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38卷  第2期

封面
2022年第38卷第2期 封面
2022, 38(2): .
摘要(199) HTML (103) PDF 123KB(40)
摘要:
目录
2022年第38卷第2期 中英文目次
2022, 38(2): 1-1.
摘要(206) HTML (157) PDF 2234KB(38)
摘要:
标准·指南·共识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编写委员会
2022, 38(2): 129-130. doi: 10.11847/zgggws1137503
摘要(4218) HTML (989) PDF 338KB(1080)
摘要: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由7部分组成,包括总则、2岁及以下儿童、3~5岁儿童、6~17岁儿童青少年、18~64岁成年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5个年龄组人群以及慢性病患者。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编写委员会组织完成。
专题报道 —— 公共卫生系统韧性研究
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概念内涵
宁宁, 郭杨, 钱瑜, 王璐, 吴群红
2022, 38(2): 131-133. doi: 10.11847/zgggws1135905
摘要(595) HTML (224) PDF 505KB(38)
摘要:
  目的  明确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的概念内涵,为提高中国灾难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2014年1月 — 2021年1月中国知网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与卫生系统韧性概念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应用关键词分析法对卫生系统韧性概念内涵的主题词进行解析并形成概念内涵专家咨询问卷,采用网络函询的方式对来自全国卫生应急和灾害医学相关领域的31名专家进行咨询。  结果  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81.6 %,权威系数为0.84,协调系数为0.383;专家对韧性作为复杂系统能力特质的认同程度评分为(4.84 ± 0.37)分,对韧性作为隐性能力特质的认同程度评分为(4.39 ± 0.76)分,对韧性内涵作为系统对干扰吸收、适应、转变能力的认同程度评分为(4.71 ± 0.46)分;对于卫生系统作为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的认同程度评分为(4.77 ± 0.50)分,对于卫生系统韧性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转化能力的认同程度评分分别为(4.29 ± 0.69)、(4.39 ± 0.80)、(3.97 ± 0.95)分。  结论  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是医疗卫生机构等系统主体呈现为动态变化的耗散结构,当遭受系统内外干扰时,能够及时有效吸收、适应、转变,并演化为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能力。
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周文婧, 王璐, 郭杨, 宁宁, 吴群红
2022, 38(2): 134-138. doi: 10.11847/zgggws1135894
摘要(634) HTML (197) PDF 510KB(66)
摘要:
  目的  构建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中国灾难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基于熵理论的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aaty′s权重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结果  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81.6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76和0.85,协调系数分别为0.352、0.301和0.260(均P < 0.05);经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了由2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构建的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中,“卫生系统供给能力与激增医疗需求的平衡”的权重系数最高(0.7500);二级指标中,“紧急医疗服务”的权重系数最高(0.4476);三级指标中,“危急重症监护室人员储备满足激增医疗需求程度”的权重系数最高(0.0799)。  结论  构建的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我国灾难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大规模伤害事件情境下医疗机构伤患激增应对能力评价框架
乔瑾, 宁宁, 赵子华, 吴群红, 郝艳华
2022, 38(2): 139-141. doi: 10.11847/zgggws1135896
摘要(477) HTML (169) PDF 558KB(41)
摘要:
医疗机构伤患激增应对能力的研究是对医疗系统应对大规模伤害事件的规划、缓解、响应研究的补充,具有深远的政策意义。本研究在提出医疗机构伤患激增应对能力概念和关键要素的基础上,将大规模伤害事件所产生的伤患激增需求分为区域内伤患激增需求和跨区域伤患激增需求两大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伤患激增应对能力评价框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为进一步构建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医院韧性治理概念探析
周一丹, 宁宁, 赵子华, 郝艳华, 吴群红
2022, 38(2): 142-144. doi: 10.11847/zgggws1135893
