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魏承毓
1986, 5(2): 1-2.
摘要:
通常所谓“流行性腹泻”是指由轮状病毒,与诺瓦克病毒作为致病因子的急性病毒性腹泻。在我国迄今尚未见报道,而前者无论是由婴幼儿轮状病毒抑或成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均较普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王树声
1986, 5(2): 2-3.
摘要: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胃肠炎的重要病原。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而死亡的儿童数以十万计。
成人轮状病毒腹泻
洪涛
1986, 5(2): 3-3.
摘要:
病毒性腹泻过去也叫做非菌性腹泻,临床上早有报导,可是其病因学是十多年前才开始突破,七十年代以来,连续地发现了儿童和婴幼儿里流行的诺瓦克病毒和普通轮状病毒。由于这些病毒侵犯的对象是五岁以下的婴幼儿,因而常被人们统称做婴幼儿腹泻。
谈谈小儿中流行的腹泻病及主要对策
段恕诚
1986, 5(2): 4-4.
摘要:
流行性腹泻在我国时有发生,主要见于小儿,特别在新生儿和婴儿中仍常出现,甚而导致死亡。近年来在我国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菌有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菌、其他沙门氏菌(如德尔卑、阿贡那)等;个别地区报道空肠弯曲菌和痢疾菌在托儿所的小流行。
有关婴幼儿腹泻治疗的一些看法
孙燕华
1986, 5(2): 5-5.
摘要:
由于我国生活水平与卫生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婴幼儿夏季细菌性腹泻较50和60年代明显减少。但从轮状病毒为主的秋冬季腹泻近年来逐渐增加。
大连市部分人群一日膳食中六六六、DDT摄入量的调查
郭万春, 苑德仲
1986, 5(2): 5-6.
摘要:
一般说来,摄入体内的六六六、DDT主要来自食品,但对每人每日从膳食中摄入六六六、DDT的量国内还未见有报道。为了解大连市部分人群一日膳食中六六六、DDT的摄入量,于1982年初进行了本次调查。
15省市主要水产品中甲基汞污染情况调查及其制订卫生标准初探
周树南, 蔡云清
1986, 5(2): 7-8.
摘要:
甲基汞毒性很强,几乎完全可被人体吸收,并对神经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毒性,其排泄缓慢,在人体内的半减期约70天左右,生物体内的半减期可长达1000天。甲基汞在鱼体内具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人体甲基汞的摄入主要来源于水产品的污染。
对腹泻流行病学研究的几点浅见
傅炳南
1986, 5(2): 9-9.
摘要:
感染性腹泻防治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重点之一。近些年来,其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取得显著进展,澄清、并发现了一些问题。
关于海带、紫菜、虾皮、淡菜中无机砷、有机砷和总砷含量的调查报告
桑正荣, 吴炳英
1986, 5(2): 10-11.
摘要:
食物中微量砷是人体摄入微量砷的主要来源之一,而食物中的砷大多来自海产食品。海产食品含砷量大部分为低毒的有机砷。
福建省周宁县首次发现社鼠和黄毛鼠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
周文伟, 袁高林, 黄立雄, 徐苏云, 孙宝常, 肖树生, 施小勤
1986, 5(2): 11-13.
摘要:
周宁县早在1973年确诊了流行性出血热(EHF)首发病例。其后逐年均有病例发现,至1984年底已确诊113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50%以上,为EHF高发区。
以水层滤除熟肉制品熏烟中致癌物3,4苯并芘的实验研究
李思汉, 张毓武, 倪淑华, 高竹琦, 辛文, 白华民, 姬红蓉, 任义芳, 韩明辉, 李之文
1986, 5(2): 12-13.
摘要:
3,4苯并芘(下称B(a)P)是一种具有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熟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常因烟熏或烘烤而受到B(a)P的污染。如何降低熏烟B(a)P的含量,减少B(a)P对熏肉制品的污染,成为人们十分重视的问题。
广东某些地方食品和海产制品中的挥发性亚硝胺
马幼骐, 符朝晖, 郑庆光
1986, 5(2): 14-17.
摘要:
亚硝胺是一类强致癌物。1954年发现二甲基亚硝胺使人肝硬变,1956年证实它能使大鼠致癌。
污染奶粉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摘要)
刘世庆, 刘亚男
1986, 5(2): 17-17.
摘要:
1984年10月17日,我地区王某食用浙江省永嘉县乳品厂出产的甜奶粉,食后一小时许发生呕吐、腹痛、腹泻呈水样便。陈某家10月22日陈母喝了二勺冲制的奶粉,另有一4岁女孩喝了一勺冲制的奶粉,两人均于二小时内发病入院,症状同上。
68名飞行员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朱全组
1986, 5(2): 18-18.
