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30卷 第1期
2014, 30(1): 1-4.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1
摘要:
2014, 30(1): 5-7.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2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8个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典型城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率和前10位慢性病患者年平均经济负担,确定疾病干预的优先级,为慢性病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7—10月杭州、合肥、武汉、成都、无锡、铜陵、宝鸡和石河子等8个典型城市居民的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应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源法分别计算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8个典型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25.2‰;患病率居于前10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161.7‰)、糖尿病(49.3‰)、冠心病(16.2‰)、脑血管病(10.8‰)、慢性胃肠炎(7.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6.3‰)、类风湿性关节炎(6.1‰)、椎间盘疾病(4.8‰)、恶性肿瘤(3.6‰)和胆结石胆囊炎(3.6‰),上述疾病患者的年平均疾病经济负担依次为2 677、4 726、7 825、21 688、6 341、8 843、8 871、15 448、60 401和7 443元;各类慢性病均以直接医疗费用经济负担为主,且疾病经济负担构成不同,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自我医疗药品费用分别占直接医疗费用的55.0%和57.9%,而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和胆结石胆囊炎住院费用所占比例均>50%。结论 典型城市居民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慢性病对个人和家庭经济影响巨大,应将健康纳入所有政策以降低其巨额经济负担。
目的 分析中国8个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典型城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率和前10位慢性病患者年平均经济负担,确定疾病干预的优先级,为慢性病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7—10月杭州、合肥、武汉、成都、无锡、铜陵、宝鸡和石河子等8个典型城市居民的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应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源法分别计算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8个典型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25.2‰;患病率居于前10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161.7‰)、糖尿病(49.3‰)、冠心病(16.2‰)、脑血管病(10.8‰)、慢性胃肠炎(7.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6.3‰)、类风湿性关节炎(6.1‰)、椎间盘疾病(4.8‰)、恶性肿瘤(3.6‰)和胆结石胆囊炎(3.6‰),上述疾病患者的年平均疾病经济负担依次为2 677、4 726、7 825、21 688、6 341、8 843、8 871、15 448、60 401和7 443元;各类慢性病均以直接医疗费用经济负担为主,且疾病经济负担构成不同,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自我医疗药品费用分别占直接医疗费用的55.0%和57.9%,而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和胆结石胆囊炎住院费用所占比例均>50%。结论 典型城市居民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慢性病对个人和家庭经济影响巨大,应将健康纳入所有政策以降低其巨额经济负担。
2014, 30(1): 8-12.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3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江苏省14个区/县随机抽取的8 400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5.55%,江苏省标化患病率为68.46%,全国标化患病率为67.35%;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49.14%)、中心性肥胖(41.86%)和血脂异常(32.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5岁、居住区域为苏中和苏北地区、戒烟、肉食性膳食模式得分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健康膳食模式得分第二和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是江苏省城乡居民的主要慢性病,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区域、吸烟情况和膳食模式。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江苏省14个区/县随机抽取的8 400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5.55%,江苏省标化患病率为68.46%,全国标化患病率为67.35%;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49.14%)、中心性肥胖(41.86%)和血脂异常(32.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5岁、居住区域为苏中和苏北地区、戒烟、肉食性膳食模式得分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健康膳食模式得分第二和最高四分位数组是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是江苏省城乡居民的主要慢性病,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区域、吸烟情况和膳食模式。
2014, 30(1): 12-16.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4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定远县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成年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安徽省定远县6 359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定远县成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例数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79例(17.11%)、158例(2.69%)、92例(1.56%);其中男性分别为522例(17.99%)、78例(2.49%)、54例(1.76%),女性分别为452例(16.24%)、80例(2.86%)、38 例(1.3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1);不同性别成年人各类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是否肥胖及不同婚姻状况成年人各类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体质指数(OR高血压=1.206,OR糖尿病=1.080,OR血脂异常=1.214)和年龄大(OR高血压=1.080,OR糖尿病=1.018)是安徽省定远县成年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而体力强度大(OR高血压=0.873,OR糖尿病=0.644,OR血脂异常=0.582)为慢性病的保护因素;3种慢性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安徽省定远县成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应依据目前患病率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治疗措施。
目的 了解安徽省定远县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成年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安徽省定远县6 359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定远县成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例数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79例(17.11%)、158例(2.69%)、92例(1.56%);其中男性分别为522例(17.99%)、78例(2.49%)、54例(1.76%),女性分别为452例(16.24%)、80例(2.86%)、38 例(1.35%);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1);不同性别成年人各类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是否肥胖及不同婚姻状况成年人各类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体质指数(OR高血压=1.206,OR糖尿病=1.080,OR血脂异常=1.214)和年龄大(OR高血压=1.080,OR糖尿病=1.018)是安徽省定远县成年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而体力强度大(OR高血压=0.873,OR糖尿病=0.644,OR血脂异常=0.582)为慢性病的保护因素;3种慢性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安徽省定远县成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应依据目前患病率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治疗措施。
2014, 30(1): 17-19.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5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模式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9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 487名15~69岁深圳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主要行为因素暴露水平、聚集度和影响因素。结果 主要行为危险因素人群暴露率依次为超重或肥胖37.64%、静态生活48.77%、现在吸烟18.94%和重度饮酒19.90%;个体危险因素聚集数为(1.25±0.95)种,具备≥2项行为危险因素比例为35.29%;男性(OR=5.21,90%CI=4.84~5.62)、年龄45~59岁(OR=1.05,90%CI=1.02~1.14)、社会经济地位(SES)低(OR=0.94,90%CI=0.92~0.95)、自报慢性病患病(OR=1.33,90%CI=1.18~1.49)、离婚/丧偶(OR=3.29,90%CI=2.62~4.12)者行为危险因素聚集度高。结论 深圳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严重,开展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实行教育、环境、政策等综合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慢性病危险因素暴露。
目的 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模式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9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 487名15~69岁深圳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主要行为因素暴露水平、聚集度和影响因素。结果 主要行为危险因素人群暴露率依次为超重或肥胖37.64%、静态生活48.77%、现在吸烟18.94%和重度饮酒19.90%;个体危险因素聚集数为(1.25±0.95)种,具备≥2项行为危险因素比例为35.29%;男性(OR=5.21,90%CI=4.84~5.62)、年龄45~59岁(OR=1.05,90%CI=1.02~1.14)、社会经济地位(SES)低(OR=0.94,90%CI=0.92~0.95)、自报慢性病患病(OR=1.33,90%CI=1.18~1.49)、离婚/丧偶(OR=3.29,90%CI=2.62~4.12)者行为危险因素聚集度高。结论 深圳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严重,开展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实行教育、环境、政策等综合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慢性病危险因素暴露。
