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32卷 第3期
2016, 32(3): 257-261.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1
摘要:
目的 描述孕妇妊娠早期心理社会应激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妇女孕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产期保健3826名孕27周以前的孕妇作为随访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以及《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评价孕妇妊娠早期的妊娠相关焦虑、生活事件和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3826名孕妇妊娠早期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和生活事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4%、32.7%和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意外怀孕(OR=2.355,95% CI=1.902~2.916)以及非初次怀孕(OR=1.176,95% CI=1.017~1.361)均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危险因素,年龄25~29岁(OR=0.814,95% CI=0.675~0.981)、30~50岁(OR=0.706,95% CI=0.553~0.903)以及家庭月收入为5000~10000元(OR=0.833,95% CI=0.711~0.976)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1.487,95% CI=1.202~1.84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000~10000元(OR=0.791,95% CI=0.679~0.923)以及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0.761,95% CI=0.599~0.967)、大专(OR=0.729,95% CI=0.570~0.930)或本科及以上(OR=0.917,95% CI=0.544~0.95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2.016,95% CI=1.464~2.775)为妊娠早期产生生活事件应激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000~10000元(OR=0.757,95% CI=0.588~0.974)以及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0.610,95% CI=0.392~0.949)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孕妇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及生活事件应激较为普遍,妊娠意愿、妊娠年龄、孕妇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初孕是孕期心理社会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描述孕妇妊娠早期心理社会应激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妇女孕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产期保健3826名孕27周以前的孕妇作为随访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以及《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评价孕妇妊娠早期的妊娠相关焦虑、生活事件和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3826名孕妇妊娠早期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和生活事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4%、32.7%和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意外怀孕(OR=2.355,95% CI=1.902~2.916)以及非初次怀孕(OR=1.176,95% CI=1.017~1.361)均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危险因素,年龄25~29岁(OR=0.814,95% CI=0.675~0.981)、30~50岁(OR=0.706,95% CI=0.553~0.903)以及家庭月收入为5000~10000元(OR=0.833,95% CI=0.711~0.976)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1.487,95% CI=1.202~1.84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000~10000元(OR=0.791,95% CI=0.679~0.923)以及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0.761,95% CI=0.599~0.967)、大专(OR=0.729,95% CI=0.570~0.930)或本科及以上(OR=0.917,95% CI=0.544~0.95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2.016,95% CI=1.464~2.775)为妊娠早期产生生活事件应激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000~10000元(OR=0.757,95% CI=0.588~0.974)以及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0.610,95% CI=0.392~0.949)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孕妇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及生活事件应激较为普遍,妊娠意愿、妊娠年龄、孕妇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初孕是孕期心理社会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6, 32(3): 262-265.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2
摘要:
目的 了解未婚妊娠女性人流前的心理状况、决定和实施人工流产过程中的顾虑、困难以及求助/支持情况。方法 对在上海、成都和太原3个城市不同等级医院内寻求人工流产的1271名<25岁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84%的对象在怀疑自己怀孕后感到紧张、害怕、焦虑和抑郁,68.51%在做人工流产决定中遇到困难,缺乏基本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对现有的服务不了解是原因之一;除将怀孕情况告诉男友外(92.20%),对象求助较多的还有其同事/同乡/朋友(43.90%)和网络/电视(30.70%);86.23%的对象参与了做人工流产的决定,但男友参与做决定的比例仅42.17%,父母参与的比例仅8.65%;上海、成都和太原对象对怀孕持无所谓心态的比例分别为10.07%、3.61%和5.87%(χ2=14.88,P=0.001),求助于父母的比例分别为32.86%、23.08%和15.96%(χ2=45.33,P=0.000),父母参与人工流产决定的比例分别为15.38%、6.49%和3.99%(χ2=38.76,P=0.000),父母陪同去医院的比例分别为12.15%、6.23%和5.63%(χ2=14.87,P=0.001),上海均高于成都和太原,而太原对象认为做人工流产决定容易的比例(39.20%)高于上海(20.79%)和太原(20.72%)(χ2=66.77,P=0.000)。结论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在怀孕后普遍陷入不良的心理状态,在做人工流产决定时存在顾虑和困难;提高她们对性知识和人工流产服务信息的了解可减轻怀孕事件对其身心的不良影响。
目的 了解未婚妊娠女性人流前的心理状况、决定和实施人工流产过程中的顾虑、困难以及求助/支持情况。方法 对在上海、成都和太原3个城市不同等级医院内寻求人工流产的1271名<25岁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84%的对象在怀疑自己怀孕后感到紧张、害怕、焦虑和抑郁,68.51%在做人工流产决定中遇到困难,缺乏基本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对现有的服务不了解是原因之一;除将怀孕情况告诉男友外(92.20%),对象求助较多的还有其同事/同乡/朋友(43.90%)和网络/电视(30.70%);86.23%的对象参与了做人工流产的决定,但男友参与做决定的比例仅42.17%,父母参与的比例仅8.65%;上海、成都和太原对象对怀孕持无所谓心态的比例分别为10.07%、3.61%和5.87%(χ2=14.88,P=0.001),求助于父母的比例分别为32.86%、23.08%和15.96%(χ2=45.33,P=0.000),父母参与人工流产决定的比例分别为15.38%、6.49%和3.99%(χ2=38.76,P=0.000),父母陪同去医院的比例分别为12.15%、6.23%和5.63%(χ2=14.87,P=0.001),上海均高于成都和太原,而太原对象认为做人工流产决定容易的比例(39.20%)高于上海(20.79%)和太原(20.72%)(χ2=66.77,P=0.000)。结论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在怀孕后普遍陷入不良的心理状态,在做人工流产决定时存在顾虑和困难;提高她们对性知识和人工流产服务信息的了解可减轻怀孕事件对其身心的不良影响。
2016, 32(3): 266-269.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3
摘要:
目的 了解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骨质疏松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取19973名黔南地区20~75岁农村女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确诊骨质疏松;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73名女性常住居民中,确诊骨质疏松3392例,患病率为16.98%;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4.00%、4.65%、17.12%、23.45%、28.79%及48.97%;布依族患病率为23.42%,苗族为18.21%,水族为12.14%,毛南族为12.56%;不同年龄及民族女性居民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布依族、生育次数≥3次、绝经年限>15年、居住石板房、喜食腌制食品者是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影响因素,体质指数(BMI)≥24.0 kg/m2、饮酒、饮绿茶、喜食大豆类和肉类食品是保护因素。结论 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骨质疏松患病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年龄、民族、生育次数、绝经年限、居住环境等是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影响因素,BMI、饮酒、饮绿茶、喜食大豆类和肉类食品是保护因素。
目的 了解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骨质疏松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取19973名黔南地区20~75岁农村女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确诊骨质疏松;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73名女性常住居民中,确诊骨质疏松3392例,患病率为16.98%;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4.00%、4.65%、17.12%、23.45%、28.79%及48.97%;布依族患病率为23.42%,苗族为18.21%,水族为12.14%,毛南族为12.56%;不同年龄及民族女性居民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布依族、生育次数≥3次、绝经年限>15年、居住石板房、喜食腌制食品者是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影响因素,体质指数(BMI)≥24.0 kg/m2、饮酒、饮绿茶、喜食大豆类和肉类食品是保护因素。结论 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骨质疏松患病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年龄、民族、生育次数、绝经年限、居住环境等是黔南地区农村女性居民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影响因素,BMI、饮酒、饮绿茶、喜食大豆类和肉类食品是保护因素。
2016, 32(3): 270-272.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4
摘要:
目的 采用WHO体脂率标准评价中国现行体质指数诊断超重和肥胖标准的准确性。方法 于2013年5-7月横断面调查河北省玉田县648名18~59岁中青年农村女性,采用标准方法测量人体学指标,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体脂率参照WHO标准。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BMI为(24.74±3.97) kg/m2,平均体脂率为(28.54±7.04)%;依据体脂率(>35%)和BMI(≥28.0 kg/m2)标准,调查对象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98%和2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体脂率30%为超重标准,BMI 24 kg/m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38和79.06%,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66;以体脂率35%为肥胖标准,BMI 28 kg/m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4和92.00%,Kappa值为0.62。BMI与体脂率呈二次曲线关系(R2=0.614,P<0.001)。结论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超重和肥胖标准与WHO体脂率超重和肥胖标准的准确度和诊断一致性均较好。
目的 采用WHO体脂率标准评价中国现行体质指数诊断超重和肥胖标准的准确性。方法 于2013年5-7月横断面调查河北省玉田县648名18~59岁中青年农村女性,采用标准方法测量人体学指标,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脂率(BF%);体质指数(BMI)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体脂率参照WHO标准。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BMI为(24.74±3.97) kg/m2,平均体脂率为(28.54±7.04)%;依据体脂率(>35%)和BMI(≥28.0 kg/m2)标准,调查对象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98%和2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体脂率30%为超重标准,BMI 24 kg/m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38和79.06%,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66;以体脂率35%为肥胖标准,BMI 28 kg/m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4和92.00%,Kappa值为0.62。BMI与体脂率呈二次曲线关系(R2=0.614,P<0.001)。结论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超重和肥胖标准与WHO体脂率超重和肥胖标准的准确度和诊断一致性均较好。
2016, 32(3): 273-275.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5
摘要:
目的 了解西藏山南地区女性妇科病患病特点,为当地妇科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5年1-6月在山南地区人民医院就医的1136例妇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该地区妇科病人口学特点,比较不同妇科疾病间发病年龄差异。结果 1136例妇科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3.58±9.18)岁,以21~30岁居多,为478例(42.08%);职业以农牧民居多,为724例(63.73%);妇科疾病中,盆腔炎患病例数最多,为415例(36.53%);不同年龄患者妇科疾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5,P=0.001),21~30岁年龄段患者罹患盆腔炎(45.78%)、阴道炎(46.59%)比例较高;31~40岁年龄段患者罹患附件囊肿(39.78%)、宫颈糜烂(39.66%)比例较高。结论 西藏山南地区妇科病就医人群以育龄妇女为主,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妇科疾病中盆腔炎患病例数最多。不同年龄组女性罹患疾病种类不同。
目的 了解西藏山南地区女性妇科病患病特点,为当地妇科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5年1-6月在山南地区人民医院就医的1136例妇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该地区妇科病人口学特点,比较不同妇科疾病间发病年龄差异。结果 1136例妇科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3.58±9.18)岁,以21~30岁居多,为478例(42.08%);职业以农牧民居多,为724例(63.73%);妇科疾病中,盆腔炎患病例数最多,为415例(36.53%);不同年龄患者妇科疾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5,P=0.001),21~30岁年龄段患者罹患盆腔炎(45.78%)、阴道炎(46.59%)比例较高;31~40岁年龄段患者罹患附件囊肿(39.78%)、宫颈糜烂(39.66%)比例较高。结论 西藏山南地区妇科病就医人群以育龄妇女为主,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妇科疾病中盆腔炎患病例数最多。不同年龄组女性罹患疾病种类不同。
2016, 32(3): 279-282.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7
摘要:
目的 掌握山东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流行现状及全民服药驱虫效果,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对34384名山东农村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在感染率≥20%的重点县市,以阿苯达唑全民服药法控制土源性线虫感染并考核其疗效。结果 调查农村居民34384人,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3.51%,其中蛔虫感染率为0.49%,钩虫为0.1%,鞭虫为2.57%,蛲虫为3.27%,华支睾吸虫为0.01%;农村居民全民化疗人群141.19万,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化疗前大幅下降。结论 山东省肠道蠕虫的虫种、感染率、感染度、多虫种感染现象均有大幅下降;阿苯达唑全民化疗降低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效果显著。
目的 掌握山东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流行现状及全民服药驱虫效果,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对34384名山东农村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在感染率≥20%的重点县市,以阿苯达唑全民服药法控制土源性线虫感染并考核其疗效。结果 调查农村居民34384人,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3.51%,其中蛔虫感染率为0.49%,钩虫为0.1%,鞭虫为2.57%,蛲虫为3.27%,华支睾吸虫为0.01%;农村居民全民化疗人群141.19万,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化疗前大幅下降。结论 山东省肠道蠕虫的虫种、感染率、感染度、多虫种感染现象均有大幅下降;阿苯达唑全民化疗降低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效果显著。
2016, 32(3): 282-285.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8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兵表演型人格倾向的流行状况,掌握其流行特征。方法 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于2013年10月对广西2000名新兵、2014年11月对广西、广东、湖南、海南4省8000名新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2年的调查结果。结果 2013和2014年新兵表演型人格倾向单纯型检出率均为2.7%,合并其他人格倾向检出率2013年为19.3%,2014年为16.2%;不同年龄、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新兵表演型人格倾向单纯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和2014年单纯型检出率在受教育程度上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014年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表演型人格倾向单纯型检出率也随之增高(χ2=5.564,P<0.05);不同来源地新兵2013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2014年城市新兵检出率为3.1%,高于农村新兵的2.2%(χ2=4.688,P<0.05);2013和2014年的调查中,与表演型人格倾向合并人数最多的依次为强迫型人格倾向(236、816人次),自恋型人格倾向(161、481人次)、反社会型人格倾向(154、470人次)。结论 表演型人格倾向在新兵中的流行特征不同于普通人群,需要建立有效的甄别工具,以帮助识别其他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
目的 了解新兵表演型人格倾向的流行状况,掌握其流行特征。方法 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于2013年10月对广西2000名新兵、2014年11月对广西、广东、湖南、海南4省8000名新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2年的调查结果。结果 2013和2014年新兵表演型人格倾向单纯型检出率均为2.7%,合并其他人格倾向检出率2013年为19.3%,2014年为16.2%;不同年龄、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新兵表演型人格倾向单纯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和2014年单纯型检出率在受教育程度上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014年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表演型人格倾向单纯型检出率也随之增高(χ2=5.564,P<0.05);不同来源地新兵2013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2014年城市新兵检出率为3.1%,高于农村新兵的2.2%(χ2=4.688,P<0.05);2013和2014年的调查中,与表演型人格倾向合并人数最多的依次为强迫型人格倾向(236、816人次),自恋型人格倾向(161、481人次)、反社会型人格倾向(154、470人次)。结论 表演型人格倾向在新兵中的流行特征不同于普通人群,需要建立有效的甄别工具,以帮助识别其他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
2016, 32(3): 286-290.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9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天津市抽取的8968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88%,标化患病率为26.70%;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63%,高于女性的19.98%(χ2=223.5,P=0.000);18~29、30~39、40~49、50~59、60~69和≥70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7.55%、24.49%、31.33%、37.40%、32.35%和28.36%,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χ2趋势=105.4,P=0.000);天津市成年居民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53±1.23)、(4.91±1.10)、(1.43±0.37)和(2.86±0.80)mmol/L;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5.16%、8.95%、6.50%和12.6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4.05%、7.42%、5.36%和12.6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保护因素;女性、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40岁、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LDL-C血症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低,但性别、年龄差异较大;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和血尿酸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天津市抽取的8968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88%,标化患病率为26.70%;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63%,高于女性的19.98%(χ2=223.5,P=0.000);18~29、30~39、40~49、50~59、60~69和≥70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7.55%、24.49%、31.33%、37.40%、32.35%和28.36%,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χ2趋势=105.4,P=0.000);天津市成年居民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53±1.23)、(4.91±1.10)、(1.43±0.37)和(2.86±0.80)mmol/L;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5.16%、8.95%、6.50%和12.6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4.05%、7.42%、5.36%和12.6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保护因素;女性、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40岁、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LDL-C血症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低,但性别、年龄差异较大;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和血尿酸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6, 32(3): 291-294.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0
摘要:
目的 评价深圳市中学生预防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短期干预效果。方法 以深圳市12所中学的248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 d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前后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率、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认知水平及态度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均无学生使用违禁药物,干预后中学生医疗用药品滥用率(0.54%)低于干预前(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7,P<0.05);干预后中学生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知识的知晓情况平均得分为(19.86±1.92)分,高于干预前的(18.89±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01,P<0.05);干预后中学生对于滥用医疗用药品的态度,好奇率由干预前的5.85%降至2.78%(P<0.05)。结论 中学生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知识的知晓水平和抵御技能明显提高,态度明显改变。
目的 评价深圳市中学生预防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短期干预效果。方法 以深圳市12所中学的248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0 d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前后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率、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认知水平及态度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均无学生使用违禁药物,干预后中学生医疗用药品滥用率(0.54%)低于干预前(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7,P<0.05);干预后中学生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知识的知晓情况平均得分为(19.86±1.92)分,高于干预前的(18.89±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01,P<0.05);干预后中学生对于滥用医疗用药品的态度,好奇率由干预前的5.85%降至2.78%(P<0.05)。结论 中学生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知识的知晓水平和抵御技能明显提高,态度明显改变。
2016, 32(3): 295-298.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1
摘要:
目的 了解西藏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酒精性肝病(ALD)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09年6月-2010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西藏拉萨地区抽取的2178名≥18岁世居藏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结果 西藏拉萨地区2178名世居成年藏族居民中ALD患者106例,ALD患病率为4.87%;其中,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别为67例、34例和5例,分别占ALD患者总数的63.21%、32.08%和4.7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居住在农村、吸烟和空腹饮酒是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ALD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是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ALD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藏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ALD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吸烟和空腹饮酒情况是该地区居民ALD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西藏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酒精性肝病(ALD)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09年6月-2010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西藏拉萨地区抽取的2178名≥18岁世居藏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结果 西藏拉萨地区2178名世居成年藏族居民中ALD患者106例,ALD患病率为4.87%;其中,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别为67例、34例和5例,分别占ALD患者总数的63.21%、32.08%和4.7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居住在农村、吸烟和空腹饮酒是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ALD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是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ALD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藏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ALD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吸烟和空腹饮酒情况是该地区居民ALD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6, 32(3): 299-301.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2
摘要: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CⅠ(Apo CⅠ)基因的rs4420638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巴马人群血脂的关系。方法 2008年4-8月从广西巴马县选取健康个体369人作为研究对象,用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位点分型,比较巴马人群等位基因频率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巴马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13.9%(P=0.002),巴马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46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 mmol/L(P<0.01);巴马组rs4420638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4.59 mmol/L,低于对照组的5.23 mmol/L(P<0.05),A等位基因携带人群HDL-C水平为1.46 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3 mmol/L(P<0.01)。结论 Apo CⅠ基因rs4420638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影响巴马人群血脂水平的因素。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CⅠ(Apo CⅠ)基因的rs4420638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巴马人群血脂的关系。方法 2008年4-8月从广西巴马县选取健康个体369人作为研究对象,用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位点分型,比较巴马人群等位基因频率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巴马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13.9%(P=0.002),巴马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46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 mmol/L(P<0.01);巴马组rs4420638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4.59 mmol/L,低于对照组的5.23 mmol/L(P<0.05),A等位基因携带人群HDL-C水平为1.46 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3 mmol/L(P<0.01)。结论 Apo CⅠ基因rs4420638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影响巴马人群血脂水平的因素。
2016, 32(3): 302-306.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3
摘要:
目的 探讨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蛋氨酸合成酶(MTRR)和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MTHFD1L)单核苷酸多态与先天小耳性畸形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江苏省内3家医院先天小耳畸形患者180例,对照组141人来自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扩增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下χ2检验进行MTRR和MTHFD1L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关联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MTRR rs1801394基因的AA型为53.89%,AG型为41.67%,GG型为4.44%;对照组中MTRR rs1801394基因的AA型为47.52.%,AG型为43.97%,GG型为8.51%,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MTHFD1L rs1950902的TT型为6.11%,CT型为40.00%,CC型为53.88%;对照组中MTHFD1L rs1950902的TT型为8.51%,CT型为43.26%,CC型为48.23%,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不同性别分层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中MTRR rs1801394和MTHFD1L rs1950902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TRR rs1801394和MTHFD1L rs1950902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RR rs1801394和MTHFD1L rs1950902多态性位点与先天小耳畸形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目的 探讨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蛋氨酸合成酶(MTRR)和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MTHFD1L)单核苷酸多态与先天小耳性畸形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江苏省内3家医院先天小耳畸形患者180例,对照组141人来自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扩增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下χ2检验进行MTRR和MTHFD1L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关联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MTRR rs1801394基因的AA型为53.89%,AG型为41.67%,GG型为4.44%;对照组中MTRR rs1801394基因的AA型为47.52.%,AG型为43.97%,GG型为8.51%,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MTHFD1L rs1950902的TT型为6.11%,CT型为40.00%,CC型为53.88%;对照组中MTHFD1L rs1950902的TT型为8.51%,CT型为43.26%,CC型为48.23%,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不同性别分层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中MTRR rs1801394和MTHFD1L rs1950902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TRR rs1801394和MTHFD1L rs1950902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RR rs1801394和MTHFD1L rs1950902多态性位点与先天小耳畸形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2016, 32(3): 306-309.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4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农村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概况,分析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评价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效果。方法 于2014年5-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沈阳市912户农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3012人,分析农村居民灾难性支出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年人均总收入>20000元的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为8.64%,平均差距为2.33%,相对差距为13.16%,集中指数为0.33,而人均总收入低于10000元的农村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率为51.38%,平均差距为9.01%,相对差距为16.45%,集中情况为-0.31;影响家庭灾难性卫生指出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人均年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中是否有≥65岁老人和家庭中是否有慢性病人。结论 人均年平均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发生灾难性支出的概率较高,因此继续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保障力度,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关注老年人口和慢性病的防治,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目的 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农村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概况,分析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评价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效果。方法 于2014年5-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沈阳市912户农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3012人,分析农村居民灾难性支出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年人均总收入>20000元的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为8.64%,平均差距为2.33%,相对差距为13.16%,集中指数为0.33,而人均总收入低于10000元的农村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率为51.38%,平均差距为9.01%,相对差距为16.45%,集中情况为-0.31;影响家庭灾难性卫生指出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人均年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中是否有≥65岁老人和家庭中是否有慢性病人。结论 人均年平均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发生灾难性支出的概率较高,因此继续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保障力度,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关注老年人口和慢性病的防治,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2016, 32(3): 310-314.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5
摘要:
目的 构建真核重组质粒N2ICD/pCMV-Tag4并转染HEK 293T细胞进行表达。方法 根据GenBank上Notch2的NICD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从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扩增人Notch2受体胞内区基因(N2ICD),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克隆至携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4并进行瞬时和稳定转染HEK 293T细胞,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印迹(WB)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通过RT-PCR克隆获得人N2ICD基因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N2ICD/pCMV-Tag4,目的蛋白N2ICD在HEK 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N2ICD的HEK 293T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Notch2受体的功能奠定基础。
目的 构建真核重组质粒N2ICD/pCMV-Tag4并转染HEK 293T细胞进行表达。方法 根据GenBank上Notch2的NICD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从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扩增人Notch2受体胞内区基因(N2ICD),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克隆至携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4并进行瞬时和稳定转染HEK 293T细胞,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印迹(WB)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通过RT-PCR克隆获得人N2ICD基因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N2ICD/pCMV-Tag4,目的蛋白N2ICD在HEK 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N2ICD的HEK 293T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Notch2受体的功能奠定基础。
2016, 32(3): 315-317.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6
摘要:
目的 探讨越桔原花青素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胶质瘤SHG-44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越桔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10、20、40μg/L),采用噻唑蓝法(MTT)检测越桔原花青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各剂量越桔原花青素均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与对照组比较,10、20、40 mg/L越桔原花青素作用48、72 h时,胶质瘤细胞生长[A值分别为(0.56±0.03)、(0.42±0.07)、(0.29±0.02)和(0.71±0.09)、(0.56±0.02)、(0.30±0.01)]均明显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越桔原花青素组细胞密度随剂量升高而减少,细胞明显皱缩;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剂量增加,SubG1期细胞明显增多而G2/M期细胞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40μg/L越桔原花青素组胶质瘤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分别为(2.40±0.18)和(1.82±0.20)]高于对照组(3.0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越桔原花青素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胶质瘤细胞内cyclinD1蛋白表达、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目的 探讨越桔原花青素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胶质瘤SHG-44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越桔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10、20、40μg/L),采用噻唑蓝法(MTT)检测越桔原花青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各剂量越桔原花青素均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与对照组比较,10、20、40 mg/L越桔原花青素作用48、72 h时,胶质瘤细胞生长[A值分别为(0.56±0.03)、(0.42±0.07)、(0.29±0.02)和(0.71±0.09)、(0.56±0.02)、(0.30±0.01)]均明显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越桔原花青素组细胞密度随剂量升高而减少,细胞明显皱缩;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剂量增加,SubG1期细胞明显增多而G2/M期细胞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40μg/L越桔原花青素组胶质瘤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分别为(2.40±0.18)和(1.82±0.20)]高于对照组(3.0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越桔原花青素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胶质瘤细胞内cyclinD1蛋白表达、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2016, 32(3): 318-320.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7
摘要:
目的 了解婴幼儿配方粉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强弱及其感染所致病理变化。方法 将5株从婴幼儿配方粉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标准菌制成不同浓度菌悬液,腹腔注射实验小鼠,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染毒小鼠临床症状,解剖死亡小鼠,取其内脏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各分离菌株和标准菌株的LD50分别为3.031、2.638、1.516、2.638、1.516和1.516 McF/kg BW,染毒小鼠体内多器官发生明显病理变化,尤以肺脏和肝脏病变最为明显。结论 婴幼儿配方粉中污染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强的毒力并会对婴幼儿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目的 了解婴幼儿配方粉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强弱及其感染所致病理变化。方法 将5株从婴幼儿配方粉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标准菌制成不同浓度菌悬液,腹腔注射实验小鼠,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染毒小鼠临床症状,解剖死亡小鼠,取其内脏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各分离菌株和标准菌株的LD50分别为3.031、2.638、1.516、2.638、1.516和1.516 McF/kg BW,染毒小鼠体内多器官发生明显病理变化,尤以肺脏和肝脏病变最为明显。结论 婴幼儿配方粉中污染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强的毒力并会对婴幼儿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2016, 32(3): 321-324.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8
摘要: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4年首次发现B3基因型麻疹病毒分子特征。方法 采集咽拭子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筛查麻疹病毒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核酸筛查阳性咽拭子,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 Guizhou14-06(MVs/Guizhou.CHN/11.14/01)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型参考株MVi/Ibadan.NGA/0.97/1(AJ232203)同属一个分支,与MVi/Ibadan.NGA/0.97/1(AJ232203)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2.00%和2.67%;与中国目前的优势流行参考株MVi/Hunan.CHN/0.93/7(AF04521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10.8%和12.0%;与其他WHO 22个基因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4.40%~11.0%和4.67%~12.0%。结论 B3基因型麻疹病毒是贵州省首次发现的新基因型麻疹病毒,丰富贵州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基线数据,并有助于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4年首次发现B3基因型麻疹病毒分子特征。方法 采集咽拭子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筛查麻疹病毒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核酸筛查阳性咽拭子,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 Guizhou14-06(MVs/Guizhou.CHN/11.14/01)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型参考株MVi/Ibadan.NGA/0.97/1(AJ232203)同属一个分支,与MVi/Ibadan.NGA/0.97/1(AJ232203)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2.00%和2.67%;与中国目前的优势流行参考株MVi/Hunan.CHN/0.93/7(AF04521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10.8%和12.0%;与其他WHO 22个基因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4.40%~11.0%和4.67%~12.0%。结论 B3基因型麻疹病毒是贵州省首次发现的新基因型麻疹病毒,丰富贵州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基线数据,并有助于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2016, 32(3): 325-328.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19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基因序列型(ST)分布特征,为Lm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参考www.pasteur.fr/mlst网站建立的用于Lm分子分型检测的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LST),对分离自河北省的69株食源性Lm进行分型检测及分析,采用Start2和BURST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绘制SplitsTree进化树。结果 69株Lm可分为16个基因序列型,辛普森指数(DI)为89.98%,发现新型ST705;河北省的优势ST型为ST8、ST87、ST2、ST1、ST3和ST9。结论 河北省优势的ST型型别相对较多,各ST型分布较分散,遗传具有多样性。
目的 了解河北省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基因序列型(ST)分布特征,为Lm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参考www.pasteur.fr/mlst网站建立的用于Lm分子分型检测的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LST),对分离自河北省的69株食源性Lm进行分型检测及分析,采用Start2和BURST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绘制SplitsTree进化树。结果 69株Lm可分为16个基因序列型,辛普森指数(DI)为89.98%,发现新型ST705;河北省的优势ST型为ST8、ST87、ST2、ST1、ST3和ST9。结论 河北省优势的ST型型别相对较多,各ST型分布较分散,遗传具有多样性。
2016, 32(3): 329-332.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0
摘要:
目的 了解武汉市青少年男男性接触者药物滥用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同伴推荐、互联网宣传、外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自愿咨询检测方法,于2013年5月-11月在武汉市对青少年男男性接触者(Y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397名YMSM中,22.9%(91/397)吸食过兴奋类药物,18.7%(17/91)经常吸食;药物滥用YMSM平均年龄为(21.8±2.2)岁,35.2%(32/91)药物滥用YMSM来自学生群体。82.4%(75/91)YMSM在吸食药物后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42.7%(32/75)报告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本次调查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总体感染率为6.8%(27/397),其中药物滥用者HIV感染率为12.1%(11/91),高于无药物滥用YMSM中HIV感染率为5.2%(16/308)(χ2=5.290,P=0.021)。活动场所为网吧(OR=1.798,95% CI=1.001~3.229),首次喜欢同性年龄在≤15岁的YMSM(OR=1.917,95% CI=1.126~3.266)更可能滥用药物。结论 药物滥用YMSM人群中HIV感染者比例较大,对药物滥用的YMSM人群应重点干预。
目的 了解武汉市青少年男男性接触者药物滥用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同伴推荐、互联网宣传、外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自愿咨询检测方法,于2013年5月-11月在武汉市对青少年男男性接触者(Y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397名YMSM中,22.9%(91/397)吸食过兴奋类药物,18.7%(17/91)经常吸食;药物滥用YMSM平均年龄为(21.8±2.2)岁,35.2%(32/91)药物滥用YMSM来自学生群体。82.4%(75/91)YMSM在吸食药物后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42.7%(32/75)报告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本次调查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总体感染率为6.8%(27/397),其中药物滥用者HIV感染率为12.1%(11/91),高于无药物滥用YMSM中HIV感染率为5.2%(16/308)(χ2=5.290,P=0.021)。活动场所为网吧(OR=1.798,95% CI=1.001~3.229),首次喜欢同性年龄在≤15岁的YMSM(OR=1.917,95% CI=1.126~3.266)更可能滥用药物。结论 药物滥用YMSM人群中HIV感染者比例较大,对药物滥用的YMSM人群应重点干预。
2016, 32(3): 332-335.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1
摘要:
目的 调查山东省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3个县(县级市)≥25岁居民进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600名农村居民,吸烟者占26.9%,饮酒者占27.9%,参加体育锻炼者占55.1%,饮食规律者占74.3%,定期健康体检者占9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年龄是影响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和健康体检的主要因素,人均月收入是影响合理饮食的主要因素。结论 山东省农村居民健康行为与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
目的 调查山东省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3个县(县级市)≥25岁居民进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600名农村居民,吸烟者占26.9%,饮酒者占27.9%,参加体育锻炼者占55.1%,饮食规律者占74.3%,定期健康体检者占9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年龄是影响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和健康体检的主要因素,人均月收入是影响合理饮食的主要因素。结论 山东省农村居民健康行为与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
2016, 32(3): 336-338.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2
摘要:
目的 分析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方法 应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天津市2006-2013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结构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总筹资年均增长率18.31%,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年均增长率36.77%,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6.81%,妇幼保健、专科疾病防治和急救机构业务收入呈增加趋势,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机构业务收入呈下降趋势。结论 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公益性逐步加强,但仍需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明确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清单,使财政投入发挥最大作用。
