醇的无血清伊格尔极限必需培养基(MEM)共孵育HepG-2细胞,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18 h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MEM继续培养6 d,每隔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 HBV阳性血清感染组HepG-2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在感染后第1 d可检测到HBV DNA,分别为(16.04±7.99)×103、(8.84±3.97)×103 copies/mL,细胞内DNA含量在第2 d达到(3.51±1.86)×105 copies/mL,然后逐渐下降,在第4 d降到检测下限以下,而培养上清中病毒DNA在检测的时间内逐渐升高,在第6天达到(8.41±5.34)×105 cop-ies/mL;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感染组细胞膜和胞浆中均有HBsAg表达;传代培养感染细胞后,在第1代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DNA(3.58×105、7.34×105 copies/mL),第2代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少量HBV DNA(2.89×103 copies/mL),但细胞内检测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896 copies/mL),第3代细胞的上清和细胞内均未检测到HBV DNA。结论 HBV阳性血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HepG-2细胞,病毒能在细胞内进行短期复制。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方法。方法低温同步化处理HepG-2细胞后用高浓度HBV阳性血清与含有4%聚乙二醇的无血清伊格尔极限必需培养基(MEM)共孵育HepG-2细胞,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18 h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MEM继续培养6 d,每隔24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 HBV阳性血清感染组HepG-2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在感染后第1 d可检测到HBV DNA,分别为(16.04±7.99)×103、(8.84±3.97)×103 copies/mL,细胞内DNA含量在第2 d达到(3.51±1.86)×105 copies/mL,然后逐渐下降,在第4 d降到检测下限以下,而培养上清中病毒DNA在检测的时间内逐渐升高,在第6天达到(8.41±5.34)×105 cop-ies/mL;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感染组细胞膜和胞浆中均有HBsAg表达;传代培养感染细胞后,在第1代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DNA(3.58×105、7.34×105 copies/mL),第2代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少量HBV DNA(2.89×103 copies/mL),但细胞内检测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896 copies/mL),第3代细胞的上清和细胞内均未检测到HBV DNA。结论 HBV阳性血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HepG-2细胞,病毒能在细胞内进行短期复制。
2012, 28(1): 58-60.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4
摘要:
目的本研究合成并鉴定了AFB1人工抗原,制备AFB1的单克隆抗体(AFB1mAb)。方法采用NHS法将AFB1分别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分别合成W人工抗原AFB1-BSA和AFB1-OVA,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DS-PAGE进行鉴定;AFB1-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法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AFB1mAb,并对其效价、亲和力、敏感性、特异性、亚型进行鉴定;体内诱生腹水法大量制备单抗。结果 UV图谱和SDS-PAGE图表明结半抗原AFB1和载体BSA及OVA偶联成功;筛选出2H5-F6、2H5-C9、2H9-C3三株杂交瘤细胞;鉴定单抗亚型均为IgG1;细胞上清效价1:2.0×102~1:1.28×103,2H5-F6的腹水效价1:1.28×106,AFB1mAb亲和常数Ka为2.65×1010 L/moL,对AFB1的IC50为2.58 ng/mL;与AFB2的交叉反应率为1.61%,与其他类药物无交叉反应。结论通过试验获得高效价、敏感、特异的AFB1mAb,可用于各种食品中AFB1残留的快速免疫学检测试验。
目的本研究合成并鉴定了AFB1人工抗原,制备AFB1的单克隆抗体(AFB1mAb)。方法采用NHS法将AFB1分别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分别合成W人工抗原AFB1-BSA和AFB1-OVA,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DS-PAGE进行鉴定;AFB1-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法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AFB1mAb,并对其效价、亲和力、敏感性、特异性、亚型进行鉴定;体内诱生腹水法大量制备单抗。结果 UV图谱和SDS-PAGE图表明结半抗原AFB1和载体BSA及OVA偶联成功;筛选出2H5-F6、2H5-C9、2H9-C3三株杂交瘤细胞;鉴定单抗亚型均为IgG1;细胞上清效价1:2.0×102~1:1.28×103,2H5-F6的腹水效价1:1.28×106,AFB1mAb亲和常数Ka为2.65×1010 L/moL,对AFB1的IC50为2.58 ng/mL;与AFB2的交叉反应率为1.61%,与其他类药物无交叉反应。结论通过试验获得高效价、敏感、特异的AFB1mAb,可用于各种食品中AFB1残留的快速免疫学检测试验。
2012, 28(1): 69-71.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9
摘要:
目的建立登革1型病毒的快速特异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设计登革1型病毒特异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制作标准曲线,并检测其特异性、重复性、再现性和敏感性,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410logX+45.10,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Eff=96.5%,灵敏度可达103 copies/mL,此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登革1型病毒检测高度特异,与其他3型登革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之间并无交叉反应;采用登革病毒种特异引物探针和本研究建立的登革1型病毒型特异引物探针对166份cDNA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均发现126份为阳性,阳性率均为75.9%,Ct值为20.84~36.36,浓度范围为1~1.3×104copy/μL;常规PCR方法检测到其中3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1.7%。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登革1型病毒,并能实现对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