摘要(753) HTML (210) PDF 534KB(64)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医院韧性治理的相关概念,为提升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收集2014年8月10日 — 2021年4月25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与“医院韧性治理”相关的136篇研究文献及1662条文献语段,梳理出医院韧性治理相关语义,并应用ROST CM 6.0软件对医院韧性治理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语义网络分析。  结果  通过对“韧性治理”的35个关键要素进行相关语义网络分析,最终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医院韧性治理的概念定义为医院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扰动、冲击,通过多部门综合管理与多主体合作治理等机制使医院整体在灾难全过程展现出抵抗、吸收、恢复、适应、学习等关键韧性功能来维持医院主要功能稳定,最终实现灾害风险降低和应灾能力提升的灾难管理过程。  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的医院韧性治理直观表现为医院在面对灾难冲击时通过多部门多主体持续性的参与协作在应灾全过程中展现出韧性功能特征来克服实际困境,使医院整体在高风险情境中保持安全有序地运转。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抗逆力系统逻辑模型构建
苏映雪, 庞智洋, 孙宏, 宁宁, 吴群红
2022, 38(2): 145-148. doi: 10.11847/zgggws1135898
摘要(709) HTML (169) PDF 667KB(47)
摘要:
随着各种灾难频发,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均面临着巨大威胁,提高社区对灾害的应对以及抵御能力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出发,以复杂系统分析为依据提出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抗逆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对社区抗逆力的社会资本子系统、社区基础特征子系统、灾害管理子系统和社区发展能力子系统4个子系统进行整体特征分析以及主回路逻辑分析,构建了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抗逆力系统逻辑模型,以此为开展社区抗逆力建设提供政策模拟工具。其中,社会资本子系统包括居民参与、社区规范、关系网络和信任;社区基础特征子系统包括物理环境、基础设施和经济人口特征;灾害管理子系统包括应急组织管理、防灾减灾活动、灾害风险评估和居民减灾意识与技能;社区发展能力子系统包括社区创新潜力、信息沟通和公共服务。构建的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抗逆力系统逻辑模型可为社区抗逆力理论研究及实践培育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抗逆力构建过程中关键节点问题综合评价
张鑫, 周文婧, 张久瑞, 宁宁, 吴群红
2022, 38(2): 149-152. doi: 10.11847/zgggws1135902
摘要(544) HTML (116) PDF 515KB(32)
摘要:
  目的  综合评价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抗逆力构建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问题,为我国社区抗逆力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方法确定社区抗逆力构建中的问题清单,通过专家咨询法对问题的严重性和干预迫切性进行评价,并应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对问题重要性进行排序。  结果  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95.0 %,权威系数为0.774,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抗逆力构建问题清单中16项问题严重性和干预迫切性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87和0.428(均P < 0.05);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抗逆力构建过程中居于前5位的关键节点问题依次为“尚未形成多主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抗逆力体系”(0.514)、“现有各主体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和协同机制”(0.487)、“地方政府与其他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传统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缺乏基于社区的灾害治理理念”(0.46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管理以政府和专业卫生组织为主,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较差”(0.454)、“地方政府对社区及卫生组织的应急资源投入不足”(0.437)。  结论  目前中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抗逆力体系构建、社区主体间协调机制、社区管理模式、社区居民参与和应急资源投入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应重点加以关注。
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罕见病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嘉敏, 马正
2022, 38(2): 153-156. doi: 10.11847/zgggws1126356
摘要(710) HTML (464) PDF 525KB(71)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罕见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6年2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或电话对1 771例罕见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罕见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罕见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60.37 ± 18.23)分,其中,工具性支持、讯息与情绪性支持、社会互助性合作支持、情感性支持和补偿性支持得分分别为(13.40 ± 4.12)、(22.99 ± 7.89)、(8.42 ± 3.11)、(6.69 ± 1.92)和(6.69 ± 1.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离退休和学生罕见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较高,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无业、居住在农村和有并发症罕见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较低。  结论  中国罕见病患者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此类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和有无并发症等因素相关。
