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36卷  第12期

2020年第36卷第12期 封面
2020, 36(12).
摘要:
2020年第36卷第12期 中英文目次
2020, 36(12): 1-1.
摘要:
特别报道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
2020, 36(12): 1665-1666. doi: 10.11847/zgggws1133312
摘要(621) HTML (304) PDF 324KB(34)
摘要:
加速疫苗创新 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
大湾区疫苗峰会专家组
2020, 36(12): 1667-1667. doi: 10.11847/zgggws1133311
摘要(1147) HTML (570) PDF 284KB(70)
摘要:
专题报道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科技社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刘霞
2020, 36(12): 1668-1672. doi: 10.11847/zgggws1132547
摘要(752) HTML (268) PDF 546KB(25)
摘要:
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本文以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视角,分析了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社团履行“四个服务”职责的指示要求,阐述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思路和实践,提出进一步鼓励科技社团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
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挑战与应对策略
谢莉琴, 秦盼盼, 高星, 陈荃, 胡红濮
2020, 36(12): 1673-1676. doi: 10.11847/zgggws1126456
摘要(6247) HTML (1708) PDF 516KB(298)
摘要:
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效与基本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本文梳理了其从单独建制逐步走向制度融合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与主要成效,包括政府主导的组织管理和筹资机制,实现对非正规部门就业人群的全覆盖,初步构建了多层次医保体系、多种监管机制并存、创新社会事业管理等。同时分析了制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即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制度融合和统筹层次的提高,并逐步建立公平稳定长效的筹资增长机制以及保障水平与平衡基金收支并举的补偿制度。
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经验、问题与挑战
刘万奇, 杨金侠, 汪志豪, 谢翩翩
2020, 36(12): 1677-1681. doi: 10.11847/zgggws1127929
摘要(1680) HTML (376) PDF 693KB(90)
摘要:
全民健康覆盖(UHC)是全球卫生工作的重点方向,公共卫生服务是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实现路径。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全民健康覆盖的实践方向高度吻合,其提供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项目筹资对公平与可负担的考虑,项目实施对卫生人力资源能力和水平的促进以及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带来的整合效应等均成为了中国UHC的有益经验。同时,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面临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系统整合不充分、称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卫生之外的部门作用发挥有限、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为此,未来应更好地应对上述挑战,尤其要关注服务项目优化和服务项目质量提升,并重视对健康结果的考核评价。
“防–治–保”三位一体融合协同概念框架和路径初探
严晓玲, 王坤, 邱五七, 毛阿燕, 董佩, 孟月莉, 刘远立
2020, 36(12): 1682-1685. doi: 10.11847/zgggws1131109
摘要(997) HTML (589) PDF 610KB(54)
摘要:
本文基于系统论、协同学等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总结归纳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各自的功能、结构、特征以及3者交叉融合的关系;借鉴Donabedian模型,构建“公共卫生 – 医疗服务 – 医疗保障”(以下简称“防 – 治 – 保”)三位一体融合协同的概念框架;借鉴国际经验和已有的案例研究,提出“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的“防 – 治 – 保”三位一体融合协同的发展路径。
我国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融合现状及对策
董佩, 王坤, 毛阿燕, 严晓玲, 杨玉洁, 孟月莉, 邱五七
2020, 36(12): 1686-1689. doi: 10.11847/zgggws1133336
摘要(2106) HTML (1195) PDF 564KB(188)
摘要:
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融合(简称“防治融合”)是对我国卫生健康体系建设过程中“防治分离”问题的纠正。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有效融合和相互支持能更好地落实防治任务。本文从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连续性服务提供的相关支持等角度对我国防治融合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防治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间缺乏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调整,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筹资激励机制不足,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服务能力受制约、服务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效融合的策略建议,明确机构职能及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薪酬制度配套,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待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大数据共享平台等。
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控制
石文惠, 沈丹洋, 苏玉娟, 马吉祥
2020, 36(12): 1690-1692. doi: 10.11847/zgggws1132738
摘要(1105) HTML (494) PDF 494KB(69)
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国民体质逐步增强。然而,在享受丰富物质的同时,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传染病到慢性病,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生活方式均密切相关,与高盐高油饮食、吸烟、缺乏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要疾病。本文从传染病和慢性病的角度,重点阐述各类疾病和生活方式的关系,并从防控疾病的视角介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旨在为健康促进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专题报道 ——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新冠疫情下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思考
梁立波, 孙明雷, 邹丹丹, 刘伟, 郝艳华, 吴群红
2020, 36(12): 1693-1696. doi: 10.11847/zgggws1129739
摘要(1932) HTML (575) PDF 518KB(266)
摘要:
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与蔓延再次唤醒了人们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也引发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关注。亟待通过提升应急预案的法律支持、规范预案编制的关键技术,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另外,将预案的培训、演练、维护与更新落实到预案编制指导的内容框架,厘清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的路径障碍节点及对策,探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体制、机制支持与治理逻辑的可行性,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能力建设。
后疫情时代对我国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思考
刘兵, 彭明强
2020, 36(12): 1697-1699. doi: 10.11847/zgggws1130130
摘要(2183) HTML (840) PDF 474KB(292)
摘要:
新冠肺炎是一次全球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存在着体制、机制、法制、预案等方面的问题,值得认真思考,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及策略。
COVID-19疫情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思考
单莹, 孔凡磊, 王若薇, 赵洋, 姜峰, 韦苏晴, 李士雪
2020, 36(12): 1700-1703. doi: 10.11847/zgggws1128288
摘要(1885) HTML (825) PDF 601KB(242)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造成巨大社会和经济负担,对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此次疫情的应对中,暴露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革。本文回顾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从制度、机构、资金保障、人员等方面,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思路,全方位地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暴露出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现状及问题,探讨未来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方向及发展趋势,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变迁与效果分析
徐婷, 鲍勇, 王韬
2020, 36(12): 1704-1706. doi: 10.11847/zgggws1128645
摘要(1894) HTML (586) PDF 547KB(183)
摘要:
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生,中国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无到有逐步构建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出我国现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研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管理实际,系统梳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变迁过程,分析现有“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存在问题,为疫情后进一步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EMT框架下我国应急医疗队伍建设现况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应对
陈芸, 井淇, 高煜, 郑文贵
2020, 36(12): 1707-1710. doi: 10.11847/zgggws1129756
摘要(4760) HTML (1137) PDF 494KB(163)
摘要: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往往对当地医疗卫生领域造成巨大冲击,当由此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超出所在国家的承受范围时,急需的是国际医疗援助,大批肩负人道主义使命的国际医疗队因而诞生。本文结合国际应急医疗队伍建设分类标准,整理我国应急医疗队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前期的应对现况,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作出进一步探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吹哨人保护的法律保障问题
峗怡
2020, 36(12): 1711-1712. doi: 10.11847/zgggws1128168
摘要(1853) HTML (793) PDF 541KB(165)
摘要:
结合《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信息报告制度进行反思,强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过程中,早发现、早报告将为重大应急决策节约处置的黄金时间,其中法定责任报告人应当得到充足的法律保障以更好地落实早报告。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提出加强应急吹哨人的法律保障问题,为传染病防治法的完善助力。
公共卫生应急协同管理:理论、情境及机制分析
周茜, 舒迁
2020, 36(12): 1713-1716. doi: 10.11847/zgggws1128093
摘要(1720) HTML (475) PDF 557KB(210)
摘要: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也对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严峻挑战。自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以来,我国已建立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但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仍有待深入讨论和研究。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以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为实证背景,重点阐述公共卫生应急系统内各利益相关者关系,构建以解决制度性集体行动困境为策略,以价值协同、制度协同、信息协同和行动协同为实施路径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管理框架,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公共卫生治理效能提供参考。
重大传染病疫情下患者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探讨
王洪婧, 王薇, 胡友利, 马勇, 张建华
2020, 36(12): 1717-1720. doi: 10.11847/zgggws1128123
摘要(1288) HTML (440) PDF 488KB(92)
摘要:
为增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并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下我国患者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全面有效的抗击疫情。以“患者 + 信息披露”、“患者 + 隐私权”和“患者 + 强制医疗”为检索式,在CNKI关键词中检索2002 — 2020年间的文献,形成343篇评阅文献集,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或关联度较低的文献后形成53篇文献集进行文献分析。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陆续爆出多起确诊患者因隐瞒个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信息不披露行为,致使不特定多数人(包括众多医务人员)存在严重健康风险等事件,暴露出重大疫情下的防控漏洞,即重大疫情下患者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在明晰重大疫情范围的基础上,需要分别从完善入法策略、明确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限制执法权过度使用和普法教育4个方面建立并完善我国的重大疫情患者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常态化防控视角下社区疫情防控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茆京来
2020, 36(12): 1721-1723. doi: 10.11847/zgggws1131695
摘要(1391) HTML (490) PDF 456KB(159)
