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23卷 第9期
2007, 23(9): 1025-102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1
摘要: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4年9~10月在乌鲁木齐市戒毒所、劳教所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结果 符合调查标准且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近3个月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比例为33.4%,固定性伴注射吸毒者占20.4%;近1个月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5.8%和69.8%,维吾尔族吸毒者该指标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7%和7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静脉吸毒者发生HIV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80;P<0.000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32;P=0.0135)、维吾尔族(β=0.34;P=0.0019)、已婚或同居者(β=-0.30;P=0.0077);与女性吸毒者有关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36;P=0.004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45;P=0.0240)、年龄(β=-0.03;P=0.0154)。结论 当地吸毒人群HIV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吸毒者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极低,提示HIV经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很大。扩大针对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干预项目的覆盖面,并辅以个体化的心理咨询,加强吸毒者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4年9~10月在乌鲁木齐市戒毒所、劳教所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结果 符合调查标准且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近3个月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比例为33.4%,固定性伴注射吸毒者占20.4%;近1个月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5.8%和69.8%,维吾尔族吸毒者该指标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7%和7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静脉吸毒者发生HIV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80;P<0.000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32;P=0.0135)、维吾尔族(β=0.34;P=0.0019)、已婚或同居者(β=-0.30;P=0.0077);与女性吸毒者有关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36;P=0.004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45;P=0.0240)、年龄(β=-0.03;P=0.0154)。结论 当地吸毒人群HIV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吸毒者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极低,提示HIV经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很大。扩大针对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干预项目的覆盖面,并辅以个体化的心理咨询,加强吸毒者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
2007, 23(9): 1027-102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2
摘要: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自杀行为状况及其与社会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答驱动抽样(RDS)、关键知情人介绍、网上招募等方法在合肥市进行招募,运用自编的《健康状况调查表》,面对面调查了228名MSM。结果 合肥市MSM曾有自杀未遂行为报告率为11.4%;近一个月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0.5%;自杀计划报告率为3.9%。认为同性恋伤害了家庭、家庭拒绝同性恋、因同性恋被人殴打、有性病史、伙伴数少于3个和近半年月收入少于500元的人与自杀意念有统计学关联;家庭拒绝同性恋、已婚、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去同性恋公厕参加活动和聚会、伙伴数少于3个与自杀未遂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减少社会对男性同性恋的歧视,可降低MSM自杀行为的发生。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自杀行为状况及其与社会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答驱动抽样(RDS)、关键知情人介绍、网上招募等方法在合肥市进行招募,运用自编的《健康状况调查表》,面对面调查了228名MSM。结果 合肥市MSM曾有自杀未遂行为报告率为11.4%;近一个月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0.5%;自杀计划报告率为3.9%。认为同性恋伤害了家庭、家庭拒绝同性恋、因同性恋被人殴打、有性病史、伙伴数少于3个和近半年月收入少于500元的人与自杀意念有统计学关联;家庭拒绝同性恋、已婚、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去同性恋公厕参加活动和聚会、伙伴数少于3个与自杀未遂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减少社会对男性同性恋的歧视,可降低MSM自杀行为的发生。
2007, 23(9): 1030-103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3
摘要:
目的 评价在中小学中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对家长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2005年11~12月对5个项目省市的312名项目学校学生家长和358名非项目学校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项目学校家长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78.75%)高于非项目学校(7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情况,项目学校与非项目学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5.1%的家长选择在学校开设正规课程作为孩子接受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途径,选择同伴教育的家长比例仅为16.1%,排第8位。结论 同伴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相关知识水平,但对家庭和社区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需要进一步得到家长更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目的 评价在中小学中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对家长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 2005年11~12月对5个项目省市的312名项目学校学生家长和358名非项目学校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项目学校家长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78.75%)高于非项目学校(7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情况,项目学校与非项目学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5.1%的家长选择在学校开设正规课程作为孩子接受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途径,选择同伴教育的家长比例仅为16.1%,排第8位。结论 同伴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相关知识水平,但对家庭和社区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需要进一步得到家长更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2007, 23(9): 1032-1033.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4
摘要: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性病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开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武汉地区高校中,分层整群抽取4 770名女大学生,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淋病和梅毒的知晓率均在64.51%以上,对艾滋病主要高危行为和高危人群的知晓率均在70.74%以上。但有30.67%的学生错误地把蚊子叮咬等当作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100%安全套行动"的人仅有0.82%,知道"性行为中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艾滋病"的也仅有26.58%。结论 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性病艾滋病知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性病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开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武汉地区高校中,分层整群抽取4 770名女大学生,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淋病和梅毒的知晓率均在64.51%以上,对艾滋病主要高危行为和高危人群的知晓率均在70.74%以上。但有30.67%的学生错误地把蚊子叮咬等当作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100%安全套行动"的人仅有0.82%,知道"性行为中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艾滋病"的也仅有26.58%。结论 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性病艾滋病知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2007, 23(9): 1034-1035.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5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的相关行为和态度,为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的流动人口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有37.6%的被调查人员不清楚有无艾滋病疫苗;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通过公用剃须刀、牙刷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而学历的高低是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 针对流动人口多、人群素质偏低的特点,应当采用相应方法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目的 了解农村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的相关行为和态度,为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的流动人口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有37.6%的被调查人员不清楚有无艾滋病疫苗;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通过公用剃须刀、牙刷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而学历的高低是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 针对流动人口多、人群素质偏低的特点,应当采用相应方法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2007, 23(9): 1036-103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某高校的529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用Epidata 3.02建库并输入数据,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74%的学生对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状况表示满意,而28.6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艾滋病防治知识够用的学生仅占9.60%,认为基本够用的占40.34%,而觉得不够和不清楚的学生占46.78%。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相关书籍和学校教育,有22.50%的学生从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结论 高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医学生对艾滋病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很高,高校应该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某高校的529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用Epidata 3.02建库并输入数据,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74%的学生对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状况表示满意,而28.6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艾滋病防治知识够用的学生仅占9.60%,认为基本够用的占40.34%,而觉得不够和不清楚的学生占46.78%。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相关书籍和学校教育,有22.50%的学生从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结论 高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医学生对艾滋病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很高,高校应该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2007, 23(9): 1038-103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7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艾滋病高发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家庭的社会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为评估救助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在某艾滋病高发区,随机采访了155户有HIV/AIDS家庭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HIV/AIDS 256人。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发病状况、社会心理及社会支持现状。结果 HIV/AIDS以有偿献血为主(96.5%),其中55.9%的人认为自己半年来心情不好,83.2%的人回答患病对夫妻感情无影响,有60%以上的人感觉患病前后家人和周围的人对待自己和以前一样。政府和社会在近几年的救助力度在逐年加大。结论 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社会的救助措施在减少艾滋病对农村高发地区家庭的社会心理影响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的 了解我国艾滋病高发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家庭的社会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为评估救助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在某艾滋病高发区,随机采访了155户有HIV/AIDS家庭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HIV/AIDS 256人。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发病状况、社会心理及社会支持现状。结果 HIV/AIDS以有偿献血为主(96.5%),其中55.9%的人认为自己半年来心情不好,83.2%的人回答患病对夫妻感情无影响,有60%以上的人感觉患病前后家人和周围的人对待自己和以前一样。政府和社会在近几年的救助力度在逐年加大。结论 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社会的救助措施在减少艾滋病对农村高发地区家庭的社会心理影响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7, 23(9): 1040-104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8
摘要:
目的 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需求及其利用状况,分析VCT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答驱动抽样、关键知情人介绍及在MSM活动的网站上发布广告的方法招募研究对象,通过匿名方式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接受VCT服务的报告率为10.2%,既往HIV检测报告率为24.5%;有31.0%的人不知道VCT服务。同性恋性取向、有亲密朋友、认为自己有可能感染HIV、有同性肛交高危性行为、同性肛交性伴数4个以上者,VCT服务利用率分别为13.5%,12.2%,13.9%,14.5%和16.7%。去公共浴池的MSM接受VCT服务率为4.2%。HIV阳性者无一人接受过VCT服务,梅毒螺旋体现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的VCT服务利用率分别为12.5%和12.9%。结论 改善MSM对VCT服务信息和服务方式的可及性,提高HIV感染危险意识以促进MSM人群对VCT服务的利用,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目的 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需求及其利用状况,分析VCT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答驱动抽样、关键知情人介绍及在MSM活动的网站上发布广告的方法招募研究对象,通过匿名方式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接受VCT服务的报告率为10.2%,既往HIV检测报告率为24.5%;有31.0%的人不知道VCT服务。同性恋性取向、有亲密朋友、认为自己有可能感染HIV、有同性肛交高危性行为、同性肛交性伴数4个以上者,VCT服务利用率分别为13.5%,12.2%,13.9%,14.5%和16.7%。去公共浴池的MSM接受VCT服务率为4.2%。HIV阳性者无一人接受过VCT服务,梅毒螺旋体现感染者和既往感染者的VCT服务利用率分别为12.5%和12.9%。结论 改善MSM对VCT服务信息和服务方式的可及性,提高HIV感染危险意识以促进MSM人群对VCT服务的利用,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2007, 23(9): 1043-104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0
摘要:
目的 了解珠海市男性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珠海市某强制戒毒所397名男性吸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结果 397名吸毒者中,306名(77.1%)为注射吸毒;在注射吸毒者中,进戒毒所前1个月内,125人(40.8%)与他人共用针具。多因素Long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户籍、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注射吸毒的频率和是否重复使用注射器是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珠海市男性吸毒者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比较严重,该行为的发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目的 了解珠海市男性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珠海市某强制戒毒所397名男性吸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结果 397名吸毒者中,306名(77.1%)为注射吸毒;在注射吸毒者中,进戒毒所前1个月内,125人(40.8%)与他人共用针具。多因素Long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户籍、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注射吸毒的频率和是否重复使用注射器是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珠海市男性吸毒者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比较严重,该行为的发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2007, 23(9): 1044-1046.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1
摘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所携带毒株的基因序列特征、亚型种类和毒株来源以及在各高危人群中的分布,推断其传播来源和流行趋势,为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资料。方法 对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相关因素调查,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前病毒DNA,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扩增其膜蛋白基因env,对其C2~V3区及邻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用GCG软件(Wisconsin公司)进行亚型分析。结果 35份样本PCR扩增阳性并得到相应序列。经基因离散率计算和系统树分析,共发现4种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毒株,即HIV-1 B'、C、CRF01-AE和CRF-BC重组型。其中泰国B'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占82.35%(28/34),主要来源于既往采供血者及其配偶;其次是CRF-BC重组型,占11.77%(4/34),主要来源于吸毒人群:CRF01-AE和C亚型各1份,分别占2.94%,均来自劳务输出的归国人员。该组样本B'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5.2%(n=23);而CRF-BC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0.9%(n=3),彼此间显示出较近的传播关系。结论 陕西省HIV-1流行株以泰国B'亚型为主,发生在与既往有偿采供血相关的地区和人群,已有6~7年的流行史;首次在当地吸毒人群中发现HIV-1 CRF-BC重组型,并且显示近期高度流行的趋势。加强对既往有偿献血人群和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控制HIV病毒在家庭内和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将是今后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目的 了解陕西省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所携带毒株的基因序列特征、亚型种类和毒株来源以及在各高危人群中的分布,推断其传播来源和流行趋势,为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资料。方法 对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相关因素调查,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前病毒DNA,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扩增其膜蛋白基因env,对其C2~V3区及邻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用GCG软件(Wisconsin公司)进行亚型分析。结果 35份样本PCR扩增阳性并得到相应序列。经基因离散率计算和系统树分析,共发现4种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毒株,即HIV-1 B'、C、CRF01-AE和CRF-BC重组型。其中泰国B'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占82.35%(28/34),主要来源于既往采供血者及其配偶;其次是CRF-BC重组型,占11.77%(4/34),主要来源于吸毒人群:CRF01-AE和C亚型各1份,分别占2.94%,均来自劳务输出的归国人员。该组样本B'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5.2%(n=23);而CRF-BC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0.9%(n=3),彼此间显示出较近的传播关系。结论 陕西省HIV-1流行株以泰国B'亚型为主,发生在与既往有偿采供血相关的地区和人群,已有6~7年的流行史;首次在当地吸毒人群中发现HIV-1 CRF-BC重组型,并且显示近期高度流行的趋势。加强对既往有偿献血人群和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控制HIV病毒在家庭内和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将是今后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2007, 23(9): 1047-104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2
摘要:
目的 分析湖北省经采供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流行株的亚型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 2005年采集湖北省HIV-1感染者抗凝外周血22份,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PCR方法(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扩增HIV-1病毒gag至pol约3kb的核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BioEdit软件对序列排列、比对后,使用Clustal X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亚型,并应用Simplot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结果 通过巢式PCR扩增以序列测定得到17份样品的序列,根据gag-pol基因序列,与HIV-1亚型国际参考株比较,通过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湖北省的17个HIV-1毒株与邻近省份河南省的流行株B′亚型十分接近,均属于泰国B′亚型,并且未发现重组株的存在。结论 湖北省经采供血感染的HIV-1流行株属于B′亚型,与河南省有偿献血员流行的HIV-1 B'亚型密切相关。
目的 分析湖北省经采供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流行株的亚型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 2005年采集湖北省HIV-1感染者抗凝外周血22份,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PCR方法(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扩增HIV-1病毒gag至pol约3kb的核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BioEdit软件对序列排列、比对后,使用Clustal X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亚型,并应用Simplot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结果 通过巢式PCR扩增以序列测定得到17份样品的序列,根据gag-pol基因序列,与HIV-1亚型国际参考株比较,通过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湖北省的17个HIV-1毒株与邻近省份河南省的流行株B′亚型十分接近,均属于泰国B′亚型,并且未发现重组株的存在。结论 湖北省经采供血感染的HIV-1流行株属于B′亚型,与河南省有偿献血员流行的HIV-1 B'亚型密切相关。
2007, 23(9): 1050-1051.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3
摘要: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状况以及与高危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同志吧经营者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由他们对到同志吧消费的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和广播,MSM对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的较好,正确率为78.1%~98.9%。而基本知识情况较差,正确率只有12.6%~67.8%。经常登陆同性恋网站、25岁年龄组性取向为同性、居住本市超过6个月的MSM艾滋病传播途径得分均高于不经常登陆网站、25岁年龄组和31岁年龄组、非同性和居住时间少于6个月M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常登陆同性恋网站的MSM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高于不经常登陆网站的M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基本知识性传播途径得分在高危性行为和多性伴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人群中有关HIV知识水平总体不高,知识得分水平与多性伴和高危性行为无关联。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状况以及与高危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同志吧经营者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由他们对到同志吧消费的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和广播,MSM对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的较好,正确率为78.1%~98.9%。而基本知识情况较差,正确率只有12.6%~67.8%。经常登陆同性恋网站、25岁年龄组性取向为同性、居住本市超过6个月的MSM艾滋病传播途径得分均高于不经常登陆网站、25岁年龄组和31岁年龄组、非同性和居住时间少于6个月M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常登陆同性恋网站的MSM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高于不经常登陆网站的M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基本知识性传播途径得分在高危性行为和多性伴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人群中有关HIV知识水平总体不高,知识得分水平与多性伴和高危性行为无关联。
2007, 23(9): 1052-1053.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4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档次娱乐场所中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情况,为全面推广100%正确使用安全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娱乐场所,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场所内所有女性性服务者的安全套使用知识知晓现状、安全套正确使用行为及最近1次和最近3次安全套使用率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模具现场演示安全套使用,并结合问卷调查相结合,综合评价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率。结果 共调查女性性服务者103名,各类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普遍缺乏,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为6.3%;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在性行为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安全套滑脱或破裂;中等规模酒店的女性性服务者最近1次和最近3次安全套使用率低于星级宾馆酒店和洗头房的性服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3,P<0.001;χ2=4.66,P<0.001)。结论 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普遍缺乏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正确使用率非常低,加强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并提高其安全套正确使用率应作为今后干预工作的重点。
目的 了解不同档次娱乐场所中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情况,为全面推广100%正确使用安全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娱乐场所,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场所内所有女性性服务者的安全套使用知识知晓现状、安全套正确使用行为及最近1次和最近3次安全套使用率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模具现场演示安全套使用,并结合问卷调查相结合,综合评价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率。结果 共调查女性性服务者103名,各类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普遍缺乏,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为6.3%;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在性行为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安全套滑脱或破裂;中等规模酒店的女性性服务者最近1次和最近3次安全套使用率低于星级宾馆酒店和洗头房的性服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3,P<0.001;χ2=4.66,P<0.001)。结论 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普遍缺乏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正确使用率非常低,加强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并提高其安全套正确使用率应作为今后干预工作的重点。
2007, 23(9): 1054-1055.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5