中国职业紧张反应量表编制
潘舒娅, 周波, 杨程惠, 王璐瑶, 钟雪梅, 黄雨兰, 汪瑾宇
2022, 38(2): 157-160. doi: 10.11847/zgggws1125878
摘要(683) HTML (206) PDF 523KB(77)
摘要:
  目的  编制职业紧张反应量表,评价其信效度。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人群预调查等方法形成初始量表。在四川省成都、绵阳、南充、眉山、乐山5座城市的10所特定单位抽取2 191名在职人员,对其职业紧张情况进行分析。将样本随机分为两部分,样本1(n = 1 096)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筛选条目;样本2(n = 1 095)用于信、效度检验,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效度,采用克朗巴赫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信度。  结果  正式量表包括认知行为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3个维度15个条目,可解释总变异的68.796 %。验证性因素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 = 3.894,NFI = 0.969,CFI = 0.977,IFI = 0.977,TLI = 0.971,RMSEA = 0.051)。总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35,各分量表α系数在0.789~0.923之间;总量表的折半系数为0.863,各分量表折半系数在0.766~0.898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结论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中国职业紧张反应情况。
母亲MTR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易感性关联
李依寰, 黄鹏, 王婷婷, 陈乐陶, 张森茂, 罗柳, 刁静怡, 李金琦, 孙梦婷, 宋欣俐, 魏剑晖, 刘亦萍, 舒靖, 秦家碧
2022, 38(2): 161-166. doi: 10.11847/zgggws1134330
摘要(448) HTML (123) PDF 640KB(28)
摘要:
  目的  研究母亲甲硫氨酸合成酶(MTR)基因多态性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HD)间的关联性。  方法  于2017年11月 — 201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464例CHD患儿母亲和504例健康儿童母亲中,利用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MT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采用SPSS24.0和Haploview软件分析MTR基因SNPs及其单倍型与CHD的关联。  结果  rs1266164(TT vs.CC:aOR = 3.39, 95 % CI = 1.48~7.76;隐性模型:aOR = 3.27,95 % CI = 1.44~7.45),rs3768139(CC vs.GG:aOR = 0.26,95 % CI = 0.11~0.58;显性模型:aOR = 0.29,95 % CI = 0.13~0.65;隐性模型:aOR = 0.62,95 % CI = 0.45~0.85),rs1050993(隐性模型:aOR = 0.59,95 % CI = 0.42~0.82),rs6668344(显性模型:aOR = 1.55,95 % CI = 1.12~2.16),rs3820571(GG vs. CC:aOR = 0.28, 95 % CI = 0.12~0.64;隐性模型:aOR = 0.56,95 % CI = 0.40~0.79)等5个位点与子代CHD的发生存在关联。TT和CT单倍型(rs6668344-rs3754255),AGTA单倍型(rs1805087-rs2275565-rs1266164-rs4659743)以及AT和GT单倍型(rs1050993-rs6676866)与CHD的发生相关。  结论  MTR基因多态性与子代CHD的患病存在关联,且其单倍型影响CHD的发生。
退役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明志君, 陈祉妍, 刘亚男, 陈国民
2022, 38(2): 167-171. doi: 10.11847/zgggws1130193
摘要(1371) HTML (1395) PDF 531KB(110)
摘要:
  目的  了解退役军人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风险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9年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退役军人进行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045份,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CESD-9)、广泛性焦虑量表简版(GAD-2)、PTSD风险问卷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结果  抑郁得分为(9.73 ± 6.86)分,不同学历、军衔、经济收入退役军人抑郁得分有显著差异(均P < 0.001)。焦虑得分为(2.09 ± 1.91)分,不同年龄、学历、军衔、经济收入退役军人焦虑得分有显著差异(均P < 0.01)。PTSD风险比率为42.58 %,不同学历、军衔、经济收入、重大军事行动经历退役军人PTSD风险比率有显著差异(均P < 0.01)。经济收入(β = – 0.13,P < 0.001)、饮酒行为(β = 0.12,P < 0.001)和睡眠质量(β = – 0.59,P < 0.001)对抑郁得分存在显著影响;经济收入(β = – 0.11,P < 0.01)、饮酒行为(β = 0.08,P < 0.01)和睡眠质量(β = – 0.64,P < 0.001)对焦虑得分存在显著影响;年龄(OR = 1.04,95 % CI = 1.02~1.06)、重大军事行动(OR = 1.60,95 % CI = 1.11~2.30)、饮酒行为(OR = 1.18,95 % CI = 1.05~1.32)和睡眠质量(OR = 0.74,95 % CI = 0.68~0.80)对PTSD风险存在显著影响。  结论  中国退役军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饮酒行为是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经济收入和睡眠质量是抑郁、焦虑的保护因素;年龄增长、重大军事行动经历、饮酒行为是PTSD风险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是PTSD风险的保护因素;抑郁、焦虑和PTSD风险之间密切相关。
高血压家族史和行为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患病关系