摘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全面检验,社区在疫情防控中承担着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以及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具体任务,是多重任务落实、多方协同阻击和多元人文关怀的阵地。作为常态化防控的关键,社区防控面临着顶层设计、管理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建议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增强管理效能、提升社区文明来进一步提升社区应对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提升自我服务、自我防范能力的现实需求,获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实效性提升。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远程医疗服务应用与创新
朱虹, 吴柯, 吴群红, 郝艳华, 李翠, 单凌寒, 刘欢, 齐新业
2020, 36(12): 1724-1728. doi: 10.11847/zgggws1129883
摘要(1183) HTML (394) PDF 766KB(125)
摘要: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远程医疗服务在顺应疫情防控治理理念、显现多维价值功能、调动和重组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价值与效益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远程医疗服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实际运用,总结其在发展多元化服务方式、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不断融合新兴技术以及构建多方支持、多部门协同的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不断完善远程医疗服务政策法规、加强远程医疗服务费用报销保障、重视远程医疗服务伦理、强化远程医疗服务监管评估、提升医患医疗信息化素养等建议,为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在中国医疗卫生及疾病防控体系应用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重视第四级预防 构建五级预防理论框架
詹思怡, 许锐恒, 傅传喜
2020, 36(12): 1729-1733. doi: 10.11847/zgggws1128892
摘要(2399) HTML (967) PDF 659KB(146)
摘要:
四级预防策略(零级、第一级、第二级及第三级预防)分别对应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已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四级预防指确定医疗机构中可能出现过度医疗及医源性疾病风险的个人(群体)通过干预降低或避免额外的医疗入侵,对不同的疾病发展阶段和医学干预阶段的预防策略进行分级,构建五级预防理论框架,可更加精准地指导我国的公共卫生及医学实践。为此,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现有的预防策略,对第四级预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完善了五级预防理论框架,以期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基于CiteSpace公共卫生体系研究可视化分析
都率, 毛阿燕, 孟月莉, 王坤, 杨玉洁, 董佩, 严晓玲, 胡广宇, 邱五七
2020, 36(12): 1734-1738. doi: 10.11847/zgggws1126888
摘要(2907) HTML (2455) PDF 568KB(251)
摘要:
  目的  分析2000 — 2019年国际公共卫生体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变化趋势,以期对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筛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年1月 — 2019年9月公共卫生体系的相关英文文献,通过CiteSpace 4.0.R5.64-bit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经筛选后共得到8 127篇英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公共卫生体系研究呈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公共卫生问题、管理及运行体制、体制革新等领域,且构建适宜性公共卫生体系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分析出的关键词可分为11个聚类,分别为传染病和慢性病防制、基层公共卫生管理、公共卫生项目成本测算、公共卫生护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危险因素控制、健康监测、流行病学、风险预测预警、卫生服务需求和各国公共卫生体系。  结论  国际公共卫生体系研究围绕公共卫生问题,主要针对医疗卫生改革、卫生筹资、卫生应急、公共卫生问题、服务提供、公共卫生政策与人口健康状况等方面开展,并致力于提高公共卫生体系的适宜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控系统工作人员心理状况与职业稳定性调查
黄冰, 张弘玥, 邱倩文, 陈新, 郝莹, 陈雄飞, 王声湧, 董晓梅
2020, 36(12): 1739-1743. doi: 10.11847/zgggws1129932
摘要(1666) HTML (642) PDF 633KB(114)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与职业稳定性。  方法  于2020年2月26日 — 3月2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调查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05名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职业稳定情况。  结果  共回收405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的平均工龄为(13.40 ± 10.14)年,疫情期间平均每日工作时长为(9.56 ± 3.30)h。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奉献和组织支持感越高、情绪耗竭感越低,职业自我概念就越强。不同工龄工作人员的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不一样。担心感染程度(β = – 0.14,P = 0.034)仅是低工龄职工(工龄 < 10年)职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在工龄为10~19年的疾控人员中,组织支持感越强(β = 0.35,P < 0.001),职业稳定性越高。在工龄 ≥ 20年的工作人员中,职业奉献越低(β = 0.28,P = 0.002)、情绪耗竭感越严重(β = – 0.23,P = 0.008),职业稳定性越低,且女性的职业稳定性高于男性。  结论  新冠肺炎期间,疾控工作人员的情绪耗竭、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奉献感等是影响职业自我概念及职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基于PEST分析思维探讨疾控机构绩效工资制度
顾冬红, 董潇杨, 张琳洁, 刘毅
2020, 36(12): 1744-1746. doi: 10.11847/zgggws1128258
摘要(2182) HTML (2131) PDF 476KB(145)
摘要:
通过探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现状以及组织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绩效工资制度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尝试采用PEST分析思维方法对疾控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进行宏观分析,综合论述其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影响和存在的相应问题,并从政治地位、经济保障、社会影响以及技术支撑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公共卫生服务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疟疾和登革热联防联控建设成效与启示
周兴武, 杨锐, 杜龙飞, 姜进勇, 魏春, 唐烨榕, 王鑫, 杨中华, 卢娜, 周红宁
2020, 36(12): 1747-1751. doi: 10.11847/zgggws1132156
摘要(1376) HTML (710) PDF 732KB(57)
摘要:
建成辐射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云南省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定位。为应对区域国家热带病共同挑战,我国自2005年以来在云南实施了疟疾和登革热联防联控项目,经过15年的建设,项目达成共识,形成合作框架,建立了5个联络办公室,21个跨境监测点和20个联合工作站。通过协调会、培训班、研究生培养、技术帮扶、“4.25国际疟疾日”宣传,联合调查,监测平台研发、联合实验室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项目成效显著,对我国公共卫生援外项目有一定启示。
柬埔寨社区贫困先心病儿童3种不同现场筛查方式成本效益比较
王艳霞, 张舒惟, 肖罗茜, 宋宏琳, 罗志, CheaMunyrith, 施艺, 朵林
2020, 36(12): 1752-1754. doi: 10.11847/zgggws1125585
摘要(3011) HTML (974) PDF 455KB(138)
摘要:
  目的  比较柬埔寨社区贫困先心病儿童3种不同现场筛查方式,为“一带一路”卫生援外项目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柬埔寨4省社区儿童先心病筛查现场筛查的相关数据并进行计算,得出中国医生组、中柬混合医生组及柬埔寨医生组3种筛查队现场筛查成本、每例儿童筛查成本、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成本及医务人员人均筛查成本,分析3种不同筛查队的成本效益。  结果  中国医生筛查支出为2 122.25元/(人·d),筛检1名儿童成本19.37元,确诊1名患儿成本9 794.99元;中柬医生分别为1 191.93元/(人·d)、42.12及23 838.54元;柬埔寨医生分别为691元/(人·d),11.46及13 820.00元。  结论  中国医生组筛查人均单位成本最高,效率最高,中柬医生组次之,柬埔寨医生组筛查成本最低,筛查效率最低。柬埔寨医生参与筛查工作中,当地认同度高,社区动员及可持续性好,有利于减少医疗风险。
“一带一路”国家公共卫生与卫生服务现况
邱增辉, 蒋祎, 刘娅莉, 彭双双, 万迪
2020, 36(12): 1755-1758. doi: 10.11847/zgggws1124551
摘要(4452) HTML (4445) PDF 730KB(162)
摘要:
“健康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的前提是深入了解沿线各国的健康与公共卫生服务状况。在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整体健康水平较差,卫生可及性低,气候和文化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亚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暴恐事件威胁国民的生命健康;西亚北非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宗教文化对人口增长具有一定正向作用;中东欧地区和独联体国家整体健康水平较好,但老龄化趋势显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健康的首要因素。中国在充分了解、理解各国国情的基础上与他们建立“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也将提升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话语权,促进中国经验的传播与交流。
“一带一路”国家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现状及其与荷兰队列对比分析
黄佩瑶, 杨景丽, 黄文雅, 柳念, 丁婕, 包凯芳, 陈晓亮, 程宁, 郑山, 白亚娜
2020, 36(12): 1759-1762. doi: 10.11847/zgggws1125857
摘要(2247) HTML (899) PDF 570KB(59)
摘要:
  目的  了解“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南亚、独联体国家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的建立和发展情况,与荷兰队列进行比较,为今后“一带一路”国家的队列研究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PubMed数据库中中亚、南亚、独联体等20个国家自数据库收录起始日期至2019年3月1日发表文献中的队列研究,经过2次筛选后对选定的队列进行二次检索,获取队列关键信息,分析中亚、南亚、独联体“一带一路”国家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并与荷兰队列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中亚、南亚、独联体20个国家共有211项研究人群 ≥ 1 000人的队列研究,其中,国家内队列研究164项(77.73 %),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47项(22.27 %)。经二次检索后选定的“一带一路”国家的6项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研究与荷兰的9项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数量上,“一带一路”国家的2项队列研究为单一国家队列,荷兰的9项队列研究均为单一国家队列;在规模上,“一带一路”国家的2项队列研究对象 > 100 000人,荷兰的2项队列研究对象 > 100 000人;在建立时间上,“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最早的2项队列研究均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荷兰建立最早的3项队列研究均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在产出文章上,“一带一路”国家产出文章数量最多的队列研究文章发表数为400篇,荷兰产出文章数量最多的队列研究文章发表数为1 500篇。  结论  相对于荷兰而言,“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南亚、独联体国家的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整体数量少、规模小、文章产出低、队列发展较为局限。
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内地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郭西亚, 郭雯雯, 李鹏, 陈方尧, 沈明望, 曾令霞, 庄贵华, 齐欣
2020, 36(12): 1763-1766. doi: 10.11847/zgggws1131945
摘要(2031) HTML (1607) PDF 625KB(96)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内地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评估境外输入风险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建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数据库;对确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结果  境外输入病例在各地级市的时间及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截至5月20日中国内地有9个地级市境外输入病例超过50例。输入国主要为俄罗斯、英国、美国、法国及西班牙。输入病例中留学生及外籍人员分别占40 %、10 %。  结论  境外输入疫情时空表现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各地市自身特点及管控政策辐射有关;相关政策对境外输入疫情的调控效果显而易见。
上海市徐汇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张俊婕, 吴强松, 汪晨夕, 周祺, 刘景壹, 玄泽亮
2020, 36(12): 1767-1770. doi: 10.11847/zgggws1132533
摘要(921) HTML (383) PDF 494KB(35)
摘要:
  目的  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警指标体系。  方法  2020年8 — 9月,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2轮专家咨询,确定预警指标和权重系数。  结果  从传染源,传播途径,重点人群和防控相关因素等4个方面构建了28项预警指标,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 % 和93.75 %,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82,第1轮咨询协调系数(W)为0.32(P < 0.01),第2轮咨询协调系数为0.41(P < 0.01),  结论  构建的新型冠状病毒预警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罗湖医改”模式下新冠肺炎社区防控及效果评价
袁倩, 王箭, 陈旭嘉, 程蕊容, 林锦春
2020, 36(12): 1771-1775. doi: 10.11847/zgggws1130150
摘要(964) HTML (325) PDF 744KB(42)
摘要:
  目的  探讨“罗湖医改”模式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社区防控开展情况,并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社康和罗湖区部分民办社康联合体即康君联合体社康的COVID-19的监测和居家隔离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深圳市其他区COVID-19的发病传播情况,评价“罗湖医改”模式下罗湖医院集团社康COVID-19的社区防控效果。  结果  2020年1月8日 — 2020年3月2日,罗湖医院集团社康COVID-19监测排查34625人,康君联合社康监测排查19317人,相对于各自的服务人口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 440.90,P < 0.001);罗湖医院集团社康纳入居家隔离人数为6077人,康君联合社康纳入居家隔离人数为3229人,相对于各自的监测排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06,P < 0.05)。在纳入居家隔离的及时性上,罗湖医院集团社康居家隔离人群的返深时间与纳入居家隔离时间间隔为(2.31 ± 5.08)d,而康君联合体社康的时间间隔为(5.32 ± 6.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42,P < 0.05)。罗湖医院集团社康累计居家隔离人数高峰期是2月1日,比康君联合体社康早4 d,比深圳市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人数高峰期早7 d。同时罗湖区在2020年2月14日 — 3月2日,COVID-19病例零增长,深圳市其他区还有波动。  结论   在“罗湖医改”模式下,罗湖医院集团社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防控相对于罗湖区部分民办社康联合体社康即康君联合体社康监测排查更加严格,纳入居家隔离更加及时,同时COVID-19的发病情况相对于深圳市其他区更早实现零增长。
江苏省 ≥ 35岁社区居民饮酒与肥胖对糖尿病患病交互作用
徐文超, 覃玉, 苏健, 崔岚, 杜文聪, 周金意
2020, 36(12): 1776-1779. doi: 10.11847/zgggws1123881
摘要(2419) HTML (1873) PDF 496KB(148)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 ≥ 35岁社区居民饮酒与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为制定糖尿病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 — 2017年江苏省“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中83 530名 ≥ 35岁社区居民的初筛调查数据,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系统评价饮酒与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  结果  江苏省83 530名 ≥ 35岁社区居民中,患糖尿病者15 755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8.86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年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肥胖和高血压是江苏省 ≥ 35岁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饮酒与肥胖对糖尿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患糖尿病的风险为两者均不存在时的1.67倍(OR = 1.67,95 % CI = 1.52~1.83)。  结论  江苏省 ≥ 35岁社区居民饮酒与肥胖对糖尿病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停用宫内节育器后再生育人群生育结局双向性队列研究
王冠融, 周健, 孙志明, 张敏, 张学宁, 林洁, 施雯慧, 许豪勤, 杨月华
2020, 36(12): 1780-1784. doi: 10.11847/zgggws1126271
摘要(1643) HTML (697) PDF 505KB(23)
摘要:
  目的  探讨停用避孕措施后再生育人群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方法  采取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 — 2015年12月参加江苏省溧阳市、泰兴市、沛县3个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家庭进行筛选,以计划生育二孩的2 435人为研究对象,将末次避孕措施为宫内节育器(IUD)定义为研究组,避孕套为对照组,随访比较2组队列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435名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1 252人,对照组1 183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273例,发生率为11.21 %。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分别为141例和132例,发生率分别为11.26 % 和11.1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35),调整人群基本特征、月经问题、女性生殖系统方面特征以及子女健康状况等混杂因素后,IUD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是避孕套组的1.06倍(95 % CI = 0.81~1.39),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使用IUD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广东省汉族人群RXRA基因rs111856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关系
王姝, 徐霖, 胡维, 杨辉煌, 闫妍, 王星杰, 潘海燕, 孔丹莉, 丁元林, 于海兵
2020, 36(12): 1785-1788. doi: 10.11847/zgggws1123857
摘要(5306) HTML (3673) PDF 544KB(59)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汉族人群RXRA基因rs1118566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2型糖尿病(T2DM)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中国汉族人群T2DM发病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1年11月 — 2013年10月在广东省10家医院内分泌科招募的1 092例20~70岁T2DM患者和同期在医院体检且按地区和年龄匹配的1 092名20~70岁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RXRA rs11185660位点基因型检测。  结果  病例组T2DM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群中RXRA rs11185660位点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3.2 %、16.8 %和83.3 %、16.7 %,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0 %、28.4 %、2.6 %和68.8 %、29.1 %、2.1 %,2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调整年龄、体质指数、性别前后,病例组和对照组RXRA基因rs11185660位点共显性、显性、隐性和超显性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广东省汉族人群RXRA基因 rs11185660位点SNP与T2DM患者遗传易感性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调查报告与分析
河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陈东明, 王彦杰, 田庆丰
2020, 36(12): 1789-1792. doi: 10.11847/zgggws1123859
摘要(3887) HTML (1107) PDF 490KB(69)
摘要:
  目的  了解全省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情况和实施效果。  方法  采用抽样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和省直管县的社区和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2 680份。采用均数和百分比分析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39 %,农村建档率97.62 %;城市居民健康教育项目利用率98.16 %,农村居民96.19 %;城市居民免费预防接种利用率94.06 %,农村居民98.45 %;城市居民儿童健康管理免费服务利用率94.31 %,农村居民95.35 %;城市居民免费接受孕产妇健康管理占比95.37 %,农村居民94.49 %;城市居民免费接受高血压健康管理占比96.85 %,农村居民占93.56 %;城市居民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占比98.06 %,农村占比93.09 %。城乡地区、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性别因素的关联性较大,女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满意度普遍高于男性;年龄因素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值有负向相关,年龄越大,居民对基本公卫服务满意度越低;城市的居民满意度值高于农村的满意度值。  结论  城乡居民基本公卫项目利用率整体较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需加强,尤其是基层卫生服务队伍和公众健康意识。