2014, 30(1): 20-22.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6
摘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宁波市江北区抽取的2 354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7.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是否食盐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超重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离退休人员、超重是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和缺乏运动是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职业、缺乏运动和超重是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宁波市江北区抽取的2 354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7.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是否食盐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超重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离退休人员、超重是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和缺乏运动是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职业、缺乏运动和超重是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4, 30(1): 23-25.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7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成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计算中国成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克服整群抽样数据的聚集性,分析中国成人居民慢性病影响因素。结果 2008年卫生服务调查≥18岁总人口为136 371人,城市居民的患病率为21.24%,农村居民的患病率为19.33%;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08%,高于其他慢性病;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和文化程度是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1.18倍,≥65岁居民患病风险是18~34岁居民的12.18倍。结论 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中国成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女性、老年人、离婚丧偶居民和居住在东部地区居民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
目的 了解中国成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计算中国成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克服整群抽样数据的聚集性,分析中国成人居民慢性病影响因素。结果 2008年卫生服务调查≥18岁总人口为136 371人,城市居民的患病率为21.24%,农村居民的患病率为19.33%;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08%,高于其他慢性病;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和文化程度是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女性患病风险是男性的1.18倍,≥65岁居民患病风险是18~34岁居民的12.18倍。结论 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中国成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女性、老年人、离婚丧偶居民和居住在东部地区居民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
2014, 30(1): 26-29.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8
摘要:
目的 了解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疫情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为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机制提供假设和间接证据,为疾病的预防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12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中官方确认的5 963起暴发事件,运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手段对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的全球分布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共标记5 963个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暴发点,亚洲、欧洲、非洲暴发点分别为3 647、1 309、1 007个,分别占61.16%、21.95%、16.89%;亚洲国家越南暴发点数(1 055个)和暴发率(2.22/百万头)最高,欧洲国家暴发点数最多的为德国(407个),暴发率最高的为罗马尼亚(1.09/百万头),非洲国家埃及暴发点数(758个)和暴发率(1.35/百万头)最高;空间自相关函数(Moran’s I)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3月—2006年3月实际K值在0~5 000 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 I=0.19,P<0.05),2006年4月—2009年7月实际K值在0~4 500 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 I=0.02,P>0.05),2009年8月—2012年3月实际K值在0~6 000 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 I=0.10,P<0.01),其分布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而改变。结论 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异质性,其空间分布模式对疫情预警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候鸟迁徙可能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
目的 了解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疫情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为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机制提供假设和间接证据,为疾病的预防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12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中官方确认的5 963起暴发事件,运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手段对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的全球分布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共标记5 963个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暴发点,亚洲、欧洲、非洲暴发点分别为3 647、1 309、1 007个,分别占61.16%、21.95%、16.89%;亚洲国家越南暴发点数(1 055个)和暴发率(2.22/百万头)最高,欧洲国家暴发点数最多的为德国(407个),暴发率最高的为罗马尼亚(1.09/百万头),非洲国家埃及暴发点数(758个)和暴发率(1.35/百万头)最高;空间自相关函数(Moran’s I)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3月—2006年3月实际K值在0~5 000 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 I=0.19,P<0.05),2006年4月—2009年7月实际K值在0~4 500 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 I=0.02,P>0.05),2009年8月—2012年3月实际K值在0~6 000 km尺度范围内大于期望K值(Moran’s I=0.10,P<0.01),其分布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而改变。结论 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异质性,其空间分布模式对疫情预警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候鸟迁徙可能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
2014, 30(1): 30-32.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09
摘要:
目的 了解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五类场所禽流感H5与H9亚型分布特点,为有效防控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十堰市与禽类有接触的且有代表性的五类场所(野生候鸟栖息地、城乡活禽农贸市场、大型家禽屠宰加工厂、大型家禽养殖场、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按季度采集不同种类的外环境标本302份,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五类场所FluA的检出率为26.82%(81/302),H5亚型检出率为5.96%(18/302),H9亚型检出率为17.88%(54/302),H5-H9亚型环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P=0.014);五类场所中集中散养户与大型家禽养殖场未检测到FluA阳性标本,野生候鸟栖息地检测到1例(1.69%),活禽农贸市场37例(64.91%),大型家禽屠宰厂43例(56.58%);活禽农贸市场与大型家禽屠宰厂H5检出率明显低于H9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4、21.564,P<0.05);不同标本种类对FluA、H5与H9阳性检出率有影响,采样季节对其检出率无影响。结论 十堰市五类场所禽流感病毒以H9亚型为主;相关部门应重点监测与防控活禽农贸市场和大型家禽屠宰厂。
目的 了解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五类场所禽流感H5与H9亚型分布特点,为有效防控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十堰市与禽类有接触的且有代表性的五类场所(野生候鸟栖息地、城乡活禽农贸市场、大型家禽屠宰加工厂、大型家禽养殖场、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按季度采集不同种类的外环境标本302份,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五类场所FluA的检出率为26.82%(81/302),H5亚型检出率为5.96%(18/302),H9亚型检出率为17.88%(54/302),H5-H9亚型环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P=0.014);五类场所中集中散养户与大型家禽养殖场未检测到FluA阳性标本,野生候鸟栖息地检测到1例(1.69%),活禽农贸市场37例(64.91%),大型家禽屠宰厂43例(56.58%);活禽农贸市场与大型家禽屠宰厂H5检出率明显低于H9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4、21.564,P<0.05);不同标本种类对FluA、H5与H9阳性检出率有影响,采样季节对其检出率无影响。结论 十堰市五类场所禽流感病毒以H9亚型为主;相关部门应重点监测与防控活禽农贸市场和大型家禽屠宰厂。
2014, 30(1): 32-34.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0
摘要:
2014, 30(1): 35-37.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1
摘要:
2014, 30(1): 38-42.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2
摘要:
目的 从生态理论的角度,探讨影响亲密伴侣暴力中男性躯体施暴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地区对900名18~65岁有过婚恋经历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1:1匹配对照研究设计,以132名亲密关系中男性施暴者为研究组,132名非施暴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冲突策略量表(CTS2)、人格诊断问卷(PDQ-4+)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χ2=13.67,P=0.03)、最近1年工作状况(χ2=10.70,P=0.01)、儿时目睹父亲打母亲(χ2=7.02,P=0.03)、儿时经历父亲忽视(χ2=9.34,P=0.01)、伴侣间相处方式(χ2=7.96,P=0.02)、婚外情(χ2=12.11,P=0.01)、个性因素(χ2=11.00,P=0.00)、社区对IPV的态度(χ2=10.79,P=0.01)、对伴侣实施行为控制(χ2=18.18,P=0.00)及经济控制(χ2=61.88,P=0.00)是亲密关系暴力(IPV)中男性躯体施暴行为的危险因素;结合专业解释,将个体对IPV的态度(χ2=7.45,P=0.06)与上述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固定工作(OR=7.51,95%CI=1.51~37.23)、儿时经历父亲忽视(OR=3.74,95%CI=1.59~8.79)、对亲密伴侣暴力持赞同态度(OR=5.7,95%CI=1.50~21.10)及对伴侣实施经济控制(OR=10.64,95%CI=4.02~28.14)为男性实施躯体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无固定工作、儿时经历父亲忽视、对暴力持赞同的态度、对伴侣有经济控制行为是男性实施躯体暴力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的 从生态理论的角度,探讨影响亲密伴侣暴力中男性躯体施暴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地区对900名18~65岁有过婚恋经历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1:1匹配对照研究设计,以132名亲密关系中男性施暴者为研究组,132名非施暴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冲突策略量表(CTS2)、人格诊断问卷(PDQ-4+)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χ2=13.67,P=0.03)、最近1年工作状况(χ2=10.70,P=0.01)、儿时目睹父亲打母亲(χ2=7.02,P=0.03)、儿时经历父亲忽视(χ2=9.34,P=0.01)、伴侣间相处方式(χ2=7.96,P=0.02)、婚外情(χ2=12.11,P=0.01)、个性因素(χ2=11.00,P=0.00)、社区对IPV的态度(χ2=10.79,P=0.01)、对伴侣实施行为控制(χ2=18.18,P=0.00)及经济控制(χ2=61.88,P=0.00)是亲密关系暴力(IPV)中男性躯体施暴行为的危险因素;结合专业解释,将个体对IPV的态度(χ2=7.45,P=0.06)与上述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固定工作(OR=7.51,95%CI=1.51~37.23)、儿时经历父亲忽视(OR=3.74,95%CI=1.59~8.79)、对亲密伴侣暴力持赞同态度(OR=5.7,95%CI=1.50~21.10)及对伴侣实施经济控制(OR=10.64,95%CI=4.02~28.14)为男性实施躯体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无固定工作、儿时经历父亲忽视、对暴力持赞同的态度、对伴侣有经济控制行为是男性实施躯体暴力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4, 30(1): 43-46.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3
摘要:
目的 现场评价五大症候群归类监测的科学价值与症候群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构建科学、实用的传染病疫情监测新平台。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合浦县、贵港市、桂平市、灵川县以及伤寒、副伤寒流行区,建立细菌性传染病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符合监测定义的2 964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与粪便等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及细菌分离培养,评价症候群监测技术在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控制效果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共监测五大类症候群临床病例2 964例,其中,发热呼吸道症候群905例,主要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占该症候群阳性菌总数的23.93%(39/163),肺炎链球菌占22.70%(37/163),铜绿假单胞菌占11.66%(19/163),流感嗜血杆菌占11.04%(18/163);腹泻病症候群939例,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1.05%(77/95);发热伴出疹症候群319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8.37%(38/43);脑炎脑膜炎症候群690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最常见,占39.22%(20/51);发热伴出血症候群111例;2 964例病例中检出病原的320例(共352株),总阳性率为10.80%;通过监测系统发现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以及广西少见传染病如B群流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及空肠弯曲菌肠炎等。结论 症候群监测是科学、敏感、实用的疾病监测技术,其应用有利于系统提高疾病的管理能力、监测能力及检测能力。
目的 现场评价五大症候群归类监测的科学价值与症候群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构建科学、实用的传染病疫情监测新平台。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合浦县、贵港市、桂平市、灵川县以及伤寒、副伤寒流行区,建立细菌性传染病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符合监测定义的2 964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与粪便等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及细菌分离培养,评价症候群监测技术在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控制效果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共监测五大类症候群临床病例2 964例,其中,发热呼吸道症候群905例,主要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占该症候群阳性菌总数的23.93%(39/163),肺炎链球菌占22.70%(37/163),铜绿假单胞菌占11.66%(19/163),流感嗜血杆菌占11.04%(18/163);腹泻病症候群939例,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1.05%(77/95);发热伴出疹症候群319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8.37%(38/43);脑炎脑膜炎症候群690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最常见,占39.22%(20/51);发热伴出血症候群111例;2 964例病例中检出病原的320例(共352株),总阳性率为10.80%;通过监测系统发现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以及广西少见传染病如B群流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及空肠弯曲菌肠炎等。结论 症候群监测是科学、敏感、实用的疾病监测技术,其应用有利于系统提高疾病的管理能力、监测能力及检测能力。
2014, 30(1): 47-49.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4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西部农村≤3岁婴幼儿感冒和腹泻2周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西、甘肃、青海、新疆4省16个项目县随机抽取84个村≤3岁婴幼儿1 272人进行调查。结果 中西部4省农村≤3岁婴幼儿感冒2周患病率为26.8%,腹泻2周患病率为19.9%;少数民族儿童腹泻患病率为25.0%,汉族患病率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46,P=0.000),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儿童感冒患病率(χ2=37.627,P=0.000)、腹泻患病率(χ2=57.914,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年龄不同的儿童,腹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高(OR=0.634)是避免发生感冒的保护因素;与青海相比,新疆(OR=2.183)和甘肃(OR=1.943)的感冒患病率较高,母亲的文化程度高(OR=0.517)和母亲的年龄低(OR=1.910)是腹泻患病的保护因素,与青海相比,新疆(OR=2.379)≤3岁儿童腹泻患病率较高。结论 开展母亲及抚养人的儿童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降低西部农村儿童感冒和腹泻患病的主要措施。
目的 了解中西部农村≤3岁婴幼儿感冒和腹泻2周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西、甘肃、青海、新疆4省16个项目县随机抽取84个村≤3岁婴幼儿1 272人进行调查。结果 中西部4省农村≤3岁婴幼儿感冒2周患病率为26.8%,腹泻2周患病率为19.9%;少数民族儿童腹泻患病率为25.0%,汉族患病率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46,P=0.000),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儿童感冒患病率(χ2=37.627,P=0.000)、腹泻患病率(χ2=57.914,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年龄不同的儿童,腹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高(OR=0.634)是避免发生感冒的保护因素;与青海相比,新疆(OR=2.183)和甘肃(OR=1.943)的感冒患病率较高,母亲的文化程度高(OR=0.517)和母亲的年龄低(OR=1.910)是腹泻患病的保护因素,与青海相比,新疆(OR=2.379)≤3岁儿童腹泻患病率较高。结论 开展母亲及抚养人的儿童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降低西部农村儿童感冒和腹泻患病的主要措施。
2014, 30(1): 50-52.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5
摘要:
目的 分析吉林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IR)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简单随机和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延边农村地区抽取的6 918名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调整年龄及性别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朝鲜族居民脂联素水平低于汉族居民,而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腰围(WC)及体质指数(BMI)水平均高于汉族居民(均P<0.001);调整年龄、性别及民族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WC及BMI与脂联素均呈负相关(r=-0.080、-0.237、-0.280),与瘦素(r=0.103、0.405、0.520)及TNF-α(r=0.192、0.898、0.692)均呈正相关(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WC及BMI水平升高会使脂联素水平降低,使瘦素和TNF-α水平升高。结论 朝鲜族和汉族居民脂联素、瘦素及TNF-α分布存在差异,HOMA-IR、WC及BMI对脂联素、瘦素及TNF-α均有影响,且肥胖的影响大于HOMA-IR。
目的 分析吉林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IR)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简单随机和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延边农村地区抽取的6 918名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调整年龄及性别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朝鲜族居民脂联素水平低于汉族居民,而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腰围(WC)及体质指数(BMI)水平均高于汉族居民(均P<0.001);调整年龄、性别及民族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WC及BMI与脂联素均呈负相关(r=-0.080、-0.237、-0.280),与瘦素(r=0.103、0.405、0.520)及TNF-α(r=0.192、0.898、0.692)均呈正相关(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WC及BMI水平升高会使脂联素水平降低,使瘦素和TNF-α水平升高。结论 朝鲜族和汉族居民脂联素、瘦素及TNF-α分布存在差异,HOMA-IR、WC及BMI对脂联素、瘦素及TNF-α均有影响,且肥胖的影响大于HOMA-IR。