摘要:
为了解飞行员的营养状况,1983年11月对沙市民航十五飞行大队68名飞行员进行了膳食营养调查。
急性腹泻患者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研究
佘少良, 顾振祥, 赵翠英, 程敬忠, 吴远景, 毕玉莲, 赵国胜, 胡秋萍, 熊桂兰, 周爱华
1986, 5(2): 19-21.
摘要:
近年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一般仅从细菌和病毒单方面进行分析,不能以此来推测总体腹泻人群中主要病原构成,以及比较各自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罗光荣
1986, 5(2): 22-25.
摘要:
感染性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按其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腹泻。因此,查明不同地区、季节、人群的患者病原组成,对有针对性的做好防治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984年太原地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概况
朱庆义, 黄元桐, 仪慧兰, 李连青
1986, 5(2): 26-28.
摘要: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太原地区轮状病毒的流行情况以往缺乏资料,为了系统地观察轮状病毒在太原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84年全年对太原儿童医院就诊的小儿腹泻患儿粪便作了轮状病毒和细菌学检查,并作了流行病学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用增菌协同凝集对沙门氏菌属的筛选检验与常规法的比较
黄宗汉
1986, 5(2): 29-30.
摘要:
沙门氏菌属在食品污染与胃肠道传染病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但其检验方法颇繁。为此我们参阅有关材料,试用增菌协同凝集方法进行沙门氏菌属筛选检验,并与常规方法作了初步对比试验。
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金志宏, 张怀琛, 王恩久, 姚仲寅, 全瑞珍, 李贞强, 赵连珠, 陈京, 买凯
1986, 5(2): 30-32.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对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研究极为重视,不少报导认为多数人均已在生命初期受到HBV感染,而且婴幼儿HBsAg阳性血症与母亲HBsAg阳性有密切相关。我们于1981—1983年对HBsAg阳性32名和HBsAg阴性32名的母亲及其所生婴幼儿的HBV感染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母婴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摘要)
沙庆洪, 胡育美, 黄国超, 梁瑞林, 苏启棠, 何少兼, 张永成, 吴宝乃, 浦世润, 肖志钊, 张文善, 朱立新, 周秀珍
1986, 5(2): 32-28.
摘要:
我们从1981—1983年先后在广州、江门、新兴和南海等市县,对入院分娩产妇共检测2393例,HBsAg(RPHA法)阳性率为9.53%(228例),其中96例HBsAg阳性作为观察组,其HBeAg(ID法)阳性率12.5%(12/96),抗-HBe(ID法)阳性率6.3%(696);其HBsAg几何平均滴度为69.8,滴度在32以下和64—128者各37例,各占38.5%,256者22例,占22.9%。有5例在产后半年内HBsAg消失,其中2例出现抗-HBs。对照组产妇105例,产后一年内未出现HBsAg血症。对96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随防至生后12个月,42例出现HBsAg血症,年发生率43.8%。
宜昌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点
潘会明
1986, 5(2): 33-35.
摘要:
为探索二十多年宜昌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流行规律,提供预防的科学依据,我们综合历年的流行病学资料,对宜昌地区钩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如下。
计划免疫后农村白喉流行的特征
庞运湘
1986, 5(2): 36-36.
摘要:
本文就湘潭地区白喉免疫制剂未接种(1952年8月—1962年7月)、不规则接种(1962年8月—1976年7月)及计划免疫(1976年8月—1983年7月)三阶段的白喉发病率,病死率以及人群带菌和免疫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白喉毒素抗体水平测定的三种方法比较
钱中夏, 马玉香, 张广业, 高生兰
1986, 5(2): 37-39.
摘要:
人群白喉毒素抗体水平测定,一直沿用锡克氏试验,此法简便可靠,但不能测出两组人群抗体水平量的差别。近年来有了微量间接血凝试验,建立了白喉抗体水平定量工作。
标记SPA协同凝集试验快速诊断伤寒病的研究
温芳莲, 陈玉堂
1986, 5(2): 40-42.
摘要:
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SPA),是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特有的蛋白质,1964年被命名为A蛋白,1966年发现A蛋白能与正常人或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IgG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具有抗体活性的Fab段仍暴露在菌体表面,当遇有相应的抗原时,即迅速与Fab段的抗原结合部位相结合,呈现可见的协同凝集反应(简称CO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AV IgM的研究
庄辉, 于德奎, 米竹君, 何培英, 周玉芬
1986, 5(2): 43-45.