目的 分析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方法 应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天津市2006-2013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结构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总筹资年均增长率18.31%,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年均增长率36.77%,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6.81%,妇幼保健、专科疾病防治和急救机构业务收入呈增加趋势,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机构业务收入呈下降趋势。结论 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公益性逐步加强,但仍需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明确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清单,使财政投入发挥最大作用。
2016, 32(3): 338-340.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3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为肝癌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数据,分性别和年龄组计算肝癌粗亡率与年龄标化率,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95%CI评价肝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别分解法分析人口因素对肝癌死亡率变化的贡献。结果 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粗死亡率在男性(APC=-0.1%,95% CI=-0.6~0.4%)、女性(APC=-0.2%,95% CI=-0.7%~0.3%)和总人群(APC=-0.1%,95% CI=-0.6%~0.4%)中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中国标化死亡率在男性(APC=-2.6%,95% CI=-3.1~-2.1%)、女性(APC=-2.7%,95% CI=-3.3%~-2.1%)和总人群(APC=-2.6%,95% CI=-3.0%~-2.2%)中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4年与1981年比较,男性、女性和总人群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578.40%、-1403.60%和-700.38%,非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478.40%、1303.60%和600.38%。结论 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肺癌死亡率在非人口因素作用下持续下降,但受到了人口因素的阻碍。
目的 了解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为肝癌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数据,分性别和年龄组计算肝癌粗亡率与年龄标化率,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95%CI评价肝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别分解法分析人口因素对肝癌死亡率变化的贡献。结果 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粗死亡率在男性(APC=-0.1%,95% CI=-0.6~0.4%)、女性(APC=-0.2%,95% CI=-0.7%~0.3%)和总人群(APC=-0.1%,95% CI=-0.6%~0.4%)中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中国标化死亡率在男性(APC=-2.6%,95% CI=-3.1~-2.1%)、女性(APC=-2.7%,95% CI=-3.3%~-2.1%)和总人群(APC=-2.6%,95% CI=-3.0%~-2.2%)中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4年与1981年比较,男性、女性和总人群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578.40%、-1403.60%和-700.38%,非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478.40%、1303.60%和600.38%。结论 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肺癌死亡率在非人口因素作用下持续下降,但受到了人口因素的阻碍。
2016, 32(3): 343-346.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4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的支付意愿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城镇职工医保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局信息系统中抽取长沙市1025名2013年有住院记录的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患者,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进行支付意愿的现况调查,并分析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患者中,92.7%的人表示若可以选择仍愿意购买湖南省城镇职工医保,支付意愿的中位数为60.00元,占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8%;岭回归分析显示,参保住院患者的年龄(β=-0.044)、家庭人均月收入(β=0.190)、文化程度(β=0.040)、自评健康状况(β=-0.056)是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住院参保职工的支付意愿不强,建议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经济补贴,完善现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目的 了解湖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的支付意愿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城镇职工医保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服务局信息系统中抽取长沙市1025名2013年有住院记录的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患者,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进行支付意愿的现况调查,并分析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患者中,92.7%的人表示若可以选择仍愿意购买湖南省城镇职工医保,支付意愿的中位数为60.00元,占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8%;岭回归分析显示,参保住院患者的年龄(β=-0.044)、家庭人均月收入(β=0.190)、文化程度(β=0.040)、自评健康状况(β=-0.056)是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住院参保职工的支付意愿不强,建议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经济补贴,完善现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2016, 32(3): 347-349.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5
摘要:
目的 了解金秀瑶族自治县在校高中生营养状况,为改善瑶族山区学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 以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2419名2007-2012年在校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在校高中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9.56%,并有加重趋势;超重率平均为4.34%,超重率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1);肥胖率平均为1.59%,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营养不良率女生(46.64%)明显高于男生(30.99%),男生超重率(5.58%)和肥胖率(2.38%)均高于女生的3.34%、0.91%(P<0.01)。结论 2007-2012年金秀瑶族自治县在校高中生营养不良率较高,并有加重趋势,不同性别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不同,应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干预指导,改善高中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金秀瑶族自治县在校高中生营养状况,为改善瑶族山区学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 以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2419名2007-2012年在校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在校高中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9.56%,并有加重趋势;超重率平均为4.34%,超重率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1);肥胖率平均为1.59%,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营养不良率女生(46.64%)明显高于男生(30.99%),男生超重率(5.58%)和肥胖率(2.38%)均高于女生的3.34%、0.91%(P<0.01)。结论 2007-2012年金秀瑶族自治县在校高中生营养不良率较高,并有加重趋势,不同性别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不同,应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干预指导,改善高中生营养状况。
2016, 32(3): 349-351.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6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市居民膳食铅、镉摄入情况,为开展相关膳食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3 d食物称重法和3 d 24 h回顾法收集1744名调查对象食物消费量数据,检测烹调后代表性食物样品中的铅、镉含量,计算个人摄入量并与相应摄入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杭州市居民每周膳食铅摄入量中位数为0.0092 mg/kgbw,为铅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37.0%;每月膳食镉摄入量中位数为0.00093~0.0053 m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3.7%~21.0%;各年龄组铅、镉摄入量总体存在差异(均P<0.001),其中未成年人铅摄入量中位数为0.011 mg/kgbw,镉摄入量中位数为0.00077~0.016 mg/kgbw,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均P<0.008,多次两两比较调整后α值);谷类食物对个体膳食铅、镉摄入贡献率最高,分别为78.9%和44.8%。结论 杭州市居民膳食铅、镉摄入量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儿童青少年的摄入量较成人偏高,应引起重视。
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市居民膳食铅、镉摄入情况,为开展相关膳食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3 d食物称重法和3 d 24 h回顾法收集1744名调查对象食物消费量数据,检测烹调后代表性食物样品中的铅、镉含量,计算个人摄入量并与相应摄入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杭州市居民每周膳食铅摄入量中位数为0.0092 mg/kgbw,为铅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37.0%;每月膳食镉摄入量中位数为0.00093~0.0053 m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3.7%~21.0%;各年龄组铅、镉摄入量总体存在差异(均P<0.001),其中未成年人铅摄入量中位数为0.011 mg/kgbw,镉摄入量中位数为0.00077~0.016 mg/kgbw,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均P<0.008,多次两两比较调整后α值);谷类食物对个体膳食铅、镉摄入贡献率最高,分别为78.9%和44.8%。结论 杭州市居民膳食铅、镉摄入量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儿童青少年的摄入量较成人偏高,应引起重视。
2016, 32(3): 353-355.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7
摘要:
目的 评估云南彝良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公共卫生状况和应急工作需求。方法 于2012年9月11-14日,按照《救灾安置点公共卫生需求快速调查评估表》内容对彝良城区所有9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快速调查评估。结果 集中安置点住宿全部以帐篷方式实现;安置点饮水以定型包装水为主,8个安置点的生活用水来源于自来水,且采取集中式供水;食品基本来自政府供给或社会捐赠,5个集中安置点采取集中供餐方式供餐;8个集中安置点开展环境消毒工作并设有垃圾集中收集点,但存在垃圾未及时清运现象,所有安置点内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密度较低;7个集中安置点内设有临时医疗点,所有医疗点均开展了传染病登记报告及症状监测登记报告。结论 彝良城区的集中安置点公共卫生状况有待改善,仍存在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目的 评估云南彝良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公共卫生状况和应急工作需求。方法 于2012年9月11-14日,按照《救灾安置点公共卫生需求快速调查评估表》内容对彝良城区所有9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快速调查评估。结果 集中安置点住宿全部以帐篷方式实现;安置点饮水以定型包装水为主,8个安置点的生活用水来源于自来水,且采取集中式供水;食品基本来自政府供给或社会捐赠,5个集中安置点采取集中供餐方式供餐;8个集中安置点开展环境消毒工作并设有垃圾集中收集点,但存在垃圾未及时清运现象,所有安置点内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密度较低;7个集中安置点内设有临时医疗点,所有医疗点均开展了传染病登记报告及症状监测登记报告。结论 彝良城区的集中安置点公共卫生状况有待改善,仍存在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2016, 32(3): 355-358.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8