2014, 30(1): 53-55.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6
摘要:
目的 探索在农村地区应用药物销售量监测系统进行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可行性。方法 于2012年4月1日起在湖北省农村地区23家药店进行药物销售量监测,监测复方感冒药、抗生素、止咳药、退烧药、止泻药5类共98种药物,计算缺报率、零报率、实报率、及时上报率等指标评价数据上报的质量。结果 23家药店共报告药物销售量288 835个包装单位,报告药物主要以复方感冒药、止咳药和抗生素为主;药店总缺报率为1.48%,总零报率为2.12%,总实报率为96.40%,总及时上报率为86.42%。结论 药物销售量监测系统上报数据的质量良好,在农村开展药物销售量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目的 探索在农村地区应用药物销售量监测系统进行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可行性。方法 于2012年4月1日起在湖北省农村地区23家药店进行药物销售量监测,监测复方感冒药、抗生素、止咳药、退烧药、止泻药5类共98种药物,计算缺报率、零报率、实报率、及时上报率等指标评价数据上报的质量。结果 23家药店共报告药物销售量288 835个包装单位,报告药物主要以复方感冒药、止咳药和抗生素为主;药店总缺报率为1.48%,总零报率为2.12%,总实报率为96.40%,总及时上报率为86.42%。结论 药物销售量监测系统上报数据的质量良好,在农村开展药物销售量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014, 30(1): 56-60.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7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居民的膳食模式并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T2D)发病风险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7年6—9月抽取南京市2个城区7个社区≥30周岁且无T2D及肿瘤病史的常住居民开展基线调查,3年后对该人群进行随访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食物频数量表(FFQ)进行膳食调查,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膳食模式,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T2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基线实际有效调查3 197人,3年后共随访到2 303人;3年内新发生T2D 205例,累计发病率为8.9%;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传统健康模式与T2D发病呈负相关,与T1相比,T2、T3人群发生T2D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8.6%(HR=0.714,95%CI=0.514~0.993)和38.3%(HR=0.617,95%CI=0.429~0.848);甜品模式与T2D发病风险呈正相关,T3人群发生T2D的风险比T1人群增加了47.0%(HR=1.470,95%CI=1.043~2.072)。结论 健康膳食模式能降低T2D的发病风险,甜品模式能增加T2D的发病风险,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对预防T2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居民的膳食模式并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T2D)发病风险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7年6—9月抽取南京市2个城区7个社区≥30周岁且无T2D及肿瘤病史的常住居民开展基线调查,3年后对该人群进行随访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食物频数量表(FFQ)进行膳食调查,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膳食模式,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T2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基线实际有效调查3 197人,3年后共随访到2 303人;3年内新发生T2D 205例,累计发病率为8.9%;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传统健康模式与T2D发病呈负相关,与T1相比,T2、T3人群发生T2D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8.6%(HR=0.714,95%CI=0.514~0.993)和38.3%(HR=0.617,95%CI=0.429~0.848);甜品模式与T2D发病风险呈正相关,T3人群发生T2D的风险比T1人群增加了47.0%(HR=1.470,95%CI=1.043~2.072)。结论 健康膳食模式能降低T2D的发病风险,甜品模式能增加T2D的发病风险,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对预防T2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2014, 30(1): 60-63.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8
摘要:
目的 研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BPH)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依据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对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特色,采用量表开发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量表,并通过测试1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QLICD-BPH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5;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72;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反应度也尚可;各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均大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相关系数r值多>0.5。结论 BPH患者QLCID-BPH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作为临床BPH患者的测评工具。
目的 研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BPH)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依据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对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特色,采用量表开发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量表,并通过测试1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QLICD-BPH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5;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72;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反应度也尚可;各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均大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相关系数r值多>0.5。结论 BPH患者QLCID-BPH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作为临床BPH患者的测评工具。
2014, 30(1): 64-67.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19
摘要:
目的 利用双生子人群估计3~7岁儿童气质的遗传度。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Carey儿童气质问卷对131对3~7岁双生子气质进行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估算各气质维度的遗传度。结果 3~7岁儿童气质类型的遗传度为45.96%;特殊环境因素对气质维度的影响(方差为4%~36%)具有普遍性,除趋避性、坚持性和男童活动水平外,其他气质维度均存在共同环境效应(方差为13%~65%),年龄效应方差(0%~8%)则不明显;校正年龄后,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及反应强度的遗传度分别为:男童35.83%、46.55%、82.67%、64.91%、45.09%、44.00%、83.95%、64.93%、40.88%;女童81.14%、21.66%、82.67%、80.39%、67.28%、44.00%、83.96%、64.93%、40.88%。结论 3~7岁儿童气质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男女节律性、情绪本质、反应阈、男童活动水平与反应强度可能更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的 利用双生子人群估计3~7岁儿童气质的遗传度。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Carey儿童气质问卷对131对3~7岁双生子气质进行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估算各气质维度的遗传度。结果 3~7岁儿童气质类型的遗传度为45.96%;特殊环境因素对气质维度的影响(方差为4%~36%)具有普遍性,除趋避性、坚持性和男童活动水平外,其他气质维度均存在共同环境效应(方差为13%~65%),年龄效应方差(0%~8%)则不明显;校正年龄后,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及反应强度的遗传度分别为:男童35.83%、46.55%、82.67%、64.91%、45.09%、44.00%、83.95%、64.93%、40.88%;女童81.14%、21.66%、82.67%、80.39%、67.28%、44.00%、83.96%、64.93%、40.88%。结论 3~7岁儿童气质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男女节律性、情绪本质、反应阈、男童活动水平与反应强度可能更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014, 30(1): 70-73.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1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肺癌发病的关系,为肺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就诊的185例新发肺癌患者及同期在此3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在骨科、眼科就诊的190例非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Cpn感染情况。结果 病例组Cpn IgG和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46%和26.49%,均高于对照组的34.21%和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体质指数后,Cpn IgG抗体滴度为1:64~1:512和≥1:512者肺癌的发病风险分别为IgG抗体滴度<1:64者的2.44倍(OR=2.44,95%CI=1.56~3.81)和7.64倍(OR=7.64,95%CI=1.57~37.25),Cpn IgA抗体滴度为1:32~1:64者肺癌的发病风险为IgA抗体滴度<1:32者的3.79倍(OR=3.79,95%CI=1.88~7.65);Cpn感染和环境因素对肺癌发病风险的联合作用分析结果表明,Cpn IgG、IgA与吸烟、环境烟草烟雾暴露、肺部炎症性疾病、癌症家族史均存在协同作用(P均<0.05)。结论 Cpn感染与人群肺癌发病有关,Cpn IgG、IgA与吸烟、环境烟草烟雾暴露、肺部炎症性疾病、癌症家族史均存在协同作用。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肺癌发病的关系,为肺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就诊的185例新发肺癌患者及同期在此3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在骨科、眼科就诊的190例非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Cpn感染情况。结果 病例组Cpn IgG和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46%和26.49%,均高于对照组的34.21%和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体质指数后,Cpn IgG抗体滴度为1:64~1:512和≥1:512者肺癌的发病风险分别为IgG抗体滴度<1:64者的2.44倍(OR=2.44,95%CI=1.56~3.81)和7.64倍(OR=7.64,95%CI=1.57~37.25),Cpn IgA抗体滴度为1:32~1:64者肺癌的发病风险为IgA抗体滴度<1:32者的3.79倍(OR=3.79,95%CI=1.88~7.65);Cpn感染和环境因素对肺癌发病风险的联合作用分析结果表明,Cpn IgG、IgA与吸烟、环境烟草烟雾暴露、肺部炎症性疾病、癌症家族史均存在协同作用(P均<0.05)。结论 Cpn感染与人群肺癌发病有关,Cpn IgG、IgA与吸烟、环境烟草烟雾暴露、肺部炎症性疾病、癌症家族史均存在协同作用。
