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珠海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萧松建, 周奕, 张雪宝, 林新天, 陈龙, 倪锡河, 黄思成, 阮峰

萧松建, 周奕, 张雪宝, 林新天, 陈龙, 倪锡河, 黄思成, 阮峰. 珠海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3): 273-276. DOI: 10.11847/zgggws1128844
引用本文: 萧松建, 周奕, 张雪宝, 林新天, 陈龙, 倪锡河, 黄思成, 阮峰. 珠海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6(3): 273-276. DOI: 10.11847/zgggws1128844
Song-jian XIAO, Yi ZHOU, Xue-bao ZHANG, Xin-tian LIN, Long CHEN, Xi-he NI, Si-cheng HUANG, Feng RUAN. A survey on the first clustering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Zhuhai city[J].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20, 36(3): 273-276. DOI: 10.11847/zgggws1128844
Citation: Song-jian XIAO, Yi ZHOU, Xue-bao ZHANG, Xin-tian LIN, Long CHEN, Xi-he NI, Si-cheng HUANG, Feng RUAN. A survey on the first clustering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Zhuhai city[J].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20, 36(3): 273-276. DOI: 10.11847/zgggws1128844

珠海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萧松建(1982 – ),广东高州人,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急性传染病控制

    通讯作者:

    阮峰,E-mail:536483186@qq.com

  • 中图分类号: R 181.8+1;R 373.1

A survey on the first clustering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Zhuhai city

  •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珠海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来源和传播方式。
      方法  2020年1月20日广东省珠海市报告3例COVID-19确诊病例,及其50名密切接触者。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追踪调查,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
      结果  2例病例为武汉的一对夫妻,1月7日在武汉聚会时感染SARS-CoV-2,1月11日到珠海后传染给女儿。夫妻2人发病潜伏期为5 d,均为危重症病例,其中病例1死亡;其女儿病例3发病潜伏期 < 6 d,为普通型病例。病例1鼻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毒核酸阳性持续31 d,病例2危重症病例核酸阳性持续18 d,病例3普通型病例核酸阳性持续5 d。共搜索到密切接触者50人,经14 d医学观察均无异常,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本事件为一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证实SARS-CoV-2人传人的传播模式,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fection source and transmission route of the first clustering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n Zhuhai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Methods  We carried out a field survey on 3 laboratory-confirmed cases of COVID-19 in a family and 50 close contacts of the cases on January 20, 2020 in the city.
      Results  The first two cases of the clustering were a couple (the man aged 78 years and the women 76 years) and they had a history of a 5-day traveling in Wuhan city and having a dinner with family members in the city; the two cases had severe symptoms and were admitted into hospitals on January 17, 2020 and were confirmed positive for novel conronavirus nucleic acid the next day. The estimated incubation period was 5 days for the two cases. The third case of the clustering was the couple′s daughter (49 years) with mild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confirmation; the third case had histories of a 7-day living together with and taking hospitalization care of the first two cases; the estimated incubation period for the case was less than 6 days. The duration was 30-day and 18-day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case′s throat and anal swab specimens positive to viral nucleic acid but 5-day for the third case′s throat swab specimens, respectively. No specimens of novel conronavirus nucleic acid positive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14 day′s medical observation among the 50 close contacts of the three cases.
      Conclusion  The survey confirms a clustering of COVID-19 and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the novel coronavirus.
  •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navirus 2, SARS-CoV-2)并传播流行[1]。2020年1月17日 — 19日,广东省珠海市同一家庭出现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病例,其中父母来自湖北武汉,女儿长居广东珠海。1月20日3例病例订正为COVID-19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这是珠海市首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基于本次疫情,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SARS-CoV-2存在人传人现象,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20年1月20日广东省珠海市报告3例COVID-19确诊病例,及其50名密切接触者。

    依照2020年1月15日国卫明电[2020]6号文附件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试行)》,通过查阅病历、访谈接诊医生和家属,按照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例。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发病与诊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例的诊断治疗与转归、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信息等。分析聚集性疫情的传播模式,判定传播代际和传播链,计算潜伏期等。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2]要求,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相关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来自上海辉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图  1  3例病例居住情况

    病例1,男性,78岁;病例2,女性,76岁;两人为夫妻,均为湖北荆州人,共有3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在张家界、二女儿(病例3,女性,49岁)在广东珠海、三女儿在武汉。两夫妻常住在湖北荆州,1月6日到武汉三女儿家居住,1月11日到珠海二女儿家过春节(图1)。