目的建立登革1型病毒的快速特异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设计登革1型病毒特异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制作标准曲线,并检测其特异性、重复性、再现性和敏感性,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410logX+45.10,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Eff=96.5%,灵敏度可达103 copies/mL,此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登革1型病毒检测高度特异,与其他3型登革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之间并无交叉反应;采用登革病毒种特异引物探针和本研究建立的登革1型病毒型特异引物探针对166份cDNA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均发现126份为阳性,阳性率均为75.9%,Ct值为20.84~36.36,浓度范围为1~1.3×104copy/μL;常规PCR方法检测到其中3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1.7%。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登革1型病毒,并能实现对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
2012, 28(1): 74-76.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1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特异性抗体IgG的ELISA方法—免疫磁性微球(IMMS)ELISA。方法利用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32a-L99S诱导表达SEO型汉坦病毒(HV)重组核蛋白(rNP),并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以纯化rNP为抗原,分别建立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IgG的3种ELISA法:间接ELISA、捕获ELISA和IMMS-ELISA,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新建立的3种ELISA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总符合率≥95%。其中间接ELISA的灵敏度达100%,而假阳性率为10%;捕获ELISA特异度达100%,灵敏度较低(92.5%),且假阴性率为7.5%;IMMS-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 IMMS-ELISA较其他2种ELISA检测方法更为简单、安全和准确,易于在基层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特异性抗体IgG的ELISA方法—免疫磁性微球(IMMS)ELISA。方法利用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32a-L99S诱导表达SEO型汉坦病毒(HV)重组核蛋白(rNP),并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以纯化rNP为抗原,分别建立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IgG的3种ELISA法:间接ELISA、捕获ELISA和IMMS-ELISA,并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新建立的3种ELISA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总符合率≥95%。其中间接ELISA的灵敏度达100%,而假阳性率为10%;捕获ELISA特异度达100%,灵敏度较低(92.5%),且假阴性率为7.5%;IMMS-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 IMMS-ELISA较其他2种ELISA检测方法更为简单、安全和准确,易于在基层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2012, 28(1): 76-78.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2
摘要:
目的了解辽宁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基因型别。方法选取水痘患者临床确诊病例7例,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分别检测VZV IgM抗体、扩增ORF22基因VZV核酸片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VZV参考株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7例临床确诊病例VZV IgM抗体均阳性(编号为VZV001~VZV007);其中3例的咽拭子标本扩增到目的片段(VZV001、VZV-002、VZV-005),测序结果证实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RF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显示,VZV-002与VZV-005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且在同一位点的碱基由C代替了A;VZV-001序列2个位点出现碱基代替,提示其基因可能发生点突变;与Dumas株序列比较,3株分离株在6个关键位点上有4个核苷酸不同,与P-Oka株则完全一致,3株VZV分离株的ORF22基因均鉴定为J基因型,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P-Oka株的同源性为99.56%~99.78%。结论辽宁省检测到的3株VZV基因型均为J型。
目的了解辽宁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基因型别。方法选取水痘患者临床确诊病例7例,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分别检测VZV IgM抗体、扩增ORF22基因VZV核酸片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VZV参考株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7例临床确诊病例VZV IgM抗体均阳性(编号为VZV001~VZV007);其中3例的咽拭子标本扩增到目的片段(VZV001、VZV-002、VZV-005),测序结果证实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RF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显示,VZV-002与VZV-005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且在同一位点的碱基由C代替了A;VZV-001序列2个位点出现碱基代替,提示其基因可能发生点突变;与Dumas株序列比较,3株分离株在6个关键位点上有4个核苷酸不同,与P-Oka株则完全一致,3株VZV分离株的ORF22基因均鉴定为J基因型,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P-Oka株的同源性为99.56%~99.78%。结论辽宁省检测到的3株VZV基因型均为J型。
2012, 28(1): 79-81.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3
摘要:
目的了解霍乱疫情分离株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疫情的快速有效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海南省某地霍乱疫情采集的6株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噬菌体-生物分型、霍乱毒素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6株菌均属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除1株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流行株(1c),其余5株均为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流行株(1c);6株菌均具有霍乱毒素基因;PFGE分型为2个型,但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为100%;6株菌均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耐药;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9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该起霍乱疫情的流行菌型为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c);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可作为病例和带菌者治疗的指导用药,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则不宜使用。