段晓阳, 李敏, 祁志刚, 曹雨馨, 黄昊, 葛启伟, 郑会燕, 秦刚, 庄勋
2022, 38(2): 172-176. doi: 10.11847/zgggws1135107
摘要(691) HTML (168) PDF 643KB(71)
摘要:
  目的  了解高血压家族史和行为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制定适宜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8年10 — 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抽取12092名 ≥ 18周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家族史和行为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  结果  南通市崇川区最终纳入分析的12064名 ≥ 18周岁常住居民中,患高血压者4042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3.5 %,标化患病率为27.0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体质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2.05倍(OR = 2.05,95 % CI = 1.77~2.38),饮酒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非饮酒者的2.04倍(OR = 2.04,95 % CI = 1.32~3.17),高盐饮食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非高盐饮食者的1.92倍(OR = 1.92,95 % CI = 1.19~3.07);当高血压家族史与1种行为危险因素聚集时以家族史与高盐饮食聚集者高血压患病的风险为最大(OR = 3.38,95 % CI = 2.35~4.85),当高血压家族史与2种行为危险因素聚集时以家族史与吸烟和高盐饮食聚集者高血压患病的风险为最大(OR = 5.42,95 % CI = 2.73~10.74),当高血压家族史与3种行为危险因素聚集时以家族史与吸烟、饮酒和高盐饮食聚集者高血压患病的风险为最大(OR = 5.84,95 % CI = 2.74~12.43)。  结论  高血压家族史与行为危险因素聚集可导致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上升。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不同部位接种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评价
刘振江, 吴春敏, 黄家梅, 叶素贞, 吴惠华, 周翔, 李贵凡, 陈萍, 张浩, 胡凤清
2022, 38(2): 177-180. doi: 10.11847/zgggws1131745
摘要(670) HTML (236) PDF 475KB(23)
摘要:
  目的  评价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不同部位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2015年9月 — 2016年3月在福建省南平市选择3月龄婴儿入组164名,于3、4、5月龄共接种3剂次针次DTaP/Hib疫苗。接种疫苗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不良反应的随访观察,并采集受试者免疫前和基础免疫后28 d的血清样本,进行免疫原性观察。  结果  不同接种部位接种DTaP/Hib疫苗后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除白喉抗体的几何平均增长倍数(GMI)大腿组高于臀部组外,其余抗体的阳性率、阳转率、几何平均浓度(GMC)、GM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臂三角肌、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均可以作为接种部位,接种部位不同不影响DTaP/Hib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实验研究
大麻二酚对小鼠肝纤维化抗氧化作用
马润, 舒远辉, 谢娜, 周艳, 项一宁, 王豫萍
2022, 38(2): 181-185. doi: 10.11847/zgggws1135692
摘要(740) HTML (283) PDF 680KB(56)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麻二酚(CBD)对四氯化碳(CCL4)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依次为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CBD组(4、8 mg/kg),秋水仙素组(0.2 mg/k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花生油,剩余小鼠按照5 mL/kg注射30 % CCL4,每周2次,连续10周。CBD组和秋水仙素组在造模的同时每次注射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狼星红染色检查肝组织胶原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蛋白印迹(WB)检测肝组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核转录相关因子(Nrf2)表达情况。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CBD组和秋水仙素组肝指数[分别为(4.71 ± 0.34)%、(4.68 ± 0.20)%、(4.24 ± 0.40)%]、血清ALT含量[分别为(79.38 ± 14.79)、(87.13 ± 9.40)、(77.88 ± 3.76)U/L]明显降低(P < 0.05),胶原沉积显著减少(P < 0.05),肝组织SOD活力[分别为(259.90 ± 36.05)、(223.13 ± 37.49)、(246.39 ± 53.49)U/mgprot]、GSH含量[分别为(63.07 ± 16.71)、(100.38 ± 22.44)、(96.39 ± 19.40)nmol/mgprot]明显增高(P < 0.05),而MDA含量[分别为(2.48 ± 0.43)、(2.74 ± 0.88)、(2.84 ± 0.87)nmol/mgprot]显著降低(P < 0.05),gp91蛋白表达降低(P < 0.05),Nrf2蛋白表达增加(P < 0.05)。  结论  CBD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gp91、Nrf2蛋白表达,减少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相关。
调查报告与分析
上海市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入库志愿者捐献知识知晓率调查
刘宝松, 张钢, 吕军, 赵国强
2022, 38(2): 186-189. doi: 10.11847/zgggws1132693
摘要(665) HTML (222) PDF 566KB(19)
摘要:
  目的  了解入库志愿者捐献知识知晓率以明确招募工作的成效,分析资料库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志愿者筛选及捐献意愿维持方面提出工作优化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方便取样,对上海市2017年入库2240名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认识水平、相关因素及知识获取途径进行调查。  结果  入库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知晓平均得分为(3.94 ± 1.951)分;学历、献血经历、志愿服务经历、有亲属或朋友入库经历、与家人就移植话题进行讨论、对捐献行为的价值判断以及入库报名方式与捐献知识知晓率有关联(P < 0.05);入库志愿者获得捐献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互联网、电视、现场宣传活动。  结论  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与维护工作是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价值实现的基础,需要系统、持续、稳定的机制保障。
风险信息特征对公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认知影响
孟祥伟, 吴群红, 郝艳华, 李乐, 张敏, 孟楠, 许峤
2022, 38(2): 190-193. doi: 10.11847/zgggws1131466
摘要(549) HTML (165) PDF 516KB(43)
摘要:
  目的  了解风险信息特征对公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风险认知的影响,为改善传染病事件的信息发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方法  于2020年6月15 — 18日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湖北省和北京市5个省、市抽取1292名社会公众进行风险信息特征对新冠肺炎风险认知影响的网络问卷调查。  结果  个人具有传染病的经历或经验、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专家或学者发布的信息、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网络或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邻居或朋友传播的信息、信息发布前后不一致或矛盾、专家或学者的不同意见或争论、网络大V或明星等意见领袖的讨论或争议、疫情期间接触大量新冠肺炎信息、疫情期间较少接触其他类型信息、信息提及发生过的传染病(如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流感)、信息提及其他国家暴发的类似传染病、信息提及新冠肺炎引出的现象或问题、信息中包含危害严重的文字/图片/视频和信息中包含着恐慌或悲哀情绪对公众新冠肺炎风险认知影响的得分分别为(3.37 ± 0.98)、(3.81 ± 1.21)、(3.61 ± 0.79)、(3.48 ± 1.13)、(3.52 ± 0.90)、(2.92 ± 0.95)、(4.36 ± 0.59)、(4.35 ± 0.61)、(3.74 ± 0.87)、(3.99 ± 0.94)、(3.75 ± 1.00)、(3.53 ± 1.05)、(3.57 ± 0.94)、(2.50 ± 1.08)、(3.36 ± 0.98)和(3.48 ± 1.13)分。因子分析共得到信息来源、信息争执、信息数量、信息关联和信息情感倾向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897 %,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依次为17.334 %、13.638 %、13.221 %、13.111 % 和10.593 %。  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影响公众风险认知的信息特征包括信息来源、信息争执、信息数量、信息关联和信息情感倾向,其中信息来源是影响公众风险认知的首要因素。
宁夏山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相荣, 党媛媛, 汤榕
2022, 38(2): 194-197. doi: 10.11847/zgggws1126760
摘要(493) HTML (177) PDF 471KB(31)
摘要:
  目的  了解宁夏山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  于2016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宁夏山区固原市的原州区、西吉县和彭阳县抽取1 5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有效调查的1 298名宁夏山区居民中,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居民分别为287和267例,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2.11 %和20.57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 40岁是宁夏山区居民两周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大专和高中/中专是宁夏山区居民两周患病的保护因素;年龄 ≥ 30岁是宁夏山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在婚是宁夏山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宁夏山区居民健康状况仍需改善,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宁夏山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陕西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不平等性分析
厉旦, 周忠良, 赵丹彤
2022, 38(2): 198-202. doi: 10.11847/zgggws1119709
摘要(578) HTML (195) PDF 548KB(27)
摘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不平等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不平等性的贡献。  方法   利用2013年陕西省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在陕西省32个县的数据,纳入6857名 ≥ 65岁农村老年人为研究样本,计算集中指数来评价健康不平等性,进行集中指数分解探讨影响健康不平等性的因素。  结果  2013年陕西省农村地区 ≥ 65岁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37.15 %、47.15 %,其集中指数分别为0.0896(95 % CI = 0.0716~0.1075)和0.0565(95 % CI = 0.0420~0.0710)。在各个变量中,对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不平等贡献较大的因素为经济水平(98.40 %、63.93 %)、体育锻炼因素(5.47 %、4.30 %),其中,经济水平因素对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不平等的贡献最大。  结论  陕西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存在不平等性,但相对较小。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将有利于农村老年人健康不平等性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广东省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及归因风险评估