    2020年1月17日中午珠海市人民医院报告1例COVID-19疑似病例(病例1),并将患者转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简称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ICU负压病房隔离治疗。当天下午采集患者不同的生物样本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SARS-CoV-2核酸,结果为阳性。病例2作为密切接触者于1月17日晚收入中大五院隔离观察,当晚出现发热38 ℃,即转到该院感染病防治中心隔离治疗。病例3则一直在医院陪护,1月17日晚出现发热。1月18日采集两人生物样本检测病毒核酸,均为阳性。1月20日3例病例订正为COVID-19确诊病例。

    表  1  病例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项目病例1病例2病例3
    关系 病例1妻子 病例1二女儿
    年龄(岁) 78 76 49
    性别 男性 女性 女性
    职业 退休干部 退休干部 银行职员
    慢性疾病史 30年高血压病原发性肝癌术后
    出现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间(d) 4 4 1
    典型症状体征
      发热
      咳嗽
      乏力
      出汗
      头痛
      肌肉酸痛
      腹泻
    体温(℃) 38.5 38 37.4
    白细胞数(×109/L) 7.12 5.61 2.83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1.2 70.5 33.6
    淋巴细胞数(×109/L) 0.78 0.95 1.52
    淋巴细胞百分比(%) 11.1 16.9 53.7
    胸部CT 双肺散在片状磨玻璃密度增高影 双肺散在间质性肺炎 双肺支气管炎并支气管肺炎
    临床分型 危重 危重 普通
    转归 死亡 痊愈 痊愈
      注:+有此症状;–没有此症状。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2  3例病例发病就诊经过和转归

    病例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见表1,发病就诊经过和转归见图2

    病例1和病例2两夫妻在湖北荆州居住,2020年1月6日两人乘坐动车到武汉三女儿家。1月7日两人去武汉汉阳区万某家参加家庭聚会1 d,参加聚会的共5个家庭10人,另4个家庭分别是万某夫妻2人(汉阳)、易某夫妻2人(汉口)、刘某夫妻2人(汉口)、郑某夫妻2人(武昌)。10人在万某家聊天、打牌,12 : 00及19 : 00在万某家附近某餐馆用餐。20 : 00离开。病例2自述聚会期间易某有咳嗽症状,易某夫妻1月11日从武汉到广东惠东。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查到此人,1月18日易某也诊断为COVID-19疑似病例。

    病例1和病例2在武汉除1月7日家庭聚会外其他时间未外出。平日活动只限于小区内,否认农贸市场暴露史,否认家禽、野生动物暴露史,周围亦未发现死亡动物。1月11日两人乘坐高铁到广州南站,随后与到广州南站接他们的二女儿(病例3)乘坐轻轨到珠海明珠站,再由二女婿开车接回家。在珠海期间,病例1和病例2除了到药店买药和到医院就诊外无外出。

    病例3发病前1个月除1月11日到广州南接父母回珠海外,从未离开过珠海。病例3与病例1和病例2在珠海家中一起生活了7 d。特殊暴露史有两次就医陪护,1月15日带病例1和病例2去医院看门诊,1月16日病例1住院后在病房陪护。

    依照国卫明电[2020]6号文附件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判定标准,搜索到密切接触者50人。其中家庭密切接触者2人(病例3丈夫和女儿);同病房密切接触者3人(同病房病人和其陪护,1名护工);珠海市人民医院医护及后勤密切接触者20人;广州南 – 明珠轻轨同车厢密切接触者6人;武汉 – 广州南高铁同车厢密切接触者19人。密切接触者在珠海医学观察25人,其余25人(主要是同车厢密切接触者)转交广东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追踪实施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经过14 d医学观察均未出现症状,全部解除隔离。

    1月17日下午采集病例1的4份生物样本(鼻拭子、咽拭子、血、尿)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SARS-CoV-2核酸,结果均为阳性。1月18日上午采集病例2和病例3的鼻拭子、咽拭子各1份,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SARS-CoV-2核酸,结果均为阳性。入院后中大五院持续采集3例病例的样本和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行检测SARS-CoV-2核酸。其中病例1鼻咽拭子和肛拭子死亡前均为阳性,阳性持续31 d;病例2鼻咽拭子和肛拭子阳性持续18 d,但期间3次检测阴性;病例3鼻咽拭子阳性持续5 d。1月18日、1月27日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次采集在珠海医学观察的25人鼻咽拭子检测SARS-CoV-2核酸,结果均为阴性。