目的了解霍乱疫情分离株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疫情的快速有效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海南省某地霍乱疫情采集的6株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噬菌体-生物分型、霍乱毒素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6株菌均属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除1株为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流行株(1c),其余5株均为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流行株(1c);6株菌均具有霍乱毒素基因;PFGE分型为2个型,但聚类图谱分析相似性为100%;6株菌均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耐药;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9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该起霍乱疫情的流行菌型为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c);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可作为病例和带菌者治疗的指导用药,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则不宜使用。
2012, 28(1): 81-82.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4
摘要:
目的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8年6月-2010年5月致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的流行特征及病毒基因亚型特点。方法收集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5岁全部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730份,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检测阳性标本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730份标本中,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出阳性标本298份,阳性率为40.8%,对298份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进行RT-PCR检测,其中G血清型分出亚型的有292份,占98.0%,P基因型分出亚型的有254份,占85.2%;同一份标本G、P分型方法均分出亚型的有250份,占83.9%,同时分出98份G亚型组合型,11份P亚型组合型。结论 G1,G3,P〔8〕是流行的优势亚型,G1+G3组合亚型又是主要的组合流行型;呼和浩特市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季节是10月至次年2月,流行优势毒株发生了从G1到G3的漂移。
目的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8年6月-2010年5月致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的流行特征及病毒基因亚型特点。方法收集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5岁全部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730份,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检测阳性标本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730份标本中,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出阳性标本298份,阳性率为40.8%,对298份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进行RT-PCR检测,其中G血清型分出亚型的有292份,占98.0%,P基因型分出亚型的有254份,占85.2%;同一份标本G、P分型方法均分出亚型的有250份,占83.9%,同时分出98份G亚型组合型,11份P亚型组合型。结论 G1,G3,P〔8〕是流行的优势亚型,G1+G3组合亚型又是主要的组合流行型;呼和浩特市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季节是10月至次年2月,流行优势毒株发生了从G1到G3的漂移。
2012, 28(1): 67-68.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28
摘要: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虽然国内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仍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但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ual worker,FSW)在艾滋病病毒性接触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1〕。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中国FSW平均艾滋病感染率从1995年到2000年增长了66倍〔2〕。近年来,国内已进行多项针对中国FSW艾滋病干预的研究,但干预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定量评价,旨在探讨中国FSW艾滋病的干预效果,为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虽然国内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仍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但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ual worker,FSW)在艾滋病病毒性接触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1〕。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中国FSW平均艾滋病感染率从1995年到2000年增长了66倍〔2〕。近年来,国内已进行多项针对中国FSW艾滋病干预的研究,但干预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定量评价,旨在探讨中国FSW艾滋病的干预效果,为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2012, 28(1): 83-8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5
摘要:
目的应用结构方程模型中高阶因子模型对临床医生亚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5个城市市级医院临床医生810人,运用亚健康状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测评,应用一阶因子相关模型分析因子间相关性,应用二阶因子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与年龄临床医生的亚健康综合指数得分。结果亚健康状态可以归因于情绪情感问题、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减退及社会适应困难等4个因子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8~0.92(均P<0.001);在二阶因子模型中,4个因子对高阶因子—亚健康综合指数的载荷分别为0.95、0.97、0.87、0.88;女性临床医生的亚健康综合指数得分高于男性,30~45岁临床医生亚健康综合指数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的临床医生。结论高阶因子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医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目的应用结构方程模型中高阶因子模型对临床医生亚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5个城市市级医院临床医生810人,运用亚健康状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测评,应用一阶因子相关模型分析因子间相关性,应用二阶因子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与年龄临床医生的亚健康综合指数得分。结果亚健康状态可以归因于情绪情感问题、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减退及社会适应困难等4个因子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8~0.92(均P<0.001);在二阶因子模型中,4个因子对高阶因子—亚健康综合指数的载荷分别为0.95、0.97、0.87、0.88;女性临床医生的亚健康综合指数得分高于男性,30~45岁临床医生亚健康综合指数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的临床医生。结论高阶因子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医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2012, 28(1): 85-86.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6