京沪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程度比较
马东平, 尹文强, 田壮, 郑文贵, 马安宁, 林振平, 钱东福, 李程跃, 尹爱田, 郝模
2020, 36(12): 1793-1795. doi: 10.11847/zgggws1122673
摘要(901) HTML (339) PDF 623KB(15)
摘要:
  目的  分析2000 — 2017年京沪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不足严重程度及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明确2地差异,探讨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适宜程度。  方法  收集1995 — 2017年涉及京沪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问题的122篇文献,摘录财力投入增长不足问题的相关表述,计算严重程度评分。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等分析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不足严重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  结果  北京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不足严重程度从2000年的3.61分降至2017年的3.05分,上海则由4.00分降至1.79分,北京和上海的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上海P < 0.01,北京P < 0.05)。  结论  京沪2地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程度逐年提高,上海财力投入增长在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中影响更大,但增长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应“投入稳定增长:以制度保障稳定增长”;验证了量化妇女保健财力投入增长程度的可行性。
云南、广西两地关注传染病问题范围比较
黄炜, 吴立红, 彭小芹, 谭思然, 高翔, 李程跃, 王烨, 沈群红, 吴群红, 陈菲, 于明珠, 郝超, 郝模, 蒲川
2020, 36(12): 1796-1799. doi: 10.11847/zgggws1125402
摘要(1610) HTML (371) PDF 526KB(16)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广西两地关注传染病问题范围变化趋势,比较两地政府对传染病问题关注范围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方法  系统收集云南、广西两地2000 — 2017年所有传染病相关政策文件、法律规定和制度等共429篇,并计算关注范围;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云南关注传染病问题范围为76.9 %,增长幅度14.3 %;广西关注传染病问题范围为80.8 %,增长幅度20.1 %。广西关注传染病问题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 0.874,P < 0.01),云南关注传染病问题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无显著相关。  结论  广西传染病领域的关注范围高于云南,且增长幅度更大。两地关注传染病问题范围均有显著提升,关注问题范围这一量化指标具有可行性。
口腔正畸患儿口腔保健知识及不良行为习惯调查
姜晓蕾, 黄绪友, 燕贵军, 肖菲
2020, 36(12): 1800-1804. doi: 10.11847/zgggws1122989
摘要(2211) HTML (1511) PDF 513KB(48)
摘要:
  目的  调查口腔正畸患儿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不良行为习惯,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 2017年6月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口腔科准备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3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儿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不良行为习惯及知识获取途径。  结果  362例患儿患龋率为59.24 %,龋均值为(1.83 ± 0.22),患牙龈炎率为37.29 %;患儿对乳牙、恒牙颗数知晓率最低(29.56 %),需定期口腔检查知晓率最高(76.80 %);城市患儿各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患儿,女性患儿各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P < 0.05);患儿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多数患儿存在不良行为习惯;患儿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中从家长教育获得比例最高(54.14 %),从医务人员获得比例最低(19.61 %)。  结论  正畸患儿口腔保健知识较为薄弱,尤其是农村患儿、男性患儿及低龄患儿,多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应积极加强口腔保健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
分级诊疗背景下江苏省医联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以南京市和淮安市为例
汤少梁, 何光秀
2020, 36(12): 1805-1807. doi: 10.11847/zgggws1123996
摘要(2677) HTML (2066) PDF 461KB(69)
摘要:
  目的  以江苏省南京市和淮安市为例,深入分析分级诊疗背景下江苏省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通过收集江苏省2014 — 2017年卫生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以及整理南京市和淮安市医联体建设的实践措施对比分析江苏省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  结果  目前江苏省的分级诊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数逐年增加,与医院差距不断缩小。但存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医技人员不足、分级诊疗上下转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结论  建议应该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合理的医联体内部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加强“互联网+”医联体信息化平台建设。
辽宁省部分城市环卫工人组织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关系
张柔, 马洪林
2020, 36(12): 1808-1812. doi: 10.11847/zgggws1124042
摘要(2578) HTML (1457) PDF 588KB(173)
摘要:
  目的  分析辽宁省环卫工人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探究环卫工人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于2018年6 — 8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整群抽取辽宁省沈阳市、抚顺市、铁岭市1 342名环卫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问卷(Survey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SPOS),工作满意度问卷(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和心理资本问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24)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和AMO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环卫工人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和心理资本总分分别为(32.75 ± 6.15)、(56.29 ± 7.21)和(86.34 ± 7.40)分。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β = 0.497,P < 0.01)。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4个维度对工作满意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β = 0.159、β = 0.180、β = 0.138、β = 0.161,均P < 0.01);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为0.33,占总效应的49 %。  结论  环卫工人组织支持感可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TNFRSF4TNFSF4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关系
