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36卷  第4期

专题报道 ——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策略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叶莹, 范威, 王海峰, 潘静静, 王文华, 王博昊, 黄学勇, 郭万申
2020, 36(4): 465-468. doi: 10.11847/zgggws1128641
摘要(2375) HTML (902) PDF 1168KB(139)
摘要:
  目的  对河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  方法  选取截至2020年2月25日,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结合传染病报告卡、个案调查和调查报告,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河南18个市的103个县(区)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256起,占全省总县(区)的59.88 % ,涉及病例790例,其中708例为确诊病例(89.62 %),82例无症状感染者(10.38 %);输入病例269例(34.05 %),本地病例521例(65.95 %)。2月3 — 4日报告起数达到顶峰,报告聚集性疫情较多的地市为信阳、郑州、南阳、驻马店和商丘。聚集性疫情规模分别为2~4例222起(86. 72 %)、5~9例27起(10.5 %)、≥ 10例7起(2.73 %)。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为主(202起,占78.90 %),不同类型聚集性疫情均以本地病例为主;中位潜伏期为7 d。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较强,容易造成较大范围的聚集性疫情,早期采取联防联控,各部门多措并举,严格落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是聚集性疫情防控的关键。
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分析
陈芳, 吴家兵, 姜静静, 马婉婉, 孙袁芳, 卢思琦, 龚磊, 侯赛, 宋丹丹, 朱梦, 苏斌, 刘志荣
2020, 36(4): 469-472. doi: 10.11847/zgggws1128674
摘要(2452) HTML (991) PDF 597KB(120)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已审核的2020年1月1日 — 2月23日安徽省COVID-19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信息,分析流行特征。  结果  安徽省2020年1月23日 — 2月23日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176起,累计报告病例564例,其中确诊病例497例,占全省确诊病例数的50.3 %(497/989),阳性检测者67例,占全省阳性检测者52.8 %(67/127)。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占聚集性疫情总数的90.9 %(160/176),高峰期在2月3日 — 2月11日,16个地市均有报告,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占48.9 %(86/176)。感染来源的构成比随时间改变,首发病例具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的疫情占比从81.8 %下降到18.9 %,首发病例具有本地暴露史的疫情占比从0上升到40.5 %。感染方式主要为亲人共同生活、亲朋聚餐,占53.4 %(31/58)。  结论  安徽省COVID-19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感染来源逐渐由武汉输入病例转为本地感染病例,亲人共同生活、亲朋聚餐是主要传播方式。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刘莉, 井丽, 礼彦侠, 田园梦, 游弋, 崔建秋, 田疆, 邢立莹, 杨佐森
2020, 36(4): 473-476. doi: 10.11847/zgggws1128823
摘要(2091) HTML (1005) PDF 523KB(106)
摘要:
  目的  分析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对策、依据和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进行三间分布、潜伏期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2020年2月21日24时,辽宁省共发生聚集性病例26起81例,占总病例数的66.9 %,全部为家庭聚集性。聚集性事件分布在10个地级市,聚集规模2~6例/起。30~69岁为聚集性病例高发年龄段,占聚集性病例总数的76.5 %;男女比例0.84 : 1;潜伏期中位数为8.0天。聚集性事件首发病例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旅居史的16例,占61.5 %;有湖北以外其它有病例省份旅居史的7例,占26.9 %;30.8 %(8例)严重程度为重型或危重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63.0 %)、乏力(24.7 %)、干咳(23.5 %)、头痛(11.1 %)和肌肉酸痛(11.1 %)。  结论  辽宁省聚集性疫情病例以输入为主,控制家庭感染是控制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点。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蕊, 礼彦侠, 于丽娅, 马祥, 佟爽, 阎佳宁, 潘磊磊, 陈涛, 邢立莹, 杨佐森
2020, 36(4): 477-480. doi: 10.11847/zgggws1128910
摘要(1937) HTML (1243) PDF 485KB(167)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寻找感染防控重点人群、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辽宁省2020年1月22日至2月29日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数据、病毒检测结果,分析密切接触者不同特征人群中感染风险的差异。  结果  2 784例密切接触者中有67例感染(2.41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16~45岁的密切接触者相比,≤ 15岁、46~60岁、61~75岁、> 75岁的密切接触者有较大的感染风险;与指示病例关系为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密切接触者有较大的感染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剔除有外省旅居史的感染者后,与非亲属关系密切接触者相比,其他亲属(OR = 4.845,95 % CI = 1.350~17.393)、直系亲属(OR = 27.571,95 % CI = 6.361~119.501)、夫妻(OR = 26.200,95 % CI = 4.702~146.000)关系的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显著升高。密切接触者感染严重程度与年龄(r = 0.445,P < 0.001)、指示病例的临床严重程度(r = 0.243,P = 0.048)呈正相关。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与年龄、与指示病例的关系、接触方式相关,而感染严重程度与年龄、指示病例的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且存在显著的家庭聚集性。
辽宁省12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姚文清, 孙佰红, 田园梦, 李鑫, 游弋, 王伶, 阎佳宁, 孙英伟, 杨佐森
2020, 36(4): 481-485. doi: 10.11847/zgggws1128918
摘要(1992) HTML (831) PDF 652KB(113)
摘要:
  目的  对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为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集截至2020年3月6日24时辽宁省全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共报告确诊病例125例,累计发病率0.287/10万。男性68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为1.19 : 1。中位年龄44岁,最大85岁,最小4岁。0~29岁者占16.80 %,30~59岁者占62.40 %,60岁以上者占20.80 %。分布全省13个地市(92.9 %)的49个县区(49.0 %)。有湖北省(含武汉)旅居史者占44.8 %,有除湖北省外省份旅居史者占19.2 %,输入病例占多数。2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最多(12例),随后开始下降,直至2月17 — 28日均无新增确诊病例。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迅速,须重点关注,持续监测以防止疫情反弹。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区分级防控策略研究
屠鸿薇, 钟若曦, 肖建鹏, 肖玲钰, 李艳, 宋铁
2020, 36(4): 486-492. doi: 10.11847/zgggws1128921
摘要(3453) HTML (1179) PDF 991KB(184)
摘要:
  目的  利用风险评估方法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分区分级防控方案。  方法  基于2020年1月1日 — 2月23日全国各省新增病例数、广东省各城市疫情以及重点地区人群迁入广东省的数据,利用专家会商法设计评估体系,通过定量分析法计算152个区域的输入、扩散及综合风险值。通过专家会商法提出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管理方案。  结果  输入风险中,处于高风险的县区17个(11.18 %)、中风险36个(23.68 %),低风险99个(65.13 %);扩散风险中,处于高风险的县区17个(11.08 %),中等风险32个(21.05 %),低风险103个(67.76 %)。综合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佛山市、惠州市、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东莞市等城市。  结论  高风险地区集中在广东省珠三角,由于经济水平高、人口密度大,外来务工人员集中,面临着更大的防控压力。各地区可参照分区分级评估方法与防控措施建议灵活调整防控工作,尽快恢复生产与社会秩序。