摘要: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现状。方法 收集2013年辽宁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并进行整理,对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中,农村地区高血压随访服务人数(64.14%)高于城市(35.70%);农村地区高血压随访用药仅服用1种者占53.23%,不用药者占39.30%;农村地区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人数(52.03%)高于城市(47.84%),农村地区Ⅱ型糖尿病随访服药仅用1种者占51.69%,不用药者占42.39%;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以41~65岁为主,7~17岁有早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倾向。结论 在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中,农村随访人数高于城市,农村用药人数低于城市,7~17岁有早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倾向。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现状。方法 收集2013年辽宁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并进行整理,对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中,农村地区高血压随访服务人数(64.14%)高于城市(35.70%);农村地区高血压随访用药仅服用1种者占53.23%,不用药者占39.30%;农村地区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人数(52.03%)高于城市(47.84%),农村地区Ⅱ型糖尿病随访服药仅用1种者占51.69%,不用药者占42.39%;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以41~65岁为主,7~17岁有早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倾向。结论 在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中,农村随访人数高于城市,农村用药人数低于城市,7~17岁有早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倾向。
2016, 32(3): 359-362.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29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探讨家庭关系、专业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等因素对其影响,为预测及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四川省成都市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年级5524名在校学生,利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8%;有重大创伤(OR=1.524,P=0.001)、家庭气氛很不和谐(OR=1.826,P=0.029)、与母亲关系非常紧张和比较紧张(OR=4.301,P=0.004和OR=1.672,P=0.012)、专业不满意(OR=1.366,P=0.022)、躯体化(OR=1.617,P=0.001)、抑郁(OR=6.247,P=0.000)、敌对(OR=1.475,P=0.002)、精神病性(OR=1.531,P=0.020)、其他因子(OR=1.641,P=0.000)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人际关系敏感(OR=0.674,P=0.014)、积极应对方式(OR=0.575,P=0.000)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自杀意念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发生率,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大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探讨家庭关系、专业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等因素对其影响,为预测及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四川省成都市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年级5524名在校学生,利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8%;有重大创伤(OR=1.524,P=0.001)、家庭气氛很不和谐(OR=1.826,P=0.029)、与母亲关系非常紧张和比较紧张(OR=4.301,P=0.004和OR=1.672,P=0.012)、专业不满意(OR=1.366,P=0.022)、躯体化(OR=1.617,P=0.001)、抑郁(OR=6.247,P=0.000)、敌对(OR=1.475,P=0.002)、精神病性(OR=1.531,P=0.020)、其他因子(OR=1.641,P=0.000)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人际关系敏感(OR=0.674,P=0.014)、积极应对方式(OR=0.575,P=0.000)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自杀意念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发生率,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大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2016, 32(3): 363-365.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0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2-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控制建议。方法 收集分析辽宁省2002-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2002-2014年辽宁省甲肝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了87.87%;全年均有发病,春季高峰逐渐被削平;病例主要集中在丹东、大连等沿海城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有发病高峰年龄后移现象;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3:1,呈下降趋势;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为主。结论 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明显;应针对高发地区、重点人群制定防控策略。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2-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控制建议。方法 收集分析辽宁省2002-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2002-2014年辽宁省甲肝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了87.87%;全年均有发病,春季高峰逐渐被削平;病例主要集中在丹东、大连等沿海城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有发病高峰年龄后移现象;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3:1,呈下降趋势;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为主。结论 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明显;应针对高发地区、重点人群制定防控策略。
2016, 32(3): 366-368.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1
摘要:
目的 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于2009年采用精神发育与健康状况评定问卷(DAWBA)、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拟调查表对辽宁省8488名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7.99%,女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0.82%;男生抑郁障碍、多动障碍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对立反抗性障碍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多动障碍与母亲过分干涉因子相关,多动障碍、对立反抗性障碍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抑郁障碍、多动障碍和对立反抗性障碍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因子相关,抑郁障碍、多动障碍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相关,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起重要作用。
目的 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于2009年采用精神发育与健康状况评定问卷(DAWBA)、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拟调查表对辽宁省8488名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7.99%,女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0.82%;男生抑郁障碍、多动障碍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对立反抗性障碍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多动障碍与母亲过分干涉因子相关,多动障碍、对立反抗性障碍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抑郁障碍、多动障碍和对立反抗性障碍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相关,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因子相关,抑郁障碍、多动障碍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相关,抑郁障碍和多动障碍与父亲过度保护因子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起重要作用。
2016, 32(3): 369-372.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2
摘要:
目的 探讨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人口自杀死亡的流行情况,为提早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静安区1975-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自杀死亡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自杀死亡水平差异以及1975-2014年自杀死亡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 1975-2014年静安区自杀死亡总数为1104例,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为15.06%,位居伤害死因第2位;男性平均自杀粗死亡率为6.84/10万,女性平均自杀粗死亡率为6.6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杀死亡的人群中,15~44岁组和≥65岁组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6.32%和43.93%,且≥65岁组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较高(17.42/10万);1975-2014年自杀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分析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用SAS系统中的自回归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线性趋势拟合,回归模型有意义(t=-8.72,P<0.01)。结论 政府和社会仍应高度重视自杀的预防,且预防控制的重点为老年人群。
目的 探讨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人口自杀死亡的流行情况,为提早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静安区1975-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自杀死亡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自杀死亡水平差异以及1975-2014年自杀死亡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 1975-2014年静安区自杀死亡总数为1104例,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为15.06%,位居伤害死因第2位;男性平均自杀粗死亡率为6.84/10万,女性平均自杀粗死亡率为6.6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杀死亡的人群中,15~44岁组和≥65岁组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6.32%和43.93%,且≥65岁组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较高(17.42/10万);1975-2014年自杀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分析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用SAS系统中的自回归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线性趋势拟合,回归模型有意义(t=-8.72,P<0.01)。结论 政府和社会仍应高度重视自杀的预防,且预防控制的重点为老年人群。
2016, 32(3): 373-374.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3
摘要:
目的 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三甲医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CA-UTI患者110例作为病例组,按年龄相差≤5岁、性别相同匹配110例同期未发生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开展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相关基础疾病、尿管留置时间长、联合应用>2种抗生素为CA-UTI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1.105、1.283和1.265。 结论 CA-UTI的发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
2016, 32(3): 375-379.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4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学科大学新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及时发现并预防和控制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10-11月在山东省青岛某高校2014级本科新生中抽取4789人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为9.8%;艺术类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8.2%,明显高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和医学专业(P<0.001);农村生源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8%,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8.2%(P<0.001);与常模比较,大学新生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拒绝、否认偏高、偏爱被试和过度保护得分偏低(P<0.001);母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得分偏低(P<0.001),而拒绝、否认得分偏高(P<0.05);青少年生活事件中的健康适应得分偏高(P<0.001),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得分偏低(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学生患中重度抑郁风险增加,约为农村学生的2倍(OR=1.97,95% CI=1.16~3.35,P=0.012),父亲过度保护使中重度抑郁的风险增加21%(OR=1.21,95% CI=1.00~1.45,P=0.046),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可能降低中重度抑郁风险(OR=0.87,95% CI=0.75~1.00,P=0.056)。结论 不同学科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不同,艺术类学生最高;大学新生抑郁的发生与父母过度否认、拒绝、对子女缺乏关爱和保护有关;生活环境等的明显变化、长期远离家人的苦恼等也是新生出现抑郁的主要原因。