2014, 30(1): 67-69.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0
摘要:
目的 探讨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对血小板凋亡通路中BCL2家族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制备纯化血小板悬液;纯化后的血小板与终浓度为0.5、5、50 μmol/L 花色苷Cy-3-g孵育,胶原作为凋亡诱导剂诱导血小板凋亡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凋亡率,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 检测抗凋亡蛋白BCL-XL,促凋亡蛋白BAK、BAX、BID及cleaved BID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 μmol/L花色苷能够明显增加血小板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5、50 μmol/L 花色苷组BCL-XL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39±0.047)、(0.884±0.004)]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50 μmol/L花色苷组 BAK、BAX、BID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BAK:(1.667±0.063)、(1.531±0.039),BAX:(2.271±0.165)、(1.895±0.018),BID:(1.861±0.231)、(1.311±0.121)]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花色苷能够通过调控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血小板凋亡。
目的 探讨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对血小板凋亡通路中BCL2家族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制备纯化血小板悬液;纯化后的血小板与终浓度为0.5、5、50 μmol/L 花色苷Cy-3-g孵育,胶原作为凋亡诱导剂诱导血小板凋亡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凋亡率,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 检测抗凋亡蛋白BCL-XL,促凋亡蛋白BAK、BAX、BID及cleaved BID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 μmol/L花色苷能够明显增加血小板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5、50 μmol/L 花色苷组BCL-XL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39±0.047)、(0.884±0.004)]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50 μmol/L花色苷组 BAK、BAX、BID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BAK:(1.667±0.063)、(1.531±0.039),BAX:(2.271±0.165)、(1.895±0.018),BID:(1.861±0.231)、(1.311±0.121)]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花色苷能够通过调控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血小板凋亡。
2014, 30(1): 74-76.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2
摘要:
目的 探讨明日叶查尔酮(AC)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C 30、10、5 mg/kg组及对照组,每日经口灌胃AC连续4周,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7.30±3.57)mmol/L和(38.28±4.97)mU/L,MDA和ox-LDL含量分别为(12.00±1.32)nmol/mL和(23.05±2.87)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AC 30 mg/kg组大鼠血糖[(7.00±2.55)mmol/L]、胰岛素[(29.50±5.31)mU/L]、MDA[(9.96±0.65)nmol/mL]和ox-LDL[(15.36±1.70)ng/m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细胞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AC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和胰岛细胞损伤有一定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明日叶查尔酮(AC)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C 30、10、5 mg/kg组及对照组,每日经口灌胃AC连续4周,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7.30±3.57)mmol/L和(38.28±4.97)mU/L,MDA和ox-LDL含量分别为(12.00±1.32)nmol/mL和(23.05±2.87)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AC 30 mg/kg组大鼠血糖[(7.00±2.55)mmol/L]、胰岛素[(29.50±5.31)mU/L]、MDA[(9.96±0.65)nmol/mL]和ox-LDL[(15.36±1.70)ng/m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细胞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AC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和胰岛细胞损伤有一定抑制作用。
2014, 30(1): 77-79.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3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应用TNF-α 100 μg/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对心肌肥大影响;用Lowry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心房钠尿肽(ANP)和 Toll 样受体4(TLR4)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 TLR4 和抑制蛋白-κBα(IκBα)蛋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蛋白含量、ANP、TLR4 mRNA 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IκBα 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30 μmol/L人参皂苷心肌细胞蛋白含量[(19.76±1.09)μg]、ANP mRNA 表达(0.609±0.001)、TLR4 mRNA含量(0.899±0.001)和TLR4蛋白含量(0.46±0.03)表达均降低(P<0.05);IκBα 蛋白含量(0.70±0.09)升高(P<0.05);人参皂苷Rg1能有效抑制 TNF-α 诱导的心肌肥大。结论 人参皂苷Rg1对TNF-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LR4/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有关。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应用TNF-α 100 μg/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对心肌肥大影响;用Lowry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心房钠尿肽(ANP)和 Toll 样受体4(TLR4)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 TLR4 和抑制蛋白-κBα(IκBα)蛋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蛋白含量、ANP、TLR4 mRNA 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IκBα 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30 μmol/L人参皂苷心肌细胞蛋白含量[(19.76±1.09)μg]、ANP mRNA 表达(0.609±0.001)、TLR4 mRNA含量(0.899±0.001)和TLR4蛋白含量(0.46±0.03)表达均降低(P<0.05);IκBα 蛋白含量(0.70±0.09)升高(P<0.05);人参皂苷Rg1能有效抑制 TNF-α 诱导的心肌肥大。结论 人参皂苷Rg1对TNF-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LR4/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有关。
2014, 30(1): 80-82.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4
摘要:
目的 探讨松多酚对H2O2引起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H2O2诱导BPAECs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松多酚高、中、低(0.5、0.1、0.05 mg/mL)剂量组;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PAECs存活率[(0.71±0.03)%]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别为(24.67±0.69)、(41.95±0.58)、(24.38±1.67)U/mg prot]下降,MDA含量[(5.83±0.04)mmol/mL]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松多酚0.5 mg/mL组BPAE[JP2]Cs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1.64±0.03)%],SOD、CAT和GSH-Px[JP]酶活力[分别为(53.62±1.24)、(61.01±1.10)、(48.62±0.82)U/mg prot]明显升高,MDA含量[(1.96±0.00)mmol/mL]明显降低,蛋白质羰基含量降低;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松多酚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BPAECs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松多酚对H2O2引起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H2O2诱导BPAECs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松多酚高、中、低(0.5、0.1、0.05 mg/mL)剂量组;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PAECs存活率[(0.71±0.03)%]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别为(24.67±0.69)、(41.95±0.58)、(24.38±1.67)U/mg prot]下降,MDA含量[(5.83±0.04)mmol/mL]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松多酚0.5 mg/mL组BPAE[JP2]Cs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1.64±0.03)%],SOD、CAT和GSH-Px[JP]酶活力[分别为(53.62±1.24)、(61.01±1.10)、(48.62±0.82)U/mg prot]明显升高,MDA含量[(1.96±0.00)mmol/mL]明显降低,蛋白质羰基含量降低;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松多酚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BPAECs具有保护作用。