    病例1和病例2在湖北武汉聚会期间接触过COVID-19病例,并且同时间发病,提示点源暴露。推测感染来源可能与1月7日在武汉聚会接触COVID-19病例有关,从暴露日期和发病日期推算病例1和病例2的潜伏期为5 d。病例3于1月11日开始接触病例1和病例2,推算潜伏期 < 6 d。3例病例的潜伏期符合国家防控方案公布的潜伏期1~14 d,多为3~7 d范围[3],与孙倩莱等[4]人报道一致。病例3与其他密切接触者相比,特殊暴露只有就医陪护,推断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病例是危险因素。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14 d医学观察,发现高铁和轻轨同车厢乘客、未防护的医护人员均未发病,可能是因为暴露剂量较低。杨海燕等[5]研究发现游轮密闭空间可能是传播的危险因素,但本次密切接触者中除病例3外,与病例1和病例2共同居住的家人以及同病房的病人、陪护和护工没有发病,说明暂未发现气溶胶传播的证据。

    病例1初始阶段鼻拭子、咽拭子、肛拭子、血和尿均检出SARS-CoV-2核酸,血和尿转阴比较早,但鼻咽拭子和肛拭子持续阳性,直至病例死亡前均检出病毒核酸。说明SARS-CoV-2可在病例尤其是危重症的消化道长期存在并排毒,提示发病时间长的病例可采集肛拭子检测作为判断是否感染的依据。病例2咽拭子3次SARS-CoV-2核酸转阴后又出现2次阳性,说明病例可能存在间歇排毒。总体上看,病情越重,排毒时间越长。

    疫情发生后珠海市人民政府1月17日晚紧急召开了联防联控工作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迅速开展防控工作。主要措施有:及时上报疫情同时网络直报;病例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医院和病家消毒等。1月20日珠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1月23日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本次COVID-19聚集性疫情控制效果较好,说明尽早响应、联防联控是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关键。

  • 图  1   3例病例居住情况

    图  2   3例病例发病就诊经过和转归

    表  1   病例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项目病例1病例2病例3
    关系 病例1妻子 病例1二女儿
    年龄(岁) 78 76 49
    性别 男性 女性 女性
    职业 退休干部 退休干部 银行职员
    慢性疾病史 30年高血压病原发性肝癌术后
    出现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间(d) 4 4 1
    典型症状体征
      发热
      咳嗽
      乏力
      出汗
      头痛
      肌肉酸痛
      腹泻
    体温(℃) 38.5 38 37.4
    白细胞数(×109/L) 7.12 5.61 2.83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1.2 70.5 33.6
    淋巴细胞数(×109/L) 0.78 0.95 1.52
    淋巴细胞百分比(%) 11.1 16.9 53.7
    胸部CT 双肺散在片状磨玻璃密度增高影 双肺散在间质性肺炎 双肺支气管炎并支气管肺炎
    临床分型 危重 危重 普通
    转归 死亡 痊愈 痊愈
      注:+有此症状;–没有此症状。
    下载: 导出CSV
  •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2): 145 – 151.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20.02.003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M]. 北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2020.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EB/OL]. (2020 – 03 – 07). 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003/4856d5b0458141fa9f376853224d41d7.shtml.
    [4] 孙倩莱, 李作超, 谭夏林, 等.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J/OL]. 实用预防医学, 1 – 4[2020 – 03 – 1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223.r.20200304.1628.006.html.
    [5] 杨海燕, 徐洁, 李岩,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初步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5): 623 – 628.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00223-00153
  • 期刊类型引用(2)

    1. 萧松建,杨仁东,陈丹丹,尹锡玲,姚刚,张雪宝,林新天,阮峰,梅文华. 珠海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实用预防医学. 2021(02): 135-139 . 百度学术
    2. 农智,覃后继,陆夏瑜,周正东,汤健闻,余水兰,史前,邓积广,田红艳,李思璇. 疑似一起潜伏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分析. 右江医学. 2021(05): 373-37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图(2)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37
  • HTML全文浏览量:  779
  • PDF下载量:  125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3-10
  • 刊出日期:  2020-03-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