摘要: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对机体血清Zn、Fe、Cu、Mn 4种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今后对HIV感染者采取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免疫印迹法确认的成年无症状HIV感染者50例,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血清中锌(Zn)、铁(Fe)、铜(Cu)、锰(Mn)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与正常值相比,HIV感染者血清中Zn、Fe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Cu、Mn含量则显著上升(P<0.01)。结论 尽管HIV感染者尚未出现明显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但血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平衡已遭破坏。这可能是HIV感染者健康损伤的早期表现。提示对HIV感染者应尽早采取营养监测与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对机体血清Zn、Fe、Cu、Mn 4种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今后对HIV感染者采取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免疫印迹法确认的成年无症状HIV感染者50例,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血清中锌(Zn)、铁(Fe)、铜(Cu)、锰(Mn)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与正常值相比,HIV感染者血清中Zn、Fe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Cu、Mn含量则显著上升(P<0.01)。结论 尽管HIV感染者尚未出现明显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但血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平衡已遭破坏。这可能是HIV感染者健康损伤的早期表现。提示对HIV感染者应尽早采取营养监测与干预措施。
2007, 23(9): 1055-1056.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6
摘要:
目的 研究河南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和耐药情况,为防止耐药株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人口学、治疗和漏服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RT-PCR和套式PCR扩增HIV pol区基因,双脱氧法测定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基因序列,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变异。结果 本次调查人群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治疗组病毒载量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安全套使用率低(23.1%);服药依从性较差(72.2%):治疗人群中发现6例存在耐药突变,未治疗感染者发现1例存在耐药变异。结论 抗病毒治疗初期疗效显著,耐药变异率低,但漏服和较低的安全套使用率将导致耐药变异快速产生和流行,应加强用药督导和安全套普及。
目的 研究河南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和耐药情况,为防止耐药株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人口学、治疗和漏服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RT-PCR和套式PCR扩增HIV pol区基因,双脱氧法测定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基因序列,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变异。结果 本次调查人群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治疗组病毒载量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安全套使用率低(23.1%);服药依从性较差(72.2%):治疗人群中发现6例存在耐药突变,未治疗感染者发现1例存在耐药变异。结论 抗病毒治疗初期疗效显著,耐药变异率低,但漏服和较低的安全套使用率将导致耐药变异快速产生和流行,应加强用药督导和安全套普及。
2007, 23(9): 1057-105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7
摘要:
目的 了解目前吸毒和有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家庭中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法,在4个省份抽取718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HIV感染者(感染组)289个家庭,非HIV感染者(非感染组)429个家庭。结果 感染组家庭中有慢性病家庭的比率为11.04%,非感染组家庭中的比率为12.89%,2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44)。城镇和农村吸毒人群的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每户慢性病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有偿献血人群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家庭的该项指标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为0.2)。1种和2种以上慢性病家庭的比率在吸毒和献血人群的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家庭的慢性病谱基本相同,在自我报告的8种慢性病中,只有肺心病/慢性气管炎在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口数和低经济收入(0~2000元/年)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和城镇地区中,有慢性病家庭比率和每户慢性病人数2项指标在HIV感染家庭和非感染家庭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中是否有慢性病与HI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与人口多和低经济收入呈显著相关。
目的 了解目前吸毒和有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家庭中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法,在4个省份抽取718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HIV感染者(感染组)289个家庭,非HIV感染者(非感染组)429个家庭。结果 感染组家庭中有慢性病家庭的比率为11.04%,非感染组家庭中的比率为12.89%,2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44)。城镇和农村吸毒人群的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每户慢性病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有偿献血人群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家庭的该项指标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为0.2)。1种和2种以上慢性病家庭的比率在吸毒和献血人群的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家庭的慢性病谱基本相同,在自我报告的8种慢性病中,只有肺心病/慢性气管炎在感染和非感染组家庭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口数和低经济收入(0~2000元/年)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和城镇地区中,有慢性病家庭比率和每户慢性病人数2项指标在HIV感染家庭和非感染家庭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中是否有慢性病与HI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与人口多和低经济收入呈显著相关。
2007, 23(9): 1059-1060.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8
摘要:
开展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目的是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该项目要求,100%的性娱乐场所,100%的性服务人员在100%的服务时间里正确使用安全套〔1〕。针对高危人群大力宣传并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对性服务从业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降低其高危行为发生率,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手段。泰国和柬埔寨经过10多年项目实施,得出的结论是,项目的开展在阻断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上有十分明显的作用〔2〕,并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开展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目的是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该项目要求,100%的性娱乐场所,100%的性服务人员在100%的服务时间里正确使用安全套〔1〕。针对高危人群大力宣传并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对性服务从业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降低其高危行为发生率,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手段。泰国和柬埔寨经过10多年项目实施,得出的结论是,项目的开展在阻断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上有十分明显的作用〔2〕,并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2007, 23(9): 1060-1061.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19
摘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在我国已呈蔓延趋势〔1〕。1996年5月在巴州境内库尔勒市献血人员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随后HIV感染在巴州迅速扩散,吸毒人群中HVI感染率增长迅速。为进一步了解吸毒者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我们对该人群进行了HIV相关的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在我国已呈蔓延趋势〔1〕。1996年5月在巴州境内库尔勒市献血人员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随后HIV感染在巴州迅速扩散,吸毒人群中HVI感染率增长迅速。为进一步了解吸毒者HIV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我们对该人群进行了HIV相关的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2007, 23(9): 1062-1063.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0
摘要:
目的 对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卫生经济学成本-效益理论,研究产前梅毒筛查实施结果。调查深圳市梅毒控制项目机构人员、临床医疗技术人员,同期随访部分梅毒患者家庭,掌握医患双方在项目防治过程中的成本,通过意愿支付法获取患者无形成本。结果 梅毒控制项目总成本为27627552.36元,其中直接成本为1138451.79元,占4.12%,间接成本20448850.57元,占74.02%;无形成本6040250.00元,占21.86%;机构防治成本占总成本的73.84%,家庭成本占26.16%,医疗费部分占3.56%,社会成本则占96.44%。总效益为134898188.07元,其中直接效益为2608080.26元,间接效益为127412357.81元,同时避免了4877750.00元的无形成本。整个项目2003年的效益成本比为4.88:1,其中直接效益成本比为2.29:1,间接效益成本比为6.23:1,无形效益成本比为0.81:1。结论 产前梅毒筛查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公益事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目的 对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卫生经济学成本-效益理论,研究产前梅毒筛查实施结果。调查深圳市梅毒控制项目机构人员、临床医疗技术人员,同期随访部分梅毒患者家庭,掌握医患双方在项目防治过程中的成本,通过意愿支付法获取患者无形成本。结果 梅毒控制项目总成本为27627552.36元,其中直接成本为1138451.79元,占4.12%,间接成本20448850.57元,占74.02%;无形成本6040250.00元,占21.86%;机构防治成本占总成本的73.84%,家庭成本占26.16%,医疗费部分占3.56%,社会成本则占96.44%。总效益为134898188.07元,其中直接效益为2608080.26元,间接效益为127412357.81元,同时避免了4877750.00元的无形成本。整个项目2003年的效益成本比为4.88:1,其中直接效益成本比为2.29:1,间接效益成本比为6.23:1,无形效益成本比为0.81:1。结论 产前梅毒筛查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公益事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2007, 23(9): 1064-106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1
摘要:
为了解唐山市新入学大学生中有关HIV/AIDS/STD的行为、知识及态度的现状,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唐山市2006年3所大学入学新生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为了解唐山市新入学大学生中有关HIV/AIDS/STD的行为、知识及态度的现状,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唐山市2006年3所大学入学新生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065-1066.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2
摘要:
我国艾滋病(AIDS)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现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65万,其中AIDS患者7.5万〔1〕,我国正面临着AIDS的严峻挑战。城市建筑工人在流动人口中比重大,缺乏AIDS防治的常识,可能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解建筑工人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我们于2006年9月对廊坊市部分建筑工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我国艾滋病(AIDS)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现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65万,其中AIDS患者7.5万〔1〕,我国正面临着AIDS的严峻挑战。城市建筑工人在流动人口中比重大,缺乏AIDS防治的常识,可能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解建筑工人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我们于2006年9月对廊坊市部分建筑工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066-106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3
摘要:
目的 评价师范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运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通过问卷方式对沈阳师范大学的478名1~3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得分高于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有所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来源为电视(66.90%)>书刊(51.06%)>专门宣传(45.15%)>广播(41.84%)>同学介绍(19.86%)>课堂(18.44%)>其他(4.96%)。结论 采用电化教学的方式在师范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一定效果。
目的 评价师范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运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通过问卷方式对沈阳师范大学的478名1~3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得分高于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有所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来源为电视(66.90%)>书刊(51.06%)>专门宣传(45.15%)>广播(41.84%)>同学介绍(19.86%)>课堂(18.44%)>其他(4.96%)。结论 采用电化教学的方式在师范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一定效果。
2007, 23(9): 1068-106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4
摘要:
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2003年,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数超过100万,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国HIV感染人数将达到1 000万〔1〕。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感染艾滋病(AIDS)的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本研究通过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2003年,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数超过100万,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国HIV感染人数将达到1 000万〔1〕。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感染艾滋病(AIDS)的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本研究通过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2007, 23(9): 1069-1070.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5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及相关老年人群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部分)和社会支持量表(SSS)对相关老年人群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受艾滋病影响的相关老年人群的焦虑、抑郁明显高于一般人群(P<0.01),生活质量和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于一般人群(P<0.01)。焦虑、抑郁与是否卖血、是否独居呈正相关,与受教育程度、有无工作、家庭人口数、人均年收入、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关注受艾滋病影响的相关老年人群的心理卫生和生存质量状况,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以抗击AIDS侵袭。
目的 了解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及相关老年人群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部分)和社会支持量表(SSS)对相关老年人群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受艾滋病影响的相关老年人群的焦虑、抑郁明显高于一般人群(P<0.01),生活质量和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于一般人群(P<0.01)。焦虑、抑郁与是否卖血、是否独居呈正相关,与受教育程度、有无工作、家庭人口数、人均年收入、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关注受艾滋病影响的相关老年人群的心理卫生和生存质量状况,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以抗击AIDS侵袭。
2007, 23(9): 1071-107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6
摘要: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它的流行与危害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己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艾滋病高危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高危人群中且往往难以使之转变,迫切需要探讨基于科学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来帮助人们理解和促进艾滋病预防行为〔2,3〕。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它的流行与危害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己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艾滋病高危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高危人群中且往往难以使之转变,迫切需要探讨基于科学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来帮助人们理解和促进艾滋病预防行为〔2,3〕。
2007, 23(9): 1073-107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7
摘要:
为了解北京市远郊区中学生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的现况,以期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对北京市门头沟区16所中学及职高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为了解北京市远郊区中学生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的现况,以期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对北京市门头沟区16所中学及职高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138-113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8
摘要:
艾滋病已从一个世界性公共问题,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艾滋病已成为了各国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共同实施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治疗关怀等综合防治措施的项目。
艾滋病已从一个世界性公共问题,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艾滋病已成为了各国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共同实施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治疗关怀等综合防治措施的项目。
2007, 23(9): 1042-104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09
摘要:
根据中国驻缅使馆通报,为预防和控制口岸遣返入境人员带入传染病造成传播,西双版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外事办、省卫生厅等部门统一部署下,于2006年5月27日对由打洛口岸遣返入境的86名中国籍公民进行了检疫查验和传染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根据中国驻缅使馆通报,为预防和控制口岸遣返入境人员带入传染病造成传播,西双版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外事办、省卫生厅等部门统一部署下,于2006年5月27日对由打洛口岸遣返入境的86名中国籍公民进行了检疫查验和传染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099-109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6
摘要:
为了解北京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效果,对其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果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为了解北京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效果,对其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果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2007, 23(9): 1144-114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2
摘要:
近几年,城镇居民饮用桶装水越来越普及〔1〕,桶装水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桶装水的水质卫生安全也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2006年7月对辽宁省市场销售的桶装水进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近几年,城镇居民饮用桶装水越来越普及〔1〕,桶装水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桶装水的水质卫生安全也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2006年7月对辽宁省市场销售的桶装水进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152-115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7
摘要: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为追求经济效益,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采取对外出租科室或违规合作的方式赚取利润,承包者借助公立医疗机构的影响,利用国家给予公立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牟取暴利,采取欺诈的方式非法行医,坑骗患者。这种不法行为扰乱了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秩序,败坏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为整顿医疗服务市场、打击非法行医,2005年以来,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了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本文根据执法监督情况,对医疗机构出租和违规合作科室的表现形式、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为追求经济效益,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采取对外出租科室或违规合作的方式赚取利润,承包者借助公立医疗机构的影响,利用国家给予公立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牟取暴利,采取欺诈的方式非法行医,坑骗患者。这种不法行为扰乱了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秩序,败坏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为整顿医疗服务市场、打击非法行医,2005年以来,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了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本文根据执法监督情况,对医疗机构出租和违规合作科室的表现形式、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2007, 23(9): 1075-107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8
摘要:
目的 探讨蒙古族高血压的遗传环境影响因素。方法 在现况调查基础上,以其中无血缘关系的579名蒙古族人(高血压者298人,正常血压者281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相关的环境因素并采集血样,对肾素基因一处新发现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插入/缺失(ivseaion/deletion.I/D)多态性,采用PCR技术结合凝胶电泳和银染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遗传、环境多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体质指数(BMI)、每日饮酒量、肾素基因I/D多态性对高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每增加10岁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增加前的1.28倍(OR95%CI=05~1.57);BMI≥24 kg/m2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BMI<24 kg/cm2的2.44倍(OR95%CI=1.66~3.64);每日饮酒量每增加一个等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增加前的1.61倍(OR95%CI=1.25~2.08);肾素基因I/D多态性以II基因型为参照,ID、DD基因型的OR分别为2.39(OR95%CI=1.31~4.48),2.41(OR95%CI=1.27~4.68)。结论 超重或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是蒙古族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肾素基因I/D多态性D等位基因可增加蒙古族人群高血压的危险性。
目的 探讨蒙古族高血压的遗传环境影响因素。方法 在现况调查基础上,以其中无血缘关系的579名蒙古族人(高血压者298人,正常血压者281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相关的环境因素并采集血样,对肾素基因一处新发现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插入/缺失(ivseaion/deletion.I/D)多态性,采用PCR技术结合凝胶电泳和银染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遗传、环境多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体质指数(BMI)、每日饮酒量、肾素基因I/D多态性对高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每增加10岁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增加前的1.28倍(OR95%CI=05~1.57);BMI≥24 kg/m2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BMI<24 kg/cm2的2.44倍(OR95%CI=1.66~3.64);每日饮酒量每增加一个等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增加前的1.61倍(OR95%CI=1.25~2.08);肾素基因I/D多态性以II基因型为参照,ID、DD基因型的OR分别为2.39(OR95%CI=1.31~4.48),2.41(OR95%CI=1.27~4.68)。结论 超重或肥胖、长期过量饮酒是蒙古族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肾素基因I/D多态性D等位基因可增加蒙古族人群高血压的危险性。
2007, 23(9): 1080-1081.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0
摘要:
目的 探讨大气沙尘与非沙尘天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肺腺癌上皮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沙尘与非沙尘细颗粒物采自甘肃省武威市;实验细胞为人肺腺癌上皮A549细胞(A549细胞)。分别用25,50,100,200μg/ml沙尘与非沙尘细颗粒物对A549细胞进行染毒,染毒24 h后,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毒性。收集细胞上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1)沙尘细颗粒物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在细胞毒性上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增殖现象;非沙尘颗粒物随染毒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增殖。(2)沙尘、非沙尘细颗粒物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均可促进A549细胞分泌炎性因子IL-8。(3)沙尘、非沙尘颗粒物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对TNF-α分泌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沙尘与非沙尘细颗粒物均有早期炎症效应。
目的 探讨大气沙尘与非沙尘天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肺腺癌上皮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沙尘与非沙尘细颗粒物采自甘肃省武威市;实验细胞为人肺腺癌上皮A549细胞(A549细胞)。分别用25,50,100,200μg/ml沙尘与非沙尘细颗粒物对A549细胞进行染毒,染毒24 h后,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毒性。收集细胞上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1)沙尘细颗粒物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在细胞毒性上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增殖现象;非沙尘颗粒物随染毒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增殖。(2)沙尘、非沙尘细颗粒物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均可促进A549细胞分泌炎性因子IL-8。(3)沙尘、非沙尘颗粒物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对TNF-α分泌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沙尘与非沙尘细颗粒物均有早期炎症效应。
2007, 23(9): 1082-108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1
摘要:
目的 获得人β-防御素-2(humanβ-defensin-2,hBD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纤维母细胞(L929),检测其表达,观察hBD2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从人宫颈癌组织获取人β-防御素-2基因,然后进行克隆扩增,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AGG-hBD2,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pCAGG-hBD2导入L929细胞,并用RT-PCR法检测hBD2的表达,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 RT-PCR凝胶电泳及测序分析的结果显示,所克隆的hBD2基因序列正确,并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AGG-hBD2。Kirby-Bauer纸片法显示,hBD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的杀灭效应。结论 转染pCAGG-hBD2的L929细胞能高效表达hBD2,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杀灭作用。