2014, 30(1): 82-85.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5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钙激活中性蛋白酶2(calpain 2)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表达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4、8周组和肝纤维化模型4、8周组,每组各10只;肝纤维化组按0.3 mL/100g皮下注射40% CCl4植物油溶液,每隔3 d注射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calpain 2与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含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calpain 2 mRNA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4、8周组大鼠血清ALT、AST分别为(727.00±249.70)、(1 260.00±579.25)和(616.00±209.98)、(1 167.00±318.18)U/L,均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组大鼠肝组织发生明显的纤维化改变,其中以8周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8周组大鼠肝组织中calpain 2蛋白(23.1±3.77)和mRNA(167.93±50.39)表达均升高(P<0.01),而在肝纤维化4、8周组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18.76±3.54)、(25.46±4.77)]均增加(P<0.01)。结论 calpain 2与caspase-3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目的 探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钙激活中性蛋白酶2(calpain 2)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表达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4、8周组和肝纤维化模型4、8周组,每组各10只;肝纤维化组按0.3 mL/100g皮下注射40% CCl4植物油溶液,每隔3 d注射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calpain 2与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含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calpain 2 mRNA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4、8周组大鼠血清ALT、AST分别为(727.00±249.70)、(1 260.00±579.25)和(616.00±209.98)、(1 167.00±318.18)U/L,均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组大鼠肝组织发生明显的纤维化改变,其中以8周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8周组大鼠肝组织中calpain 2蛋白(23.1±3.77)和mRNA(167.93±50.39)表达均升高(P<0.01),而在肝纤维化4、8周组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18.76±3.54)、(25.46±4.77)]均增加(P<0.01)。结论 calpain 2与caspase-3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4, 30(1): 86-88.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6
摘要:
目的 探讨四氯化碳(CCl4)对人正常二倍体HL-770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影响。方法 实验设阴性对照组、CCl4组(10 mmol/L)和阳性对照组(1 mmol/L油酸),染毒结束后检测TG含量,采用磷钨酸盐沉淀和蛋白印迹法检测VLDL含量,用蛋白印记法检测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和肉碱酰基转移酶(CPT1A)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poB100含量。结果 染毒24 h后,CCl4组细胞内TG含量[(3.235 3±1.116 8)mmol/g prot]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221 8±0.527 2)mmol/g prot](P<0.05);VLDL分泌水平无明显改变;细胞内MTP、DGAT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染毒24、48 h后,CCl4处理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poB100蛋白含量分别为231.79、263.33 ng/mL,较阴性对照组(135.12、143.59 ng/mL)明显增加(P<0.05)。结论 四氯化碳可能通过促进DGAT2 蛋白表达而引起肝细胞内TG含量增加,或通过MTP 途径促进ApoB100分泌,但对VLDL分泌无影响。
目的 探讨四氯化碳(CCl4)对人正常二倍体HL-770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影响。方法 实验设阴性对照组、CCl4组(10 mmol/L)和阳性对照组(1 mmol/L油酸),染毒结束后检测TG含量,采用磷钨酸盐沉淀和蛋白印迹法检测VLDL含量,用蛋白印记法检测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和肉碱酰基转移酶(CPT1A)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poB100含量。结果 染毒24 h后,CCl4组细胞内TG含量[(3.235 3±1.116 8)mmol/g prot]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221 8±0.527 2)mmol/g prot](P<0.05);VLDL分泌水平无明显改变;细胞内MTP、DGAT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染毒24、48 h后,CCl4处理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poB100蛋白含量分别为231.79、263.33 ng/mL,较阴性对照组(135.12、143.59 ng/mL)明显增加(P<0.05)。结论 四氯化碳可能通过促进DGAT2 蛋白表达而引起肝细胞内TG含量增加,或通过MTP 途径促进ApoB100分泌,但对VLDL分泌无影响。
2014, 30(1): 89-91.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7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2~6岁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贵阳市云岩区60家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2家幼儿园,以抽样单位中3 211名2~6岁在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对于量表总分≥7分者进行现场排查,经排查后可疑患儿由2名儿科神经专科副主任以上医师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四版中儿童孤独症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结果 共调查3 211名儿童,男童1 741人,女童1 470人,检出儿童孤独症患儿7例,检出率为21.80/万;患儿全为男童;年龄最小3.34岁,最大4.78岁,平均年龄(4.12±0.62)岁;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14);汉族检出率为19.96/万,少数民族检出率为28.32/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67)。结论 贵阳市云岩区幼儿园2~6岁儿童孤独症检出率较高,男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2~6岁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贵阳市云岩区60家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2家幼儿园,以抽样单位中3 211名2~6岁在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对于量表总分≥7分者进行现场排查,经排查后可疑患儿由2名儿科神经专科副主任以上医师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四版中儿童孤独症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结果 共调查3 211名儿童,男童1 741人,女童1 470人,检出儿童孤独症患儿7例,检出率为21.80/万;患儿全为男童;年龄最小3.34岁,最大4.78岁,平均年龄(4.12±0.62)岁;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14);汉族检出率为19.96/万,少数民族检出率为28.32/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67)。结论 贵阳市云岩区幼儿园2~6岁儿童孤独症检出率较高,男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
2014, 30(1): 91-94.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8
摘要:
目的 了解上山作业人群影响疟疾抗体阳性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在海南省有疟疾流行的万宁市南林农场和南桥乡、东方市东河镇和江边乡、乐东县乐中农场和保国农场地区上山作业人群中抽取的46例疟疾抗体阳性病例和138名疟疾抗体阴性对照人群进行疟疾相关KAP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上山夜宿频率4次/周、上山过夜从不预防服药、未接受疟疾防治宣传史、家中蚊帐未用杀虫剂浸泡、上山过夜不采取防蚊措施、疟疾防治知识得分不合格、有露宿习惯的比例分别为34.78%、67.39%、63.04%、80.43%、60.87%、67.39%、76.09%,均高于对照组的23.19%、21.74%、39.13%、34.06%、26.09%、28.99%、4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偶尔和从不预防服药、未接受疟疾防治宣传史、家中蚊帐未用杀虫剂浸泡、上山过夜不采取防蚊措施和疟疾知识得分不合格是上山作业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无露宿习惯是上山作业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的保护因素。结论 上山作业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的发生与上山夜宿频率、上山过夜预防服药情况、是否接受疟疾防治宣传史、家中蚊帐是否用杀虫剂浸泡、上山过夜是否采取防蚊措施、有无露宿习惯和疟疾防治知识得分等KAP因素有关。
目的 了解上山作业人群影响疟疾抗体阳性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在海南省有疟疾流行的万宁市南林农场和南桥乡、东方市东河镇和江边乡、乐东县乐中农场和保国农场地区上山作业人群中抽取的46例疟疾抗体阳性病例和138名疟疾抗体阴性对照人群进行疟疾相关KAP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上山夜宿频率4次/周、上山过夜从不预防服药、未接受疟疾防治宣传史、家中蚊帐未用杀虫剂浸泡、上山过夜不采取防蚊措施、疟疾防治知识得分不合格、有露宿习惯的比例分别为34.78%、67.39%、63.04%、80.43%、60.87%、67.39%、76.09%,均高于对照组的23.19%、21.74%、39.13%、34.06%、26.09%、28.99%、4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偶尔和从不预防服药、未接受疟疾防治宣传史、家中蚊帐未用杀虫剂浸泡、上山过夜不采取防蚊措施和疟疾知识得分不合格是上山作业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无露宿习惯是上山作业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的保护因素。结论 上山作业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的发生与上山夜宿频率、上山过夜预防服药情况、是否接受疟疾防治宣传史、家中蚊帐是否用杀虫剂浸泡、上山过夜是否采取防蚊措施、有无露宿习惯和疟疾防治知识得分等KAP因素有关。
2014, 30(1): 95-97.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29