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分析
雷明玉, 黄艳, 勾云, 平凯珂, 刘昭兵, 姚光海, 陶沁, 邹志霆
2020, 36(4): 493-497. doi: 10.11847/zgggws1128991
摘要(2504) HTML (835) PDF 631KB(78)
摘要:
  目的  分析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 — 2020年3月10日贵州省报告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对疫情的发生时间、场所及疫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20年1月21日 — 2020年3月10日,贵州省报告聚集性疫情29起,均为家庭聚集病例,涉及63个家庭127例病例,占总病例的74.27 %(127/171)。其中2代病例69例,占聚集性病例的54.33 %(69/127),续发率为12.32 %(69/560),代间距为(6.37 ± 4.15)d。时间集中在1月28日 — 2月8日,共报告26起,占总疫情数的89.66 %(26/29)。疫情分布在全省9个市州,贵阳市和遵义市共报告15起,占51.72 %(15/29)。疫情规模以2例的居多,病例数最多的一起报告15例病例,存在潜伏期传染和无症状传染的情况。  结论  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病例为主,聚餐是引起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患者,并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非常重要。
浙江省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丁克琴, 易波, 陈奕, 王爱红, 劳旭影, 董红军, 许国章
2020, 36(4): 498-502. doi: 10.11847/zgggws1129099
摘要(2692) HTML (1185) PDF 580KB(121)
摘要:
  目的  对浙江省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传染病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指标,为疫情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分析,包括聚集性病例特征、传播方式、罹患情况等,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潜伏期和代间距进行估算。  结果  宁波市自1月21日报告首例病例,截至3月10日,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2起,累计报告聚集性病例166例,其中确诊病例137例,无症状感染者29例。聚集性病例中女性占63.25 %(105/166),≥ 50岁病例占59.64 %(99/166);经家庭、亲戚朋友、同事、聚众活动以及高风险地区暴露感染的比例分别为40.96 %(68/166)、10.84 %(18/166)、1.81 %(3/166)、24.10 %(40/166)和22.29 %(37/166)。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总罹患率为6.70 %(166/2 478)。22起聚集性疫情涉及41个家庭病例聚集,家庭续发率为57.27 %(87/152)。经推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潜伏期2~21 d,中位数5 d,众数3 d,均数7.11 d;代际间距1~21 d,中位数6 d,众数3 d,均数7 d。  结论  家庭聚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主要表现形式,潜伏期病例和隐性感染者可作为传染源导致传播和流行。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分析
曾晶, 邱乐平, 邹晏, 张光葭, 吴先萍, 胥馨尹, 钟波
2020, 36(4): 503-506. doi: 10.11847/zgggws1129094
摘要(2757) HTML (940) PDF 563KB(100)
摘要:
  目的  分析四川省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为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提供政策依据。  方法  收集四川省2020年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数据,分析密切接触者的场所分布、转归情况、与病例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2020年1月21日 — 3月10日24时,四川省报告新冠肺炎病例累计密切接触者26 646人,其中追踪到位留观24 184人;539例确诊病例的累计密切接触者13 217人,其中追踪到位留观11 148人,居家隔离占19.05 %(2 124/11 148),集中隔离占80.95 %(9 024/11 148)。密切接触者转归确诊226例,转归率为0.93 %(226/24 184),各市州中攀枝花市的转归率最高为9.29 %(13/140)。密切接触者转确诊占总的确诊病例的41.93 %(226/539),密切接触者转确诊病例的普通型/轻型病例占比较大(87.61 %,198/226)。  结论  对于传染性疾病的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四川省对新型冠状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较严,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马钰, 马蒙蒙, 罗业飞, 刘方华, 杨韵鸥, 陈思宇, 景钦隆, 罗雷, 张周斌
2020, 36(4): 507-511. doi: 10.11847/zgggws1129419
摘要(2589) HTML (1516) PDF 690KB(138)
摘要:
  目的  探讨广州市新冠肺炎(COVID-19)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4日 — 3月2日广州市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阳性检测者相关的密切接触者共2 593人,收集密切接触者一般人口学信息、暴露信息及转归等信息。比较不同转归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127例转归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阳性检测者,占全部报告病例的36.71 %(127/346);与关联病例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为家庭亲属关系(88.98 %,113/127);最主要的接触地点为家中(81.89 %,104/127);90.55 %(115/127)的密接感染者与关联病例经常接触,主要接触方式依次是同餐、同住、同屋,分别占84.25 %(107/127)、69.29 %(88/127)和60.63 %(77/1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人亲属关系(OR = 4.331,95 % CI = 1.009~17.063))、同餐(OR = 2.030,95 % CI = 1.037~3.975)、年龄(OR = 1.205,95 % CI = 1.095~1.326)和经常接触(OR = 5.516,95 % CI = 3.180~9.569)是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提倡家庭内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物表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及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切断家庭内传播的重要措施。建立密接者管理的风险等级评估标准,可指导分类管理、精准防控。
专题报道 —— 老年人医养结合研究
河南省居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
姜洪波, 董家行, 李婧雯, 延怡迪, 陈锦宝, 胡永建, 杜爱林
2020, 36(4): 512-517. doi: 10.11847/zgggws1126655
摘要(2959) HTML (715) PDF 547KB(33)
摘要:
  目的  调查河南省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认知情况及影响“医养结合”养老事业发展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19年6 — 9月对河南省郑州、新乡、周口等地区2 361人进行调查。  结果  河南省居民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对医养结合十分了解的占1.86 %(44/2 361),基本了解占12.58 %(297/2 361),听说过但不了解占45.53 %(1 075/2 361),从未听过占40.03 %(945/2 361);有79.16 %(1 869/2 361)表示想深入了解医养结合;5.63 %(133/2 361)表示以后会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有了解兴趣对比不感兴趣的人群会选择医养结合的比例高(χ2 = 206.110,P < 0.05);越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越高(χ2 = 109.698,P < 0.05)。影响选择养老机构主要因素有赡养者时间精力(65.73 %)、被赡养者身体状况(61.80 %)、家庭经济情况(50.74 %)等。  结论  “医养结合”模式尚处于试点阶段,在河南省内认知水平较低。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临床营养科作用加强营养管理,不断探索优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容。
京津冀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情况调查
杨茹侠, 谢红
2020, 36(4): 518-523. doi: 10.11847/zgggws1126365
摘要(1405) HTML (796) PDF 591KB(23)
摘要:
  目的  调查京津冀地区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现况和地区间差异,为政府制定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政策和确保此类机构良性运行提供参照。  方法  采用自行设问卷于2019年4月 — 6月对京津冀地区189家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的专业人员配置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本次调查机构平均每百床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为18.1(9.1,33.3)人,占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23.7 ± 20.3)%;不同地区、是否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有无运营补贴对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协变量调整后,不同地区间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在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  结论  京津冀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存在差异,提示在相关政策和标准制定方面存在改进空间,规范的人力配置标准,特别是专业人员的配置,是机构质量保障和机构运营模型测算的基础。
青岛市不同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司明舒, 井淇, 张新益, 景正月, 葛丹丹, 孔少楠, 李士雪
2020, 36(4): 524-528. doi: 10.11847/zgggws1120041
摘要(2671) HTML (660) PDF 508KB(29)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的照护服务满意度以及老年人选择不同医养结合机构的影响因素,为探索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人口发展相适应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和科学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7年6月 — 2018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青岛市7个市辖区19家医养结合机构850位入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焦点访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状况以及医养结合服务状况。  结果  有效调查青岛市7个市辖区800位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其中选择“养中有医”模式的455人(56.88 %),选择“医中有养”模式的121人(15.13 %),选择“医养并重”模式的224人(28.00 %);养中有医组、医中有养组和医养并重组老年人总体服务满意度与性别、年龄、患病情况无直线相关关系(P > 0.05),养中有医组总体服务满意度与户籍类型呈正相关(P < 0.05),医中有养组总体服务满意度与教育程度、婚姻状况、ADL评分呈负相关(P < 0.05),医养并重组总体服务满意度与人均月收入呈正相关,与ADL评分呈负相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自理能力、最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年龄和患病情况是老年人选择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的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自理能力较差的、最担心和焦虑健康问题或需要生活照护的、年龄 ≥ 80岁以及罹患疾病的老年人更偏好“医中有养”型模式,医养结合机构应加强对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康复护理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深圳市老年人医养结合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伍丽群, 姚克勤, 李刚, 何文山, 谢丽春
2020, 36(4): 529-532. doi: 10.11847/zgggws1123114
摘要(1977) HTML (1196) PDF 567KB(73)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老年人医养结合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7年10 — 12月采用分层等距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0个行政区75个街道222个社区共2 376名年龄 ≥ 60岁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深圳市2 376名老年人中,有医养结合照护需求的老年人839人,医养结合照护需求率为35.31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休前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单位人员的深圳市老年人更易有医养结合照护需求,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退休前职业为农民、月平均收入 ≤ 4 999元、期望照护模式为家庭照护和社区照护、照护补偿方式为资金补偿的深圳市老年人不易有医养结合照护需求。  结论  深圳市老年人医养结合照护需求意愿较低,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月平均收入、期望照护模式和照护补偿方式是该地区老年人医养结合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太原市老年人“医养结合”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旭, 辛越, 闫凤茹
2020, 36(4): 533-536. doi: 10.11847/zgggws1123715
摘要(2326) HTML (998) PDF 485KB(28)
摘要:
  目的  研究山西省太原市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太原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方法  于2018年8月 — 9月,在太原市6个主城区中随机抽取 ≥ 60岁老年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489份有效调查问卷,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中,日常生活可自理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85.5 %(343/401),选择非居家养老仅为14.5 %(58/401);失能、半失能老人来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53.4 %(47/88),选择非居家养老的为46.6 %(41/88)。88.8 %(434/489)的老年人不了解或一般了解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11.2 %(55/489)的老年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该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太原市居民医养结合选择的有养育子女个数、个人月收入及了解程度等因素。  结论  太原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低,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应加强健康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发展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青岛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利用与需求调查
司明舒, 邵梅英, 苏源, 梁栋, 吴胤歆, 李林, 葛丹丹, 杨丽丽
2020, 36(4): 537-541. doi: 10.11847/zgggws1125824
摘要(2023) HTML (860) PDF 588KB(44)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岛市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意愿的相关因素,为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 — 2018年8月抽取青岛市7个区43家医养结合机构2 040位入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焦点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收集医养机构服务的利用和需求情况,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结果  被调查的入住老年人中,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最高的依次为:疾病诊治(87.68 %),生活照料(76.25 %),健康管理(73.83 %);需求最低的依次为:安宁疗护(11.69 %),老年人服务热线(33.77 %),体育娱乐活动(36.92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意愿的因素主要为年龄、由谁来照护、最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和户籍类型(P < 0.01)。  结论  青岛市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服务需求巨大,且存在多层次、个性化的医养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政府应构建医养结合照护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政策法规、资金支持以及人才队伍建设。
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孤独感影响
许建强, 郑娟, 卓朗, 苗春霞
2020, 36(4): 542-544. doi: 10.11847/zgggws1121938