目的 了解不同学科大学新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及时发现并预防和控制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10-11月在山东省青岛某高校2014级本科新生中抽取4789人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为9.8%;艺术类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8.2%,明显高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和医学专业(P<0.001);农村生源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8%,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8.2%(P<0.001);与常模比较,大学新生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拒绝、否认偏高、偏爱被试和过度保护得分偏低(P<0.001);母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得分偏低(P<0.001),而拒绝、否认得分偏高(P<0.05);青少年生活事件中的健康适应得分偏高(P<0.001),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得分偏低(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学生患中重度抑郁风险增加,约为农村学生的2倍(OR=1.97,95% CI=1.16~3.35,P=0.012),父亲过度保护使中重度抑郁的风险增加21%(OR=1.21,95% CI=1.00~1.45,P=0.046),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可能降低中重度抑郁风险(OR=0.87,95% CI=0.75~1.00,P=0.056)。结论 不同学科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不同,艺术类学生最高;大学新生抑郁的发生与父母过度否认、拒绝、对子女缺乏关爱和保护有关;生活环境等的明显变化、长期远离家人的苦恼等也是新生出现抑郁的主要原因。
2016, 32(3): 380-384.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5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某医学院校本科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网络成瘾与其冲动性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7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某医学院本科学生2213人进行网络成瘾和冲动性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2213名学生中网络成瘾者412人(18.6%),网络成瘾者中医学专业326人(18.3%);女生上网更多是购物、听音乐、看电影,而男生更倾向于打游戏;医学院校59.6%的学生上网时间<3 h/d,上网时间>6 h/d的学生仅占6.4%;不同性别、年级、是否医学专业学生上网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男生22.7%(159/701),女生16.7%(253/1512)(χ2=10.712,P=0.001);大一20.9%(93/445),大二19.9%(111/560),大三18.9%(93/491),大四17.7%(69/392),大五14.2%(46/325)(χ2=2.812,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1.460)、年级(OR=1.524~2.997)、专业类型(OR=3.915)、家庭住址(OR=0.490、2.052)、家庭类型(OR=0.455、2.434)、父母态度(OR=1.303、1.439)、性格(OR=1.389)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网络成瘾与冲动性选择及其3个维度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家庭类型、父母态度、与父母沟通情况、性格是医学院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医学院校学生网络成瘾与其冲动性选择之间呈正向关系。
目的 了解辽宁省某医学院校本科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网络成瘾与其冲动性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7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某医学院本科学生2213人进行网络成瘾和冲动性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2213名学生中网络成瘾者412人(18.6%),网络成瘾者中医学专业326人(18.3%);女生上网更多是购物、听音乐、看电影,而男生更倾向于打游戏;医学院校59.6%的学生上网时间<3 h/d,上网时间>6 h/d的学生仅占6.4%;不同性别、年级、是否医学专业学生上网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男生22.7%(159/701),女生16.7%(253/1512)(χ2=10.712,P=0.001);大一20.9%(93/445),大二19.9%(111/560),大三18.9%(93/491),大四17.7%(69/392),大五14.2%(46/325)(χ2=2.812,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1.460)、年级(OR=1.524~2.997)、专业类型(OR=3.915)、家庭住址(OR=0.490、2.052)、家庭类型(OR=0.455、2.434)、父母态度(OR=1.303、1.439)、性格(OR=1.389)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网络成瘾与冲动性选择及其3个维度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家庭类型、父母态度、与父母沟通情况、性格是医学院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医学院校学生网络成瘾与其冲动性选择之间呈正向关系。
2016, 32(3): 385-387.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6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盘锦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普构成,对临床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3-2014年盘锦市中心医院呼吸道临床患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150份样品中,检出12种病原核酸共76份,检出率为50.7%,多重感染占14.5%(11/76)。流感病毒16例(10.7%),肺炎链球菌13例(8.7%),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6.0%),腺病毒8例(5.3%),鼻病毒7例(4.7%),肺炎支原体6例(4.0%),副流感病毒6例(4.0%),合胞病毒3例(2.0%),冠状病毒3例(2.0%),流感嗜血杆菌2例(1.3%),偏肺病毒2例(1.2%),肺炎支原体1例(0.7%)。结论 构成盘锦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种类繁多,主要以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腺病毒为主,在监测月份中,呼吸道感染均高位流行。
目的 了解辽宁盘锦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普构成,对临床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3-2014年盘锦市中心医院呼吸道临床患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150份样品中,检出12种病原核酸共76份,检出率为50.7%,多重感染占14.5%(11/76)。流感病毒16例(10.7%),肺炎链球菌13例(8.7%),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6.0%),腺病毒8例(5.3%),鼻病毒7例(4.7%),肺炎支原体6例(4.0%),副流感病毒6例(4.0%),合胞病毒3例(2.0%),冠状病毒3例(2.0%),流感嗜血杆菌2例(1.3%),偏肺病毒2例(1.2%),肺炎支原体1例(0.7%)。结论 构成盘锦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种类繁多,主要以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腺病毒为主,在监测月份中,呼吸道感染均高位流行。
2016, 32(3): 387-390.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7
摘要:
目的 评价"互联网+"干预模式对海南省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为血脂异常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3年6-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海南省海口市2个事业单位各随机抽取100例共200例18~45岁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将其中一家单位的10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以"互联网+"的干预模式,另一家单位的100例患者作为非干预组在体检中心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不采取其他强化措施,18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脂异常的知信行情况。结果 海南省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干预前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分别为(16.60±8.17)和(16.75±9.21)分、(5.95±0.79)和(6.05±1.06)分、(8.79±3.09)和(8.91±2.58)分,干预后分别为(27.88±5.42)和(22.69±6.47)分、(7.73±2.19)和(6.81±2.08)分、(12.47±2.51)和(10.55±2.96)分;干预组、非干预患者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干预前,而非干预组患者仅患者血脂异常知识总分高于干预前(均P<0.05);2组患者干预前比较,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比较,干预组患者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非干预组患者(均P<0.05)。结论 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搭建健康教育改进模式能有效提高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从而改变其态度和相关行为。
目的 评价"互联网+"干预模式对海南省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为血脂异常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3年6-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海南省海口市2个事业单位各随机抽取100例共200例18~45岁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将其中一家单位的10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以"互联网+"的干预模式,另一家单位的100例患者作为非干预组在体检中心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不采取其他强化措施,18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脂异常的知信行情况。结果 海南省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干预前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分别为(16.60±8.17)和(16.75±9.21)分、(5.95±0.79)和(6.05±1.06)分、(8.79±3.09)和(8.91±2.58)分,干预后分别为(27.88±5.42)和(22.69±6.47)分、(7.73±2.19)和(6.81±2.08)分、(12.47±2.51)和(10.55±2.96)分;干预组、非干预患者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干预前,而非干预组患者仅患者血脂异常知识总分高于干预前(均P<0.05);2组患者干预前比较,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比较,干预组患者血脂异常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非干预组患者(均P<0.05)。结论 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搭建健康教育改进模式能有效提高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从而改变其态度和相关行为。
2016, 32(3): 391-393.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8
摘要: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转移性骨肿瘤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4年沈阳地区4家医院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所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及药物剂型、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分布。结果 发生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例数为8242例,累计不良事件30122例次,其中男性占61.64%,女性占38.36%;45~64岁的患者构成比为47.00%,≥45岁患者构成比为74.99%;不良事件构成比最高的药物类别为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占39.91%;注射剂的比例最大,占95.43%;不良事件最多涉及到的器官或系统是消化系统,占22.63%。结论 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不良事件的药物流行病学调查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转移性骨肿瘤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4年沈阳地区4家医院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所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及药物剂型、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分布。结果 发生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例数为8242例,累计不良事件30122例次,其中男性占61.64%,女性占38.36%;45~64岁的患者构成比为47.00%,≥45岁患者构成比为74.99%;不良事件构成比最高的药物类别为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占39.91%;注射剂的比例最大,占95.43%;不良事件最多涉及到的器官或系统是消化系统,占22.63%。结论 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不良事件的药物流行病学调查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2016, 32(3): 394-397.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39