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人际依恋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倾向调查问卷(MPATS)和关系等级测量量表(RSQ),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5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总分为(41.30±10.74)分,手机成瘾高倾向者占总人数的27.06%;青少年学生中安全型、恐惧型、专注型和冷漠型4种依恋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27.72%、7.59%、34.32%、30.36%;不同依恋类型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为安全型(38.98±8.63)分、恐惧型(43.91±11.41)分、专注型(44.01±11.38)分、冷漠型(39.71±1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4,P<0.01);恐惧型、专注型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r=0.175 ~ 0.249,均P<0.01),安全型维度与心境改变因子呈负相关(r=-0.122,P<0.05)。结论 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不容忽视,不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行为;专注型、恐惧型依恋维度对手机成瘾倾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目的 研究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人际依恋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倾向调查问卷(MPATS)和关系等级测量量表(RSQ),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5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总分为(41.30±10.74)分,手机成瘾高倾向者占总人数的27.06%;青少年学生中安全型、恐惧型、专注型和冷漠型4种依恋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27.72%、7.59%、34.32%、30.36%;不同依恋类型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为安全型(38.98±8.63)分、恐惧型(43.91±11.41)分、专注型(44.01±11.38)分、冷漠型(39.71±1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4,P<0.01);恐惧型、专注型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r=0.175 ~ 0.249,均P<0.01),安全型维度与心境改变因子呈负相关(r=-0.122,P<0.05)。结论 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不容忽视,不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行为;专注型、恐惧型依恋维度对手机成瘾倾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2014, 30(1): 98-101.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0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中学生伤害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澳门地区4所中学676名中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9.41%(334/676),男生为52.22%(188/360),女生为46.20%(146/316);伤害在冬季多见,占34.73%(116/334),下午多发,占33.53%(112/334);发生场所主要是家中32.03%(107/334);伤害以扭伤、碰撞/挤压伤和跌落/坠落伤为主,占65.27%(218/334);受伤部位多为下肢,占41.62%(139/334),其次是手指/脚趾,占25.45%(85/334);受伤程度以轻度为主,占68.26%(228/334);受伤者采取的处理方式多为自己/他人处理,占55.99%(187/3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澳门地区中学生平时偶尔嬉戏打闹(OR=1.46)和运动前热身(OR=1.37)为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初三(OR=0.41)和高三年级(OR=0.56)为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学校和家长应共同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伤害发生。
目的 了解中国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中学生伤害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澳门地区4所中学676名中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9.41%(334/676),男生为52.22%(188/360),女生为46.20%(146/316);伤害在冬季多见,占34.73%(116/334),下午多发,占33.53%(112/334);发生场所主要是家中32.03%(107/334);伤害以扭伤、碰撞/挤压伤和跌落/坠落伤为主,占65.27%(218/334);受伤部位多为下肢,占41.62%(139/334),其次是手指/脚趾,占25.45%(85/334);受伤程度以轻度为主,占68.26%(228/334);受伤者采取的处理方式多为自己/他人处理,占55.99%(187/3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澳门地区中学生平时偶尔嬉戏打闹(OR=1.46)和运动前热身(OR=1.37)为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初三(OR=0.41)和高三年级(OR=0.56)为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学校和家长应共同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伤害发生。
2014, 30(1): 106-108.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2
摘要:
目的 了解城乡维吾尔族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为改善维吾尔族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和2012年对新疆和田地区7 200名维吾尔族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和腰围等身体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和2012年城乡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2012年与2010年比较,维吾尔族小学生身高和体重均值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和体重增长平均值城市男生为0.53 cm和1.51 kg,城市女生为1.42 cm和1.87 kg,乡村男生为0.5 cm和1.68 kg,乡村女生为1.19 cm和2 kg;胸围平均值除了乡村女生下降0.07 cm外,城市男、女生和乡村男生增长值分别为0.54、0.66和1.07 cm;腰围平均值城市男、女生和乡村男、女生下降分别为0.27、0.58、0.1和0.8 cm,仍然存在城乡差距,总体水平城市高于乡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维吾尔族小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存在城乡差异,城市男女生身体形态指标均高于乡村。
目的 了解城乡维吾尔族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为改善维吾尔族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和2012年对新疆和田地区7 200名维吾尔族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和腰围等身体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和2012年城乡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2012年与2010年比较,维吾尔族小学生身高和体重均值有不同程度提高,身高和体重增长平均值城市男生为0.53 cm和1.51 kg,城市女生为1.42 cm和1.87 kg,乡村男生为0.5 cm和1.68 kg,乡村女生为1.19 cm和2 kg;胸围平均值除了乡村女生下降0.07 cm外,城市男、女生和乡村男生增长值分别为0.54、0.66和1.07 cm;腰围平均值城市男、女生和乡村男、女生下降分别为0.27、0.58、0.1和0.8 cm,仍然存在城乡差距,总体水平城市高于乡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维吾尔族小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存在城乡差异,城市男女生身体形态指标均高于乡村。
2014, 30(1): 109-111.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3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对918名20~70岁常住居民5种生活方式疾病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生活方式疾病的总患病率为27.6%,男性患病者占55.3%,女性占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7,P=0.027);高血压、脑血栓、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和肥胖5种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依次为15.6%、4.0%、2.0%、3.6%、2.4%,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29,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有吸烟(OR=1.250,95%CI=1.025~1.525)、家里人吸烟(OR=1.590,95%CI=1.053~2.403)、饮酒(OR=1.291,95%CI=1.048~1.591)、常吃腌制食品(OR=1.200,95%CI=1.041~1.382)、常吃薯类(OR=1.410,95%CI=1.177~1.690)和家族史(OR=4.831,95%CI=2.636~8.853),共同的保护因素有常吃大蒜(OR=0.843,95%CI=0.734~0.969)和充足的睡眠(OR=0.474,95%CI=0.374~0.599)。结论 锦州市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对918名20~70岁常住居民5种生活方式疾病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生活方式疾病的总患病率为27.6%,男性患病者占55.3%,女性占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7,P=0.027);高血压、脑血栓、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和肥胖5种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依次为15.6%、4.0%、2.0%、3.6%、2.4%,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29,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有吸烟(OR=1.250,95%CI=1.025~1.525)、家里人吸烟(OR=1.590,95%CI=1.053~2.403)、饮酒(OR=1.291,95%CI=1.048~1.591)、常吃腌制食品(OR=1.200,95%CI=1.041~1.382)、常吃薯类(OR=1.410,95%CI=1.177~1.690)和家族史(OR=4.831,95%CI=2.636~8.853),共同的保护因素有常吃大蒜(OR=0.843,95%CI=0.734~0.969)和充足的睡眠(OR=0.474,95%CI=0.374~0.599)。结论 锦州市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2014, 30(1): 112-114.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4
摘要: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1 331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为31.7%,婚前人工流产率为8.26%,20~25岁年龄组婚前人工流产率最高,为15.22%,26~30、31~35、36~40及≥41岁年龄组婚前人工流产率分别为9.30 %、7.94 %、8.55 %和5.13 %,不同年龄婚前人工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16~1.855)、户籍(OR=2.058)、子女数为1(OR=3.742)对人工流产率有影响;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为避孕失败(31.81%)和未采取避孕措施(21.63%)。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特别是婚前人工流产率较高,有关部门应特别针对年龄低、已有1个子女、居住类型为流动的育龄妇女提供可及性强的生殖健康服务。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1 331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为31.7%,婚前人工流产率为8.26%,20~25岁年龄组婚前人工流产率最高,为15.22%,26~30、31~35、36~40及≥41岁年龄组婚前人工流产率分别为9.30 %、7.94 %、8.55 %和5.13 %,不同年龄婚前人工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16~1.855)、户籍(OR=2.058)、子女数为1(OR=3.742)对人工流产率有影响;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为避孕失败(31.81%)和未采取避孕措施(21.63%)。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特别是婚前人工流产率较高,有关部门应特别针对年龄低、已有1个子女、居住类型为流动的育龄妇女提供可及性强的生殖健康服务。