摘要(2154) HTML (1015) PDF 468KB(48)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养老服务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7月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徐州市2 260名 ≥ 60岁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3种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结果  47.52 %(1 074人)老年人具有孤独感,其中偶感孤独726人,占32.12 %、348人常感孤独,占15.40 %。家庭养老变量中,是否与子女同住及子女个数对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均有影响(P < 0.05);社会养老变量中,没有政府养老金、社区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P < 0.05)。  结论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老年人健康护理、重点关注没有子女或子女较少的老年人,并要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
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
郑娟, 许建强, 卓朗, 苗春霞, 董甜甜
2020, 36(4): 545-548. doi: 10.11847/zgggws1121123
摘要(1883) HTML (679) PDF 491KB(36)
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为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7月在江苏省徐州市采用统计描述分析,调查2 134名 ≥ 60岁老年人基本情况;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结果  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最大,平均为1.954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情况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影响显著(P < 0.001)。健康自评对老年人生活照料(P < 0.1)和文化娱乐(P < 0.001)需求有影响。但是否患慢病对老年人的4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均没有显著影响(P > 0.1)。此外,年龄、教育、经济水平和子女个数等也是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  结论  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可以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重点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老年人的IADL和健康自评状况。
流行病学研究
珠三角城乡结合地区学生家长四价流感疫苗消费意愿因素分析
陈伟明, 邱宗耀, 曾鸿, 李鹏宾, 陈维炬
2020, 36(4): 549-554. doi: 10.11847/zgggws1125205
摘要(1833) HTML (702) PDF 516KB(27)
摘要:
  目的  分析珠三角城乡结合地区学生家长对四价流感疫苗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普及学生群体接种流感疫苗和防控学校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8年11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全部镇街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44所学校共4 430名家长进行自填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为孩子接种四价流感疫苗的家长占42.84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曾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孩子家长相比,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孩子家长对四价流感疫苗消费意愿下降47.70 %;与对四价流感疫苗定价无所谓相比,接受价格 < 50元的家长消费意愿下降39.00 %;相同效价的流感疫苗,国产与进口的消费意愿无差异(P = 0.882);公立学校、大专学历的家长、学校或政府强制接种和相比三价流感疫苗选择四价疫苗是家长对四价流感疫苗消费的促进因素;1年接种1次、推荐给亲戚朋友和支持四价流感疫苗推广是家长对四价流感疫苗消费意愿的保护因素。  结论  学校或政府强制接种、1年接种1次、支持四价疫苗推广和推荐给亲戚朋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建议普及四价流感疫苗知识,增强家长对疫苗的认同感,促使其产生消费意愿。
妇女妊娠早期红细胞参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关联队列研究
焦明远, 徐相蓉, 张然, 王海俊, 罗树生, 刘峥, 刘珏
2020, 36(4): 555-559. doi: 10.11847/zgggws1123177
摘要(1355) HTML (633) PDF 500KB(16)
摘要: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早期红细胞参数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关联,为GDM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产检且住院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 044名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基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孕妇孕早期红细胞参数等相关资料。根据四分位数法,将孕妇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分为四组。通过以医院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不同孕早期红细胞参数水平妇女GDM发生率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分析孕早期红细胞参数与GDM的关联。  结果  研究对象的GDM患病率为23.32 %(5 840/25 044)。随着孕早期Hb、RBC、HCT的四分位数组别的增高,GDM发生率均逐渐升高(P < 0.001)。在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巨大儿分娩史、糖尿病家族史、初孕、初产、孕前BMI因素的影响后,孕早期Hb、RBC、HCT参数均是孕妇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b ≥ P75组、RBC ≥ P75组、HCT ≥ P75组发生GDM的风险分别是相应参数 < P25组孕妇的1.61倍(ORa = 1.61,95 % CI = 1.46~1.77)、1.62倍(ORa = 1.62,95 % CI = 1.47~1.78)、1.46倍(ORa = 1.46,95 % CI = 1.33~1.61)。  结论  孕早期Hb、RBC、HCT参数均是孕妇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考虑将红细胞参数水平作为孕早期筛查GDM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指标之一。
中国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姚新颖, 杨婷婷, 邓婉君, 蒋军, 夏欧东
2020, 36(4): 560-565. doi: 10.11847/zgggws1124059
摘要(3016) HTML (2009) PDF 550KB(81)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儿科医生短缺原因并提出对策。  方法  2018年8 — 12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4 906名儿科医生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有效调查4 198人,儿科医生总体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06 ± 0.613)分,工作本身与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3.37 ± 0.650)分,工作内容与回报平均得分为(2.32 ± 0.733)分,领导与人际关系平均得分为(3.06 ± 0.77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地区、医疗机构等级、专业职称等级、任职年限、管床数(工作量)、周休息天数、月收入分组工作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任职年限 ≥ 1年是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危险因素,女性、周休息天数1~2 d、月收入 ≥ 10 000元是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国儿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较低,月收入、周休息天数、性别、工作年限等是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山东省 ≥ 60岁老年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卢露, 景翔, 王亚丽, 夏宇, 李耀祖, 焦安安, 徐凌忠
2020, 36(4): 566-569. doi: 10.11847/zgggws1126075
摘要(1751) HTML (1190) PDF 512KB(37)
摘要:
  目的  了解山东省老年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山东省内抽取的7 070名 ≥ 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老年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山东省7 070名 ≥ 60岁老年人中,超重者2 774人,超重率为39.2 %,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分别为37.2 % 和40.6 %;肥胖者1 195人,肥胖率为16.9 %,男性和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1.2 % 和20.7 %;腹型肥胖者5 712人,腹型肥胖率为80.8 %,男性和女性腹型肥胖率分别为70.8 % 和87.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70~79岁和80~岁、吸烟是老年人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的保护因素;居住地在城市是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女性和居住地在城市是老年人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  结论  山东省老年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均较高。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体质状况,控制体重和腰围,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
实验研究
细叶远志皂甙对抑郁小鼠精神行为影响
王立琴, 朱树贞, 李德梅
2020, 36(4): 570-573. doi: 10.11847/zgggws1122400
摘要(1343) HTML (466) PDF 598KB(20)
摘要:
  目的  探讨细叶远志皂甙(TEN)对抑郁小鼠精神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7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TEN 3、6、9 mg/kg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加孤养 28 d的方法复制小鼠抑郁症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TEN连续28 d, 测试各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后取脑,检测脑皮质5羟色胺(5-HT)含量和吲哚胺2, 3 – 双加氧酶(IDO)活性及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分别为(215.16 ± 18.39)和(182.89 ± 14.90)s]均明显延长(均P < 0.01);与模型组比较,TEN 9 mg/kg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分别为(183.64 ± 14.92)和(156.09 ± 12.38)s]均明显缩短(均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皮质内5-HT含量[(28.96 ± 2.50)μg/L]明显下降、IDO活性[(11.87 ± 1.11)ng/mg]明显增强(均P < 0.01);与模型组比较,TEN 9 mg/kg组小鼠脑皮质内5-HT含量[(36.41 ± 3.32)μg/L]明显升高、IDO活性[(7.24 ± 0.71)ng/mg]明显减弱(均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1.149 ± 0.218)U/mg]明显增强、ChAT活性[(50.44 ± 4.43)U/g]明显减弱(均P < 0.01);与模型组比较,TEN 9 mg/kg组小鼠脑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0.584 ± 0.147)U/mg]明显减弱、ChAT活性[(86.05 ± 3.94)U/g]明显增强(均P < 0.05)。  结论  TEN对抑郁小鼠精神行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小鼠脑皮质内5-HT表达升高、IDO表达下降及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下降、ChAT活性升高有关。
丙泊酚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及滑膜细胞凋亡影响
孙鼐, 宋琼, 张伟, 夏贵山, 吕东东, 储勤军
2020, 36(4): 574-577. doi: 10.11847/zgggws1121449
摘要(1758) HTML (512) PDF 625KB(16)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及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建立佐剂诱导关节炎(AIA)大鼠模型并用丙泊酚(2.5、5.0、10.0 mg/kg)处理,HE染色观察关节病变,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6浓度。蛋白质印迹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生长停滞与DNA损害诱导蛋白(GADD34)、C/EBP同源蛋白(CHOP)、核因子(NF-κB p65)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在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丙泊酚可减小AIA大鼠足趾体积,减轻关节组织炎性浸润及滑膜细胞增生,降低TNF-α、IL-1β 和IL-6在AIA大鼠血清中的浓度;抑制AIA大鼠关节炎滑膜组织中GRP78、GADD34、p-IκBα 和NF-κB p65表达,促进CHOP表达。  结论  丙泊酚可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有关。
调查报告与分析
中国中老年妇女吸烟、饮酒行为与抑郁症状相关性分析
郭丹, 王曦影, 梁小云
2020, 36(4): 578-583. doi: 10.11847/zgggws1123774
摘要(2176) HTML (1065) PDF 619KB(57)
摘要:
  目的  探索吸烟、饮酒行为对中国中老年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改善中老年妇女抑郁状况提供政策依据和干预措施。  方法  选用2013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评估中老年妇女的抑郁症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吸烟、饮酒行为对中老年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中基线5 532名无抑郁症状的中老年妇女2年后出现抑郁症状1 405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5.40 %,农村(29.25 %)高于城镇(19.93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吸烟的中老年妇女相比,吸烟者(OR = 1.23,95 % CI = 0.95~1.60)和戒烟者(OR = 0.70,95 % CI = 0.47~1.08)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增加;与不饮酒的中老年妇女相比,每周饮酒者(OR = 1.16,95 % CI = 0.90~1.52)与偶尔饮酒者(OR = 1.03,95 % CI = 0.83~1.29)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增加。按居住地对中老年妇女进行分层后发现,居住在城镇的中老年妇女,吸烟者(OR = 1.53,95 % CI = 1.01~2.32)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高于不吸烟者;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妇女,相比不吸烟者,吸烟者(OR = 1.10,95 % CI = 0.78~1.57)和戒烟者(OR = 0.77,95 % CI = 0.46~1.29)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居住在农村还是城镇,相比不饮酒者而言,每周饮酒和偶尔饮酒的中老年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变化。  结论  中国中老年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应加强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教育,告诫其减少吸烟,同时加强中老年妇女的心理干预,为提高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茹, 曹乾, 辛怡, 兰莹利, 姜琳
2020, 36(4): 584-587. doi: 10.11847/zgggws1125389
摘要(2474) HTML (933) PDF 556KB(75)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性肥胖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1和2015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中1 344名18~65岁成年人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中国1 344名成年人中,患中心性肥胖者667例,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49.63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饮茶和饮酒是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患病的危险因素,喝咖啡和重度体力劳动工作强度是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患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且形势严峻,性别、文化程度、饮茶情况、喝咖啡情况、饮酒情况和工作强度是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成人身体形态指数构建及其与血压水平关系
汪宏莉, 韩延柏, 陈涛, 韩一鸣
2020, 36(4): 588-591. doi: 10.11847/zgggws1126358
摘要(1734) HTML (536) PDF 577KB(42)
摘要:
  目的  构建中国成人身体形态指数(ABSI),评价其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为研制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肥胖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0年5 — 6月和2014年6 — 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沈阳、丹东和朝阳3个国民体质国家定点监测城市抽取9 592名20~69岁成人进行体质测定;应用体重、身高和腰围3个人体测量指标构建ABSI公式,根据异速生长模型,以In(腰围)为因变量,In(体重)和In(身高)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推导出男性和女性的ABSI。  结果  男性线性回归方程为In(腰围)= – 2.641 + 0.700 × In(体重)– 0.945 × In(身高)(R2 = 0.748,P < 0.001),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In(腰围)= – 2.750 + 0.734 × In(体重)– 1.060 × In(身高)(R2 = 0.688,P < 0.001);男性ABSI公式为\begin{document}${\rm{ABSI}}\left({{\rm{k}}{{\rm{g}}^{ - 0.7}}{{\rm{m}}^{1.945}}} \right)= \frac{{{\text{腰围}}\left({\rm{m}} \right)}}{{{\rm{BMI}}{{\left({{\rm{kg}}/{{\rm{m}}^2}} \right)}^{0.7}} \times {\text{身高}}{{\left({\rm{m}} \right)}^{0.455}}}}$\end{document},女性ABSI公式为\begin{document}${\rm{ABSI}}\left({{\rm{k}}{{\rm{g}}^{ - 0.734}}{{\rm{m}}^{2.06}}} \right)=$\end{document}\begin{document}$ \frac{{{\text{腰围}}\left({\rm{m}} \right)}}{{{\rm{BMI}}{{\left({{\rm{kg}}/{{\rm{m}}^2}} \right)}^{0.734}} \times {\text{身高}}{{\left({\rm{m}} \right)}^{0.408}}}}$\end{document}。本研究人群中,男性ABSI为(0.072 ± 0.004)kg–0.7m1.945,高于女性ABSI的(0.064 ± 0.004)kg–0.734m2.06t = 73.09,P < 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公式计算的男性和女性ABSI均与腰围呈正相关(r = 0.487和0.550,均P < 0.01),与身高、体重、BMI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均P > 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ABSI 0.070~0.072和 ≥ 0.073 kg–0.7m1.945组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为ABSI < 0.070 kg–0.7m1.945组的1.45倍(OR = 1.45,95 % CI = 1.23~1.71)和1.63倍(OR = 1.63,95 % CI = 1.38~1.92);女性ABSI 0.062~0.065和 ≥ 0.066 kg–0.734m2.06组患正常偏高血压、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为ABSI < 0.062 kg–0.734m2.06组的1.37倍(OR = 1.37,95 % CI = 1.10~1.71)和1.69倍(OR = 1.69,95 % CI = 1.36~2.11)、1.66倍(OR = 1.66,95 % CI = 1.35~2.04)和2.49倍(OR = 2.49,95 % CI = 2.04~3.03)。  结论  ABSI是腰围以体重和身高标准化的中心性肥胖指标,与BMI不存在相关关系;ABSI的增加能增大中国成人患高血压的风险。
美国CDC社区老人跌倒风险自评表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测试和信效度
宋俊敏, 万丹婷, 郑中梅, 赵志广, 刘刚, 林锦春, 张绍芳, 夏俊杰
2020, 36(4): 592-595. doi: 10.11847/zgggws1120861
摘要(2466) HTML (1046) PDF 563KB(84)
摘要:
  目的  引入并测试和评价美国CDC社区老人跌倒风险自评表,以探索适应中国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自评估工具。  方法  量表的汉化过程采用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法。2017年12月 — 2018年2月对203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测试量表的信度、效度及敏感度。  结果  自评表总体Cronbach′s α 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为0.670,去除条目后的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均无明显降低。集合效度试验成功率为100 %。内容效度、区分效度良好。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自评表涉及9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88.26 %,因子分析的结果与量表的理论结构假设非常一致。以总分 ≥ 4分为界值区分高风险和非高风险人群的敏感度高达81.03 %,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  结论  中文版美国CDC社区老人跌倒风险自评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是中国进行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自评的有效工具和重要参考。
广东省社区居民应急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超亿, 郝艳华, 宁宁, 吴群红, 徐威, 宋铁, 易建荣
2020, 36(4): 596-600. doi: 10.11847/zgggws1120913
摘要(2648) HTML (1039) PDF 567KB(48)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应急素养水平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应急素养与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2015年9 — 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广州市下辖的3个区和佛山市的1个区共抽取811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现场问卷调查,运用 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广东省居民应急素养水平总均分(0.74 ± 0.17)分,当地居民对于火灾逃生知识掌握的最好,得分(0.89 ± 0.21)分,其次是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得分(0.78 ± 0.26)分,社会安全事件知识得分(0.67 ± 0.30)分,地震知识得分最低(0.61 ± 0.28)分。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房屋类型为高层有电梯、认为有必要接受应急知识与技能教育活动、接受过应急演练与应急培训、个人对社区的归属感越高、个人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应急宣传教育、通过大众媒体、电视以及网络获取应急知识的这类居民的应急素养水平较高(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居民应急素养水平的促进因素为具备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OR = 2.768)、通过网络获取应急知识(OR = 1.767)、通过大众媒体获取应急知识(OR = 1.552)、认为有必要参加应急知识与教育活动(OR = 1.832)、个人对社区的归属感(OR = 1.669)。  结论  广东省社区居民的应急知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居民群体的特征,采取多元化的媒介渠道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宣传;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鼓励其积极参与社区的应急教育活动,提升居民对应急素养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居民的应急能力建设。
2014 — 2018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贾成梅, 王勇, 许燕, 孙翔, 汪志国, 汤奋扬
2020, 36(4): 601-604. doi: 10.11847/zgggws1126651
摘要(1234) HTML (490) PDF 707KB(31)
摘要:
  目的  探讨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 — 2018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4 — 2018年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499起,报告发病数13 177例,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上升;发病呈双峰分布,4 — 6月及11月 — 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0岁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19 : 1;苏南地区的事件报告数及病例报告数高于江苏省其他地区,不同地区之间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4.4,P < 0.01);学校分布中,小学和幼儿园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多,分别占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9.9 %,18.0 %。  结论  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严重,冬春季为发病高峰,5~10岁为易感儿童,苏南地区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为严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公出国(境)任务现状及15年变化分析
胡静然, 丁旭虹, 邹运铎, 刁菲, 王晓琪
2020, 36(4): 605-608. doi: 10.11847/zgggws1128229