高琦, 刘志东, 王舒姿, 张怡雯, 姜宝法
2022, 38(2): 203-208. doi: 10.11847/zgggws1132059
摘要(1859) HTML (733) PDF 1047KB(331)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探讨其异质性来源并评估其归因风险。  方法  收集广东省2009 — 2016年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城市水平上日均气温对手足口病的效应,应用多变量meta回归模型合并效应值,在此基础上评估气温暴露造成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归因风险。  结果   2009 — 2016年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2 279 647例,气温升高可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以日均气温24 ℃为参照,日均气温为30.5 ℃时手足口病累积发病风险最高(RR = 1.24,95 % CI = 1.12~1.37)。低温的效应在滞后8 d时达到最大,高温的效应在滞后0 d时达到最大。不同城市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差异的来源有人口密度、GDP增长率、经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和年平均日照时数。归因于高温暴露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为241 918例,占总发病数的10.61 %(95 % CI = 9.67%~11.53%)。高温时,男性和 < 5岁儿童的发病风险高于其他人群。  结论  高温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效应出现早且存在滞后效应。夏季高温时应对易感人群和脆弱地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儿科医生疫苗介绍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臧淑洁, 胡思梦, 王茜, 王晓川, 侯志远
2022, 38(2): 209-212. doi: 10.11847/zgggws1135411
摘要(360) HTML (125) PDF 502KB(29)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科医生疫苗相关服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11月 — 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杭州、长春、西安、重庆、京津冀、深圳和海口7个培训地点对289名儿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科医生在接诊适龄儿童时的疫苗介绍行为,并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儿科医生在接诊适龄儿童时经常介绍、有时介绍、基本不介绍儿童疫苗的比例分别为25.3 %(73/289),50.2 %(145/289)和24.5 %(71/289)。不主动介绍相关疫苗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相关要求和职责,占89.7 %。虽然84.8 %(245/289)的儿科医生过去一年收到过儿童家长咨询疫苗相关问题,但仅有30.1 %(87/289)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疫苗知识来回答家长咨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级职称组(OR = 2.124,95 % CI = 1.169~3.858)更有可能介绍儿童疫苗;自身接种过流感疫苗(OR = 2.237,95 % CI = 1.296~3.861)、接受过疫苗相关培训(OR = 1.830,95 % CI = 1.112~3.012)、经常接受到家长咨询(OR = 6.604,95 % CI = 3.042~14.338)、有充足的疫苗知识(OR = 1.984,95 % CI = 1.152~3.418)、认为介绍疫苗是自身工作职责(OR = 5.6,95 % CI = 3.083~10.172)的儿科医生介绍疫苗的频率更高。  结论  总是/经常介绍儿童相关疫苗的儿科医生较少,需增强儿科医生预防服务和群医学意识,提高儿科医生开展疫苗等预防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中国门诊患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董建, 陈颖, 田向阳
2022, 38(2): 213-217. doi: 10.11847/zgggws1136822
摘要(578) HTML (167) PDF 489KB(33)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门诊患者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 — 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14所二级或三级医院抽取2808例门诊患者进行改良版《中国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电子问卷调查。  结果  中国门诊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43.38 ± 6.25)分,其中医学科学观念、疾病自我管理技能、医学常识、自我效能和医学信息认知维度得分分别为(10.24 ± 3.17)、(9.20 ± 2.12)、(7.55 ± 1.54)、(9.03 ± 2.10)和(7.36 ± 2.21)分;中国2808例门诊患者中,具备健康素养者1920例,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8.38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 35岁、文化程度高中/职高/中专及以上、职业为学生、月均家庭收入 ≥ 8000元、平均日上网时间 ≥ 1 h、平时信息获取途径为医疗卫生人员、自评医患沟通情况好和非常好的中国门诊患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的中国门诊患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  结论  中国门诊患者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均家庭收入、平均日上网时间、医患沟通情况和平时信息获取途径是否为医疗卫生人员是我国门诊患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手足口病发病预测4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比较