摘要:
目的了解贵州省赫章县长期矿山开采重金属污染地区人群尿砷含量特征。方法在开采污染最严重的妈姑镇和无矿山开采的撒拉溪镇随机选取>45岁村民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村民的尿液进行砷含量检测。结果妈姑镇男女尿砷均值分别为46.97和56.30μg/gCr,撒拉溪镇男女尿砷均值分别为36.55和45.83μg/gCr,妈姑镇人群尿砷含量高于撒拉溪镇,女性尿砷含量高于男性。妈姑镇非职业人群尿砷95%上限男女分别为99.40和141.92μg/gCr,撒拉溪镇非职业人群尿砷95%上限男女分别为65.70μg/gCr和78.06μg/gCr。结论调查地区95%村民尿砷<100μg/gCr,无慢性砷中毒。
目的了解贵州省赫章县长期矿山开采重金属污染地区人群尿砷含量特征。方法在开采污染最严重的妈姑镇和无矿山开采的撒拉溪镇随机选取>45岁村民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村民的尿液进行砷含量检测。结果妈姑镇男女尿砷均值分别为46.97和56.30μg/gCr,撒拉溪镇男女尿砷均值分别为36.55和45.83μg/gCr,妈姑镇人群尿砷含量高于撒拉溪镇,女性尿砷含量高于男性。妈姑镇非职业人群尿砷95%上限男女分别为99.40和141.92μg/gCr,撒拉溪镇非职业人群尿砷95%上限男女分别为65.70μg/gCr和78.06μg/gCr。结论调查地区95%村民尿砷<100μg/gCr,无慢性砷中毒。
2012, 28(1): 87-89.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7
摘要:
目的探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在衡阳市蒸湘区随机抽取54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衡阳市蒸湘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依次为定期健康体检、就近就医、普及卫生及健康知识等;≥50岁居民在医生出诊、家庭病床、慢性病定期随访、家庭护理和临终关怀方面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在个人与家庭保健指导方面的需求越高(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的居民,在家庭病床、家庭护理服务等方面需求更高(P<0.05),而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的居民则更倾向于定期健康检查方面的需求(P<0.05)。结论不同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均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目的探讨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在衡阳市蒸湘区随机抽取54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衡阳市蒸湘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依次为定期健康体检、就近就医、普及卫生及健康知识等;≥50岁居民在医生出诊、家庭病床、慢性病定期随访、家庭护理和临终关怀方面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在个人与家庭保健指导方面的需求越高(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的居民,在家庭病床、家庭护理服务等方面需求更高(P<0.05),而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的居民则更倾向于定期健康检查方面的需求(P<0.05)。结论不同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均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2012, 28(1): 90-91.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8
摘要: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肺癌相关职业暴露、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原发性肺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选择新入院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200例;同时在同期住院的非肿瘤、非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选择对照200例。调查因素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暴露史、疾病史等,所获资料采用SPSS13.0和SAS8.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主要根据资料的类型采用χ2检验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有毒有害物质暴露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OR=9.625,95%CI=4.647~19.934),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苯、金属粉末和粉尘与肺癌发生具有关联性;胸部放射线检查史、癌症家族史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感冒次数少是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胸部放射线检查史及肿瘤家族史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肿瘤家族史、胸部放射线检查史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对肺癌的预防和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肺癌相关职业暴露、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原发性肺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原发性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选择新入院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200例;同时在同期住院的非肿瘤、非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选择对照200例。调查因素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暴露史、疾病史等,所获资料采用SPSS13.0和SAS8.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主要根据资料的类型采用χ2检验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有毒有害物质暴露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OR=9.625,95%CI=4.647~19.934),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苯、金属粉末和粉尘与肺癌发生具有关联性;胸部放射线检查史、癌症家族史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感冒次数少是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胸部放射线检查史及肿瘤家族史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肿瘤家族史、胸部放射线检查史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对肺癌的预防和控制应采取综合措施。