目的 获得人β-防御素-2(humanβ-defensin-2,hBD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纤维母细胞(L929),检测其表达,观察hBD2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从人宫颈癌组织获取人β-防御素-2基因,然后进行克隆扩增,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AGG-hBD2,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pCAGG-hBD2导入L929细胞,并用RT-PCR法检测hBD2的表达,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 RT-PCR凝胶电泳及测序分析的结果显示,所克隆的hBD2基因序列正确,并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AGG-hBD2。Kirby-Bauer纸片法显示,hBD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的杀灭效应。结论 转染pCAGG-hBD2的L929细胞能高效表达hBD2,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杀灭作用。
2007, 23(9): 1086-1088.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2
摘要:
目的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了解各居民点发热流行率和评价以医疗机构为哨点的伤寒发热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医学人口普查数据、疾病监测系统信息数据、现场采集居民居住点全球卫星定位数据等资料,建立GIS系统和以人口为基数的发热监测系统;对所有发热就诊病人进行身份和居住地址确认,并制作各居民点年发热就诊率GIS分布图。结果 共采集3776个居民居住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点,人群发热就诊率为1.11‰,发热就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的16.3%,监测区内的发热就诊病人占所有发热就诊病人的83.5%。在3种类型的医疗机构中,门诊量以个体门诊类最多,但其发热就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的比率最低(12.6%)。监测区内发热1d或以上的病人地址和身份(ADDRESS-ID)确认率达到95%。根据居民点年发热就诊率GIS分布图,发热就诊率最高的居民点达到17.81‰,最低为0;发热就诊率高的居民点多集中在城市。结论 利用GIS技术可直观准确的了解疾病流行率的分布,可迅速直观的寻找出监测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推断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目的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了解各居民点发热流行率和评价以医疗机构为哨点的伤寒发热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医学人口普查数据、疾病监测系统信息数据、现场采集居民居住点全球卫星定位数据等资料,建立GIS系统和以人口为基数的发热监测系统;对所有发热就诊病人进行身份和居住地址确认,并制作各居民点年发热就诊率GIS分布图。结果 共采集3776个居民居住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点,人群发热就诊率为1.11‰,发热就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的16.3%,监测区内的发热就诊病人占所有发热就诊病人的83.5%。在3种类型的医疗机构中,门诊量以个体门诊类最多,但其发热就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的比率最低(12.6%)。监测区内发热1d或以上的病人地址和身份(ADDRESS-ID)确认率达到95%。根据居民点年发热就诊率GIS分布图,发热就诊率最高的居民点达到17.81‰,最低为0;发热就诊率高的居民点多集中在城市。结论 利用GIS技术可直观准确的了解疾病流行率的分布,可迅速直观的寻找出监测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推断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2007, 23(9): 1088-108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3
摘要: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IFN-γ/IL-4)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方法 取30只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AHF组);另取30只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N)。2组动物于建模后3,6,12,24,48,72 h各取5只动物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动物血清中TNF-α和IFN-γ/IL-4水平的变化。结果 结果显示,AHF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的急性肝衰竭特征,且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F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内TNF-α在3 h(P<0.01)、6 h(P<0.05)增高;IFN-γ在3 h(P<0.01)、6 h(P<0.01)增高;IL-4水平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TNF-α和IFN-γ对急性肝衰竭早期损伤起重要作用;IL-4可能不参与此种动物模型的病理过程。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IFN-γ/IL-4)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方法 取30只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AHF组);另取30只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N)。2组动物于建模后3,6,12,24,48,72 h各取5只动物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动物血清中TNF-α和IFN-γ/IL-4水平的变化。结果 结果显示,AHF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的急性肝衰竭特征,且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F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内TNF-α在3 h(P<0.01)、6 h(P<0.05)增高;IFN-γ在3 h(P<0.01)、6 h(P<0.01)增高;IL-4水平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TNF-α和IFN-γ对急性肝衰竭早期损伤起重要作用;IL-4可能不参与此种动物模型的病理过程。
2007, 23(9): 1090-1091.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4
摘要:
目的 构建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GCS基因表达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siRNA的设计原则,针对人GCS的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编码si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并将其克隆入SiRNA的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胃癌长春新碱(VCR)耐药细胞SGC7901/VCR,通过蛋白印迹实验(WB)等方法检测转染细胞GCS的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情况。结果 构建的GCS siRNA表达载体经限制性酶切分析,证实释放出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转染SGC7901/VCR细胞后,可使细胞中GCS的表达受抑制,并使细胞对VCR的敏感性增加。结论 GCS siRNA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其对GCS表达的抑制和细胞耐药的逆转,使其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目的 构建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GCS基因表达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siRNA的设计原则,针对人GCS的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编码si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并将其克隆入SiRNA的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胃癌长春新碱(VCR)耐药细胞SGC7901/VCR,通过蛋白印迹实验(WB)等方法检测转染细胞GCS的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情况。结果 构建的GCS siRNA表达载体经限制性酶切分析,证实释放出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转染SGC7901/VCR细胞后,可使细胞中GCS的表达受抑制,并使细胞对VCR的敏感性增加。结论 GCS siRNA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其对GCS表达的抑制和细胞耐药的逆转,使其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2007, 23(9): 1092-109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5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相关基因(IL-1A)-889/NcoⅠ基因多态性和吸烟因素与汉族人慢性牙周炎(C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口腔科门诊山东籍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142例和95名对照者,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吸烟的资料。采集颊粘膜拭子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IL-1A-889/NcoⅠ位点基因型测定,分析各基因型分布;将基因型与吸烟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中重度慢性牙周炎46例,中度45例,轻度51例。IL-1A-889/NcoⅠ的等位基因2在重度慢性牙周炎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度慢性牙周炎、轻度慢性牙周炎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能明显提高牙周病的发生,含有等位基因2的基因型与吸烟有交互作用(OR=10.413,P=0.000;OR=5.315,P=0.004)。结论 IL-1A-889/NcoⅠ等位基因2可能与汉族重度慢性牙周炎遗传易感性相关,吸烟因素与牙周病发生有关,含有等位基因2的吸烟个体更易患牙周炎。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相关基因(IL-1A)-889/NcoⅠ基因多态性和吸烟因素与汉族人慢性牙周炎(C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口腔科门诊山东籍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142例和95名对照者,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吸烟的资料。采集颊粘膜拭子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IL-1A-889/NcoⅠ位点基因型测定,分析各基因型分布;将基因型与吸烟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中重度慢性牙周炎46例,中度45例,轻度51例。IL-1A-889/NcoⅠ的等位基因2在重度慢性牙周炎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度慢性牙周炎、轻度慢性牙周炎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能明显提高牙周病的发生,含有等位基因2的基因型与吸烟有交互作用(OR=10.413,P=0.000;OR=5.315,P=0.004)。结论 IL-1A-889/NcoⅠ等位基因2可能与汉族重度慢性牙周炎遗传易感性相关,吸烟因素与牙周病发生有关,含有等位基因2的吸烟个体更易患牙周炎。
2007, 23(9): 1100-1101.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7
摘要:
目的 了解山东省1964~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趋势,探讨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1964~2006年钩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64~2006年钩体病共报告133 594例,死亡81例。除鲁北地区滨洲,其余16市均发生过钩体病,分布在89个县,占全省的66.92%(89/133)。发病时间为7,8,9月份,流行形式主要为雨水型,其次是洪水型,临床类型以流感伤寒型为主,主要流行菌群为波摩那群。带菌猪是山东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带菌率与雨水型、洪水型钩体病流行密切相关。结论 20世纪80年代前钩体病在山东省流行较严重,年均发病率在13.50/10万,20世纪90年代后钩体病基本得到了控制,年均发病率在0.071/10万。
目的 了解山东省1964~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趋势,探讨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1964~2006年钩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64~2006年钩体病共报告133 594例,死亡81例。除鲁北地区滨洲,其余16市均发生过钩体病,分布在89个县,占全省的66.92%(89/133)。发病时间为7,8,9月份,流行形式主要为雨水型,其次是洪水型,临床类型以流感伤寒型为主,主要流行菌群为波摩那群。带菌猪是山东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带菌率与雨水型、洪水型钩体病流行密切相关。结论 20世纪80年代前钩体病在山东省流行较严重,年均发病率在13.50/10万,20世纪90年代后钩体病基本得到了控制,年均发病率在0.071/10万。
2007, 23(9): 1106-110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0
摘要:
目的 进一步了解燃煤砷污染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为燃煤型砷中毒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测定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变异情况,并比较1998年与2005年各项指标的变化。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和CD4+/CD8+比值显著低对照组(P<0.01),1998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中IgG和C4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燃煤砷污染所致人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改变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持久性损害,不仅可能是砷中毒的促发原因之一,还可能是该病病情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采取针对性提高免疫功能的防治策略有助于砷中毒的预防和干预。
目的 进一步了解燃煤砷污染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为燃煤型砷中毒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测定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变异情况,并比较1998年与2005年各项指标的变化。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和CD4+/CD8+比值显著低对照组(P<0.01),1998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中IgG和C4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燃煤砷污染所致人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改变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持久性损害,不仅可能是砷中毒的促发原因之一,还可能是该病病情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采取针对性提高免疫功能的防治策略有助于砷中毒的预防和干预。
2007, 23(9): 1119-1120.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8