摘要:
1978年Duermeyer等首先用ELISA检测抗-HAVIgM,以后,陆续又有报道。目前,国外已有商品Abbott药盒可供抗-HAVIgM检测,但价格较为昂贵。
饮用水脱氟方法的研究-高吸附容量活性氧化铝法
马家骧, 吴作舟, 关惠兰
1986, 5(2): 46-48.
摘要:
饮水脱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寻找高效、廉价、使用方便的除氟方法。为此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收集并筛选了十几种活性氧化铝,并对它们的除氟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制备了高吸附容量活性氧化铝,现报告如下。
空肠弯曲菌菌种冰盒保存时间的观察
商文英, 崔琴珠, 黄景苹
1986, 5(2): 49-49.
摘要:
空肠弯曲菌菌株用普通方法较难保存。为使基层实验室对分离到的菌株能就地保存,我们作了弯曲菌菌种冰盒内保存时间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的分离与鉴定(摘要)
潘亮, 余家辉, 于恩庶
1986, 5(2): 50-50.
摘要:
国内关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Yerisn-iaenteroeolitieabacteriophage,简称Y·ent噬菌体)的研究报告较少。最近我们从146份Y.ent病猪的粪便及盲肠标本分离出42株噬菌体.选择其中17株进行较系统的鉴定和研究。
优氯净和复方优氯净对HBsAg消毒效果的研究
邵惠训, 沈莉
1986, 5(2): 50-53.
摘要:
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有机氯消毒剂,对肝炎病毒有较强杀灭力。在优氯净中加入洗涤剂,制成复方优氯净,用于餐具消毒,不仅增强消毒效果,而且有去油垢作用,本文报导了优氯净和复方优氯净对HBsAg灭活效果。
重新评价14种消毒剂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灭活作用
赵世祯, 金志宏, 朱金凤, 王滨, 买凯
1986, 5(2): 53-54.
摘要:
HBV(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是当前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过去多采用破坏HBsAg作为灭活HBV指标,由于HBsAg并非HBV本身,对抗原性破坏要比对传染性消除难得多,故以往用HBsAg为灭活指标所得结论势必与实际情况有不小距离。
哈尔滨市宫颈癌致病因素的研究宫颈癌致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余章凤, 张振玲, 刘韵源
1986, 5(2): 55-57.
摘要:
对宫颈癌的病因,学者们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不少可能的致病因素,但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对宫颈癌的病因及致病因素的研究,仍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课题。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危险状态分析法进行多变量分析,不仅可控制混杂因素,分析各因素的联合作用,并能对致病因素的定量测定进行分析。有助于宫颈癌病因探讨,在国内尚未见报导。
狂犬病的不显性感染问题
丁正荣
1986, 5(2): 58-61.
摘要:
狂犬病症状发作之后,一般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存在病后活存或顿挫感染。近年来,已有愈来愈多的关于狂犬病不显性和顿挫型感染的现场和实验室证据。
出席第三届亚洲腹泻病会议的一点感想
魏承毓, 方思尧
1986, 5(2): 61-62.
摘要:
第三届亚洲腹泻病会议(Third Asian Conferenceo Diarrhoeal Diseases)于1985年6月10—1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泰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积极支持下,由达卡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Diarrhoeal Disease Research Bangladesh Dhaka)、泰国卫生部、曼谷马海登大学(Mahidol Unirersity Bangkok)及加尔各答全国霍乱与肠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olera and Enteric Diseases Calcutta)等单位联合举办的。
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工作会议简讯
王媛
1986, 5(2): 63-63.
摘要:
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工作会议于1985年9月2—7日在浙江天台召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受卫生部防疫司的委托,指定流研所主持了这次会议。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一届全国非放射性免疫标记技术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齐辑
1986, 5(2): 63-63.
摘要: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一届全国非放射性免疫标记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的科研、高等院校、医疗、卫生防疫,生物制品及进出口商检局等单位的代表.共148人参加了会议。
小儿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纪竞雄, 郑惠玲, 叶冬青, 常泰吉, 冷志勤, 蒋玉麟, 杨正修, 张传荣
1986, 5(2): 64-64.
摘要:
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已为国内外多次调查所证实,国内报道多限于秋冬季小儿腹泻的调查,但在同一地区的长期观察报道较少,现将1983~1984年间我们在合肥地区所进行的工作简述如下:调查对象均系儿科门诊就诊急性腹泻病例,由指定医生负责收集新鲜排出粪便送检,粪便性状未作有意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