刘超, 孟园园, 张庆雯
2022, 38(2): 218-223. doi: 10.11847/zgggws1133517
摘要(737) HTML (253) PDF 725KB(75)
摘要:
  目的  比较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模型、Census X12季节分解模型和线性组合预测模型4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手足口病发病的预测性能,为手足口病的预测提供方法支撑。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1月 — 2019年12月发布的中国手足口病月度发病人数和《中国统计年鉴 — 2020》发布的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据此测算出2008年1月 — 2019年12月中国手足口病的月度发病率数据;以2008年1月 — 2018年12月中国手足口病月度发病率数据作为样本建模数据分别构建SARIMA模型、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模型、Census X12季节分解模型和线性组合预测模型,以2019年1 — 12月中国手足口病月度发病率数据作为样本外评估预测数据评价4个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SARIMA模型、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模型、Census X12季节分解模型和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D)分别为10.311、14.433、8.424和9.334,预测误差的方差(MSE)分别为30.757、112.847、12.007和18.847,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MAPE)分别为1.725 %、2.415 %、1.409 % 和1.562 %;拟合效果最好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为Census X12季节分解模型,其次为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再次为SARIMA模型,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差。  结论   Census X12季节分解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可为今后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性依据。
“二孩政策”下辽宁省城市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
满小欧, 李贺云, 杨扬
2022, 38(2): 224-227. doi: 10.11847/zgggws1134299
摘要(697) HTML (143) PDF 538KB(63)
摘要:
  目的  分析“二孩政策”下辽宁省城市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造成辽宁省超低生育率的潜在原因,为完善鼓励生育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 — 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中抽取618名18~49岁辽宁省城市居民相关数据,重点分析“二孩政策”下辽宁省城市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  结果  辽宁省18~49岁城市居民2013 — 2017年总体理想生育子女数量为1.71孩次。理想生育性别男孩为0.84孩次,女孩为0.89孩次;理想生育数量为2个孩子的比例最大(57.0 %)。从不同特征群体生育意愿来看,26~33岁城市居民(1.79孩次)、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城市居民(1.81孩次)、高收入群体(1.80孩次)的理想生育子女数量高于其同伴群体。个体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养老保险、工作单位性质、养老观念、生育观念因素对生育意愿影响显著(均P < 0.05)。时间效应分析显示,相比于2013年,2017年生育意愿为2013年的1.067倍,差异显著。  结论  二孩政策时期,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一定程度促进了受政策影响群体生育意愿的释放,但生育意愿受个体、社会经济、生育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鼓励生育应在准确把握上述因素的基础上“精准施策”。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遏制细菌耐药文本量化分析
孟欣雨, 苗雅楠, 刘馨雨, 王薇
2022, 38(2): 228-234. doi: 10.11847/zgggws1132882
摘要(433) HTML (144) PDF 610KB(19)
摘要:
  目的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中国现有遏制细菌耐药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中国目前遏制细菌耐药相关国家级政策的结构和特征,为今后政策完善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利用Nvivo12程序对2004年1月 — 2020年7月的75份国家级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并以表格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  结果   75份政策共编码316条。以涉及领域区分,卫生领域合计175条,农业领域合计130条,环境领域合计11条;以干预方法区分,强制类合计155条,能力类合计86条,价值类合计17条,激励类合计49条,创新类合计9条。  结论  中国遏制细菌耐药相关政策属于政府管制型,涉及领域方面以卫生和农业领域为主力,强制类和能力类政策工具为主导工具;而环境的政策工具数量远低于其他两个领域,亟待加强和调整优化;干预方法方面,强制类占绝大多数,而价值类和创新类相关政策较为匮乏。
甘肃省裕固族成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任晓岚, 李明阳, 胡继宏, 潘利, 席金恩, 单广良
2022, 38(2): 235-240. doi: 10.11847/zgggws1132721
摘要(608) HTML (352) PDF 559KB(32)