符祖强, 葛志军, 黄鹏, 汪春晖, 侯炜, 王炎, 张云, 岳明
2020, 36(12): 1813-1816. doi: 10.11847/zgggws1129981
摘要(986) HTML (208) PDF 511KB(15)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4(TNFRSF4)rs17568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4(TNFSF4)rs38506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为丙型肝炎的筛查、诊断和预防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10月 — 2015年5月在江苏省9家医院治疗的肾透析患者、20个自然村的既往有偿献血者和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的静脉吸毒人群共2 960人,将其中1 269例HCV抗体阳性者和1 691名HCV抗体阴性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人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NFRSF4 rs17568和TNFSF4 rs385064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的关系。  结果  病例组TNFRSF4 rs17568 AA、AG和GG型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46.69 %、43.05 % 和10.26 %,对照组分别占44.87 %、44.44 % 和10.68 %;病例组TNFSF4 rs3850641 AA、AG和GG型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66.09 %、30.53 % 和3.37 %,对照组分别占71.89 %、26.01 % 和2.09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是否谷丙转氨酶(ALT)异常、是否谷草转氨酶(AST)异常和感染途径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携带TNFSF4 rs3850641 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TNFSF4 rs3850641 AG/GG基因型的个体更易感染HCV(共显性模型:OR = 1.251,95 % CI = 1.052~1.488,P = 0.011;显性模型:OR = 1.275,95 % CI = 1.077~1.509,P = 0.005);携带rs3850641 G等位基因的数量越多,HCV的感染风险越大(相加模型:OR = 1.251,95 % CI = 1.078~1.450,P = 0.003);未发现TNFRSF4 rs1756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有相关性(均P > 0.05)。  结论  TNFSF4 rs3850641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有关。
2018年辽宁省农村 ≥ 40岁居民肥胖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郑新, 井丽, 刘文利, 马蔚瑶, 孙继绪, 马振莉, 崔晓朋, 林敏, 杜志, 刘爽, 杨佐森, 邢立莹
2020, 36(12): 1817-1821. doi: 10.11847/zgggws1126414
摘要(4345) HTML (1374) PDF 549KB(86)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农村 ≥ 40岁居民肥胖患病情况,为肥胖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7年9月 — 2018年5月,随机整群抽取辽宁省农村4个县19个村庄 ≥ 40岁常驻居民10 926人,进行肥胖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 40岁农村居民总体肥胖患病率为18.5 %,女性(21.3 %)高于男性(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0.415,P < 0.001);标化患病率为19.8 %,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5 %和21.4 %。农村男性40~49岁组肥胖患病率最高,为23.9 %,女性以50~59岁组肥胖患病率最高,为23.6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年龄 ≥ 50岁、家庭年收入5 000~19 999元、单身、吸烟是肥胖的保护因素。  结论  辽宁省 ≥ 40岁农村居民肥胖患病率较高,应根据患病人群的特点加以防制。
福建省宁德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熊莲莲, 吴光辉, 傅兰勇
2020, 36(12): 1822-1824. doi: 10.11847/zgggws1127498
摘要(988) HTML (514) PDF 471KB(13)
摘要:
  目的  了解福建省宁德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为该市居民的脑卒中筛查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1月 — 2018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南社区、漳湾社区、霍童社区和九都社区抽取18 039名 ≥ 4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宁德市筛查的18 039名社区居民中,检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 438人,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3.52 %;男性居民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6.39 %,高于女性居民高危人群检出率的10.54 %(χ2 = 132.05,P < 0.001);年龄40~49、50~59、60~69、70~79和 ≥ 8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分别为2.76 %、9.38 %、15.18 %、29.41 %和31.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 282.84,P < 0.001);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危风险因素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74.69 %)、缺乏运动(69.77 %)、吸烟(41.35 %)、血脂异常(36.22 %)、糖尿病(28.14 %)、明显超重或肥胖(17.56 %)、脑卒中家族史(9.19 %)、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31 %),不同性别和年龄高危人群高危风险因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福建省宁德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相对较低,男性和 ≥ 6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高危人群的前3位高危风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缺乏运动和吸烟。
高中生能量饮料饮用与健康危险行为、感觉寻求关系
胡春梅, 漆沫沙
2020, 36(12): 1825-1828. doi: 10.11847/zgggws1123011
摘要(901) HTML (429) PDF 462KB(27)
摘要:
  目的  了解高中生能量饮料饮用情况及与健康危险行为、感觉寻求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于2018年3 — 6月对重庆市永川区3283名高中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前一个月内986人(30.0 %)饮用能量饮料,饮用频率1~9次914人(27.8 %)≥ 10次72人(2.2 %);性别、年级,吃早餐频率、抽烟、饮酒、网瘾倾向、感觉寻求是能量饮料饮用的影响因素。  结论  高中生饮用能量饮料情况不容忽视,应考虑不同特征学生的饮用特点,尤其加强对高健康危险行为、高感觉寻求体验学生能量饮料饮用的引导和管理。