2012, 28(1): 92-9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9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 465名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并评价其营养状况,并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非条件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被调查的2 465名10~19岁的学生中,营养不良占4.46%,较低体重占44.87%,超重占5.23%,肥胖占8.44%,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的年龄、性别、地区、是否喜欢运动、学习时间、自己的身体形态以及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是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其对应的OR值分别为1.145、3.499、1.351、0.579、0.863、0.529、0.671、1.532。结论重庆市中学生营养不良及较低体重检出率有上升趋势,而营养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有所下降,预防儿童营养不良或过剩关键在于普及营养保健知识,保证合理的膳食摄入和适当运动。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 465名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并评价其营养状况,并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非条件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被调查的2 465名10~19岁的学生中,营养不良占4.46%,较低体重占44.87%,超重占5.23%,肥胖占8.44%,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的年龄、性别、地区、是否喜欢运动、学习时间、自己的身体形态以及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是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其对应的OR值分别为1.145、3.499、1.351、0.579、0.863、0.529、0.671、1.532。结论重庆市中学生营养不良及较低体重检出率有上升趋势,而营养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有所下降,预防儿童营养不良或过剩关键在于普及营养保健知识,保证合理的膳食摄入和适当运动。
2012, 28(1): 94-95.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0
摘要:
目的了解陕西省延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4个调查点(包括社区、乡、镇)中抽取20~74岁常住人口1 288人,调查包括问卷、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结果延安市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1.4%,标化患病率为19.8%;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50~74岁女性患病率明显超过男性;高血脂、高尿酸、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超重、肥胖在血压正常组的患病率分别为30.2%、4.2%、27.7%、18.5%、9.8%、30.4%、10.2%,在高血压组的患病率分别为55.6%、10.2%、42.2%、39.6%、19.6%、49.8%、2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是延安居民一种常见病;在高血压人群中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及肥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目的了解陕西省延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4个调查点(包括社区、乡、镇)中抽取20~74岁常住人口1 288人,调查包括问卷、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结果延安市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1.4%,标化患病率为19.8%;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50~74岁女性患病率明显超过男性;高血脂、高尿酸、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超重、肥胖在血压正常组的患病率分别为30.2%、4.2%、27.7%、18.5%、9.8%、30.4%、10.2%,在高血压组的患病率分别为55.6%、10.2%、42.2%、39.6%、19.6%、49.8%、2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是延安居民一种常见病;在高血压人群中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及肥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2012, 28(1): 96-97.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1
摘要:
目的对宁夏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银川市传染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平台2009年监测信息的初步判定、现场调查核实等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预警信息的及时性、敏感性和有效性。结果 2009年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号1 129个,经初步判断核实,判定疑似事件67起,占5.9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定疫情62起,预警信号总体阳性率为5.49%,均为人群聚集性传染病疫情事件;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到填写异常卡平均时间为0.82 h,初步审核判定及时率100%,12 h内现场调查核实处置及时率98.51%(66/67);67起疑似事件经现场调查核实62起,占94.04%,敏感性较高;1 125个有效预警信息中,预警病种阳性62起,有效性5.6%,总体有效性尚不高。结论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及时性、敏感性较好,但预警有效性有待提高。
目的对宁夏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银川市传染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平台2009年监测信息的初步判定、现场调查核实等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预警信息的及时性、敏感性和有效性。结果 2009年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号1 129个,经初步判断核实,判定疑似事件67起,占5.9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定疫情62起,预警信号总体阳性率为5.49%,均为人群聚集性传染病疫情事件;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到填写异常卡平均时间为0.82 h,初步审核判定及时率100%,12 h内现场调查核实处置及时率98.51%(66/67);67起疑似事件经现场调查核实62起,占94.04%,敏感性较高;1 125个有效预警信息中,预警病种阳性62起,有效性5.6%,总体有效性尚不高。结论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及时性、敏感性较好,但预警有效性有待提高。
2012, 28(1): 98-99.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2
摘要:
目的了解11~40岁女性零食消费行为变化及其与肥胖关系,为制定营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 d全家食物称重记账法和24 h个人膳食回顾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相关体格检查。结果年轻女性夜间吃零食频率明显增加,由1997年的38.8%增加到2009年的52.1%;零食消费地点主要在家,平均频率为68.2%;历年零食占每日膳食总能量比例及体质指数均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消费零食、消费零食的年龄、时间、零食占每日膳食总能量的比例与肥胖呈正相关,OR分别为1.354、1.742、1.413、1.327。结论年轻女性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且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不断增长,成为影响年轻女性肥胖的因素之一。
目的了解11~40岁女性零食消费行为变化及其与肥胖关系,为制定营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 d全家食物称重记账法和24 h个人膳食回顾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相关体格检查。结果年轻女性夜间吃零食频率明显增加,由1997年的38.8%增加到2009年的52.1%;零食消费地点主要在家,平均频率为68.2%;历年零食占每日膳食总能量比例及体质指数均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消费零食、消费零食的年龄、时间、零食占每日膳食总能量的比例与肥胖呈正相关,OR分别为1.354、1.742、1.413、1.327。结论年轻女性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且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不断增长,成为影响年轻女性肥胖的因素之一。
2012, 28(1): 100-102.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3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市公共场所从业女性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宾馆、餐饮类和娱乐场所类从业人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拟合回归模型。结果共调查828人,平均年龄(21.2±2.5)岁。调查对象的吸烟率为15.8%,其中宾馆餐饮工作人员为46.6%,娱乐场所工作人员为53.4%;被动吸烟率分别为58.0%,93.5%,2类女性从业人员吸烟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同屋居住人数、对工作和生活满意状况、近期饮酒状况以及对女性吸烟的看法等。结论餐饮、宾馆类公共场所从业女性的吸烟率略低于国内其他研究,娱乐场所类从业人员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对女性特别是公共场所从业女性的吸烟状况应得到重点关注。
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市公共场所从业女性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宾馆、餐饮类和娱乐场所类从业人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拟合回归模型。结果共调查828人,平均年龄(21.2±2.5)岁。调查对象的吸烟率为15.8%,其中宾馆餐饮工作人员为46.6%,娱乐场所工作人员为53.4%;被动吸烟率分别为58.0%,93.5%,2类女性从业人员吸烟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同屋居住人数、对工作和生活满意状况、近期饮酒状况以及对女性吸烟的看法等。结论餐饮、宾馆类公共场所从业女性的吸烟率略低于国内其他研究,娱乐场所类从业人员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对女性特别是公共场所从业女性的吸烟状况应得到重点关注。
2012, 28(1): 102-10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4
摘要:
目的了解蒙古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为制定蒙古族学生生长发育筛查参考值及蒙古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通辽市2005年6~18岁蒙古族学生3 180人,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城乡学生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水平。结果 6~18岁蒙古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随年龄增长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体重平均增长值分别为:城市男生(4.9±2.8)cm,(3.7±1.7)kg,乡村男生(4.7±2.6)cm,(3.4±1.7)kg,城市女生(3.9±3.0)cm,(2.8±1.7)kg,乡村女生(3.8±2.8)cm,(2.8±1.7)kg;14~18岁年龄组身高体重均值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结论 6~18岁蒙古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随年龄增长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体重生长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别不明显。
目的了解蒙古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为制定蒙古族学生生长发育筛查参考值及蒙古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通辽市2005年6~18岁蒙古族学生3 180人,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城乡学生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水平。结果 6~18岁蒙古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随年龄增长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体重平均增长值分别为:城市男生(4.9±2.8)cm,(3.7±1.7)kg,乡村男生(4.7±2.6)cm,(3.4±1.7)kg,城市女生(3.9±3.0)cm,(2.8±1.7)kg,乡村女生(3.8±2.8)cm,(2.8±1.7)kg;14~18岁年龄组身高体重均值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结论 6~18岁蒙古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随年龄增长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体重生长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别不明显。
2012, 28(1): 105-107.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5
摘要:
目的分析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适宜防控措施。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和浙江省2008-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浙江省2008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36 726例,报告发病率为72.6/10万,死亡病例7例,病死率为1.9/万;2009年报告69 285例,报告发病率为135.3/10万,死亡病例8例,病死率为1.2/万;2009年1-6月份以人类肠道病毒71型(HEV71)为主,8月份后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为主;HEV71均为C4a亚型;重症病例比例与HEV71构成比成正相关关系(r=0.709,P=0.000)。结论浙江省手足口病疫情具有地区持续性,重症死亡发生与手足口病病原谱(HEV71构成)改变有关。
目的分析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适宜防控措施。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和浙江省2008-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浙江省2008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36 726例,报告发病率为72.6/10万,死亡病例7例,病死率为1.9/万;2009年报告69 285例,报告发病率为135.3/10万,死亡病例8例,病死率为1.2/万;2009年1-6月份以人类肠道病毒71型(HEV71)为主,8月份后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为主;HEV71均为C4a亚型;重症病例比例与HEV71构成比成正相关关系(r=0.709,P=0.000)。结论浙江省手足口病疫情具有地区持续性,重症死亡发生与手足口病病原谱(HEV71构成)改变有关。