2014, 30(1): 115-118.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5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糖尿病综合防治能力及培训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糖尿病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五省/直辖市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综合医院范围内招募500名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进行为期2天的糖尿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在培训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培训知识考评总分由培训前的(74.29±15.63)分提高到(85.84±1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控系统人员培训后培训知识考评总分为(88.89±10.62),高于综合医院工作人员的(80.95±1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糖尿病流行的原因知晓率培训前后分别为97.7%和98.5%、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98.1%和97.3%;培训后控烟政策知晓率由12.6%上升至20.6%,胰岛素注射技巧知晓率由54.1%上升至7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4%的调查对象对培训的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满意。结论 通过短期培训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疾控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优势较突出。
目的 了解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糖尿病综合防治能力及培训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糖尿病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五省/直辖市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综合医院范围内招募500名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进行为期2天的糖尿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在培训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培训知识考评总分由培训前的(74.29±15.63)分提高到(85.84±1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控系统人员培训后培训知识考评总分为(88.89±10.62),高于综合医院工作人员的(80.95±1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糖尿病流行的原因知晓率培训前后分别为97.7%和98.5%、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98.1%和97.3%;培训后控烟政策知晓率由12.6%上升至20.6%,胰岛素注射技巧知晓率由54.1%上升至7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4%的调查对象对培训的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满意。结论 通过短期培训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疾控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优势较突出。
2014, 30(1): 122-124.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8
摘要: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售肉制品中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兽药残留现状,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随机选取济南市5个行政区内的10个采样区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70份样品中的兽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检测的270份样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8.15%和24.44%,检出范围为21.61~15 134.75 μg/kg;猪肾、猪肝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分别为43.33%和27.50%,均高于猪肉的13.33%(P<0.05);鸡胗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35.29%,均高于鸡肝的28.13%和鸡肉的9.76%(P<0.05);牛肉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27.50%,羊肉中未检出;喹诺酮类兽药在超市与农贸市场中的超标率分别为27.34%和21.8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品牌肉制品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24.82%,与品牌肉制品的24.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济南市售肉制品中有不同程度的喹诺酮类兽药残留。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售肉制品中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兽药残留现状,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随机选取济南市5个行政区内的10个采样区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70份样品中的兽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检测的270份样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8.15%和24.44%,检出范围为21.61~15 134.75 μg/kg;猪肾、猪肝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分别为43.33%和27.50%,均高于猪肉的13.33%(P<0.05);鸡胗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35.29%,均高于鸡肝的28.13%和鸡肉的9.76%(P<0.05);牛肉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27.50%,羊肉中未检出;喹诺酮类兽药在超市与农贸市场中的超标率分别为27.34%和21.8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品牌肉制品中喹诺酮类兽药超标率为24.82%,与品牌肉制品的24.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济南市售肉制品中有不同程度的喹诺酮类兽药残留。
2014, 30(1): 125-127.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9
摘要:
目的 了解锦州铁路地区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方法 对2010年锦州铁路地区市内及沿线6所幼儿园的2 367名2~6岁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锦州铁路地区2~6岁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25%,其中生长迟缓率、低体重和消瘦率分别为1.56%、0.68%和1.01%;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39%和5.83%;市内组与沿线组进行比较,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贫血检出率为3.76%,2岁组儿童贫血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市内与沿线2组贫血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85,P<0.01)。结论 锦州铁路地区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但少数年龄组的肥胖和贫血检出率较高。
目的 了解锦州铁路地区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方法 对2010年锦州铁路地区市内及沿线6所幼儿园的2 367名2~6岁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锦州铁路地区2~6岁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25%,其中生长迟缓率、低体重和消瘦率分别为1.56%、0.68%和1.01%;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39%和5.83%;市内组与沿线组进行比较,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贫血检出率为3.76%,2岁组儿童贫血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市内与沿线2组贫血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85,P<0.01)。结论 锦州铁路地区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但少数年龄组的肥胖和贫血检出率较高。
2014, 30(1): 127-128.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40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恙虫病流行特征,为恙虫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疾病信息,描述恙虫病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分析恙虫病的流行趋势。结果 2009年中国共报告3 235例恙虫病病例,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病高峰在7—8月份,而长江以北地区发病高峰在10—11月份;48.72%的病例为女性,职业以农民(64.23%)、散居儿童(9.64%)为主,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组为70~74岁(0.47/10万)、60~64岁(0.44/10万)和65~69岁(0.42/10万)。结论 中国恙虫病报告发病数增加,长江以南为夏季型,长江以北为秋冬型。
目的 分析中国恙虫病流行特征,为恙虫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疾病信息,描述恙虫病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分析恙虫病的流行趋势。结果 2009年中国共报告3 235例恙虫病病例,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病高峰在7—8月份,而长江以北地区发病高峰在10—11月份;48.72%的病例为女性,职业以农民(64.23%)、散居儿童(9.64%)为主,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组为70~74岁(0.47/10万)、60~64岁(0.44/10万)和65~69岁(0.42/10万)。结论 中国恙虫病报告发病数增加,长江以南为夏季型,长江以北为秋冬型。
2014, 30(1): 102-106.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1
摘要:
2014, 30(1): 118-119.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6
摘要:
2014, 30(1): 120-121.
doi: 10.11847/zgggws2014-30-01-3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