摘要: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表型与17β-类固醇脱氢酶基因(17β-HSD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71A→G)关系。方法 收集11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102例非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血液标本,并记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身高、体重;分离血清测定生殖激素;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DNA;特异引物扩增后限制性酶切(PCR-RFLP),电泳分离,溴化乙锭(EB)染色分型。结果 与高加索人的17β-HSD5-71(A/A:G/A:G/G=39:47.5:13.6)不同,中国人G等位基因为稀有等位基因。在119份多囊卵巢综合征标本中只发现1次G等位基因杂合体,在102份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标本中未发现G等位基因。含有等位基因G的患者血清总睾酮(T)为3.9 nmol/L,孕酮(P)为6.2 nmol/L,雌激素(E2)为529.8 nmol/L,体质指数(BMI)为24.2 kg/m2,黄体生成素/卵胞刺激素(LH/FSH)为3.6,均显著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平均值。结论 17β-HSD5-71G(野生型为A)在国外为常见等位基因,而在中国为稀有等位基因,<0.5%。该基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表型与17β-类固醇脱氢酶基因(17β-HSD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71A→G)关系。方法 收集11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102例非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血液标本,并记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身高、体重;分离血清测定生殖激素;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DNA;特异引物扩增后限制性酶切(PCR-RFLP),电泳分离,溴化乙锭(EB)染色分型。结果 与高加索人的17β-HSD5-71(A/A:G/A:G/G=39:47.5:13.6)不同,中国人G等位基因为稀有等位基因。在119份多囊卵巢综合征标本中只发现1次G等位基因杂合体,在102份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标本中未发现G等位基因。含有等位基因G的患者血清总睾酮(T)为3.9 nmol/L,孕酮(P)为6.2 nmol/L,雌激素(E2)为529.8 nmol/L,体质指数(BMI)为24.2 kg/m2,黄体生成素/卵胞刺激素(LH/FSH)为3.6,均显著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平均值。结论 17β-HSD5-71G(野生型为A)在国外为常见等位基因,而在中国为稀有等位基因,<0.5%。该基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7, 23(9): 1122-112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0
摘要:
目的 确定引起陕西省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 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核苷酸450个(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健康人群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从82份咽拭子中分离出19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麻疹疫苗免疫血清和有免疫史麻疹急性期病人血清对麻疹野毒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6.36和26.90,明显低于疫苗株,GMT分别为49.30和56.18。结论 陕西省近年麻疹流行是由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引起,不排除疫苗对目前流行株保护性不足的因素。
目的 确定引起陕西省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 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核苷酸450个(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健康人群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从82份咽拭子中分离出19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麻疹疫苗免疫血清和有免疫史麻疹急性期病人血清对麻疹野毒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6.36和26.90,明显低于疫苗株,GMT分别为49.30和56.18。结论 陕西省近年麻疹流行是由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引起,不排除疫苗对目前流行株保护性不足的因素。
2007, 23(9): 1131-1133.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4
摘要: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苯并(a)芘致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以人胚肝细胞为靶细胞体外培养,按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分成5个组:(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3)苯并(a)芘组:25μmol/L苯并(a)芘加入细胞培养体系后培养2 h;(4)牛磺酸组:设0.5,1.0,2.0,4.0μmol/L 4个浓度,加入培养体系后培养24 h;(5)牛磺酸预防组:先以4个不同浓度的牛磺酸预处理24 h,再加入25μmol/L的苯并(a)芘,培养2 h。各组培养结束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细胞DNA损伤,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结果 (1)微量苯并(a)芘可致人胚肝细胞NDA明显损伤,同时使MDA、ALT、AST水平升高、GSH含量降低,牛磺酸的作用则相反;(2)牛磺酸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苯并(a)芘引起的人胚肝细胞DNA损伤,抑制MDA、AST、ALT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3)人胚肝细胞DNA损伤的Oliver尾矩值与细胞培养液中MDA、AST、ALT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GSH含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苯并(a)芘致人胚肝细胞DNA损伤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而牛磺酸具有拮抗苯并(a)芘致人胚肝细胞DNA损伤的良好作用。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苯并(a)芘致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以人胚肝细胞为靶细胞体外培养,按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分成5个组:(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3)苯并(a)芘组:25μmol/L苯并(a)芘加入细胞培养体系后培养2 h;(4)牛磺酸组:设0.5,1.0,2.0,4.0μmol/L 4个浓度,加入培养体系后培养24 h;(5)牛磺酸预防组:先以4个不同浓度的牛磺酸预处理24 h,再加入25μmol/L的苯并(a)芘,培养2 h。各组培养结束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细胞DNA损伤,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结果 (1)微量苯并(a)芘可致人胚肝细胞NDA明显损伤,同时使MDA、ALT、AST水平升高、GSH含量降低,牛磺酸的作用则相反;(2)牛磺酸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苯并(a)芘引起的人胚肝细胞DNA损伤,抑制MDA、AST、ALT含量升高和GSH含量下降,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3)人胚肝细胞DNA损伤的Oliver尾矩值与细胞培养液中MDA、AST、ALT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GSH含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苯并(a)芘致人胚肝细胞DNA损伤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而牛磺酸具有拮抗苯并(a)芘致人胚肝细胞DNA损伤的良好作用。
2007, 23(9): 1077-107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29
摘要:
目的 探讨浙江省居民中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30个县(市、区),150个乡镇(街道),90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23128份。样本人群BMI均值为(23.11±2.71),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7%和4.8%;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村居民;男性的超重比例高于女性,肥胖比例低于女性;15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45岁~组超重率最高(38.7%),55岁~组肥胖率最高(8.1%);已婚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高于未婚组,与离婚组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男性超重率升高,而肥胖率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下降趋势;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囊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 近几年,浙江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BMI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目的 探讨浙江省居民中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30个县(市、区),150个乡镇(街道),90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23128份。样本人群BMI均值为(23.11±2.71),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7%和4.8%;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村居民;男性的超重比例高于女性,肥胖比例低于女性;15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45岁~组超重率最高(38.7%),55岁~组肥胖率最高(8.1%);已婚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高于未婚组,与离婚组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男性超重率升高,而肥胖率无明显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下降趋势;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囊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 近几年,浙江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BMI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2007, 23(9): 1109-1110.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2
摘要:
目的 探讨江苏省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的效益成本比,为在全国范围内将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依据。方法 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65年至今的乙型脑炎疫苗接种、乙型脑炎发病及死亡资料为基础,以2005年的乙型脑炎疫苗计划免疫成本及2005年乙型脑炎患者费用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江苏省乙型脑炎疫苗计划免疫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自1978年起将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江苏省乙型脑炎发病率逐年下降,由1965~1977年的20.88/10万降至2005年的0.09/10万。2005年人群避免发病所产生的效益为14458.64万元,当年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总成本为1154.96万元,效益成本比为12.52:1,效益远大于成本。结论 接种乙型脑炎疫苗预防乙型脑炎的效果和效益非常显著。建议将乙型脑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目的 探讨江苏省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的效益成本比,为在全国范围内将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依据。方法 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65年至今的乙型脑炎疫苗接种、乙型脑炎发病及死亡资料为基础,以2005年的乙型脑炎疫苗计划免疫成本及2005年乙型脑炎患者费用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江苏省乙型脑炎疫苗计划免疫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自1978年起将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江苏省乙型脑炎发病率逐年下降,由1965~1977年的20.88/10万降至2005年的0.09/10万。2005年人群避免发病所产生的效益为14458.64万元,当年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总成本为1154.96万元,效益成本比为12.52:1,效益远大于成本。结论 接种乙型脑炎疫苗预防乙型脑炎的效果和效益非常显著。建议将乙型脑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2007, 23(9): 1112-1113.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4
摘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1〕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简称死因监测系统)是继SARS流行以后,为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为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而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卫生部2004年8月下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简称《方案》)〔2〕,要求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其门(急)诊及住院的所有死亡病例,由过去的因病死亡报告过渡到全死因报告。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市乃至全国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提供依据,本文分析天津市2005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现报告如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1〕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简称死因监测系统)是继SARS流行以后,为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为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而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卫生部2004年8月下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简称《方案》)〔2〕,要求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其门(急)诊及住院的所有死亡病例,由过去的因病死亡报告过渡到全死因报告。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市乃至全国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提供依据,本文分析天津市2005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现报告如下。
2007, 23(9): 1114-1116.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5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宝鸡、渭南3个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监测,了解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由监测医院报告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398例病例中,乙脑IgM阳性病例76例,占19.10%。在发病7 d内、7 d后采集的血标本、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分别为26.24%,18.18%和20.59%,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7 d内与7 d后采集的血标本与脑脊液检测结果一致率分别为86.67%和80.00%。病毒性脑炎发病6~9月较高,与乙脑IgM阳性病例时间分布基本一致,11月病毒性脑炎病例出现一个小高峰;病毒性脑炎病例中15岁以下占73.62%,乙脑IgM阳性病例中0~5岁最高占36.84%,其他病毒性脑炎5~10岁组最高占40.68%;乙脑IgM阳性病例中散居儿童和农民占比例较高为71.05%,其他病毒性脑炎学生占比例较高为56.83%;未接种及接种史不详在乙脑IgM阳性病例中占76.31%;出院时转归,乙脑IgM阳性病例和其他病脑治愈比例分别为67.11%,83.23%,病死率分别为9.21%,3.11%。结论 乙脑病例在发病7 d内和7 d后采血进行IgM检测对乙脑诊断均有意义。应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在作好儿童乙脑防治的同时,加强对成人乙脑防控工作。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宝鸡、渭南3个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监测,了解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由监测医院报告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398例病例中,乙脑IgM阳性病例76例,占19.10%。在发病7 d内、7 d后采集的血标本、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分别为26.24%,18.18%和20.59%,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7 d内与7 d后采集的血标本与脑脊液检测结果一致率分别为86.67%和80.00%。病毒性脑炎发病6~9月较高,与乙脑IgM阳性病例时间分布基本一致,11月病毒性脑炎病例出现一个小高峰;病毒性脑炎病例中15岁以下占73.62%,乙脑IgM阳性病例中0~5岁最高占36.84%,其他病毒性脑炎5~10岁组最高占40.68%;乙脑IgM阳性病例中散居儿童和农民占比例较高为71.05%,其他病毒性脑炎学生占比例较高为56.83%;未接种及接种史不详在乙脑IgM阳性病例中占76.31%;出院时转归,乙脑IgM阳性病例和其他病脑治愈比例分别为67.11%,83.23%,病死率分别为9.21%,3.11%。结论 乙脑病例在发病7 d内和7 d后采血进行IgM检测对乙脑诊断均有意义。应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在作好儿童乙脑防治的同时,加强对成人乙脑防控工作。