2012, 28(1): 109-110.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7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2009年对810名社区暗娼及1 247名哨点监测暗娼人群进行血清学和行为学问卷调查。结果 2006-2009年社区暗娼人群HIV抗体检出率均为0,暗娼人群分别为0.4%(1/267)、0.4%(2/252)、0(0/236)、0(0/292);梅毒RPR(rapid plasma region test,RPR)阳性率社区暗娼人群分别为3.0%(5/167)、2.1%(4/192)、1.5%(3/195)、1.0%(2/198),暗娼分别为8.6%(23/267)、10.4%(47/452)、6.4%(15/236)、3.8%(11/292);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社区暗娼人群分别为94.0%(186/198)、88.5%(179/202)、92.3%(192/208)、94.7%(191/202),暗娼人群分别为79.0%(211/267)、88.0%(398/452)、88.5%(209/236)、91.7%(268/292)。结论 2006-2009年丰台区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逐年提高,HIV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艾滋病知识及检测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低档次小场所的暗娼应成为预防干预工作的重点。
目的了解北京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2009年对810名社区暗娼及1 247名哨点监测暗娼人群进行血清学和行为学问卷调查。结果 2006-2009年社区暗娼人群HIV抗体检出率均为0,暗娼人群分别为0.4%(1/267)、0.4%(2/252)、0(0/236)、0(0/292);梅毒RPR(rapid plasma region test,RPR)阳性率社区暗娼人群分别为3.0%(5/167)、2.1%(4/192)、1.5%(3/195)、1.0%(2/198),暗娼分别为8.6%(23/267)、10.4%(47/452)、6.4%(15/236)、3.8%(11/292);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社区暗娼人群分别为94.0%(186/198)、88.5%(179/202)、92.3%(192/208)、94.7%(191/202),暗娼人群分别为79.0%(211/267)、88.0%(398/452)、88.5%(209/236)、91.7%(268/292)。结论 2006-2009年丰台区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逐年提高,HIV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艾滋病知识及检测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低档次小场所的暗娼应成为预防干预工作的重点。
2012, 28(1): 111-112.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8
摘要:
血清氟水平是评价人群氟负荷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机体受氟危害及氟中毒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但由于血清氟含量低,受采集时间、采集和分析过程的影响,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世界卫生组织或各国科研机构所公认的血清氟或血浆氟的含量标准〔2-3〕。
血清氟水平是评价人群氟负荷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机体受氟危害及氟中毒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但由于血清氟含量低,受采集时间、采集和分析过程的影响,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世界卫生组织或各国科研机构所公认的血清氟或血浆氟的含量标准〔2-3〕。
2012, 28(1): 113-11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9
摘要:
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一生中行为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1〕。青少年时期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不良膳食行为、吸毒和无保护性行为等危害健康行为,将影响其成年期的身心健康,并引起社会问题〔2〕。为了解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状况,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4月对北京市延庆县抽取的1 602名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一生中行为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1〕。青少年时期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不良膳食行为、吸毒和无保护性行为等危害健康行为,将影响其成年期的身心健康,并引起社会问题〔2〕。为了解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状况,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4月对北京市延庆县抽取的1 602名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2, 28(1): 115-117.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50
摘要:
伤害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和国民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伤害住院患者分布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整群抽取的2所综合医院1994-2008年收治的3 298例农村居民伤害住院患者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伤害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和国民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伤害住院患者分布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整群抽取的2所综合医院1994-2008年收治的3 298例农村居民伤害住院患者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2012, 28(1): 71-73.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30
摘要: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人及禽类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芯片方法。方法采用醛基化玻璃载体蛋白芯片和双位点模式,将禽流感病毒H1、H3、H5、H7、H9、N1、N2、NP、NS1等9种亚型抗原以最佳浓度,点样于玻璃载体表面,构建相应抗体的检测芯片,分别用于禽类不同类型禽流感病毒血清及随机选择的人血清检测,并对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测试,与血凝抑制法进行双向验证比较。结果探针H1、H3、H5、N1、N2、NP、NS1亚型抗原的最佳浓度为1 mg/mL,H7、H9亚型抗原最佳浓度为0.5 mg/mL;检测禽类禽流感病毒及人禽流感病毒使用的酶标抗体浓度分别为1:1 000和1:1 500;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H7N7阳性血清的检测限为1:40稀释度;重复性检测的变异系数均<2%;血凝抑制法和蛋白芯片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所建立的蛋白芯片法可用于人类和禽类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人及禽类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芯片方法。方法采用醛基化玻璃载体蛋白芯片和双位点模式,将禽流感病毒H1、H3、H5、H7、H9、N1、N2、NP、NS1等9种亚型抗原以最佳浓度,点样于玻璃载体表面,构建相应抗体的检测芯片,分别用于禽类不同类型禽流感病毒血清及随机选择的人血清检测,并对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测试,与血凝抑制法进行双向验证比较。结果探针H1、H3、H5、N1、N2、NP、NS1亚型抗原的最佳浓度为1 mg/mL,H7、H9亚型抗原最佳浓度为0.5 mg/mL;检测禽类禽流感病毒及人禽流感病毒使用的酶标抗体浓度分别为1:1 000和1:1 500;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H7N7阳性血清的检测限为1:40稀释度;重复性检测的变异系数均<2%;血凝抑制法和蛋白芯片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所建立的蛋白芯片法可用于人类和禽类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2012, 28(1): 107-108.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46