摘要:
目的 比较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1374名15~69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全国统一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按照北京市六普人口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 北京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4.2%(3284/9592),标化率为27.2%;农村为14.2%(252/1770),标化率为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2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OR=1.13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2.735~3.243)、年龄≥25岁(OR=1.398~1.824)、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532~1.797)、自我感知健康状况为一般(OR=1.415)、医务人员(OR=4.424)是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3.025~6.123)、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785~2.400)、医务人员(OR=8.571)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患慢病(OR=0.866/0.697)均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 以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人群为重点人群,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目的 比较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1374名15~69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全国统一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按照北京市六普人口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 北京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4.2%(3284/9592),标化率为27.2%;农村为14.2%(252/1770),标化率为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2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OR=1.13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2.735~3.243)、年龄≥25岁(OR=1.398~1.824)、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532~1.797)、自我感知健康状况为一般(OR=1.415)、医务人员(OR=4.424)是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3.025~6.123)、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785~2.400)、医务人员(OR=8.571)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患慢病(OR=0.866/0.697)均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 以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人群为重点人群,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2016, 32(3): 275-278.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06
摘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隶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近年来已在中国十余省市发生了蜱叮咬感染该病毒病例,至数十人死亡。SFTSV病毒颗粒呈球形,主要分布在感染细胞的微粒体,表面有棘突,其基因组由大、中、小3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分别编码RNA聚合酶,病毒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感染后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很快出现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肝肾等器官功能受损等症状。本文综述了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学、所致疾病、感染和免疫应答以及检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该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对症治疗和疾病预防等工作提供参考。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隶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近年来已在中国十余省市发生了蜱叮咬感染该病毒病例,至数十人死亡。SFTSV病毒颗粒呈球形,主要分布在感染细胞的微粒体,表面有棘突,其基因组由大、中、小3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分别编码RNA聚合酶,病毒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感染后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很快出现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肝肾等器官功能受损等症状。本文综述了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学、所致疾病、感染和免疫应答以及检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该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对症治疗和疾病预防等工作提供参考。
2016, 32(3): 402-405.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41
摘要:
静态行为(又称久坐),因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存在独立性关联而成为体育、公共卫生等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在国际上,静态行为的测量、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决定性因素、干预策略等正处于深入探索之中,形成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文献。而在国内,有关静态行为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系统性还与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文系统梳理现有国内外静态行为研究领域重要文献,阐述该领域研究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静态行为提供参考。
静态行为(又称久坐),因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存在独立性关联而成为体育、公共卫生等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在国际上,静态行为的测量、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决定性因素、干预策略等正处于深入探索之中,形成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文献。而在国内,有关静态行为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系统性还与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文系统梳理现有国内外静态行为研究领域重要文献,阐述该领域研究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静态行为提供参考。
2016, 32(3): 406-409.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42
摘要: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不仅是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也是中国ESRD的第2位病因;近年来多项试图证实强化血糖控制有益的临床试验表明,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降糖方案的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改善尿蛋白的显著优势,但同时存在低血糖、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等方面的风险,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的性价比仍值得商榷;本文结合临床试验的结果,探讨强化降糖治疗的个体化、时机和目标值等问题。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不仅是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也是中国ESRD的第2位病因;近年来多项试图证实强化血糖控制有益的临床试验表明,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降糖方案的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改善尿蛋白的显著优势,但同时存在低血糖、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等方面的风险,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的性价比仍值得商榷;本文结合临床试验的结果,探讨强化降糖治疗的个体化、时机和目标值等问题。
2016, 32(3): 398-401.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40
摘要:
目的 定量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以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社区(severe mental disease,severe psychosis,schizophrenia,community,China)为检索关键词,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web of knowledge,收集2004年以来发表的社区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同期试验(NRCCT)研究,以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9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干预组人数854例,对照组人数8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取社区综合干预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0.322倍(OR=0.322,95% CI=0.241~0.430);漏斗图未观察到显著的不对称性,以0.1为检验水准进行Begger检验和Egger检验,P=0.283和0.151,均>0.1,未观察到本次meta分析受发表偏倚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较为稳健。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预防重性精神病的复发,是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以及减轻重性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有效措施。
目的 定量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以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社区(severe mental disease,severe psychosis,schizophrenia,community,China)为检索关键词,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web of knowledge,收集2004年以来发表的社区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同期试验(NRCCT)研究,以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9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干预组人数854例,对照组人数8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取社区综合干预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0.322倍(OR=0.322,95% CI=0.241~0.430);漏斗图未观察到显著的不对称性,以0.1为检验水准进行Begger检验和Egger检验,P=0.283和0.151,均>0.1,未观察到本次meta分析受发表偏倚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较为稳健。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预防重性精神病的复发,是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以及减轻重性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有效措施。
2016, 32(3): 410-412.
doi: 10.11847/zgggws2016-32-03-43
摘要:
目的 污蝇杆菌(Wohlfahrtiimonas chitiniclastica bacilli)是近年新发现的条件致病菌,临床上曾引起爆发性脓毒血症,本文拟建立污蝇杆菌荧光定量PCR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污蝇杆菌W.chitiniclastica SH04的全基因组DNA序列,采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 污蝇杆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2%,灵敏度为19 CFU/反应(20μL反应体系),使用该方法检测6份人为污染的样品,结果均为阳性,6份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均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污蝇杆菌。
目的 污蝇杆菌(Wohlfahrtiimonas chitiniclastica bacilli)是近年新发现的条件致病菌,临床上曾引起爆发性脓毒血症,本文拟建立污蝇杆菌荧光定量PCR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污蝇杆菌W.chitiniclastica SH04的全基因组DNA序列,采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 污蝇杆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2%,灵敏度为19 CFU/反应(20μL反应体系),使用该方法检测6份人为污染的样品,结果均为阳性,6份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均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污蝇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