2007, 23(9): 1118-111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7
摘要:
目的 分析浙江省公共卫生人才学历层次、专业构成等,为建立结构合理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公共卫生人员学历结构硕士及以上占0.2%,本科占13.9%,大专占39.7%,中专占33.3%,其余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初始专业预防医学占28.6%,临床医学占33.9%,目前专业预防医学占44.6%,临床医学占21.9%。结论 浙江省公共卫生人员整体学历不高,预防医学专业不占优势,应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养,以适应公共卫生工作需求。
目的 分析浙江省公共卫生人才学历层次、专业构成等,为建立结构合理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公共卫生人员学历结构硕士及以上占0.2%,本科占13.9%,大专占39.7%,中专占33.3%,其余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初始专业预防医学占28.6%,临床医学占33.9%,目前专业预防医学占44.6%,临床医学占21.9%。结论 浙江省公共卫生人员整体学历不高,预防医学专业不占优势,应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养,以适应公共卫生工作需求。
2007, 23(9): 1121-112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9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云浮地区婴幼儿头发中锌、铁、铜含量,判断幼儿营养状况,为科学指导幼儿的营养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头发中锌铁铜含量。结果 云浮市0~3岁婴幼儿头发中锌铁铜含量均值分别为65.8,33.1,11.9μg/g。发铜含量处于正常水平,而发锌、铁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3种元素含量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浮市幼儿缺锌情况严重,各年龄组发铁含量低于正常值,发铜含量正常。应重视监测,并有针对性平衡膳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云浮地区婴幼儿头发中锌、铁、铜含量,判断幼儿营养状况,为科学指导幼儿的营养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头发中锌铁铜含量。结果 云浮市0~3岁婴幼儿头发中锌铁铜含量均值分别为65.8,33.1,11.9μg/g。发铜含量处于正常水平,而发锌、铁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3种元素含量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浮市幼儿缺锌情况严重,各年龄组发铁含量低于正常值,发铜含量正常。应重视监测,并有针对性平衡膳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2007, 23(9): 1125-112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1
摘要:
目的 了解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4个城市抽取586名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保健食品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主要途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是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依据;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功能和剂型分别为: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口服液、胶囊、茶等。多因素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者、对保健食品信任程度高者及保健食品知识了解程度好者其保健食品消费水平较高。结论 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保健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保健食品使用的重要因素。
目的 了解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4个城市抽取586名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保健食品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主要途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是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依据;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功能和剂型分别为: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口服液、胶囊、茶等。多因素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者、对保健食品信任程度高者及保健食品知识了解程度好者其保健食品消费水平较高。结论 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保健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保健食品使用的重要因素。
2007, 23(9): 1127-1128.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2
摘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东柳社区676名居民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MS)发病状况。方法 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代谢综合征最新诊断标准收集676人(男性271人,女性405人)的血压、血脂、血糖、腰围、腰臀围比值(WHR)、空腹胰岛素并计算体质指数。结果 本组受试者中心性肥胖(37.6%)、高血压(49.0%)、血脂异常(45.1%)、糖尿病(9.0%)、MS(18.9%)的患病率甚高。上述代谢指标存在异常者,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结论 宁波市江东区东柳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严重,并且存在增龄效应,急需制定检测和治疗MS的卫生策略。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东柳社区676名居民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MS)发病状况。方法 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代谢综合征最新诊断标准收集676人(男性271人,女性405人)的血压、血脂、血糖、腰围、腰臀围比值(WHR)、空腹胰岛素并计算体质指数。结果 本组受试者中心性肥胖(37.6%)、高血压(49.0%)、血脂异常(45.1%)、糖尿病(9.0%)、MS(18.9%)的患病率甚高。上述代谢指标存在异常者,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结论 宁波市江东区东柳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严重,并且存在增龄效应,急需制定检测和治疗MS的卫生策略。
2007, 23(9): 1129-1131.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3
摘要:
目的 对自愿选择剖宫产孕妇进行分娩方式的认知态度调查,寻找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方法 对无医学剖宫产指征而自愿选择剖宫产孕妇190人(剖宫产组)及同期选择无剖宫产指征且成功阴道分娩的150名产妇(阴道分娩组)进行调查。结果 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孕妇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孕妇更关注剖宫产手术时间短痛苦少、对孩子安全和担心自然分娩阴道松弛;阴道分娩组孕妇更关注阴道分娩是生理过程、产后恢复快和孩子聪明等因素;22.6%剖宫产组孕妇产前有信心阴道分娩,58.0%阴道分娩孕妇产前有信心阴道分娩,2组孕妇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娩方式的错误认识和产前心理是影响本地区孕妇选择剖宫产的重要原因。
目的 对自愿选择剖宫产孕妇进行分娩方式的认知态度调查,寻找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方法 对无医学剖宫产指征而自愿选择剖宫产孕妇190人(剖宫产组)及同期选择无剖宫产指征且成功阴道分娩的150名产妇(阴道分娩组)进行调查。结果 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孕妇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孕妇更关注剖宫产手术时间短痛苦少、对孩子安全和担心自然分娩阴道松弛;阴道分娩组孕妇更关注阴道分娩是生理过程、产后恢复快和孩子聪明等因素;22.6%剖宫产组孕妇产前有信心阴道分娩,58.0%阴道分娩孕妇产前有信心阴道分娩,2组孕妇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娩方式的错误认识和产前心理是影响本地区孕妇选择剖宫产的重要原因。
2007, 23(9): 1134-1135.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5
摘要:
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突出表现在植物性食物消费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脂肪的供热比显著提高。在营养改善的同时,与营养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提高〔2〕。因此,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适宜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城市18~24岁不同收入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5~6月进行了食物消费量和膳食营养素水平调查,旨在了解年轻人的营养状况,为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提供依据。
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突出表现在植物性食物消费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脂肪的供热比显著提高。在营养改善的同时,与营养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提高〔2〕。因此,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适宜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城市18~24岁不同收入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5~6月进行了食物消费量和膳食营养素水平调查,旨在了解年轻人的营养状况,为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提供依据。
2007, 23(9): 1135-1136.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6
摘要: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鱼虾类捕捞渔场,有着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产品,新鲜的海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口味,本地居民喜欢生食或半生食此类海产品,其中副溶血弧菌(VP)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已成为我市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舟山市定海区农贸市场经济鱼虾类海产品的副溶血弧菌污染的动态分布、血清型别及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结果报告如下。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鱼虾类捕捞渔场,有着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产品,新鲜的海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口味,本地居民喜欢生食或半生食此类海产品,其中副溶血弧菌(VP)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已成为我市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舟山市定海区农贸市场经济鱼虾类海产品的副溶血弧菌污染的动态分布、血清型别及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137-1138.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7
摘要: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人们认识到建立敏感及时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2〕。杭州市余杭区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3〕,结合本地实际,于2005年利用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4〕的疾病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人们认识到建立敏感及时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2〕。杭州市余杭区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3〕,结合本地实际,于2005年利用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4〕的疾病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140-1141.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59
摘要:
根据2001~2005年上半年的北京市食物中毒的汇总情况,北京市共发生食物中毒157起,3 855人患病,90%以上发生在餐饮业。因此,餐饮业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奥运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消除和减少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为了解北京涉及奥运外围食品卫生相关的餐馆、饭店的卫生状况,为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保障相关食品安全的措施提供依据,2006年7~9月我们对可能与奥运外围食品相关的部分餐饮单位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根据2001~2005年上半年的北京市食物中毒的汇总情况,北京市共发生食物中毒157起,3 855人患病,90%以上发生在餐饮业。因此,餐饮业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奥运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消除和减少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为了解北京涉及奥运外围食品卫生相关的餐馆、饭店的卫生状况,为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保障相关食品安全的措施提供依据,2006年7~9月我们对可能与奥运外围食品相关的部分餐饮单位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141-114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0
摘要:
目的 了解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完善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者中,有4.81%未听说过结核病,有86.89%知道一种结核病症状,95.03%认为结核病可以传染,但只有56.44%知道患结核病后应该到结防专业机构就诊,大部分调查者(57.76%)表示应与结核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被调查者获得结防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从别人那听说和看电视。结论 我省居民结防知识知晓率还有待于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大电视公益广告等形式的宣传力度。