摘要(1355) HTML (455) PDF 510KB(24)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2015 — 2019年因公出国(境)任务,与2005 — 2014年有关数据比较,探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合作在2015 — 2019年间的发展趋势。  方法  对因公出国(境)任务人员基本构成、出访事由、出访国家和地区、经费来源进行分析;资料录入和数据整理使用Excel软件,统计学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  结果  中国疾控中心2015 — 2019年派出因公出国(境)人员共2 895人次,具有高级职称者占80.1 %;派出本单位人员2 878人次,传染病防控单元占59.1 %,技术支撑与管理单元占17.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单元占12.2 %,公共卫生管理单元占11.0 %。2015 — 2019年因公出国(境)任务出访事由中,会议占65.7 %,访问/考察/交流/培训占14.3 %,项目合作研究占6.7 %,专家工作占1.5 %,援外/海外应急占11.8 %;事由构成比例与2005 — 2009年和2010 — 2014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07.9,P < 0.01)。2015 — 2019年共出访102个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各目的地累计到访合计2 886人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占60.0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占40.0 %,其中非洲国家占17.2 %,高于2005 — 2009年和2010 — 2014年。经费来源方面,2015 — 2019年我方支付占57.8 %,双方支付占19.2 %,外方支付占23.0 %;与2005 — 2009年和2010—2014年比较,外方支付比例持续降低,我方支付和双方支付进一步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08.0,P < 0.01)。  结论  2015 — 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因公出国(境)人员以高级职称、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为主,事由以参会为主;目的地仍以发达国家为主,经费来源以我方支付为主且占比进一步提高。
河南省基层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三年效果分析
吴建, 张金帅, 李红星, 范冠宇, 刘琳, 付晓丽
2020, 36(4): 609-613. doi: 10.11847/zgggws1123720
摘要(1741) HTML (778) PDF 518KB(10)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 — 2016年间河南省开展基层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效果,为探索卫生综合监督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7个参与规范化建设的基层单位作为样本组,7个未参与建设单位作为对照组,收集现场调查和监督统计年鉴数据,利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资源配置方面,2016年样本组7家单位平均拥有的监督员数、业务用房面积、执法车辆数和快速检测设备数分别较2014年建设启动时增加7.4名、1 531.4 m2、1.3辆和11.0台,同期对照组单位分别增加2.1名、439.0 m2、0.3辆和3.4台;核心业务指标方面,样本组卫生监督覆盖率、实监督户次数分别增加3.05个百分点、794户次,对照组增加0.74个百分点、28户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9 %的卫生监督员认可规范化建设工作,认为规范化建设对优化基层卫生监督资源配置和能力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  结论  三年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基层卫生监督资源配置水平,改善了执法办案效率,是新时期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辽宁省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与健康素养关系
李慧, 沈世闯, 孙延波, 董红伟, 田丹
2020, 36(4): 614-618. doi: 10.11847/zgggws1120754
摘要(1605) HTML (776) PDF 475KB(30)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报慢性病患病与健康素养水平的关系,为预防控制慢性病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5月 — 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在辽宁省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使用统一编定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报慢性病患病情况与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辽宁省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为22.08 %,其中城市22.72 %,农村21.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随着年龄组升高,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OR = 2.002);文化程度越高,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下降(OR = 0.881);与公务员相比,学生的自报慢性病患病率低(OR = 0.123);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较低(OR = 0.751)。农村居民,女性自报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OR = 1.380);随着年龄组升高,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增加(OR = 1.950);教师、医务人员、学生、工人的自报慢性病患病率较公务员低(OR = 0.491、0.489、0.402、0.446);具备健康信息素养的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较低(OR = 0.776)。  结论  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男性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慢性病检出率,以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承德地区HPV感染影响多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干预效果分析
何英杰, 王海波, 祁志宇
2020, 36(4): 619-622. doi: 10.11847/zgggws1125659
摘要(1187) HTML (464) PDF 525KB(9)
摘要:
  目的  探讨河北省承德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 — 2016年1月期间承德市8县3区自愿参加本研究并接受调查问卷的4 250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同时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及HPV DNA检测,对HPV16/18型和细胞学显示ASCUS及以上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定点活检和病理检查。分析承德地区HPV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HPV感染高危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加以临床护理,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  承德地区4 250名研究对象中,有770例HPV感染患者,总感染率为18.12 %,其中高危亚型11种共710例,感染率为16.71 %,低危亚型3种共60例,感染率为1.41 %,高危亚型感染患者以16型、51型、53型、56型、58型为主,低危亚型感染患者以6型、11型、12型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表明,承德地区HPV感染率与生活地址、首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生产次数、流产史、性伴侣包茎或包皮过长、生产方式、宫颈癌家族史均为HPV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5);对于HPV感染高危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有效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及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承德地区HPV感染率较高,且发生率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可能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HPV感染。
大学生约会施暴行为与自我控制、约会暴力态度关系
李金芝, 刘星雨, 程俊, 刘福荣
2020, 36(4): 623-627. doi: 10.11847/zgggws1124224
摘要(2632) HTML (974) PDF 572KB(43)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探讨自我控制水平、对约会暴力的态度与施暴行为的关系。  方法  于2018年3 — 6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所大学2 2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约会暴力问卷、自我控制简明版量表、约会暴力态度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2 264名调查对象中,施暴经历阳性报告率为68.77 %,其中男生为62.88 %,女生为73.6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7,P = 0.018);三、四年级总体报告率高于一、二年级(χ2 = 16.21,P = 0.035)。其中,70.26 %的大学生对对方实施过 ≥ 3次的暴力行为。施暴类型中,精神暴力报告率最高,为78.68 %,其次为躯体暴力报告率(57.88 %)及性暴力报告率(9.57 %)。其中,女生实施精神暴力的行为明显高于男生(χ2 = 16.492,P = 0.016),而在性胁迫方面,男生施暴行为显著高于女生(χ2 = 11.02,P = 0.000)。施暴行为发生的常见原因为出现分歧双方沟通不良时(65.06 %),缺乏自尊和尊重他人、言行举止不当(57.29 %),不守时、不守信(52.41 %)。相对于无施暴行为者,施暴经历阳性组的自我控制得分明显偏低(t = 2.89,P = 0.016),约会暴力态度问卷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85,P = 0.000)。  结论  大学生约会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低自我控制能力、对约会暴力的接受度与施暴行为密切相关。