辽吉两地把握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的能力分析
王璐, 郭杨, 徐凌忠, 蒲川, 陈超亿, 陈若卉, 郝模, 吴群红, 宁宁, 郝艳华, 潘琳, 郑岩, 刘泽
2020, 36(12): 1829-1831. doi: 10.11847/zgggws1124765
摘要(2084) HTML (1109) PDF 631KB(22)
摘要:
  目的  探寻辽吉两地把握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能力的方法及意义。  方法  运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两地把握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在2007 — 2016年的变迁情况。利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把握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  结果  吉林把握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的程度由 2007年的1.5 % 提升至2016年的16.3 %,辽宁由 2007年的25.4 % 下降至 2016年的10.1 %。辽吉两地把握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均为负相关。  结论  辽吉两地能够总体把握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但在识别需要的连续性与系统性方面需加强。随着辽吉两地把握公众健康需要的程度不断提升,传染病发病率逐渐降低,能满足公众传染病健康需要,对制定决策有参考。
循证医学
中国居民疫苗信心、态度和接种意愿现状
王晓茜, 吕芊, 侯志远
2020, 36(12): 1832-1837. doi: 10.11847/zgggws1126270
摘要(9159) HTML (3178) PDF 738KB(314)
摘要:
  目的  系统了解中国居民对疫苗接种的主观态度和意愿水平,为免疫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SinoMed)对2015年1月1日 — 2019年3月22日发表的有关疫苗信心、态度、接种意愿等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3 888篇,排除重复文献42篇后,通过标题、摘要、全文筛选及质量评价后最终纳入58篇文献。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对中国居民疫苗接种态度和意愿水平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公众对疫苗的知晓率普遍较低,二类疫苗的知晓率(6.42 %~62.31 %)更低于一类疫苗,但却有较高的接种意愿(17.81 %~84.97 %)。近年来的疫苗事件对公众的疫苗信心和态度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特别是二类疫苗,但这些负面影响随时间较快减弱。二类疫苗接种率与意愿接种率之间存在差距,可能与疫苗价格、接种服务的可及性等因素有关。  结论  我国二类疫苗知识知晓率处于中低水平;一半左右的居民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担忧态度;但接种意愿较高。应关注疫苗事件对接种意愿,特别是对二类疫苗接种意愿的负面影响。
综 述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实验室检测策略
董文学, 李靖, 张致英, 赵志鹏, 杨旭, 康龙丽
2020, 36(12): 1838-1842. doi: 10.11847/zgggws1132725
摘要(3801) HTML (878) PDF 635KB(76)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全球大流行,给世界各国的医疗环境都带来了严重冲击。目前,其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便成为了遏制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由于临床表现和体征等方面对COVID-19诊断的灵敏性较差,因此医生需要通过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等手段以鉴别感染者和非感染者。本文综述了SARS-CoV-2基因组特征以及相关检测原理与细节。在COVID-19的不同阶段,不同检测的效果差异很大。RT-PCR核酸检测在感染早中期阶段较灵敏,血清学检测则可能识别感染后期阶段,可作为核酸检测阴性但疑似感染者的辅助检测手段。为避免出现“假阴性”,造成误诊或漏诊,在病毒检测时应采用多指标联合,以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
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比较
李婷婷, 方勇, 王东, 曾德唯, 何安涛, 赵勇, 曾缓
2020, 36(12): 1843-1846. doi: 10.11847/zgggws1126831
摘要(1987) HTML (818) PDF 492KB(70)
摘要:
  目的  全面比较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差异,更好地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方法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8个电子数据库和国内外相关机构网站中比较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文献。共检索542篇,通过文献筛选,最后纳入4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健康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在最终目的和部分评价指标上是相同的;在背景、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等6个方面存在差异。卫生城市主要涉及公共卫生领域,用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有考核和命名程序;健康城市几乎涉及所有健康相关的领域,注重自我评价,无考核与命名程序。  结论  为更好地促进健康城市建设活动,除应获得政府支持和加强全社会的参与,对于从业人员的相关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
公共卫生论坛
中国与欧洲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措施比较
宫兆淼, 陈爱平, 林一民
2020, 36(12): 1847-1851. doi: 10.11847/zgggws1133003
摘要(2014) HTML (880) PDF 532KB(137)
摘要:
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给卫生应急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过去10个月时间里,中国境内疫情通过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地区间或出现小范围流行。欧洲在经历了2020年3 — 4月的急剧增长期之后,一度增长势头趋缓,目前再次出现报告病例的增长。本文比较分析了此次作为区域性疫情防控的指导性文件,中国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系列和欧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快速风险评估》(RRA)系列,二者在结构、内容、执行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以期为未来类似疫情的应急管理提供借鉴。
国际大型集会公众健康风险防控经验及对北京冬奥会启示
吴茜
2020, 36(12): 1852-1856. doi: 10.11847/zgggws1130573
摘要(1898) HTML (616) PDF 690KB(57)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与交通的发展,参加大型集会的国际人群越来越多,在集会期间由于人群聚集容易导致疾病传播、踩踏事件和恐怖袭击等危险状况出现,从而威胁公众的健康及人身安全,加大举办地医疗卫生系统的压力,因此也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奥运会、世锦赛等体育赛事是典型的大型集会,对公众健康风险进行有效防控是影响赛会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因此研究基于英文文献,对国际大型体育集会公众健康风险防控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并从重视赛前公众健康风险识别,加强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联系,严密追踪公众健康状况及时收集数据,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关注健康遗产的形成等几方面为正在筹办的北京冬奥会公众健康风险防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