目的 了解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完善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者中,有4.81%未听说过结核病,有86.89%知道一种结核病症状,95.03%认为结核病可以传染,但只有56.44%知道患结核病后应该到结防专业机构就诊,大部分调查者(57.76%)表示应与结核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被调查者获得结防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从别人那听说和看电视。结论 我省居民结防知识知晓率还有待于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大电视公益广告等形式的宣传力度。
2007, 23(9): 1143-1144.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1
摘要:
婚前医学检查可了解男女双方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个人和家庭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对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婚后和谐夫妻生活及优生优育均有重要作用,是保证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子女健康的重要环节〔1-4〕。国务院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婚姻登记条例》,婚前医学检查不再是强制、必须,而是知情、自愿。为探讨婚检工作面对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促进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对济南市婚前医学检查状况进行了调查。
婚前医学检查可了解男女双方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个人和家庭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对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婚后和谐夫妻生活及优生优育均有重要作用,是保证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子女健康的重要环节〔1-4〕。国务院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婚姻登记条例》,婚前医学检查不再是强制、必须,而是知情、自愿。为探讨婚检工作面对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促进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对济南市婚前医学检查状况进行了调查。
2007, 23(9): 1145-1146.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3
摘要:
2006年1~4月,天津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呈明显上升态势。为了解其流行强度和危害,以指导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我们于2006年5月对本市中小学生及托幼机构儿童1~4月份流感病例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06年1~4月,天津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呈明显上升态势。为了解其流行强度和危害,以指导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我们于2006年5月对本市中小学生及托幼机构儿童1~4月份流感病例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07, 23(9): 1102-1103.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8
摘要:
目的 观察古方生脉散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的方法形成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生脉散灌胃给药,以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淋转指数、网织红细胞以及细胞肿瘤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为观察指标。结果 病理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网只红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减少,淋转指数下降,TNF、IL-6活性降低,生脉散可促进上述各指标的恢复及升高(P<0.05,P<0.01)。结论 生脉散口服液有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目的 观察古方生脉散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的方法形成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生脉散灌胃给药,以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淋转指数、网织红细胞以及细胞肿瘤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为观察指标。结果 病理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网只红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减少,淋转指数下降,TNF、IL-6活性降低,生脉散可促进上述各指标的恢复及升高(P<0.05,P<0.01)。结论 生脉散口服液有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2007, 23(9): 1104-1106.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39
摘要:
目的 了解马鞍山地区志贺菌福氏4c亚型感染株毒力分布特点,分析其流行模式。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48株志贺菌福氏4c亚型菌株的ipaH,ial、set、sen等4种毒力基因。结果 ipaHi、als、ets、en等4种毒力基因在48株志贺菌福氏4c亚型的分布分别为100%98%,96%,88%;其毒力基因模式主要分成5型,其中Ⅰ型是本地区主要流行模式。结论 马鞍山地区志贺菌福氏4c亚型普遍携带ipaHials、et、sen等4种毒力基因;毒力强、感染力强是该血清型成为本地主要流行型别的主要原因。
目的 了解马鞍山地区志贺菌福氏4c亚型感染株毒力分布特点,分析其流行模式。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48株志贺菌福氏4c亚型菌株的ipaH,ial、set、sen等4种毒力基因。结果 ipaHi、als、ets、en等4种毒力基因在48株志贺菌福氏4c亚型的分布分别为100%98%,96%,88%;其毒力基因模式主要分成5型,其中Ⅰ型是本地区主要流行模式。结论 马鞍山地区志贺菌福氏4c亚型普遍携带ipaHials、et、sen等4种毒力基因;毒力强、感染力强是该血清型成为本地主要流行型别的主要原因。
2007, 23(9): 1108-110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1
摘要:
间二硝基苯(m-dinitrobenzene,m-DNB)主要用于染料和塑料等化学工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经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体内。文献报道,硝基苯类化合物诱导产生活性氧,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毒性机制之一〔1,2〕。本实验观察了间二硝基苯染毒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活性氧生成、DNA损伤和合成的变化,为探讨m-DNB细胞毒性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间二硝基苯(m-dinitrobenzene,m-DNB)主要用于染料和塑料等化学工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经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体内。文献报道,硝基苯类化合物诱导产生活性氧,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毒性机制之一〔1,2〕。本实验观察了间二硝基苯染毒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活性氧生成、DNA损伤和合成的变化,为探讨m-DNB细胞毒性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2007, 23(9): 1111-111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3
摘要:
在研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中,可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我们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热休克蛋白70(HSP70)单抗处理癌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方法进行检测,探讨HSP70单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在研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中,可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我们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热休克蛋白70(HSP70)单抗处理癌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方法进行检测,探讨HSP70单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2007, 23(9): 1116-11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46
摘要:
Cereulide为一种小分子缩合肽,是一种新的呕吐型毒素(emetic toxin),由污染于食物上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uscereus)的几种菌株产生。由于Cereulide对酸、碱、热稳定,一般食品加工不被破坏,且其活性不受胃蛋白酶的干扰,所以在活菌被消除的情况下仍能引起食源性疾病。被Cereulide污染的食品不发生腐败变质,也无异味,是食品安全不易发觉的隐患,随着即食型食品的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常用食品,这种隐患越来越突出。
Cereulide为一种小分子缩合肽,是一种新的呕吐型毒素(emetic toxin),由污染于食物上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uscereus)的几种菌株产生。由于Cereulide对酸、碱、热稳定,一般食品加工不被破坏,且其活性不受胃蛋白酶的干扰,所以在活菌被消除的情况下仍能引起食源性疾病。被Cereulide污染的食品不发生腐败变质,也无异味,是食品安全不易发觉的隐患,随着即食型食品的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常用食品,这种隐患越来越突出。
2007, 23(9): 1146-1147.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4
摘要:
肠产毒素菌大肠埃希菌(ETEC)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患者除腹泻也可呈轻度水泻或严重的霍乱样症状。ETEC中的肠毒素可分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1〕。目前检测肠毒素ETEC的方法主要有动物试验、组织培养和免疫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检测周期长,操作繁杂,灵敏度不高〔2〕。一般PCR方法虽然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较强,但存在假阳性、灵敏度不高等问题。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检测ETEC的技术刚起步,且成本较高〔3,4〕。
肠产毒素菌大肠埃希菌(ETEC)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患者除腹泻也可呈轻度水泻或严重的霍乱样症状。ETEC中的肠毒素可分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1〕。目前检测肠毒素ETEC的方法主要有动物试验、组织培养和免疫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检测周期长,操作繁杂,灵敏度不高〔2〕。一般PCR方法虽然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较强,但存在假阳性、灵敏度不高等问题。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检测ETEC的技术刚起步,且成本较高〔3,4〕。
2007, 23(9): 1148-1149.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5
摘要:
尽管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食品供应最安全国家,但每年仍有上千万例疾病与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有关,因此,引起消费者、相关行业及相应机构的广泛关注〔1〕。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规定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等致病菌食品中不得检出〔2〕。但由于食品中成分复杂,利用常规方法检测致病菌存在周期长、步骤繁琐、工作量大、准确性差等缺点,如何快速、准确地从食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尽管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食品供应最安全国家,但每年仍有上千万例疾病与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有关,因此,引起消费者、相关行业及相应机构的广泛关注〔1〕。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规定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等致病菌食品中不得检出〔2〕。但由于食品中成分复杂,利用常规方法检测致病菌存在周期长、步骤繁琐、工作量大、准确性差等缺点,如何快速、准确地从食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2007, 23(9): 1150-1152.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6
摘要:
研究表明,卵巢癌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而其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晚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仅为25%~30%〔1〕,同时,卵巢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由于其发病隐匿,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巨大难题〔3〕。
研究表明,卵巢癌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而其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晚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仅为25%~30%〔1〕,同时,卵巢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由于其发病隐匿,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巨大难题〔3〕。
2007, 23(9): 1184-1185.
doi: 10.11847/zgggws2007-23-09-68
摘要: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对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砷对2种黑色素瘤细胞(G361及A375)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 2种细胞分别暴露于亚砷酸钠(NaAsO2)0,1,5,10,20,40μmol/L以及促凋亡阳性对照物放射菌素5μg/μl,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0 000个细胞的凋亡及坏死发生水平。结果 2种细胞在20及40μmol/LNaAsO2作用下,凋亡发生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40μmol/L(G361)及20,40μmol/L(A375)NaA-sO2作用下坏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暴露于20,40μmol/L NaAsO2以及5μg/μl放射菌素时,A375细胞的凋亡及坏死发生水平均显著低于G361细胞。结论 NaAsO2可致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发生凋亡,并对2种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率不同。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对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砷对2种黑色素瘤细胞(G361及A375)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 2种细胞分别暴露于亚砷酸钠(NaAsO2)0,1,5,10,20,40μmol/L以及促凋亡阳性对照物放射菌素5μg/μl,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0 000个细胞的凋亡及坏死发生水平。结果 2种细胞在20及40μmol/LNaAsO2作用下,凋亡发生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40μmol/L(G361)及20,40μmol/L(A375)NaA-sO2作用下坏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暴露于20,40μmol/L NaAsO2以及5μg/μl放射菌素时,A375细胞的凋亡及坏死发生水平均显著低于G361细胞。结论 NaAsO2可致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发生凋亡,并对2种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率不同。