自我效能感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恐动症与体力活动间中介效应
庞玉华, 张会君, 刘涛, 姜兆权, 石小盼, 毕婷, 金佳瑶, 程书栋
2020, 36(4): 628-631. doi: 10.11847/zgggws1121618
摘要(3207) HTML (1378) PDF 596KB(39)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恐动症、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并分析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方法  2017年12月 — 2018年5月,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汉化版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恐动症评分表(TSK)、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PASE),便利抽取辽宁省大连市和锦州市4所三甲医院600名 ≥ 60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21.0和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得分与体力活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 = 0.317, P = 0.000),恐动症得分与体力活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 = – 0.251, P = 0.000; r = – 0.311, P = 0.000)。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在恐动症与体力活动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卡方与自由度比值(CMIN/DF)= 4.510,适配度指数(GFI)= 0.957,调整后适配指数(AGFI)= 0.920,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 0.077,效应值为32.2 %。  结论  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减少恐动症发生是有效提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潜在干预措施。
辽阳市2016 — 2019年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刘婧媛, 翟景先, 李有
2020, 36(4): 632-635. doi: 10.11847/zgggws1126754
摘要(1229) HTML (395) PDF 464KB(21)
摘要:
  目的  了解辽阳市公共场所卫生基本现状,掌握重点公共场所主要微生物健康危害因素,评价健康风险,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防控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全国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试点,对宾馆(酒店)、游泳场(馆)、沐浴场所、理发(美容)店、候车室等5类重点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水(冷却塔冷却水、淋浴水、游泳池水)、公共用品用具与公共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微生物样品按季度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检测项目共6类,分别为菌落总数、真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  结果  2016 — 2019年共对52家宾馆、游泳场所、沐浴场所、理发(美容)店、候车室等5类重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测,共检测微生物样品8 757份。结果显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合格率为100 %;公用用品用具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3 %,大肠菌群除毛巾、候车室座椅扶手其余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游泳场所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9 %;沐浴场所嗜肺军团菌检测合格率为100 %。合格率偏低的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理发剪刀、理发梳)。  结论  沐浴场所、理发店卫生状况较差,应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卫生安全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加消毒措施,改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
综 述
富含嘌呤食物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研究进展
白佳佳, 夏阳, 吴琪俊, 赵玉虹
2020, 36(4): 636-638. doi: 10.11847/zgggws1125174
摘要(2406) HTML (1331) PDF 479KB(124)
摘要:
我国约有1.9亿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饮食息息相关,肉、鱼、海产品等食物中的嘌呤在体内代谢、转化为尿酸,最后经由肾脏和肠道排出。但是由于食物中嘌呤的类型和数量存在差异,所以这些食物对尿酸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探讨富含嘌呤的食物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膳食指导对于控制高尿酸血症及预防高尿酸血症向其他慢性疾病的转换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中国艾滋病高效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卢珍珍, 姜晨晨, 倪明健, 汪宁, 彭志行
2020, 36(4): 639-642. doi: 10.11847/zgggws1125584
摘要(1886) HTML (577) PDF 535KB(85)
摘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推广使艾滋病发展为可以控制但目前尚难以治愈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药物副作用、合并用药、耐药、成本收益、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仍然是重点关注的领域。在HAART效果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扩大治疗范围有助于疫情的控制,因此在扩大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如何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是目前面临的挑战。
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抗生素耐药性治理及对中国启示
姚璐, 刘胤岐, 许雪冉, 阴佳, 孙强
2020, 36(4): 643-645. doi: 10.11847/zgggws1122410
摘要(1600) HTML (805) PDF 476KB(24)
摘要:
本文通过专家咨询,从民间社会组织的成立背景,组织特征,服务范围等角度出发,对国际主要参与抗生素耐药性全球治理的民间组织进行分析,了解其开展抗生素全球治理现状,并针对中国参与抗生素全球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引起人类疾病的蜱传病毒研究进展
刘涓, 董娜, 张云智
2020, 36(4): 646-649. doi: 10.11847/zgggws1124867
摘要(1944) HTML (1115) PDF 532KB(82)
摘要:
目前全球发现的蜱传病毒(tick-born virus,TBV)种类繁多,其中能引起人类疾病的TBV主要包括:内罗病毒科(Nairoviridae)、白蛉病毒科(Phenuiviridae)、黄病毒科(Flaviviridae)、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和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5科14种病毒,本文就引起人类疾病的TBV的分类、所致人类疾病、传播媒介、宿主动物、分布和预防进行了综述。
HMGB1信号通路联合AKT调控气道重塑作用
姜碧杰, 袁明洋, 刘扬, 李聪敏, 吴卫东
2020, 36(4): 654-656. doi: 10.11847/zgggws1122265
摘要(1468) HTML (552) PDF 395KB(13)
摘要: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此类慢性炎症相关气道疾病的形成往往均伴随着气道的渐行性重构。近年来对于哮喘、COPD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能够通过调控平滑肌细胞的活动从而影响气道或血管的重构。本文阐述了HMGB1对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调控,并结合目前研究结果推测蛋白激酶B(AKT)的参与可能在HMGB1调控平滑肌或间充质细胞的机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旨在揭示哮喘和COPD等疾病的分子机制并发现新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