摘要:
安徽省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属人口大县,改革开放后人员流动频繁,发生过多种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探索寿县在不同时期传染病发病趋势和规律,掌握其影响因素和流行特征,评价防制措施效果,为政府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寿县1952-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安徽省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属人口大县,改革开放后人员流动频繁,发生过多种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探索寿县在不同时期传染病发病趋势和规律,掌握其影响因素和流行特征,评价防制措施效果,为政府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寿县1952-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2012, 28(1): 121-122.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52
摘要: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n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2007年山东省临沂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暴发流行〔2〕,一些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临沂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本研究对临沂市2007-2010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n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2007年山东省临沂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暴发流行〔2〕,一些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临沂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本研究对临沂市2007-2010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2012, 28(1): 123-123.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53
摘要: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接种乙肝疫苗(HepB)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浙江省宁波市自1989年起在城区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1991年扩展至余姚、宁海等市、县,自1992年宁波市全面将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现将余姚、宁海(市)县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首针HepB接种情况分析如下。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接种乙肝疫苗(HepB)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浙江省宁波市自1989年起在城区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1991年扩展至余姚、宁海等市、县,自1992年宁波市全面将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现将余姚、宁海(市)县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首针HepB接种情况分析如下。
2012, 28(1): 124-124.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54
摘要: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其结核病负担占全球的17%,仅次于印度〔2〕。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提高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3〕。本研究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07-2010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其结核病负担占全球的17%,仅次于印度〔2〕。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提高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3〕。本研究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07-2010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12, 28(1): 125-127.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55
摘要:
战略绩效管理即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并促使企业在计划、组织、控制等所有管理活动中全方位的发生联系并适时进行监控的体系〔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估研究非常必要〔2〕,但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结核病防治服务)战略绩效管理的建立存在一定难度。
战略绩效管理即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并促使企业在计划、组织、控制等所有管理活动中全方位的发生联系并适时进行监控的体系〔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估研究非常必要〔2〕,但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结核病防治服务)战略绩效管理的建立存在一定难度。
2012, 28(1): 127-128.
doi: 10.11847/zgggws2012-28-01-56
摘要:
公共卫生服务为改善、保护和促进全体人民健康是由政府出资、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卫生产品和卫生服务〔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使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均等化、普遍化、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2〕。
公共卫生服务为改善、保护和促进全体人民健康是由政府出资、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卫生产品和卫生服务〔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使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均等化、普遍化、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