摘要:
  目的  了解甘肃省裕固族绝经女性和20~80岁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  方法  于2016 年7 — 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对960名20~80岁常住裕固族女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体格检查,并进行跟骨骨密度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  结果  在应答的929名调查对象中,裕固族绝经女性、20~80岁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标化率)分别为27.64 %(23.53 %)、13.99 %(12.78 %),随年龄增大骨质疏松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2绝经 = 31.664,χ220~80岁 = 114.576,均P < 0.05)。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女性的婚姻状态、绝经年限、握力,20~80岁女性的年龄、文化程度、既往骨折史及握力是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绝经女性和20~80岁女性的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β绝经 = – 0.003,β20~80岁 = – 0.004,均P < 0.05)。  结论  甘肃省裕固族绝经女性和20~80岁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年龄、绝经年限、既往骨折史是骨质疏松症主要危险因素;碱性磷酸酶可以作为骨密度降低的预测因子。
京沪妇女保健组织体系健全程度比较
田壮, 马东平, 尹文强, 李伯阳, 张亮, 陈菲, 蒲川, 李程跃, 于明珠, 徐天强, 郝超, 陈政, 郝模, 马安宁
2022, 38(2): 241-245. doi: 10.11847/zgggws1122393
摘要(560) HTML (242) PDF 642KB(65)
摘要:
  目的  比较京沪两地妇女保健组织架构健全程度的差异,明确其意义,推导确立其适宜定位,探索对其量化评估的可行性。  方法  系统收集(即穷尽)2000 — 2017年京沪两地公开发布的与妇女保健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共收集北京市相关文件232篇,上海市相关文件417篇。摘录文件中提及“部门”“机构”“组织”的相关内容,基于组织架构基本健全程度、主要部门覆盖程度计算组织架构健全程度,利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  结果  2000 — 2017年,京沪两地妇女保健组织架构健全程度分别由52.9 %、68.5 %上升到78.0 %、85.8 %,呈不断上升趋势,两地妇女保健组织架构健全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  结论  妇保体系的组织架构逐步完备,上海优于北京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支撑健康结果改善;两地尚存不足之处在于相关支撑部门尚未充分纳入及子体系尚不完备。适宜的妇女保健组织架构应该子体系完备且内部覆盖部门齐全。经本研究验证组织架构健全程度量化评估具备可行性及可推广性。
患者新媒介使用对其就医行为的影响
雷禹
2022, 38(2): 246-249. doi: 10.11847/zgggws1124662
摘要(503) HTML (209) PDF 693KB(35)
摘要:
  目的  了解患者新媒介依赖行为和就医行为现状,探讨患者新媒介依赖行为影响其就医行为的机制和路径。  方法  于2018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区526例患者进行新媒介使用行为与就医行为间的关系网络问卷调查,依据媒介依赖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关系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患者新媒介依赖度一般,就医行为良好。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良好,模型结果显示,新媒介依赖与其个人就医态度呈正向相关(β = 0.50,P < 0.01)、就医态度正向影响(β = 0.78,P < 0.01)就医行为意向并间接影响(β = 0.50,P < 0.01)就医行为,但新媒介依赖与自我效能(β = – 0.19,P = 0.07)和社会支持(β = 0.15,P = 0.26)不相关。另外,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β = 0.14,P = 0.03)就医行为意向并直接和间接影响就医行为。  结论  新媒介作为健康传播工具与渠道,在患者就医行为干预方面,不仅潜力显著,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
综 述
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疾病管理研究进展
田梦鸽, 殷晓旭, 卢祖洵, 龚言红
2022, 38(2): 250-252. doi: 10.11847/zgggws1127198
摘要(543) HTML (128) PDF 448KB(48)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移动医疗技术得以蓬勃发展,使得克服时间、空间、人力的限制,实现疾病的院后远程管理成为可能。本研究首先从技术类型、管理方式、疾病研究方向三个方面对移动医疗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继而基于文献证据进行了疾病管理效果及成本 – 效益分析,并同患者的需求反馈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理论框架构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政府引导管理的建议,为我国疾病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公共卫生论坛
美国预防医学医师制度介绍与借鉴
李刚, 冯达, 唐尚锋, 王若溪, 陈晓禹, 高俊良, 付谦, 付航, 冯占春
2022, 38(2): 253-256. doi: 10.11847/zgggws1129364
摘要(3045) HTML (2327) PDF 516KB(237)
摘要:
美国医学教育和执业医师管理制度有相对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本研究通过建立涵盖培养制度、准入制度、考核监管制度、使用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回顾组成美国预防医学医师制度的各项政策内容。提出应正视公共卫生医师身份危机问题。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医师非预防医学医师,建议为公共卫生医师正名,严格公共卫生医师准入,拓宽临床医师与公卫医师转换渠道,以期完善中国公共卫生医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