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丽丽, 陈娜, 汤少梁.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研究[J]. 医学与社会, 2016, 29(4): 40 – 43.
|
[2] |
云苗.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和青岛市为例[J]. 企业导报, 2016(13): 80 – 82.
|
[3] |
於军兰, 周文萍, 张杰, 等. 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分析[J]. 护理研究, 2015, 29(3): 1079 – 1081.
|
[4] |
郭东, 李惠优, 李绪贤, 等. 医养结合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21): 43 – 44.
|
[5] |
吴园秀, 罗铁娇, 罗文华. 老年慢性病病人实施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效果[J]. 现代医院, 2014, 14(3): 149.
|
[6] |
张立斌, 段亚梅, 邓庆等. 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行分析及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 2017, 37(4): 9 – 11.
|
[7] |
邓庆, 甘霈, 任国胜. 养老医疗护理康复职业培训融一体构筑" 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J]. 中国科技产业, 2014(6): 42 – 47.
|
[8] |
鲍捷, 毛宗福. 我国医养结合服务的公共物品理论浅析[J]. 卫生经济研究, 2015(6): 26 – 29.
|
[9] |
孙建萍, 周雪, 杨支兰, 等. 我国养老机构现状及对策[J].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 2011(23): 4723 – 4724.
|
[10] |
周国明.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 34(11): 1316 – 1319.
|
[11] |
刘酉华, 骆金铠. 法国医养结合模式对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启示[J]. 中国护理管理, 2016, 16(7): 930 – 933.
|
[12] |
刘墨非. 疏解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之困[J]. 北京观察, 2011(6): 20 – 21.
|
[13] |
黄佳豪, 孟昉.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7(6): 63 – 68.
|
[14] |
王元元, 朱霖, 牛丽娟, 等. 安徽省"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实施路径探讨[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 35(6): 129 – 131.
|
[15] |
张曼婕, 黄海, 王嘉雯, 等. 广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18): 2934 – 2937.
|
[16] |
左颖. 首个"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迎客[N]. 北京晚报, 2013-02-27.
|
[17] |
阎安. 论社区居家养老: 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J]. 科学•经济•社会, 2007, 25(2): 86 – 93.
|
[18] |
司佳卉, 李立明. 我国养老现状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10): 1424 – 1429.
|
[19] |
刘红, 张妍蕊. 对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2): 91 – 93.
|
[20] |
候晓丽, 马珊珊, 黄磊. 我国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管理观察, 2011(440): 78 – 79.
|
[21] |
王一. 上海市医养结合机构现状及问题剖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8): 31 – 33.
|
[22] |
孙继艳, 郝晓宁, 薄涛, 等.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建议[J]. 卫生经济研究, 2016(11): 13 – 15.
|
[23] |
成秋娴, 冯泽永. 美国PACE及其对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启示[J]. 医学与哲学, 2015, 36(9A): 78 –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